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青藏高原隆升是新近纪以来全球最重大的地质事件,其隆升过程对区域地质环境影响深远,使其成为全球地质环境最脆弱地区之一。青藏高原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地壳隆升、高地应力、地震、冻融、暴雨等内外动力强烈,重大滑坡频发,链生灾害剧烈,已严重影响川藏铁路、川藏高速、水能资源开发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严重威胁区域人居与财产安全。2018年10月和11月的两次白格滑坡即为一典型案例,链生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2.
专栏评述2:青藏高原重大滑坡动力灾变与风险防控关键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高坝大库水利水电工程的相继运行,水库滑坡灾害已成为影响工程运行稳定和威胁沿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隐患,提升其综合防控能力是国家重大需求。水库滑坡是一个复杂的地质综合体,其变形破坏过程不仅与滑坡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特性相关,更取决于诱发因素如降雨、库水位变动等动态作用的影响,从开始孕育变形到最终失稳破坏一般需经历较长的历时,是一个不断累积发展的过程,不仅涉及降雨入渗与库水影响的时空叠加作用,更涉及多因素耦合下的渐进破坏机制,其致灾机理与防控难度极高。本文结合大量现场调查、室内外试验和数值模拟,总结了库区地质、水文等条件对于滑坡易感性及空间分布的影响规律,揭示了强降雨、库水位变动及多因素叠加作用下水库滑坡的累积灾变失稳机理;建立了离散元模型与流体力学模型(DEM-SPH)耦合的滑坡-涌浪模拟技术,能够较好地揭示高速滑坡体入河与水流的强碰撞及涌浪的非线性传播过程,可为滑坡致灾影响范围及应急避险方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构建了无人机-3维激光扫描空地数据融合的大范围水库滑坡3维变形演化监测技术,并归纳总结了水库滑坡的综合治理技术。此外,针对多因素驱动下水库滑坡复杂致灾机理及防控技术方面的研究不足和局限性,展望了水库滑坡在灾变累积失稳与稳定评价、多源融合监测与智能预警、滑坡-涌浪流固耦合模拟与致灾影响评估、生态措施-支护结构联合治理技术方面的未来发展方向,期望为水库滑坡灾害防控减灾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甘肃省舟曲县白龙江两岸古滑坡的发育复活呈现活跃趋势,下游已经开发建设的大量民用设施受其威胁,因此这些滑坡的早期识别成为该地区地质灾害预防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基于Sentinel-1A降轨SLC数据,采用SBAS-InSAR技术,对舟曲县,尤其是白龙江沿岸滑坡灾害隐患进行早期识别,获取舟曲县潜在滑坡灾害点列表,并划分其风险等级,重点分析大蠕滑量的四个典型滑坡的时序形变过程,总结舟曲县滑坡发育与降水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舟曲县白龙江干流及支流河谷区西北-东南方的老滑坡体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滑动,共识别出高风险等级坡体8个,分别为寺儿沟、立节北山、杭嘎村、锁儿头、三眼峪、南峪、大川乡—两河口及曲告纳乡滑坡,严重威胁15个村镇的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其中锁儿头、三眼峪和南峪滑坡的形变最为严重,对其重点分析的结果显示,监测时段内平均形变速率达-80.1421.48mm/y,形变量达-482.01493.31mm,坡体在未来复发的可能性较大,而且,近年来逐渐增加的降水更有可能促使其提前复发。舟曲县典型滑坡的后缘形变与降水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滑坡的发生受降水影响极大,同时,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地震、地层岩性等也对滑坡的发生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从系统研究的角度看,滑坡灾害系统包括致灾体子系统和受灾体子系统。滑坡灾害是这2个子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致灾体稳定性的评价上,没有全面考虑2个子系统对灾害风险的影响,尤其缺少对受灾体子系统的研究。针对这种现状,对一种典型受灾体(框架结构)在滑坡灾害作用下的失效概率计算方法进行探讨:将滑坡灾害致灾模式简化为致灾体对受灾体的冲击破坏模型,推导了滑坡冲击力计算公式;探讨了典型受灾体整体功能函数的建立方法,提出了滑坡灾害典型受灾体失效概率计算方法。采用该方法进行了算例分析,分析了滑坡灾害致灾强度和受灾体抗灾性能对受灾体失效概率的影响,得出滑坡灾害影响范围可划分为绝对危险区域、相对危险区域和绝对安全区域。还研究了受灾体失效概率对不确定性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得出当定值计算受灾体为失效时,受灾体失效概率随影响因素变异性增加而减小;当定值计算受灾体为安全时,受灾体失效概率随影响因素变异性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6.
滑坡灾害破坏损失综合评价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滑坡灾害破坏损失评估是滑坡灾害风险评价的重要研究内容,但目前滑坡灾害破坏损失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还不够完善,为此提出了滑坡灾害破坏损失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系统分析,建立了滑坡灾害破坏损失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滑坡灾害破坏损失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实例详细分析了滑坡灾害破坏损失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甘肃省舟曲县白龙江两岸古滑坡的发育复活呈现活跃趋势,导致下游已经开发建设的大量民用设施受其威胁,因此,这些滑坡的早期识别成为该地区地质灾害预防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基于Sentinel–1A降轨数据,采用小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SBAS–InSAR)技术,对舟曲县,尤其是白龙江沿岸滑坡灾害隐患进行早期识别,获取舟曲县潜在滑坡灾害点列表,并划分其风险等级,重点分析大蠕滑量的4个典型滑坡的时序形变过程,总结舟曲县滑坡发育与降水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舟曲县白龙江干流及支流河谷区西北—东南方的老滑坡体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滑动,共识别出高风险等级坡体8个,分别为寺儿沟、立节北山、杭嘎村、锁儿头、三眼峪、南峪、大川乡—两河口及曲告纳乡滑坡,严重威胁15个村镇的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其中锁儿头、三眼峪和南峪滑坡的形变最为严重,对其重点分析的结果显示,监测时段内平均形变速率达–80.14~21.48 mm/a,形变量达–482.01~493.31 mm,坡体在未来复发的可能性较大,而且,近年来逐渐增加的降水更有可能促使其提前复发。舟曲县典型滑坡的后缘形变与降水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滑...  相似文献   

8.
青藏高原的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泛三江并流区是青藏高原地质环境研究和自然资源开发的关键带。全覆盖的调查活动性滑坡、研究发育分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以泛三江并流区17.9万km2研究区为例,示范了InSAR大数据处理→滑坡解译→变形模式识别→发育规律分析→重点区段剖析的全过程滑坡InSAR调查工作流程和关键技术,获得了研究区中小比例尺的活动性滑坡数据。研究结果表明,(1)现有的SAR数据源、InSAR技术和解译方法可以满足开展大区域中小比例尺活动性滑坡识别的需求,开展全国的滑坡InSAR调查时机已经成熟;(2)设计的“相位共振增强InSAR”技术,针对大冗余SAR观测的快速计算,可以消除大部分不利的干涉条件,突出滑坡的位置、范围和活动强度,有效的完成适合大区域滑坡识别的InSAR数据处理,技术上具有推广的潜力;(3)计算得到滑坡、冰川、冻胀、分散、高差五大类几十种InSAR变形图斑,以此为主要依据,辅助地貌和光学遥感图像解译,同时参考地层岩性、制灾机理、诱发因素,总结出三江并流区活动性滑坡的10类发育地貌位置;(4)共解译活动性滑坡904处,主要分布在金沙江的汪布堆—波罗、松雄、中心绒,怒江的八宿,澜沧江的察雅、囊谦、德钦、黄登水库8个区段;(5)对活动性滑坡影响大的环境要素依次是河流侵蚀、地形坡度、地层岩性、降雨气温,活动构造和地震的影响在空间分布上并不直接显著,地灾与人类活动互馈是本区域滑坡发育的一大特点;(6)InSAR识别结果较全面、客观的反应了滑坡的自然发育规律,加深了对泛三江地区滑坡灾害的认识,但也应该看到,InSAR观测和活动性滑坡的解译具有多解性,制定标准化的InSAR识别工作流程,进行多源数据的融合观测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在各个高山广播电台中,防雷工作长期以来都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对此,为了促进此项工作能够有效的完成,文章通过下文对广播电视高山电台防雷减灾措施和应用技术上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有关部门及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突破以表观信息监测为依据进行瓦斯灾害监测预警的传统思路,本文基于采动诱发煤岩微破裂演化致灾的本质,以淮南新庄孜矿为例,开展了瓦斯灾害潜在危险区微震监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微震监测可实现采动过程中采动应力扰动诱发的煤岩劣化和微破裂演化所发生的微震事件实时、动态、连续监测;通过微震监测分析,可确定卸压开采裂隙区、断层的位置、形态和演化过程以及瓦斯富集区,指导煤层瓦斯抽采、构造异常区措施的实施,从而防治瓦斯灾害发生,实现煤炭安高效安全开采;研究成果为瓦斯灾害潜在危险区监测和瓦斯灾害防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防灾减灾的基本理念一般是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其基本环节是防灾、减灾、应急、重建及日常管理,然而以防为主的防灾减灾体系有效性的验证是一难题。日本的道路防灾基本体系是围绕危机管理−防灾对策进行的,而点检是日本道路防灾体系的重要环节之一,自1968年开始实施道路防灾点检以来共实施10次点检。本文概述了日本道路防灾点检方法,对点检评价结果和灾害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以点检为核心的道路防灾体系的有效性。本研究可以为中国道路防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三江并流区剧烈的构造活动和强烈的河流侵蚀导致其高山峡谷中大型堵江滑坡频频发生,并且链生灾害剧烈,严重影响川藏铁路、滇藏铁路等国家重大工程的建设。青藏高原重大滑坡堵江具有独特的天然形成条件以及鲜明的内外动力特征,通过对典型堵江滑坡的考察,建立青藏高原三江并流区堵江滑坡数据库,对认识堵江滑坡地质孕育特征在区域上的普遍性规律及孕灾条件意义重大。本文基于2019年实施的三江并流区堵江滑坡野外地质调查和滑坡地质成因分析,阶段性揭示了堵江滑坡的一般孕育规律:(1)三江并流区的缝合带和活动断裂不仅易使斜坡岩体发生蚀变,从而降低坡体结构的完整性、提高对风化作用的敏感性,还会产生剧烈的地震内动力作用诱发堵江滑坡的启动;(2)堵江滑坡具有发生在倾倒变形的逆倾斜坡上以及岸坡凹岸处的空间分异特性,在河流下切作用下高势能、大方量的滑体往河谷运动形成堵江;(3)河谷中的背斜构造在河流侵蚀过程中为两岸的逆倾或近直立岩层创造了倾倒变形的临空条件,加上背斜核部邻近斜坡岩体的挤压破碎性质,使斜坡结构更易发生深层变形破坏,造成堵江滑坡事件;(4)软弱炭质岩层化学风化在内的外动力地质作用对坡体结构的变形、破坏亦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基岩滑坡一旦发生堵江,其潜在的灾害链问题将十分严重,未来需要进一步优化、整合资源,借助高科技手段克服青藏高原滑坡灾害考察的诸多困难。本文通过揭示堵江滑坡孕育的一般规律,为堵江滑坡数据库的完善奠定了基础,有助于应对更严峻的青藏高原防灾减灾挑战。  相似文献   

13.
架空配电线路受台风、龙卷风、冰灾等极端天气灾害影响,会发生导线断线、杆塔弯曲甚至倒断,引起线路跳闸停电,影响社会正常供电。抢修恢复受杆塔运输、施工等核心要素制约,如何有效降低架空配电线路受灾害的影响,缩小灾害引发的停电范围,减少停电时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文章重点探讨防范并减少架空配电线路受灾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大小兴安岭多年冻土分布特征及其灾害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充分梳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分连续多年冻土区、不连续多年冻土区、岛状多年冻土区3种类型分析了大小兴安岭多年冻土的分布特征;然后从气候、地貌、植被、地质、人为活动5个方面归纳出该区多年冻土的保存条件;最后结合实例对大小兴安岭多年冻土灾害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以及防治对策进行了阐释和论述。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南地区幅员辽阔、山地占比高,是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区内分布着众多的民族村寨,地形复杂、灾害多发、生态脆弱、经济欠发达、人居环境问题突出.为进一步提高村寨的灾害防范化解能力,系统提升村寨人居质量,亟需开展灾害综合防控和宜居性能改善研究."西南民族村寨防灾技术综合示范"项目,以西南地区民族村寨的安全与宜居...  相似文献   

16.
Petroleum Pollution of Groundwater in Zibo and Its Prevention Measure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IntroductionThe research area is situated in Zibo district ofZibo city,Shandong province,including the watersources of Dawu,Xixia and Hougao,with a capaci-ty of water supply of about0 .48hm3 /d,and is ahuge groundwater supply source. Tectonically,itison the east limb of Zibo syncline,with the stratadipping towards the northwestand a dip angle of1 0°.The aquifers are thick limestone,leopard lime-stone and dolomitic limestone of the middle Ordovi-cian,in which karst and fissures are well…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瓦斯低渗透煤层工作面瓦斯抽采与灾害控制难题,以土城矿15311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首先,初步分析了工作面瓦斯涌出来源,运用分源预测法预测了其瓦斯涌出含量,接着针对性地在3#煤层运用了顺层钻孔、底抽巷穿层钻孔、高位钻场以及采空区埋管等多种抽采方法,并联合工作面配风提出了立体瓦斯防治技术。最后,通过施工底抽巷截留钻孔对底抽巷溢出瓦斯进行截留抽放,考察了抽采效果。结果表明:15311综采工作面瓦斯来源主要为3#煤层和下邻近层,瓦斯抽采总量为45.4 m3/min,瓦斯抽采率为85.33%,回风流中瓦斯浓度未超过1%,瓦斯抽采达标,有效地控制了工作面高瓦斯的涌出。  相似文献   

18.
浅谈科技英语的语言特点与翻译技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外交流日益频繁,科技文献的翻译工作非常重要。分析了科技英语的特点,介绍了一些科技英语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