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实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多目标综合评价体系.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环境、资源和经济等子系统间联合作用,采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寻找系统变化控制影响因素,发挥系统内各子系统间协同作用.通过计算协调度、协调发展度,评定系统内环境、资源、经济之间的协调及协调发展程度,利于可持续发展下的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  相似文献   

2.
经济—环境系统影响因子耦合度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运用多目标灰色层次分析法计算经济环境发展综合指数,基于耦合理论探讨经济-环境系统影响因子的协调程度,建立区域经济-环境系统耦合度模型,并以西安为例对环境承载力影响因子的协调程度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农业生态 - 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湖南省农业生态 - 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 对 2004—2018 年湖南省农业生态 - 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2004—2018 年,湖南省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均呈波动上升态势;研究期内,湖南省 农业生态 - 经济系统耦合度 C 值均高于 0.9,处于高度耦合状态,并于 2018 年达最佳耦合状态;研究期内, 湖南省农业生态 - 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度 D 值波动上升,由 0.620 上升至 0.827,即由起初的初级协调程度演 变为良好协调程度。按照惯性发展趋势来看,湖南省农业生态 - 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度未来有望达到优质协调 程度。  相似文献   

4.
碾压混凝土坝施工过程仿真研究的核心在于对坝体施工系统内各子系统间关系的描述.在深入分析碾压混凝土坝施工生产、运输及仓面作业系统间相互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子系统间的耦合模型;基于各子系统间的耦合模型及资源配置关系,建立了碾压混凝土坝施工生产调度智能模型,通过子系统间的资源耦合及工作协同调配,可得到仓面规划方案及相应的混凝土生产与运输方案,形成可执行的生产调度计划.工程实例应用表明,基于系统耦合的仿真机制可模拟各子系统在工作调度和组织方面的高度协调性,可优化碾压混凝土坝施工系统资源配置及工作调度.  相似文献   

5.
为了厘清产业转型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子系统间耦合关系,明确影响产业转型的主要因素,本文以西安土门地区为例,将城市老工业区产业转型系统分为人力资源子系统、二产业子系统、三产业子系统和资源环境子系统4个子系统,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城市老工业区产业转型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对该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进行预测.通过多个方案仿真,比较优选出适合该区域产业转型发展的最佳方案,为推进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湖北省新型工业化与绿色发展的协调发展情况,基于2011—2021年国内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指标数据,设计构建新型工业化和绿色发展两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用熵值法计算两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两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再结合灰色预测模型对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两系统的协调程度不断增强,整体耦合水平呈现稳步优化的趋势,但存在增速缓慢的问题。提出采取提供政策便利、建设绿色金融体系等建议,以提高湖北省新型工业化和绿色发展系统间的协调效率。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天津市武清区2002--2009年土地利用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量化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间的耦合关系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02--2003年间武清区土地系统和生态系统处于基本协调状态,2004--2009年间处于强烈开发阶段,同时两系统在整个发展周期中均处于协调发展中的“拮抗阶段”,属于生态损益性模式;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灵敏度检验对该区生态损益程度进行量化,结果显示:以耕地、林地和水利设施用地的价值变化对整个区域的生态损益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多式轨道交通子网络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基于复杂网络理论计算其拓扑指标值及耦合协调度,构建了多式复合网络拓扑模型.分析了复合网络的拓扑指标值变化,提出了结合网络规模、拓扑结构、鲁棒性、运输能力、换乘比例和功能造价等因素的多式轨道交通网络耦合协调度计算方法,并运用重庆2019年10月的轨道交通网络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 表明:复合后的网络具有更大的平均度、更小的最短路径长度,这一时期复合网络的耦合度为0.988,协调度为0.678,耦合程度较高,协调程度一般;4个子系统各指标下的耦合度和协调度数值上差异较大,但都随着系统数量的增多,整体的耦合性和协调性大多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中国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价模型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是当前热点问题,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根据1999-2008年最新统计资料,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并将灰色关联分析法(GRA)与层次分析法(AHP)集成赋权,构建中国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1999-2008年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同时计算了中国各子系统和整个复合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最后对中国复合总系统的协调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9-2008年中国复合总系统整体上处于良好协调状态,协调度的平均值为0.804 5.结论符合中国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实际.  相似文献   

10.
汉江生态经济带的生态保护屏障主体功能在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下逐步退化,探究其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问题尤为必要.基于汉江生态经济带13个地市2009-2017年的统计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等,分析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规律及空间集聚效应.结果表明:汉江生态经济带城镇化发展指数与生态环境指数呈稳中上升趋势,系统相对发展类型自2011年后表现为"生态环境滞后型";耦合协调等级出现"拮抗—磨合""失调型—过渡型"的转变,区域耦合协调水平呈现"核心—边缘"特征的空间分布差异;各城市系统耦合协调路径呈协同发展态势,区域内空间关联性、集聚性效果显著,HH集聚型城市逐年增加,但是,驻马店市、南阳市与随州市显示不存在空间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