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裂缝性低渗透储层压裂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小型压降可以判断天然裂缝存在与否,以及天然裂缝的张开压力大小.裂缝性储层并不需要高导流能力的人工裂缝,沟通更多的储层区域和天然裂缝是保证油井压后高产稳产的关键.通过支撑剂优选、压裂液优化、施工工艺优化这三个方面的研究,来有效控制压裂液向天然裂缝的滤失,保证施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岩石力学实验证明,弹性参数计算的脆性相较于通过脆性矿物成分计算的脆性指数能更好地表征岩石的脆性。而面缝率与泊松比、杨氏模量以及破裂压力的交汇关系表明,脆性与归一化后的破裂压力比值能较好地表现储层岩石在力学方面的压裂潜力。脆性矿物含量高以及粘土中伊利石含量高的储层具有较好的压裂潜力,天然裂缝发育的规模和倾角也是不可或缺的考虑因素。以此方法对建南A井进行评价,认为该井最适合进行压裂施工的层段在610~630m,并在610~646m进行试气压裂。压裂后,天然气最高产量为4 000m3/d,稳定产1 860~2 200m3/d,证明了评价过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从压裂改造的角度分析致密油储层基本特征,阐述致密油压裂理论、压裂材料和工艺所面临的困难,分析水力压裂技术应用的特点及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岩心实验,研究页岩油储层纳微米孔喉渗流规律.基于分形理论,采用双重分维(缝宽分维和迂曲分维),对体积压裂裂缝面密度、等效渗透率等参数进行表征.页岩油储层体积压裂开发过程中,流体的流动分为椭圆缝网内渗流区和主干缝内线性渗流区2个区域,建立二区耦合稳态渗流数学模型,推导页岩油体积压裂改造储层直井产能方程,模拟计算压裂井产能及分析压裂裂缝参数对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缝宽分形维数越大,裂缝面密度越大,基质—裂缝等效渗透率越大;当裂缝面密度较大时,增加储层改造宽度对产能提升有较大影响;次生缝导流能力越高,提高主干缝导流能力对产能影响越大,次生缝导流能力越小,影响越小.  相似文献   

5.
压裂返排液回用处理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页岩气井压裂返排液返排量大、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等问题,以处理后回用配压裂液为目标,研发了混凝沉降-精细过滤-膜深度处理压裂返排液处理工艺,并根据工艺设计制造压裂返排液处理设备一套。将该工艺及设备用于宜探1HF井压裂返排液处理,处理后的返排液所配制的减阻水满足现场压裂施工技术要求,实现了页岩气水力压裂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6.
7.
东平1井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向斜中段圈湾子凸起,主要发育深灰、灰色泥岩,底部为张家滩页岩。从岩性、脆性指数、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地应力特征等角度,对东平1井长7储层进行体积压裂可行性论证。与国内外油田的页岩油藏进行比较,总体来看该储层存在实现体积压裂的可能性,但形成复杂缝网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8.
国内某常压区块地质构造复杂,存在部分高角度缝,水平应力差异大,人工裂缝易沿高角度缝和最大应力方向延伸,复杂缝网形成困难。地层压力系数小于1.2,压裂液返排困难,测试产量低,商业开发价值小。通过对该区块储层研究,借鉴国内外常压页岩开发经验,采用"密切割非均匀射孔+连续加砂"改造工艺,增加裂缝复杂度,提高改造体积,并针对常压储层孔隙压力低,排采困难,优化电潜泵排采工艺,缩短排采周期,提高常压地层测试产量,实现该常压区块页岩储层商业开发。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近井筒区域内的裂缝起裂行为,采用单轴水力压裂设备开展水力压裂试验。采用不同的注液速率开展压裂试验,结果表明注液速率对近井筒范围内的裂缝起裂时间有显著影响,随注液速率增加,起裂时间减小。注液速率对裂缝起裂压力的影响可以忽略,裂缝起裂与注液总量具有较强的关联性。通过图像对比,分析了裂缝表面的粗糙程度,结果表明沿不同位置起裂的裂缝表面粗糙程度不同,沿层理面起裂的裂缝表面粗糙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10.
建南地区志留系砂岩储层温度具有高温、高压、超深、致密的特点,通过对储层深入认识,分析得出深层致密砂岩压裂改造关键点,结合室内研究和以往志留系储层施工经验总结,最终形成了一整套适应于志留系深层致密砂岩气藏的压裂改造技术,在建志1井现场应用获得成功,为志留系储层的下步压裂开发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对国内同类型的深层致密砂岩压裂改造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水平井多级压裂技术入手,在考虑原始井筒周围地应力分布状态的基础上,结合弹性力学理论和岩石拉伸破裂理论,分析压裂过程中裂缝的形态、裂缝参数优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重庆地区页岩分布特点及页岩气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常规油气资源已在全球能源结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页岩气作为保障我国能源可持续供给的重要选择,将对缓解我国目前及将来的能源供需矛盾起重要作用。页岩气是一种典型的"自生自储"成藏模式,重庆地区的下寒武统、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上二叠统等3套主力烃源岩不仅分布广泛,厚度大,有机碳含量高,成熟度适中,而且埋藏浅,是页岩气发育有利层位。此外目前直接的油气显示说明该地区的页岩气前景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13.
页岩气藏双重介质渗流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调研国内外相关文献,列举出三种典型的双重介质渗流数学模型。针对每种模型的特点及适用性作出相应评价,同时比较各双重介质模型的优缺点。根据实例,比较各模型下压力及压力曲线示意图。对比分析可知,De Swaan渗流模型能更好地适用于页岩气藏。  相似文献   

14.
页岩气在形式上以游离气和吸附气并存,存储空间上为孔隙和裂缝同存。页岩气藏的产气机制主要为游离气的扩散以及吸附气的解吸。基于此,分析页岩气储量计算的方法,如类比法、静态法、动态法。重点分析动态法,探讨不同方法的适用条件。分析页岩气储量计算中的几个关键因素,简要介绍其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国外页岩气勘探开发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是世界上勘探开发页岩气最成功的国家,主要采用水平井+水力压裂进行开发.调研表明,页岩气资源量约占全球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的一半.国外页岩气勘探主要采用三维地震和微地震技术优化设计,已形成一套资源评价系统.国外钻井选择直井和水平井两种方式.完井储层改造多采用裸眼、筛管等完井方式,配合大型水力压裂改善页岩的超低渗透率.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常压页岩气藏的持续开发,彭水区块地层能量减弱,开采中需借助人工或机械举升方式。在气藏地质特征与开发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彭水区块页岩气藏采用的优选管柱、电潜泵、射流泵和气举排采工艺现场试验特点进行研究,并展开成本分析与适应性评价。经研究,认为页岩气井投产后排采工艺可遵循以下原则:首选电潜泵工艺;次选射流泵工艺;若有条件,则选用优选管柱和气举工艺。  相似文献   

17.
针对非常规油气田开采中产能持续降低导致分离失效的问题,设计一种新型多管旋流装置,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研究单管和多管旋流装置分离性能。研究表明:多管旋流装置压降率较单管旋流器无明显变化,能耗基本相同;入口流量降低时,多管旋流装置能显著提高中大砂粒分级效率,粒径≥10 μm分级效率可提高35%;入口流量由5 m3/h降为1 m3/h时,多管旋流装置分离效率降幅仅为9.2%。在非常规油气田开采中,多管旋流装置能有效避免产能降低所带来的分离失效。  相似文献   

18.
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的几个关键问题讨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合国内外的页岩气研究现状,认为页岩气是未来重要的补充能源,但其发展尚需要大量的工作;中国学者对页岩气的概念和资源评价方法的认识逐渐趋向于统一,关注的泥页岩评价指标主要是总有机碳、成熟度、连续厚度和泥页岩中脆性矿物含量。在对页岩气的定义进行限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含气泥页岩层段和泥页岩含气系统的概念,应用这种概念更有利于页岩气的资源评价和开发。除了常规的泥页岩评价指标外,应对泥页岩层段和系统中顶、底板的研究给予高度重视;提出了顶、底板主要特征,特别是不渗透岩层能封堵泥页岩中形成的天然气。在页岩气资源量计算中,应考虑到烃源岩纵横向上的非均质性,应用权重系数考虑不同厚度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参数;同时,提出了一种新的泥页岩含气系统纵向单元精细划分方法。由于国内对页岩气中吸附气和游离气的测试方法尚不统一,对同一样品测试结果相差较大,缺乏相应的分析测试标准,因此提出了按照泥页岩总有机碳含量及氢指数确定含气量的方法;该方法尽管结果不一定很精确,但对于目前测试数据误差较大或缺乏的情况,能提供重要参考。页岩气资源评价总体上应兼顾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依据勘探程度选择评价方法,分类评价与分级评价相统一。最后,建议采用镜质体反射率与总有机碳的乘积和开采系数的关系图,来预测开采系数。  相似文献   

19.
地球物理技术在页岩气勘探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地震数据在发展早期只用于识别构造异常,如今可用于非常规气田勘探开发,如预测岩石的弹性常数,识别岩石的各向异性等信息。另外三维地震数据可利用岩溶与其上覆地层的波阻抗来识别岩溶,寻找相应的页岩气藏。其中横波分裂可用于勘探开发,通过横波分裂方向是否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平行来判断裂缝密度。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国内外页岩气资源概况和国内外页岩气开发概况,指出制约我国页岩气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页岩气成藏理论研究、资源勘查和开发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