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典型pH条件下腐殖酸混凝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荧光检测和光学在线监测技术,分析探讨了腐殖酸与铝盐的混凝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弱酸性和中性条件下腐殖酸与铝盐的混凝特性有着明显的差异.在弱酸性条件下,铝离子与腐殖酸之间的共聚络合反应占绝对优势,而且水中残余铝离子浓度一直与铝离子总投量成线性关系.然而在pH=7的条件下,铝离子的水解反应明显占优势,直到铝离子投量超过0.1 mM之后才发生与腐殖酸的结合,属于氢氧化铝沉淀物对腐殖酸分子的吸附和网扫絮凝.  相似文献   

2.
自来水中残余铝的健康危害风险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自来水中残余铝的健康危害风险程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健康危害风险评价法:把传统评价方法中污染物的浓度改进为污染物浓度的分布函数,采用蒙特卡罗(Monte-Carlo)数学模拟的计算法,利用风险评价软件Crystal ball进行风险值计算.通过对某城市自来水中残余铝的健康危害风险进行分析,发现该城市自来水中残余铝的健康危害风险值和人们最大可以接受的风险值在同一数量级.  相似文献   

3.
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含硼氮中碳铝镇定钢中BN 析出的热力学条件进行分析,研究该钢种在冶炼浇注及加热奥氏体化过程中BN夹杂物的析出规律,并与试验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钢液中初始ω(B)≤0.012%、初始w(N)≤0.03%的情况下,含硼氮中碳铝镇定钢浇注凝固过程中不能析出BN夹杂物,且钢液中B的富集程度远高于N,凝固末期残余液相中,B浓度是其初始浓度的20倍,N 浓度约为其初始浓度的2.1倍;钢中ω(B)为0.005%-0.01%、ω(N)为0.01%-0.03%时,在1470K奥氏体化温度以下,可以稳定析出BN夹杂物,B、N含量越高,BN夹杂开始析出的温度越高;在奥氏体化过程中,钢坯中酸溶铝含量越高,越容易析出BN夹杂物.  相似文献   

4.
在确定助凝剂海泡石种类和聚合氯化铝(PAC)絮凝剂最佳投加量前提下,考察了海泡石A3粒径对除藻效果及处理后水体中残留铝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泡石A3粒径为0.098 mm,投加量为30 mg.L-1时,加入16 mg.L-1PAC混凝处理效果最佳,浊度和叶绿素a的去除率分别为98.26%和96.67%,TOC(总有机碳)的浓度为8.89 mg.L-1。残余总铝量和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溶解性铝分别为0.075 mg.L-1和0.017 mg.L-1。  相似文献   

5.
汽油和柴油储存罐的泄漏已成为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气带中非混溶液体的残余饱和度是模拟其迁移及选择治理方案的一个重要参数.本文的目的是评价柴油在砂土完全干燥、残余含水和水位波动状态下的残余饱和度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淋滤实验对残余饱和度的影响和淋滤水中总油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砂土完全干燥或饱水条件下,油残余饱和度随粒径的变化较大.起始含水量及淋滤作用对残余饱和度也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汽油和柴油储存罐的泄漏已成为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气带中非混溶液体的残余饱和度是模拟其迁移及选择治理方案的一个重要参数.本文的目的是评价柴油在砂土完全干燥、残余含水和水位波动状态下的残余饱和度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淋滤实验对残余饱和度的影响和淋滤水中总油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砂土完全干燥或饱水条件下,油残余饱和度随粒径的变化较大.起始含水量及淋滤作用对残余饱和度也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一次加碱法制备聚合氯化铝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一次加碱法制备聚合氯化铝的过程中,总铝浓度及碱化度对聚合氯化铝中铝聚合形态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碱化度的影响,低浓度PAC及Alc含量变化较小,而高浓度PAC中Alc含量呈显著上升趋势;同时,低浓PAC中Alc的含量呈较明显增加,而高浓PAC中Alb含量则呈缓慢下降趋势;无论高浓还是低浓PAC,其Ala的含量均呈较显著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常规水处理混凝沉淀工艺中除浊与除铝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饮用水中铝的来源广泛,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首先通过实验证明了水中的铝主要以颗粒形态存在,常规水处理混凝沉淀工艺能大幅度降低水体中铝的含量;进而以实验的方法对混凝剂种类,投药钽,pH值和温度等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上述因素对除浊和除铝都有重要影响,浊度与铝的去除有较强相关性,但除铝对工艺条件的要求比除浊更严格;通过优化,强化常规水处理工艺,在选择混凝剂品种和混凝条件时兼顾除浊和除铝的要求,对生产过程实施有效的监控调节,使出水残余铝达到水质标准的要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金属盐改性活性炭在净水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浸渍法制备了5种(Al3+,H+,Zn2+,Cu2+,Mn7+)改性活性炭,用过滤手段对改性活性炭吸附去除苯酚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改性活性炭过滤去除苯酚性能的高低顺序为:Al3+>H+>Zn2+>CK>Cu2+>Mn7+;活性炭滤柱对苯酚原水具有较强的耐冲击性能,在较低滤速下,铝盐改性活性炭滤柱对中低质量浓度苯酚水的净化能力达99%以上,出水质量浓度低于1 mg/L,整体上优于盐酸活化炭滤柱.在净水深度处理中,铝盐可作为活性炭改性的主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0.
利用自行设计高温压力加载试验装置,研究了高温后受损衬砌高性能混凝土(HPC)残余抗压强度在不同条件下随温度劣化的规律和定量关系,建立了火灾后隧道衬砌HPC残余抗压强度与火场温度之间的数学关系式.研究表明:高等级的HPC强度很高,但其抗火性能很差;在高温过程中及自然冷却条件下,HPC残余抗压强度总体上呈降低趋势,在300℃时,C50HPC残余抗压强度有小幅增加;射水冷却条件下,HPC残余抗压强度随着温度升高一直呈衰减状态;相同加热温度等级条件下,高温过程中HPC的残余抗压强度略高于自然冷却后HPC的残余抗压强度,自然冷却后HPC的残余抗压强度高于射水冷却后HPC的残余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11.
采用K2FeO4预氧化复合高岭土和聚合氯化铝(PAC)混凝处理了含颤藻和腐殖酸的混合水,并探讨了对处理后水中残留铝含量及其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4.0 mg·L-1K2FeO4预氧化就能使混合水样的浊度、腐殖酸和藻类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4.05%、91.67%和90.78%,明显优于相同条件下单纯的PAC处理效果;水样的pH值对K2FeO4预氧化有显著的影响,在pH=6.5时效果最好;K2FeO4预氧化影响处理后水中残留铝的含量和形态,在最佳条件下总铝浓度降低了51.8%,特别是对人体毒害作用最大的溶解态铝降低了43.9%。  相似文献   

12.
pH值和水温对残余铝的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饮用水除铝的一系列生产实验,主要研究在处理流程中水温、pH值对残余铝的影响.提出残余铝随水温升高呈增加趋势,最佳pH值随水温的增加而降低.调整pH值可以调整溶解铝和颗粒铝的比例,从而改善残余铝的可去除率.在此基础上对水厂生产运行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饮用水余氯在进树脂柱前的终止与否以及终止液对Ames试验结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余氯的终止与否对Ames试验结果影响较大,甚至有可能改变水样的致突变性;余氯终止液硫代硫酸钠会分解或掩盖一部分致突变有机物,使致突活性减弱。  相似文献   

14.
大庆龙虑泡原水较高的铝,处理后残留铝量亦较高。本文对该高PH值低浊原水进行了混凝药剂投量、水温、PH值和不同混凝药剂对沉后水残留量量影响的混凝试验研究一混凝效果对比试验。试验表明混凝剂投量、水温、PH值对残留铝有较大影响,混凝剂复合铁铝较硫酸铝混凝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多水源供水地区不同水厂之间存在混合供水带,水力水质条件不稳定,易出现铁释放超标、余氯偏低等水质问题,采用特征水质指标空间修正插值法预测该水质风险区域。特征水质指标是指不同水厂出厂水差异较大,且在管网中按一定规律分布、具有明显识别特征的水质指标,根据其空间分布情况可以判断各水厂单独及混合供水区域。考虑到管网分布与地理空间差异,在插值前引入修正系数对特征指标进行修正。以双水厂供水的H市为例预测混合供水带,结果表明:H市一般特征指标电导率和敏感特征指标总铁质量浓度的空间修正插值结果基本一致,且与水力模型模拟结果基本吻合;在所预测的混合供水带内设置在线监测点,观测到流速、流向的频繁改变,符合混合供水带水力特征,说明预测结果正确,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6.
给水絮凝处理中壳聚糖的助凝作用和机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能高效除浊,又能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将无机絮凝剂聚合氯化铝与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壳聚糖协同使用,用于自来水厂的给水絮凝处理.考察助凝剂壳聚糖投加量、pH、壳聚糖相对分子质量等因素对浑浊度和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采用微电泳仪测定了絮凝过程中溶液Zeta电位的变化,通过电子显微镜和im-ageJ图像处理软件,对絮体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以黄河水为水源的自来水厂的给水絮凝处理中,以壳聚糖(CTS)作为聚合氯化铝(PAC)的助凝剂,pH为7.5时,PAC投加35mg/L,CTS投加0.15mg/L时,壳聚糖的助凝效果显著.壳聚糖的絮凝以吸附架桥为主,电性中和为次.显微摄像系统絮体的形态分析表明,单加PAC、PAC/CTS协同絮凝处理水样后絮体的分形维数分别为1.294和1.385.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昆山市某污水处理厂(A-A^2/O工艺)的实际运行状况。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有机物、总磷、悬浮物等污染物均有良好的处理效果,但脱氮效果偏低且不够稳定。通过分析进水水质及运行控制条件对脱氮效果的影响发现,该污水厂水温及进水碳氮比对脱氮效果影响较小,内回流比对反硝化效率影响显著,其主要原因为好氧段过量曝气导致大量溶解氧通过内回流进入缺氧反硝化池,消耗有机碳源并抑制反硝化过程,导致反硝化效率偏低。但好氧段保持较高溶解氧强化了A2/O工艺在低温条件下的硝化效果。  相似文献   

18.
聚硅酸金属盐混凝剂处理低浊水对残余铝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饮用水处理中,采用一种新型的聚硅酸金属盐混凝剂(PAFS polysilicic acid aluminium and ferric salt)进行低浊水净化实验,实验以低浊度的某江水为原水,研究了在不同n(Al)/n(Fe)时此系列混凝剂之间的差异,证明PAFS(n(Al)/n(Fe)=10:3)混凝剂的除浊、脱色效果较好,试验结果表明聚合时间在15d内、pH为6—8、沉淀时间为12min的条件下,PAFS(n(Al)/n(Fe)=10:3)混凝剂具有最优的混凝性能和最低的残余铝量,通过分析可知,此混凝剂具有最理想的混凝效果和最低残余铝量的原因是PAFS这种长链的无机混凝剂可以通过吸附架桥和电中和作用去除水中的胶体杂质和颗粒态的铝,这种混凝剂适用于处理我国南方低浊水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臭氧生物活性炭法在饮用水深度处理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臭氧氧化与生物活性炭联用技术,在自行设计的试验流程上进行饮用水深度处理可行性试验。用该流程去除水中有机微污染物,CODMn去除率接近50%,浊度和色度大大降低。试验对比了在不同臭氧投加量时,单纯臭氧氧化法与臭氧生物活性炭法(O3-BAC)在饮用水深度处理中的净化程度,确定出较理想经济的臭氧投加量:4mg/L。验证了在最佳操作条件下,臭氧生物活性炭法比常规氯氧化消毒法对有机物有更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