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α-(8-喹啉氧基)单取代酞菁锌的单态氧量子产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新型光敏剂α-(8-喹啉氧基)单取代酞菁锌在N,N-二甲基甲酰胺(N,N-dimethyl-formamide,DMF)中1O2的近红外发光光谱特性,以玫瑰红作为参考标样,测定其1O2量子产率.结果表明,α-(8-喹啉氧基)单取代酞菁锌在DMF中的最大吸收峰位于675 nm,摩尔消光系数为1.86×105mol-1cm-1;1O2近红外发光的最大发射峰位于1280 nm,量子产率为0.60±0.02.与现有酞菁金属配合物相比,α-(8-喹啉氧基)单取代酞菁锌是一种具有开发前景的新型光动力学疗法光敏剂.  相似文献   

2.
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DNA的断裂反应是近年来最为活跃的前沿研究领域之一,研究发现某些金属配合物具有催化DNA裂解的功能,因而该研究对新型抗肿瘤药物的设计及其生物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前景.为了研究金属与DNA的作用机制,在室温条件下,采用溶剂挥发法合成配合物[Ni(BDA) (H2O)4]2H2O(其中BDA为2,2'-联吡啶-4,4 '二羧酸),并应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衍射技术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所有表征均证明合成的是目标配合物.通过凝胶电泳法测定配合物对pBR322质粒DNA的切割能力,发现配合物对pBR322质粒DNA具有一定的切割能力.利用MTT法检测配合物对HeLa细胞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对HeLa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羊毛铁配合物的催化性能,在羊毛铁配合物中加入铜离子制备出羊毛铁铜双金属配合物,重点考察铜离子对羊毛金属配合物催化性能的影响,使用假一级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并将脱色后的染色废水回用于活性染料对棉织物的染色中.研究结果表明:铜离子的加入有利于羊毛金属配合物催化性能的提高,活性染料在脱色后的染色废水中对棉织物具有较好的染色性能.  相似文献   

4.
在2-硝基四取代基苯基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简称2-NO2MTRPP)与对苯二酚直接合成2-(2,5-二羟基苯基)MTRPP(简称2-氢醌卟啉)的反应中,原料锌卟啉配合物的产率明显低于其它金属配合物;当四个中位苯环的对位存在羟基时,产率大幅提高;当四个中位苯环的对位存在甲氧基时,产率下降.中心离子的配位键、中位苯环取代基的结构特点通过电子效应、空间效应及至反应机理等途径对相关反应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金属酞菁催化苯乙烯液相氧化反应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在常压氧、110℃反应条件下,考察了不同金属酞菁在苯乙烯液相氧化中的催化作用。单核金属酞菁中,铁酞菁和锰酞菁几乎无催化活性,铜酞菁的诱导期为2.5h;双核金属酞菁的催化氧化活性要比相应的单核金属酞菁的活性高。CoPc、双核MnPc、双核CoMnPc以及双核FeMnPc对产物环氧苯乙烷具有较高的选择性,产物环氧苯乙烷与苯甲醛的摩尔比分别为1.7,1.7,1.7,2.1。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近年来以H 2O2或分子氧为绿色氧源过渡金属配合物模拟酶催化剂,包括模拟细胞色素P450催化剂、模拟甲烷单加氧酶催化剂、Gif体系和其他配合物催化剂,及分子筛催化剂催化环己烷氧化的进展情况.通过比较不同催化体系的优缺点,结果表明———金属配合物模拟酶催化剂虽然具有催化效率高、产物的选择性好及氧化剂的利用率高等优点,但催化剂难以回收,容易造成对设备的腐蚀;分子筛催化剂虽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但和金属配合物模拟酶催化剂相比,其催化效率较低,且在反应过程中金属流失较为普遍,而且由于受其孔径大小的限制,对底物的适应性较差.  相似文献   

7.
将磺化酞菁钴配合物封装于Y型分子筛中,制备成分子筛改性电极.通过循环伏安法测试,得到磺化酞菁钴/Y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主要出现在-0.67 V,-0.27 V和0.55 V三个电位附近,这反映了配合物中不同价态的钴离子之间以及金属钴和配体之间共有三种不同的氧化还原行为;磺化酞菁钴分子在Y型分子筛空腔中其电化学活性仍然存在,但其氧化还原峰电位因受到分子筛结构、骨架效应的影响而发生偏移;封装在Y型分子筛中的CoPc(SO3)4,由于受到分子筛空间效应的影响,平面结构发生扭曲.  相似文献   

8.
过渡金属谷氨酸希夫碱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模拟酶催化氧化的方法合成了五种谷氨酸希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Mn(Glu-Sal)、Fe(Glu-Sal)、Co(Glu-Sal)、Ni(Glu-Sal)、Cu(Glu-Sal),对配合物进行了热重--差热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PS分析,用IPC法制定了配合物的金属含量,配合物的结构分析与目标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
利用(R,R) -1,2-环己二胺和5位取代的3-叔丁基水杨醛衍生物(取代基分别为 N-四氢吡咯基,N-六氢吡啶基、N-吗啉基、N,N'-二丁胺基和氯化三苯基膦基)反应合成的手性Salen配体,将其与钴离子络合,制备出了5种新型手性Salen(CoCl)金属配合物.利用红外、紫外、质谱和元素分析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对元素分析及谱图数据的分析,证明了金属与配体成功发生了配位,所得产物与目标化合物一致.  相似文献   

10.
酞菁类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综述了酞菁类催化剂在催化有机反应中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酞菁类催化剂结构与其催化性能的关系。介绍了金属酞菁催化剂活化分子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研制了一种新型天然高分子金属催化剂:二氧化硅为载体的甲壳胺-钯的配合物(简称SiO2-CS-Pd),研究了其催化加氢性能.结果表明,配合物中N,Pd的物质的量比、SiO2,CS质量比及溶剂对SiO2-CS-Pd催化性能有很大影响.该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能对烯烃、芳香族化合物和丙烯酸高效催化加氢,显示出选择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Y型分子筛固载Keggin结构杂多配合物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用浸渍法将第四周期过渡金属取代型杂多配合物负载在NaY分子筛上。被固载的杂多配合物与NaY分子筛质量比达0.6,杂多配合物引入分子筛上不会影响分子筛骨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在2-硝基四取代基苯基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简称2-NO2MTRPP)与对苯二酚直接合成2-(2,5-二羟基苯基)MTRPP(简称2-氢醌卟啉)的反应中,原料锌卟啉配合物的产率明显低于其它金属配合物;当四个中位苯环的对位存在羟基时,产率大幅提高;当四个中位苯环的对位存在甲氧基时,产率下降.中心离子的配位键、中位苯环取代基的结构特点通过电子效应、空间效应及至反应机理等途径对相关反应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研究Salen-卟啉配合物催化氧化二苯醚、二苯乙烷、二苯甲烷木素模型物的降解产物.利用红外光谱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二苯型木素模型物在Salen-卟啉配合物催化氧化下的降解产物.通过对比转化数(TON)与转化率(TOF),发现催化剂的存在使反应底物发生转化;Zn PSC6的催化能力强于Co(salen)的催化能力.依据催化氧化后的二苯型木素模型物降解产物,发现Salen-卟啉配合物的催化氧化能使二苯型木素模型物中醚键、Cβ-Cγ、Cα-Cβ联接断裂,并且使苯基减少,产生了苯酚、苯甲酸等降解产物.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壳聚糖铜(Ⅱ)金属配合物,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考察了配合物对分子氧氧化环己烯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配体二 (α-甲基 -噻吩甲烯 -2 )肼及其过渡金属 Cu2 +、Fe3+的配合物。用 MS、1HNMR对配体进行了确认。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利用 MTT法和 SRB法对它们进行了抗肿瘤活性体外筛选实验。发现配合物 1较配合物 2的活性好 ,前者比配体的活性好 ,后者比配体的活性差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配体二(α-甲基-噻吩甲烯-2)肼及其过渡金属Cu^2 、Fe^3 的配合物。用MS、^1H NMR对配体进行了确认。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利用MTT法和SRB法对它们进行了抗肿瘤活性体外筛选实验。发现配合物1较配合物2的活性好,前者比配体的活性好,后者比配体的活性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变换苯取代1,2-二硫代乙烯合镍配合物中苯环对位的取代基,测定其电子光谱,证明了取代基给电子效应越强,配合物的最大吸收红移越多的预言。并证实了溶剂对双二硫代α-二酮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直接以氢醌与2-硝基-5,10,15,20-四苯基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反应,合成了2-(2,5-二羟基苯基)-5,10,15,20-四苯基卟啉及其相应的金属配合物Ⅰ,同时得到了另一产物Ⅱ.通过MS、UV、IR、 1 H NMR及 2D NMR测定,确定Ⅰ与Ⅱ为互变异构体,Ⅱ中卟啉环的2-取代基由原来的氢醌式异构为半醌式;推测氢醌式取代基存在两个π-氢键,从而形成与卟啉环共平面的构象;半醌式取代基只有一个羟基,不能通过π-氢键抵消空间位阻的影响,只能采取与卟啉环平面相垂直的构象.  相似文献   

20.
通过较为简便的方法,以邻苯二甲酸酐和尿素为起始原料五步法合成了三种偶氮基取代酞菁.包括2,9,16,23-四-(4-N,N-二甲胺基苯偶氮基)酞菁钴(Ⅱ)、2,9,16,23-四-(2,5-二羟基苯偶氮基)酞菁钴(Ⅱ)和2,9,16,23-四-(4-羟基苯偶氮基)酞菁钴(Ⅱ),对产物进行IR、UV-vis光谱测定和表征以及热重分析,对比了四种化合物谱学性质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偶氮基取代酞菁与无取代酞菁相比,Q带最大吸收波长发生不同程度的红移,偶氮基取代酞菁钴比无取代的酞菁钴热稳定性要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