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四肢原发性血管源性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提高其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四肢原发性血管源性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11例四肢原发性血管源性恶性肿瘤中8例位于软组织,3例位于骨骼。位于软组织者的影像表现:X线平片及CT上病灶多表现为较大软组织肿块,3例瘤内可见点片状、条索样钙化影,3例侵犯相邻骨质;T1WI图像上肿瘤呈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呈明显不均匀强化。位于骨组织者的影像表现:2例为单发病灶,1例为多中心发病,2例X线可见地图样溶骨性骨质破坏,1例肿瘤呈皂泡状膨胀性生长,瘤内可见不规则钙化影;肿瘤呈等T1、长T2信号影,增强扫描肿瘤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四肢原发性血管源性恶性肿瘤相对少见,其瘤内钙化、CT与MRI增强扫描表现对判定肿瘤起源有一定提示作用,确诊需依靠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探讨能谱CT诊断肺结节、肿块的价值。方法:选取33例X线发现肺结节、肿块的患者,进行宝石能谱成像(GSI)模式三期增强扫描,利用GSI后处理功能,分别测量动脉期(30s)、静脉期(60s)及延迟期(90s)病灶的能谱曲线斜率以及标准化碘浓度(NIC),测定各病灶区混合能量CT值,比较各参数间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3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恶性病变17例(恶性组),炎性病变8例(炎性组),除炎性病变外的良性病变8例(良性组)。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三组病变混合能量CT值、能谱曲线斜率(40~80keV)以及NIC值均为炎性病变最高,良性病变最低。良性组与其他两组进行比较,病灶在动脉早期及延迟期扫描中混合能量下的CT值、能谱曲线斜率及NI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性组与恶性组比较,仅能谱曲线斜率及NIC值在动脉早期及延迟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能谱CT有助于鉴别诊断肺结节、肿块,尤其是动脉早期及延迟期的能谱曲线斜率及NIC值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通过双源CT(DSCT)心肌灌注扫描观察心肌缺血无复流动物模型的CT表现,初步探讨双能量心肌灌注扫描在评估无复流心肌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通过球囊堵塞(60~90min)加微粒明胶海绵栓塞犬前降支中远段,建立犬心肌缺血无复流模型(n=6),采用DSCT进行首过及3、5、10、15min多期延迟心肌灌注扫描,观察梗死区CT表现,完成检查后取犬心脏标本行氯化三苯基四氮唑(2,3,5-TTC)染色及HE染色,与DSCT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2只犬在介入手术过程中死亡,4只犬完成模型建立。扫描过程中犬平均心率为135bpm。DSCT扫描均可见心肌梗死区CT值较正常心肌减低,首过及多期延迟扫描呈固定灌注减低表现,TTC染色显示梗死区范围与DSCT所见相符,HE染色梗死中心区和边缘区均可见心肌坏死。在不同能量的DSCT图像中,100kV灌注图像对心肌密度区分能力最强,140kV灌注图像噪声最低,而双能量融合灌注图像则在实现密度差异的前提下保证了较低的噪声。结论:DSCT可以较好地在快心率状态下显示心肌,心肌灌注扫描显示固定灌注减低可能与心肌完全坏死有关。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AIDS合并神经梅毒(NS)的影像学特点,提高对AIDS合并神经梅毒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10例AIDS合并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10例患者中脑膜血管型5例,脑膜型、麻痹性痴呆各2例,树胶肿型1例。脑内共发现23处病灶,其中病灶分布于额叶和颞叶各5处,半卵圆中心4处,顶叶、枕叶和基底节各3处,4例存在脑萎缩。增强扫描脑膜型NS呈脑回样脑膜强化,脑膜血管型病灶呈斑片样及脑回样强化,树胶肿型病灶呈结节状不均匀强化,麻痹性痴呆患者伴有脑萎缩。经过正规抗梅毒治疗后10例患者症状均有所好转。结论:AIDS合并神经梅毒的影像表现多样,早期诊断需综合分析影像及实验室检查资料。  相似文献   

5.
探讨心脏磁共振成像(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在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瓣狭窄及高血压所致继发心肌肥厚、心肌淀粉样变和Fabry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收治的40例左心室肥厚患者的CMR表现,所有病例均行磁共振首过灌注及延迟强化扫描,并统计各例患者肥厚心肌节段、肥厚心肌及左室后壁的舒张末期厚度,心肌延迟强化的数量及部位. 40例左心肥厚性疾病中,20例肥厚型心肌病,其中18例表现为非对称性肥厚,2例表现为对称性肥厚,平均肥厚节段数量为6. 44±4. 97,厚度为2±0. 47; 6例高血压及4例主动脉瓣狭窄性心肌肥厚表现为向心性对称性肥厚,厚度为1. 38±0. 08;其余10例心肌淀粉样变和Fabry表现为弥漫心肌肥厚,厚度分别为2. 24±0. 53、1. 64±0. 17.钆对比剂延迟强化扫描,40例心肌肥厚患者中有25例可见延迟强化,20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有10例见心肌延迟强化,其中8例表现为局限性右室插入部或心肌最厚处延迟斑片状延迟强化; 10例高血压性及主动脉瓣狭窄性心肌肥厚患者中5例可见左室心肌内斑片样延迟强化; 10例心肌淀粉样变和Fabry患者均可见左室壁的心肌延迟强化,部分累及右心室、左心房,房间隔亦可见斑片样、线样强化,其中Fabry并可见左室下壁基底段心肌中层延迟强化.心脏磁共振成像在心肌肥厚性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钆对比延迟增强扫描在心室肥厚性疾病的鉴别中能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MSCT三期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征,总结分析其误诊、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腺癌的临床、病理及CT表现特征。结果:21例十二指肠腺癌中14例呈肿块型,表现为腔内息肉状或菜花状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晰,多呈轻中度均匀强化;6例呈缩窄型,表现为肠壁不规则或环形增厚,肠腔狭窄,常伴有近段肠管扩张,边界清楚或毛糙,可突破浆膜面,呈中度或重度均匀、不均匀强化;1例因图像质量差难以评价。累及十二指肠乳头部的腺癌常伴有肝内外胆管、胰管扩张。21例十二指肠腺癌中正确诊断13例,3例误诊为十二指肠腺瘤,1例误诊为胰头癌,2例误诊为壶腹癌。2例因CT检查仅表现为肝内胆管轻度扩张而漏诊。1例肝内转移灶漏诊。结论:MSCT对十二指肠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保证十二指肠的充盈、重视门脉期对肝转移灶的检出以及肝内胆管轻度扩张这一间接征象,有助于更好地发现病变,降低误诊、漏诊率。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探讨特定CT征象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简称腹膜后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9例腹膜后肿瘤的MSCT资料,确定对良恶性肿瘤鉴别有价值的征象,探讨生长方式、内部结构特点及增强表现对特定类型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67例(84.8%)定位诊断正确。32例(76.2%,32/42)良性肿瘤及35例(94.6%,35/37)恶性肿瘤定性诊断正确,提示恶性肿瘤有价值的征象包括病灶体积较大、浸润性生长、中重度强化、坏死、囊变及钙化。匍匐状生长对诊断淋巴管瘤及神经源性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及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75.0%、98.4%、92.3%、93.9%。脂肪密度对诊断脂肪肉瘤与畸胎瘤的敏感度、特异度、PPV及NPV分别为85.0%、98.3%、94.4%、95.1%。水样密度对诊断淋巴管瘤与畸胎瘤的敏感度、特异度、PPV及NPV分别为80.0%、93.2%、80.0%、93.2%。囊肿样表现对诊断淋巴管囊肿的敏感度、特异度、PPV及NPV分别为100%、98.6%、90.0%、100%。钙化对诊断神经源性肿瘤及畸胎瘤的敏感度、特异度、PPV及NPV分别为51.2%、87.5%、80.0%、64.8%。强化程度接近血管对诊断副神经节瘤的敏感度、特异度、PPV及NPV分别为77.8%、98.6%、87.5%、97.2%。结论:CT征象分析有助于腹膜后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及特定肿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为观察BAPTA-AM 脂质体(BA-L)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作用,采用胰胆管逆行注射 4%牛黄胆酸钠(TC)制作大鼠SAP模型.BA-L治疗组于造模后立即尾静脉注射相应剂量BA-L, 给药24h后,观察各组大鼠的死亡情况,检测各组大鼠血清AMS,LDH,TNF-α水平以及胰腺组 织匀浆MDA水平及SOD活性,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表明:给予BA-L治疗后 SAP大鼠死亡率明显降低,血清AMS,LDH,TNF-α水平和胰腺组织匀浆MDA 水平显著降低, SOD活性增高,HE染色组织切片显示BA-L明显减轻胰腺组织损伤.表明BA-L能显著减轻大鼠 SAP,为开发BA-L成临床SAP治疗新药物提供必要的药效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腹部虚拟平扫对脂肪肝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双源CT行腹部双能量增强扫描诊断为脂肪肝的77例患者的平扫期(120kV)及虚拟平扫(VNC)图像。虚拟平扫图像运用门脉期双能量(100及140kV)图像重建而来。选择肝门层面测量真实平扫(TNC)与VNC图像上肝右叶、肝左叶、脾脏、下腔静脉的CT值及噪声,并在肝门层面测量上腹部前后径及左右径。记录整个扫描和平扫期对应的剂量长度乘积(DLP)。评价TNC与VNC图像间各CT值及噪声的差异,分析两组图像上肝右叶噪声与前后径、左右径及平均径的关系。分别用肝/脾CT值比<0.8、肝/下腔静脉CT值比<1.0,做为诊断中重度脂肪肝的标准,比较TNC和VNC图像诊断中重度脂肪肝的一致性。结果:VNC图像上肝左叶、右叶及脾脏的CT值均高于TNC(P<0.01),差异小于10HU。VNC图像上各部位噪声均低于TNC。TNC图像上,肝右叶噪声与前后径、左右径、平均径均有中等相关性(r=0.562,0.608,P<0.01);在VNC图像上,肝右叶噪声与上述径线值相关性弱。用肝/脾CT值比<0.8作为诊断重度脂肪肝的标准,VNC与TNC图像诊断重度脂肪肝一致性的kappa值为0.591;用肝/静脉CT值比<1.0作为诊断标准,两种图像一致性的kappa值为0.458。用VNC代替TNC图像,可降低24.2%的总扫描剂量。结论:VNC图像与TNC图像在诊断中重度脂肪肝上具有中等的一致性,推荐运用肝/脾CT值比<0.8这一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0.
花岗岩残积土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其孔隙结构常因炎热多雨环境引起的干湿循环而发生扩张,改变土体的渗透性能,诱发工程事故。为了揭示干湿循环作用下花岗岩残积土细微观结构与渗透特性的演变规律,对原状样进行0到8次的脱湿–吸湿处理,开展微米计算机层析(μ–CT)扫描试验以获取土体的3维数字化模型,并结合扫描结果与AVIZO软件进行多通道渗流模拟,最后根据试验结果分别从定性和定量角度探究了土体孔隙体积分布与渗透系数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根据μ–CT扫描的图像结果,花岗岩残积土内部结构被划分为赤铁矿、石英、黏土和孔隙;3维重构模型反映了孔隙结构的扩张与连通模式,孔隙数量和尺寸在干湿循环过程中明显提高,孔隙率和孔隙连通率均与循环次数呈正相关;根据孔隙体积分布曲线可将土中孔隙分为微孔、中孔、大孔和裂隙4种类别,小体积微孔在干湿循环过程中逐渐转化为大体积的连通裂隙;3维渗流模型中的流线数量和分布密度随干湿循环次数增加而明显提高,由渗流模拟计算得到的绝对渗透率和渗透系数也不断增大;渗透系数的计算值总体上与实测值的演化规律相符,说明基于μ–CT扫描结果的渗流模拟可作为评价土体渗透特性的一种辅助手段。研...  相似文献   

11.
聚合物-水泥基注浆材料早期流变及水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制备满足复杂地层加固工程需求的高性能水泥基注浆材料,探究以偏铝酸钠(SA)、聚羧酸(Sp)及高吸水性树脂(SAP)为组分的聚合物体系及其掺量对新拌水泥浆体流变特性与泌水率的影响,并采用水化放热监测与倒置荧光显微技术,对不同体系下水泥浆体早期水化进程及微米级颗粒的悬浮分散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拌水泥浆液流动性和泌水率与SA、SAP掺量呈负相关,随Sp掺量增加而提高. Sp及SAP延缓了水泥早期水化进程,改性样延迟近1 h进入水化诱导期,诱导期内水化放热速率显著降低.在不同掺量SA的促凝效应、Sp的分散效应以及SAP的"水库"作用下,新拌水泥浆液表现为初始及经时流动度大于200 mm的高流态期可分别被控制在10、20、30 min内且析水率小于5%(稳定性浆液),接近临界期时流动度陡降、流变参数突增并迅速凝结的流变特性.结合微观结构观测结果,建立了新拌水泥浆体流变演化模型,揭示多聚合物协调效应下水泥浆体呈现分散-储水-流变-水化的早期流变机制.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血管成像(DCE-MRA)对显示肝癌供血血管的价值。方法:41例肝癌患者行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并采用动脉期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技术重建肝动脉血管,增强扫描原始图像观察肿瘤部位、大小、类型,重建血管图像观察肿瘤责任血管显示情况、肝动脉有无变异起源及有无寄生血管参与肿瘤供血,并与常规DSA进行对照,同时观察有无肝动脉 门静脉漏的发生。结果:所有患者均清晰显示由肿瘤的解剖信息,其中巨块型21例,巨块结节型8例,多发结节型6例,弥漫型7例。32例患者显示肿瘤主要由规则血管供血,并显示血管起源、数量,并不同程度显示了肿瘤区肝动脉血管受侵犯、血管断续、肿瘤染色等征象,与DSA显示完全相同。DCE-MRA显示7例患者为变异供血,并显示血管变异类型,9例巨块型和巨块结节型肝癌显示有寄生血管参与供血,3例患者动脉期轴面图像显示了肝动脉-门静脉漏。DSA显示变异型血供8例,寄生血管参与供血21例。结论:DCE-MRA及肝动脉重建技术能很好地显示肿瘤规则供血血管及血管变异情况,并能发现肝动脉-门静脉漏,对手术方法的选择、规范化治疗及提高疗效有重要作用,在细小的寄生血管显示上不及DSA。  相似文献   

13.
探讨心脏磁共振T1-mapping成像与细胞外容积ECV(extra cellular volume,ECV)在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和H型高血压心室肥厚中的的诊断价值.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并在磁共振科行心脏MRI检查的42名患者,其中H型高血压16例,肥厚型心肌病26例.所有患者均行心脏形态学、T1-mapping及钆对比剂增强扫描,比较两组患者的左心室质量(LVM)、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HR)、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DI)和每搏输出量;并将两组患者按照是否出现延迟强化(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将其分为LGE组和非LGE组,分别测量增强前后T1、T1-mapping及ECV值.H型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左心室质量高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P0.05),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和心室厚度低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P0.05),而年龄、性别、心率和肌酐等基础参数无统计学差异.H型高血压和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分别有8例和18例出现心肌延迟强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Native T1、T1和ECV明显升高(P0.05);H型高血压和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非LGE组T1和ECV值显著低于LGC组(P0.05),而在LGE组中,H型高血压患者ECV指标显著低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P0.05).ROC曲线分析,Native T1和T1鉴别两者时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1和0.803,灵敏度为0.692和0.769,特异度为0.875和0.750;ECV在鉴别两者时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8,灵敏度为0.615,特异度为1.000.T1-mapping和ECV在鉴别H型高血压心室肥厚和肥厚型心肌病时具有重要的价值,尤其是ECV在鉴别诊断上有较高效能.  相似文献   

14.
针对钢渣用于基层材料易发生膨胀的问题,采用钢渣、高炉矿渣微粉、土混拌并结合土体固化技术,制备道路基层材料钢渣混合土。对16组不同配比土样开展了击实、膨胀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表明:钢渣混合土最佳含水率受配比影响较小,均维持在12%~14%;最大干密度随钢渣掺量的减少而降低,随高炉矿渣微粉掺量的增加而降低;高炉矿渣微粉的掺入可显著降低钢渣混合土膨胀率,提高其无侧限抗压强度;7、14、28、90 d无侧限抗压强度均随钢渣占比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配比为50%钢渣、50%土时达到最大。微观结构分析表明:土颗粒表面电荷的改变使得钢渣混合土体结构在成型时更易受压密实,钢渣中游离氧化钙(f-CaO)在固化过程中的水化反应受到明显抑制,主要与矿渣中二氧化硅(SiO2)发生消解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凝胶(C—S—H);与此同时,钢渣、土相互包裹的颗粒间堆叠效应及C—S—H凝胶填充混合料缝隙产生的自密实效应进一步提高了土体强度,从而制备出强度高、安定性好的钢渣混合土。  相似文献   

15.
矿山采动裂隙岩体地球物理场特征研究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矿床开采引起采场围岩变形破坏产生采动裂隙,采动裂隙是矿山一系列灾害的根源,研究矿山采动裂隙岩体的地球物理场特征,提出可行的地球物理方法对裂隙岩体实施高精度高分辨率探测,对于防治矿山灾害发生,保障矿山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数值和物理模拟以及现场试验等技术途径,全面系统地研究了矿山采动裂隙岩体的地球物理场特征.主要研究内容、方法、结论及发现点如下: 1)根据覆岩变形破坏产生冒落带和裂隙带这一特征,建立煤层开采前和开采后电性数学模型,利用高精度有限单元法进行电场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采动裂隙引起煤层上覆地层的视电阻率变化,其影响范围较实际破裂范围大得多,基本上是覆岩冒裂带范围的两倍,其视电阻率值最大影响区为冒落带,变化率可达19%;在裂隙发育带,视电阻率的变化率可达10%~12%. 2)通过建立与实际采矿活动对应的相似材料物理模型,实施直流电阻率法的动态数据采集及反演计算,获得了覆岩采动裂隙的电场响应特征.选择采矿活动引起覆岩采动裂隙的4个关键时段,进行代表性的电场观测和计算分析.物理模拟结果表明:在覆岩变形破坏产生的裂隙带中,电场特征变化表现为正常场电阻率值升高2~3倍;而在冒落带中,电阻率值增加4~6倍;在弯曲变形带,采动过程中电性特征有一定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电阻率值略有增大. 3)利用相似材料物理模拟进行覆岩变形破坏的弹性波速度场响应特征研究,获得了覆岩采动裂隙的波场响应特征.建立与实际采矿活动对应的相似材料物理模型,进行煤层开采之前和开采之后两个不同时段对所模拟的岩层进行声波CT测量,反演计算所模拟岩层的波速场的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在所模拟的覆岩破坏产生的裂隙带中,速度场变化表现为正常场值降低约10%~20%;而在冒落带中,采后很难接收到弹性波穿透的有效信号.在受开采影响但未破坏的采空边缘区,波速的升高是主要特征.4)结合含完整采空区的采区三维地震资料,全面分析了在煤层采空区、裂隙带及采动影响边界的地震波场特征.研究表明:对应采空区的位置,煤层反射波消失或能量变弱,覆岩层中出现波组零乱的反射波,能量弱,连续性差;对应支撑压力区,反射波组能量明显增强;对应采动影响带,包括上倾和下倾方向边界角范围内岩层的反射波能量明显减弱,局部出现反射空白带.根据这些特征可以划分采空区范围、采动裂隙发育高度、裂隙”天窗”、采动影响范围,为水体下煤炭资源开采以及岩层沉陷控制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和监测技术.5)建立煤层开采前以及开采后生成离层(离层充水、离层充气)的波场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波场数值模拟.结合现场利用地震技术探测离层层位,分析了离层发育的具体位置及注浆充填离层带的效果,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经实际检测.6)结合煤层开采底板岩体采动裂隙的动态弹性波CT现场实测试验,研究采动过程中采动裂隙产生过程与弹性波场的响应关系.探讨了动态探测方法的观测方案,确定关键观测时段和观测系统,根据CT反演的速度场特征,全面分析了底板岩体产生采动裂隙的速度场响应特征,在此基础上确定底板破坏裂隙最大发育深度,探测效果明显,为承压水上安全开采底板破坏监测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和地质保障.7)综合分析采动裂隙岩体的电性特征和波场特征,结合现场试验的结论和效果分析,提出了采动裂隙岩体地球物理方法监测初步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6.
地下矿床开采引起采场围岩变形破坏产生采动裂隙,采动裂隙是矿山一系列灾害的根源,研究矿山采动裂隙岩体的地球物理场特征,提出可行的地球物理方法对裂隙岩体实施高精度高分辨率探测,对于防治矿山灾害发生,保障矿山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数值和物理模拟以及现场试验等技术途径,全面系统地研究了矿山采动裂隙岩体的地球物理场特征.主要研究内容、方法、结论及发现点如下:1)根据覆岩变形破坏产生冒落带和裂隙带这一特征,建立煤层开采前和开采后电性数学模型,利用高精度有限单元法进行电场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采动裂隙引起煤层上覆地层的视电阻率变化,其影响范围较实际破裂范围大得多,基本上是覆岩冒裂带范围的两倍,其视电阻率值最大影响区为冒落带,变化率可达19%;在裂隙发育带,视电阻率的变化率可达10%~12%.2)通过建立与实际采矿活动对应的相似材料物理模型,实施直流电阻率法的动态数据采集及反演计算,获得了覆岩采动裂隙的电场响应特征.选择采矿活动引起覆岩采动裂隙的4个关键时段,进行代表性的电场观测和计算分析.物理模拟结果表明:在覆岩变形破坏产生的裂隙带中,电场特征变化表现为正常场电阻率值升高2~3倍;而在冒落带中,电阻率值增加4~6倍;在弯曲变形带,采动过程中电性特征有一定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电阻率值略有增大.3)利用相似材料物理模拟进行覆岩变形破坏的弹性渡速度场响应特征研究,获得了覆岩采动裂隙的波场响应特征.建立与实际采矿活动对应的相似材料物理模型,进行煤层开采之前和开采之后两个不同时段时所模拟的岩层进行声波CT测量,反演计算所模拟岩层的波速场的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在所模拟的覆岩破坏产生的裂隙带中,速度场变化表现为正常场值降低约10%~20%;而在冒落带中,采后很难接收到弹性波穿透的有效信号.在受开采影响但未破坏的采空边缘区,波速的升高是主要特征.4)结合含完整采空区的采区三维地震资料,全面分析了在煤层采空区、裂隙带及采动影响边界的地震波场特征.研究表明:对应采空区的位置,煤层反射波消失或能量变弱,覆岩层中出现波组零乱的反射波,能量弱,连续性差;对应支撑压力区,反射波组能量明显增强;对应采动影响带,包括上倾和下倾方向边界角范围内岩层的反射渡能量明显减弱,局部出现反射空白带.根据这些特征可以划分采空区范围、采动裂隙发育高度、裂隙"天窗"、采动影响范围,为水体下煤炭资源开采以及岩层沉陷控制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和监测技术.5)建立煤层开采前以及开采后生成离层(离层充水、离层充气)的波场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波场数值模拟.结合现场利用地震技术探测离层层位,分析了离层发育的具体位置及注浆充填离层带的效果,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经实际检测.6)结合煤层开采底板岩体采动裂隙的动态弹性波CT现场实测试验,研究采动过程中采动裂隙产生过程与弹性波场的响应关系.探讨了动态探测方法的观测方案,确定关键观测时段和观测系统,根据CT反演的速度场特征,全面分析了底极岩体产生采动裂隙的速度场响应特征,在此基础上确定底板破坏裂隙最大发育深度,探测效果明显,为承压水上安全开采底板破坏监测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和地质保障.7)综合分析采动裂隙岩体的电性特征和波场特征,结合现场试验的结论和效果分析,提出了采动裂隙岩体地球物理方法监测初步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