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共有20条相似文献,以下是第1-20项 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模糊聚类法在径流丰枯特性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次数:1
   张军良  马光文  张志刚《人民长江》,2009年第40卷第7期
   径流丰枯特性分析是河流水文系统分析的重要环节,为探讨径流丰枯的长期演变规律,在对孤立点进行检测和径流序列模糊聚类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模糊模式识别理论,提出了基于S型隶属函数和多维空间下丰枯贡献价值比重的径流丰枯特性分析方法.该方法的多维径流特性分析结果综合考虑了流量大小和分布状况因素,较好地描述了径流丰枯状态及其相对隶属程度.    

2.  改进的模糊模式识别在金沙江径流特性分析中的应用  
   辛芳芳  梁川《云南水力发电》,2008年第24卷第1期
   以模糊c均值算法为基础,通过改进隶属度函数的方法,将金沙江小黄瓜园45年的月平均径流资料进行多维空间中聚类。在聚类基础上,采用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分析方法,得出了该站径流系列的多维丰枯特性及其变化周期。其计算结果与实测径流资料对比,较为符合实际情况,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分析径流的周期特性。    

3.  基于鲁棒PCA聚类分析的径流周期特性研究  被引次数:6
   邓红霞  李存军  朱兵  丁晶《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年第39卷第1期
   为了研究多年来河流天然径流的变化周期,引入鲁棒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方法实现大量非线性流量数据的压缩和特征提取,得到了更具表征性的主成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加权主成分距离和密度的径流聚类分析方法和径流周期特性分析的模糊模式识别算法.通过嘉陵江支流白龙江下游的三磊坝水文站1964~2002年周平均流量数据的实验和仿真,得出了该站径流具有7年的显著周期和相应的隶属度,从而证明了本文提出的基于鲁棒PCA聚类分析的径流周期特性研究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4.  长江下游多维径流丰枯遭遇及丰枯演变分析  
   《人民长江》,2021年第10期
   九江站、湖口站和大通站是长江下游的3个重要水文站,识别三者之间的径流关系、丰枯演变和丰枯遭遇特征,对识别长江下游多维径流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滑动相关系数法分析了长江下游多维径流相关性的时变特征,基于Copula理论构建了长江下游多维径流联合分布和径流演变联合分布,分析了丰枯遭遇及丰枯演变特性。结果表明:(1)径流相关性时变强度由高至低为九江-湖口站、湖口-大通站、九江-大通站;各站径流具有较高的丰枯同步性,由高至低为九江-大通站、湖口-大通站、九江-湖口站,丰枯异步性特征反之。(2)九江-湖口站、九江-大通站、湖口-大通站的丰枯同步率最高时期分别为非汛期、汛期、非汛期;各站径流丰枯状态的自转和互转概率均较稳定,目前无极端情况出现。(3)九江、大通水文站的年和汛期径流最易丰枯互转,非汛期径流最易连丰、连枯。(4)湖口水文站的年和汛期径流最易连丰、连枯,非汛期径流最易丰枯互转。研究成果可为长江下游的多维径流关系分析提供理论参考。    

5.  基于模糊集合理论和集对原理的径流丰枯分类方法  
   丁小玲  周建中  陈璐  赵云发  李晖《水力发电学报》,2015年第34卷第5期
   在分析现有基于集对分析的年径流丰枯分类方法不足的基础上,考虑径流等级划分的模糊性和径流的年内分布特性,提出模糊化径流分级标准,并引入基于径流分布的年内丰枯贡献权重因子,得到年径流对于各个等级的综合隶属度,进而利用集对分析方法判断年径流的丰枯等级.利用所提方法对溪洛渡径流丰枯等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较于单一的集对分析方法能更好的描述径流丰枯状态.    

6.  雅鲁藏布江干流河川径流变化的小波分析  
   徐克兵《东北水利水电》,2014年第1期
   文章采用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对雅鲁藏布江干流上的4个水文站1956—2008年河川径流序列进行研究,探讨了雅鲁藏布江干流河川径流变化的准周期特征及其丰枯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雅鲁藏布江干流河川径流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的复杂结构,其存在8~10年、15年、3年的周期,展示了在不同时间尺度下径流的丰、枯变化的过程。在2008年后,雅鲁藏布江年径流量的趋势是处于接近或高于多年平均水平,并将延续若干年。    

7.  鄱阳湖入江径流变化规律及成因分析  
   韦立新  于慧  汪周园  包伟静《人民长江》,2014年第45卷第23期
   为了深入认识鄱阳湖入江流量变化规律,采用多种水文分析方法,研究了湖口水文站1950~2012年径流、洪季径流、枯季径流、年最大流量和枯季最小流量的变化趋势、随机性、突变性和周期性。结果表明,枯季最小流量序列存在显著的增加趋势,其余序列变化趋势不明显;入江径流年内分配趋于均匀、集中度减小。洪季丰枯交替频率高于枯季,年最大流量与枯季最小流量的变化波动尺度比较接近。    

8.  模糊聚类法计算设计年径流的月分配  
   杨士荣  薛文芳  王丽丽  张振国《山西水利科技》,1995年第Z1期
   在水文、水利和水电规划设计中,常需选择设计代表年的径流的过程,即确定枯水、中水、丰水等典型年的径流过程。本文根据径流本身具有的模糊特性,用模糊集{枯、偏枯、中、偏丰、丰}来描述径流的特性,用模糊聚类法将已知的年径流系列分成不同的类别:即丰、偏丰、中、偏枯、枯几类,并将各类的聚类中心代表相应类别的径流过程,最后根据要求径流过程的频率所属类别推出设计频率下的径流年内分配。用此方法推求的与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有关的耿家会水文站的设计频率90%的年径流过程是合理可行的。    

9.  黄河天然年径流长期丰枯状态变化特性研究  被引次数:12
   张少文  张学成  王玲  丁晶  王文圣《人民黄河》,2005年第27卷第5期
   基于Markov过程分析方法,对黄河陕县528年(1470~1997年)的天然年径流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黄河年径流在长期的丰枯状态转移中,平水年和偏枯水年的自转移概率均较大,并且无论年径流处于何种初始状态,向偏枯水年转移的概率均大于向偏丰水年转移的概率;②黄河年径流在长期的丰枯状态转移中,出现平水年的状态占优势,而出现丰水年和枯水年的再现时间均较长,并且出现偏枯水年的概率大于出现偏丰水年的概率;③在黄河年径流长期丰枯变化的各态互转移过程中,存在以平水年为状态转移中心的邻态互转移模式,它的存在影响着年径流各态互转移的特性。    

10.  泾河流域近80a径流变化趋势及特征分析  被引次数:1
   陈晨  罗军刚  解建仓  肖洁《人民黄河》,2013年第1期
   基于泾河流域1932—2010年近80 a的实测径流数据,采用Morlet小波对泾河流域径流进行周期、丰枯变化及突变点分析,采用Db3小波对最大尺度下的低频成分进行重构,获得泾河流域的径流变化趋势,并应用Kendall秩次相关分析法对径流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在近80 a的研究时段中,泾河流域年径流量总体呈现明显减小趋势,但在2000年开始年径流量有所增大;在泾河流域的年径流序列多尺度分析中,同一时段径流变化的趋势有所不同,2 a周期年径流丰枯变化存在比较明显的局部差异,7 a周期经历了由弱到强,之后又逐渐减弱的过程,12 a和20 a周期逐渐增强。    

11.  多维联合分布计算方法及其在水文中的应用  被引次数:16
   戴昌军  梁忠民《水利学报》,2006年第37卷第2期
   本文针对多维对数正态分布,采用统计试验方法,比较研究了基于正态化变换的Moran方法、传统经验频率方法(empirical frequency method简称EFM法)和将多维转化为一维的费永法(FEI)方法共3种多维联合分布计算方法的统计性能。在此基础上,应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不同水文区主要站点年径流资料,分析了长江、淮河及黄河流域年径流的丰枯遭遇组合概率。统计试验结果表明,在研究的3个多维联合分布频率计算方法中,Moran方法具有最优的统计无偏性和有效性。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区域主要河流径流丰枯组成的分析也表明,Moran方法可以为径流丰枯组合的频率分析提供合理的计算结果,是解决多变量水文统计计算问题的有效方法。    

12.  丹江口水库入库径流演变特征研究  被引次数:8
   刘勇  王银堂  陈元芳  胡庆芳  胡健《水电能源科学》,2009年第27卷第2期
   基于1930~2006年的入库径流资料,采用Mann-Kenalall、Spearman两种非参数统计方法及Morlet连续小波分析揭示了丹江口水库入库径流长期变化趋势、丰枯变异及周期振荡等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全面分析丹江口水库入库径流变化特性和演变规律具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13.  王快水库与西大洋水库连通条件下入库径流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郑笑天  程伍群  刘园园  庞立军  郭文颢  冉红达《水电能源科学》,2020年第38卷第3期
   研究王快水库与西大洋水库两库连通状态下的入库径流变化规律与丰枯遭遇,对于保障雄安新区用水安全有重要意义。基于1971~2015年共45年的径流和降水的月数据系列,利用滑动平均法、有序聚类法、不均匀系数、集中度、集中期和频率分析法等,研究了王快与西大洋水库入库径流的年际年内变化,并分析了两库的丰枯遭遇状况。结果表明,王快水库与西大洋水库年际入库径流总体呈减少趋势,随时间变化表现出丰枯交替现象,45年间均出现两次突变,突变时间为1979、1996年;入库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性、集中程度均呈下降趋势,随着时间推移入库径流年内分配趋于均匀,两库入库径流的变化规律在年际、年内一致。不论是全年还是年内各月,王快水库与西大洋水库丰枯同步频率大于丰枯异步频率,丰枯同步性高,丰枯补偿特征不明显。入库径流的变化受降水及人类活动的综合作用影响。研究成果可为径流调控提供参考。    

14.  月径流模糊随机模拟技术  被引次数:1
   陈守煜  田友《水电能源科学》,1988年第6卷第2期
   本文提出月径流生成的模糊随机模拟技术。文中以月径流为指标,将年径流系列按模糊划分聚类分析方法进行丰、枯的分段,能较好地处理月径流生成中年径流总量与其年内分配间的有机联系。    

15.  近50年来金沟河年径流演变规律研究  
   张望希《内蒙古水利》,2012年第5期
   内陆河流径流丰枯变化大,其演变规律一直备受研究者关注。采用Morlet小波函数,对金沟河径流序列进行小波分析,揭示了玛纳斯河径流变化多时间尺度的复杂结构,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径流序列变化周期和丰枯突变点。通过小波方差检验,得出金沟河径流变化第一主周期为24年。    

16.  基于集对分析的年径流丰枯分类新方法  被引次数:6
   王文圣  向红莲  李跃清《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8年第40卷第5期
   年径流丰枯不仅与年径流大小有关,而且与年径流的时间分配有关.传统年径流丰枯分类仅考虑了年径流的大小,忽略了年径流的时程分配对丰枯分类的影响.为此,提出了年径流丰枯分类新方法--集对分析法.集对分析法考虑了径流的大小及其年内时程分配,即将年内12个月的月径流量分别分类并构造分类集合,由分类集合与分类标准集合构造集对,用联系度描述集对的关系进而进行径流丰枯分类.将集对分析法用于金沙江干流某水文站年径流丰枯分类,研究表明集对分析法概念清楚,计算简单,分类结果可信.    

17.  雅砻江流域中长期径流预测方法研究  
   程时宏  陆涛《人民长江》,2011年第42卷第11期
   为科学合理安排流域梯级水电站水库运行方式并充分利用水量发电,以期为梯级电站发电预计划的编制提供重要依据,采用物理成因分析法和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对雅砻江流域梯级水电站的年、月入库流量进行预测。年、月平均流量预测均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预测结果具有较高可信度。根据生产实际的需要和径流的实际变化情况,对月、旬径流分枯期、过渡期和丰水期单独建模进行预测,并基于丰枯形势分析结果给出了径流预测的推荐值。研究还表明,中长期径流预测要充分把握和降水密切相关的气象因子的变化,并以此来指导径流预测,提高径流预测精度。    

18.  基于Morlet小波理论的煤炭开采区河道径流演变特征分析  
   李乐  吴喜军  周孝德  董颖  张范平  张亚宁  刘静《水电能源科学》,2022年第4期
   窟野河位于陕北煤炭开采地区,研究其径流变化特征对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窟野河1958~2017年实测径流资料,分析了其年内径流分配特征,并运用R/S法、有序聚类法、Morlet小波理论等方法分别研究了近60年径流变化的趋势性、突变性和周期性。结果表明,窟野河径流年内分配正由极不均匀转向较均匀,目前径流量呈显著下降趋势且Hurst指数大于0.5,表明未来一段时间仍将持续下降;研究期内河道径流序列的突变时间分别为1979、1996年,可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且径流序列存在4、15、28年三个波动周期,短周期嵌套在长周期的丰枯交替转化过程中,大约经历了6个15年和3个28年波动周期的丰枯变化。    

19.  基于小波的黄河上游天然年径流变化特性分析  被引次数:52
   张少文  丁晶  廖杰  张学成  王玲《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4年第36卷第3期
   为了研究黄河径流演变规律,用小波分析法对黄河青铜峡270多年(1724~1997)的年径流时间序列变化进行了多尺度分析,展示了在不同时间尺度下,黄河上游年径流丰、枯变化的过程。揭示了其年径流具有128年、64年和32年左右周期性变化,这3个主要周期的变化,主导着黄河上游天然年径流变化的特性。研究也表明,自1997年以来,黄河天然年径流变化的大趋势是处于接近或低于其多年平均水平,并会延续若干年。    

20.  Logistic回归模型在径流丰枯形势预测上的应用  
   朱燕梅  黄炜斌  陈仕军  马光文《水电能源科学》,2020年第38卷第12期
   年度径流丰枯形势预测对电厂生产计划安排及市场竞价具有重要意义。基于SAS平台,以瀑布沟水库1937~2006年的历史径流资料为例,探讨了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径流丰枯形势预测的可行性。先应用集对分析法对各年份进行径流丰枯分类,其次以径流丰枯状态为因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影响径流状态的危险因子筛选,结果表明1、7月的流量对径流丰枯分类影响最为显著;最后利用累积Logistic回归模型得出径流状态一步转移概率矩阵,与马尔科夫法计算结果对比表明,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丰枯形势预测是可行的。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