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川西致密储层垂向渗透率远小于水平渗透率,水平井自然产能与直井相比无明显优势,水平井需要采取增产改造措施.为此川西气田开展了包括笼统酸化、笼统压裂、分段压裂等水平井储层增产改造措施.同时为解决井简积液难题,开展了水平井泡沫排水、车载压缩机气举排水增产工艺探索  相似文献   

2.
塔中1号气田主要为碳酸盐岩储层,酸化压裂是碳酸盐岩油气藏提高单井产量的常用增产工艺措施之一,酸压的导流能力则是评价酸化压裂施工有效性的主要指标。针对塔中1号气田碳酸盐岩储层,采用自行研制的改进API型酸蚀裂缝导流能力试验仪,综合研究了不同缝宽、不同流量、不同温度、不同用酸量等工艺参数对酸蚀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为以后塔中其它地区的酸压储层改造提供了实验依据,对同类型地区的酸压改造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由东北石油大学教师作为主要承担人完成的"水平井压裂储层改造机理与技术应用研究"项目获2010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目针对吉林油田低渗储层开采难度大等特点,结合水平井压裂先进技术,根据储层岩性力学特性及地应力特征等,开展适应吉林油田储层的增产配套技术研究,为完善储层增产方案提供必要的技术支  相似文献   

4.
酸化压裂是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层改造的有效手段,压后监测评价技术可准确了解储层参数、裂缝参数以及施工液体的摩阻、滤失参数,根据这些参数可以评价储层改造工艺的效果,指导设计进一步优化,提高改造工艺的针对性。本文通过压力拟合、井底压力与温度的实时监测与分析、测井资料处理,井筒监测等监测方法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适用于塔河油田的监测评价技术,并指明了超深井碳酸盐岩储层改造人工裂缝评价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温泉井区块断下盘石炭系气藏属于低孔低渗型气藏,它的高效开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应用精细气藏描述技术开展对构造、储层、流体性质及气水关系、气藏三维地质建模和储量计算等的研究;应用水平井钻井工程技术开展对低渗气藏提高采收率的研究,并对实施情况及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应用水平井试油工程技术开展对水平井裸眼分段酸化完井工具配套技术、水平井体积压裂酸化改造技术的试验。分析认为,在温泉井区块断下盘石炭系气藏应用新技术进行低渗储量的开发,使得更多的低效难釆储量得到有效动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牛地气田水平井分段压裂段数多、作业时间长、压裂液滞留地层时间长对地层伤害大等问题,开展胶囊破胶剂及过硫酸铵破胶机理研究,分析破胶剂加量比例与加入方式对水平井储层改造效果的影响。根据储层特征及压裂施工情况,对不同温度场下各段破胶剂比例进行优化,优化结果基本达到同步破胶的目的,返排率较前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牛地气田水平井分段压裂段数多、作业时间长、压裂液滞留地层时间长对地层伤害大等问题,开展胶囊破胶剂及过硫酸铵破胶机理研究,分析破胶剂加量比例与加入方式对水平井储层改造效果的影响.根据储层特征及压裂施工情况,对不同温度场下各段破胶剂比例进行优化,优化结果基本达到同步破胶的目的,返排率较前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建南气田属于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型气藏,储层改造是提高气井产能的有效手段。建南气田早期勘探阶段储层改造措施主要是常规酸化,改造效果较好。自2001年以来,结合建南气田滚动勘探开发,对开采效果较差的老井进行深度酸化。综合应用胶凝酸酸化与加砂压裂技术在飞三段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致密油储层改造参数对压裂水平井非稳态流动特征的影响,有效预测压裂水平井产能,基于复杂缝网特征,建立了缝网双重介质压裂水平井渗流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结合长庆油田Z183井区致密油资料,通过对比不同改造方式及不同储层改造体积模式的模型计算结果,分析压裂水平井非稳态产量特征,并采用信息量分析法对压裂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储层改造带宽与初期线性流动阶段持续时间和压裂水平井产能正相关,与产量下降时间负相关;各主要因素按影响的显著程度从小到大依次为:主裂缝半长、水平井段长度、主裂缝导流能力和裂缝条数;次要影响因素包括基质渗透率、孔隙度和裂缝簇数等.  相似文献   

10.
水平井压裂技术是低渗透油气藏及非常规能源开发的一项重要技术,压裂施工过程中需要射孔作业沟通油气储集区来提高低渗透油气藏的采收率,为此,准确地认识射孔参数对水平井起裂压力的影响是关系到低渗透储层压裂改造的关键环节。基于岩石力学和弹性力学,在现有模型上考虑水平井井筒方位和射孔方位等因素,建立水平射孔井的起裂压力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射孔孔眼的起裂点通常在孔壁周向角为0°和180°位置,并且起裂压力受到井筒方位和射孔方位的变化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海上某油田奥陶系潜山油藏属于特低渗碳酸盐岩油藏,储层物性差。经DST测试,酸化前无产量,酸化后日产油量达100 m3左右,且产油量稳定,试井曲线表现出垂直裂缝压裂井典型的"线性流"特征。通过酸化作业,有效地沟通了储层中的天然孔隙和裂缝,建立了高导流能力的渗流通道,使油井产能大幅提高。酸化作业是此类特低渗碳酸盐岩油藏开发的有效增产措施,值得在油田未来开发中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12.
水力喷射分层压裂技术在复杂油气藏(低渗透油气田、多层、薄层)的储层改造中应用日益广泛,该技术常用于水平井、裸眼井、垂直井等新井的开发投产。在一些老井的储层改造或补层投产过程中,水力喷射分层压裂技术的应用则常受到老井生产历史的限制。本文介绍了一种隔上压下水力喷射分层压裂技术的工艺设计及现场实践应用。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工艺简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针对建南气田水平井层段的非均质性差异和破裂压力高的特点,需要采取分段高压酸化压裂措施改造。设计水平井分段高压酸化压裂管柱,通过管柱受力分析,达到优化管柱设计,工艺可行,耐高压,易解封的目的,为水平井分段高压酸化压裂措施施工提供一种有效的管柱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4.
针对深层碳酸盐岩油气藏埋藏深、非均质性强、钻井周期长和成本高等特点,为进一步发挥水平井"少井高产"的优势,扩大单井控制面积,提高储层动用程度以及增加单井产量,在哈萨克斯坦K油田开展一口4级完井的分支水平井现场试验.通过室内实验确定了清洁自转向酸液配方,并对其暂堵转向、缓速和低伤害等性能进行室内测试.两分支都采用"直-增-稳"3段制井身剖面和筛管完井方式,并在完井后对侧分支进行了氮气泡沫暂堵转向酸化,主分支采用连续油管拖动水力喷射酸化技术解堵,措施实施后两分支合采投产.根据该油田储层、岩性和物性等特征,对施工压力、排量和连续油管拖动速度参数进行了优化,并计算了酸化后的表皮系数.结果显示,两个分支都达到了酸化解堵和恢复产能的目的,说明双分支水平井酸化工艺在该油田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蜀南地区嘉陵江储层,属典型的低孔、低渗碳酸盐岩储层,酸化或酸压工艺技术是该类型气藏获得工业开采的必要手段。分析该储层前期的增产效果较差的原因,认为蜀南地区嘉陵江组储层酸化方案应根据储层类别进行总体区别设计。通过室内分析和现场施工资料分别制定了Ⅰ类、Ⅱ和Ⅲ类储层的储层改造措施方案,分别优化了三类储层改造方案的施工规模。  相似文献   

16.
酸化对于碳酸盐储层改造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水力压裂技术广泛应用之前,致密砂岩油气藏也广泛应用,但效果不及碳酸盐储层改造。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酸化技术及其添加剂体系。应用该技术使川北阆中油气田开发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酸压技术对大安寨储层改造必不可缺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根据信息量分析方法,认为储层地质因素中TOC含量、原油黏度、含油饱和度、天然裂缝特征等4个因素对致密油压裂水平井产能的影响程度较大。储层压裂施工参数压裂级数、缝长、水平井段长度是影响国内致密油与bakken致密油藏压裂水平井产能的主要参数,而导流能力、缝宽和加砂规模为次要影响参数。通过对比国内致密油藏水平井各项参数,指出我国非常规致密油储层改造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砂体横向相变快、储层非均质性较严重的致密油层,须将工程地质、施工工艺、方案优化设计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以解决穿层压裂施工方案适用性不高的问题。经过研究,在纵横波测井数据预测模型基础上,建立起三维岩石力学参数和地应力参数的井震结合预测技术,实现水平井分段压裂人工裂缝全三维模拟,形成水平井增产改造"工程-地质一体化"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9.
在示范区形成中煤阶烟煤储层开采的配套示范技术,包括地质富集高产区预测和水动力场特征描述、储层伤害机理和保护技术、钻完井配套技术、增产压裂改造技术、排采工作制度和设备配套等开发技术系列;进行斜井连通工艺创新,实现了在小井场部署多分支水平井、双煤层多分支水平井合采3#+4#和5#煤层,以及筛管完井等水平井钻完井配套技术。成功探索活性水压裂液、投球分层压裂、多层合采的增产改造技术,完善了排采工艺。  相似文献   

20.
致密砂岩气藏储层改造范围有限,单井实际控制储量小,而实施水平井压裂等先进工艺投入高,致使该类气藏中水平井单井经济效益普遍偏低。根据安岳须二致密砂岩气藏储层低孔低渗、裂缝局部发育的特征,以水平井达到经济极限产气量为前提,将有效砂体厚度上限和最大水平井储层钻遇率作为衡量指标,在不同砂体展布、储层物性、裂缝模式、赋存水状态等条件下建立单井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建立安岳须二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效益开发可行性评价图版,确定不同类型储层水平井效益开发的储层物性下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