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常规开发方式难以动用致密油储层流体,原油采出程度低.为探索更高效的驱油方式,以延长油田长7致密油储层为研究对象,选取实际储层样品,对比研究了单纯CO_2驱替与水驱替至含水率(体积分数)为60%时转CO_2-水交替驱替的长岩心驱替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单纯CO_2驱替和CO_2-水交替驱替2种方式的驱油效率明显高于单纯水驱替效率.其中,CO_2驱替效率可达50%以上;水驱替至含水率为60%时转CO_2-水交替驱替,驱油效率可达60%以上.通过核磁共振结合高速离心等测试手段对储层流体可动用性分析发现,储层中60%以上的流体赋存于纳米级空间,纳米级空间的可动用量仅有7%左右,储层流体极难动用. CO_2与原油间的物理化学作用起到了原位改质的效果,驱油效率得到了提升. CO_2-水交替存在造成贾敏效应,减缓水驱突进,强化纳米级低速渗流通道向储层必然渗流通道转变,驱油效率同样可得到提升.研究结果可为延长油田长7致密油储层CO_2驱替先导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从油水渗流差异角度解释剩余油的形成机理,通过开展岩心铸体薄片观察和扫描电镜测试、压汞测试、相对渗透率测试以及水驱油测试等一系列实验,将砂岩的孔喉系统、油水相对渗透率和剩余油类型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储层孔喉系统发育特征及其内部流体渗流特征是造成剩余油形成的主要因素,并且不同类型剩余油的形成机理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低渗、中渗、高渗和特高渗砂岩的孔喉半径分布峰值分别为9.1%,25.3%,28.4%,40.7%,其渗流临界喉道半径分别为0.25,0.63,2.50,2.50μm,无效渗流孔喉半径的百分比分别为52.2%,42.3%,37.7%,17.5%.该数据反映了砂岩渗透率与其内部孔喉系统复杂程度的负相关关系,并且砂岩的孔喉系统越复杂,无效渗流孔喉体积的百分比越高.在注入水无法进入的无效渗流孔喉位置,存在因渗流条件差而形成的水驱后不可动剩余油.以油水黏度比为13.33的测试组为例,渗透率逐渐增加的3组样品从开始出现油水两相流到处于油水等渗状态的含水饱和度跨度分别为17.1%,29.8%,36.2%,反映了在渗透率越低的砂岩中水相的出现对油相的抑制作用越明显.在发生渗流的孔喉系统中,存在受不规则喉道结构和界面张力的影响而形成的不规则状剩余油.以与对照组渗透率比值依次为1.6和2.6的2组高渗样品为例,其驱替效率比值依次为1.2和1.4,反映了非均质储层中不同部位驱替效率的差异.在注入水优势渗流通道的分割包围区内,存在受不同位置渗流能力差异影响而形成的水驱后可动剩余油.  相似文献   

3.
针对鄂尔多斯东部地区盒8段储层低孔低渗、非均质性较强及渗流特征复杂等性质,通过在该地区利用真实砂岩模型进行微观气水两相驱替实验,得出其驱替方式渗流路线主要表现为3种形态:均一网状渗流路线活塞式驱替方式;非均一网状与交织状非活塞式驱替方式;复杂渗流路线非活塞式驱替方式。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明确了储层砂岩中软组分含量、物性及残余水饱和度是影响驱替渗流方式及效率的主要因素。研究成果为更好地认识东部盒8段渗流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杏六区薄差储层典型相对渗透率曲线进行筛选,采用流动系数作为权重系数对单层归一化后的曲线进行复合,得到复合相对渗透率曲线。由复合相对渗透率曲线可知,杏六区薄差储层具有残余油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小,驱油效率低,共渗区范围较窄的相渗特征。根据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含水率和采出程度,得出含水率与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分为“凸”型和“S”型两种。通过研究杏六区薄差储层的驱油效率与渗透率、原油黏度、驱替压力梯度的关系曲线可知,驱油效率随渗透率、驱替压力梯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地层原油黏度的增加而降低。对驱油效率与微观结构孔隙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孔隙半径与驱油效率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小,仅仅为0.090,驱油效率和喉道半径之间的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为0.437;另外,微观孔隙结构参数中孔隙半径对驱油效率的影响较小,喉道半径与孔喉比对驱油效率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东北X油田P油层是低水位期的河流三角洲沉积,非均质性强,属于低孔低渗油层。经多年注水开发,目前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开发阶段,经过长期水洗,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非均质性较开发初期更加严重,开采难度逐渐增加。利用油田现有资料和储层岩心,通过样本聚类分析及岩心驱替实验,对储层物性特征分布、水驱油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进行了研究,让油田的开发研究人员能够从整体的角度出发,把握该油层可动剩余油的储备情况,为后续开发方案设计、井网调整和部署加密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不同低渗透储层特征差异大,储层特征对渗流能力和开发效果有重要影响.通过对大庆和长庆低渗透储层岩芯恒速压汞、核磁共振、启动压力梯度、粘土类型与含量分析测试,对比研究了低渗透储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主流喉道半径是渗流能力的主控因素,粘土类型及含量和可动流体饱和度进一步减小了储层的有效渗流空间,特别是大庆低渗透储层粘土含量高,以伊利石和蒙脱石为主,对渗流空间影响很大.气测渗透率相近的储层,长庆低渗透储层与大庆低渗透储层相比,主流喉道半径大、可动流体饱和度高以及启动压力梯度小.这些特征参数揭示了大庆和长庆低渗透油藏开发难度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坪北油田不同渗透率岩心水驱油实验发现,长期水驱后渗透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通过扫描电镜、铸体薄片、粘土矿物等测试分析,发现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对水驱前后储层参数变化有影响。特低渗透储层因喉道细小、粘土矿物含量高,岩石颗粒易脱落、运移而堵塞喉道,造成注水开发过程中储层渗透率变差。  相似文献   

8.
针对低渗、特低渗油藏注气段塞大小不同,提高采收率的效果也不同的问题,通过长岩芯驱替实验研究了鄯善低渗油藏水驱后烃气连续驱以及水驱后注0.3HCPV、0.6HCPV烃气后再水驱三种注气段塞大小提高驱油效率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水驱后注0.3HCPV烃气再水驱气突破时间相对稍早,而水驱后连续注气与水驱后注0.6HCPV烃气再水驱气突破时间较接近;水驱后连续注气气油比远高于水驱后注0.3HCPV、0.6HCP、,烃气再水驱的情况,而注0.6HCPV烃气再水驱的气油比又高于仅注0.3HCPV烃气再水驱;水驱后注0.3HCPV、0.6HCPV段塞烃气后再水驱时分别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驱油效率6.41%和13.61%,水驱后连续注烃气可在0.6HcPv注气量基础上驱油效率增加0.79%,增幅不大,说明注入0.6HCPV是合适的注入量.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大庆长垣外围特低渗透储层岩心驱油效率与微观孔隙结构的关系,应用CT 扫描技术对该地区数十块天然岩心进行观察分析,得到大量微观孔隙半径、喉道半径、孔喉比、配位数、迂曲度、形状因子数据,在此基础上对该地区微观孔隙结构参数分布规律进行研究。通过水驱油实验,记录各岩心驱油效率,研究孔隙结构参数 对驱油效率的综合影响。经过标准化处理,得到各孔隙结构参数与驱油效率的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各参数中平均喉道半径对驱油效率影响最大,系数达到0.531,而平均孔隙半径的系数值只有0.045,可以认为对驱油效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海上稠油油田开发中后期主要采用强注强采开发方式,在这种大液量冲刷下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水驱油效率发生变化,给油田高含水期的水驱开发规律认识带来了难度。通过物理模拟实验方法,研究了储层在长期注水冲刷过程中的各特征参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于高孔高渗储层经过长期注水冲刷后,孔隙度变化不明显,渗透率明显增大,易形成无效循环通道;孔隙微观变化特征明显,出现孔喉半径增大、渗流能力增强的变化规律;随着驱替倍数增加,等渗点右移,残余油饱和度下降,驱油效率提高近10%。研究成果验证了海上陆相疏松砂岩油藏特高含水期产液量2 000 m3/d的先导试验,为海上油田高含水期开发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根据某油田油藏特征和开发现状,将常规短岩心按一定的排列方式拼成长岩心,利用驱替实验装置对长岩心进行了四种不同驱替方式的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水驱后转CO_2-水交替驱开发效果最好,比水驱提高采收率12.17%;其次是转CO_2驱,比水驱提高采收率8.64%。水驱后转空气驱和空气-水交替驱开发效果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2.
低渗透油藏CO2气驱渗流机理核磁共振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对超低渗透油藏和特低渗透油藏注入CO2开采,已成为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利用吉林油田超低渗透和特低渗透砂岩岩样,设计混相气驱、非混相气驱、高压水驱和低压水驱4种岩心注入工艺实验,采用核磁共振技术,从微观孔隙角度分析CO2混相气驱、非混相气驱和水驱渗流机理.研究表明:气驱驱走了岩心大部分大孔隙中的可动流体,并有一部分原油进入小孔隙成为不可动流体;相对非混相气驱,混相气驱可动流体的采出程度高是混相气驱提高采收率的根本原因;注采压差的提高,增加小孔隙中不可动流体的采出程度是基于混相气驱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法.气驱优于水驱,混相气驱优于非混相气驱.  相似文献   

13.
从微观孔隙结构出发,将微观孔隙网络模型和宏观数值模拟模型有机结合,求取低速非线性渗流启动压力梯度.在多层长岩心水驱油实验基础上,对实验结果分别进行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不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拟合,结果显示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拟合结果更好.选择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数值模型给出的网格压力、饱和度数据进行水驱油渗流场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中低渗层的压力、含油饱和度分布随注入速度的提高分别有所提高和降低,且高渗层变化均不明显;不同工作制度下低渗层压力变化很大,提高驱替速度时低渗层的压力会在高渗层开时下降,而关闭高渗层会大幅增加低渗层的压力.  相似文献   

14.
高一区驱油效率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一区的高1-2-6、高1-H2导3井区为研究对象,分别考虑储层物性、不同驱替介质、不同温度、压力、不同驱替倍数等因素进行了驱油效率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能为开发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油藏地质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岩芯、测井、测试及生产动态资料,对延长组的岩性、矿物成分、物性、含油性及油水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其孔隙结构特征、可动流体饱和度与物性参数,总结电性与岩性、物性、含油性之间的关系及影响因素,得出孔隙度、渗透率及含油饱和度等油层参数的解释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延长组储层砂岩颗粒小,胶结物含量多,孔隙喉道小,微观上孔隙类型多样,结构复杂是造成其低孔低渗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储层"四性"关系研究,提出了声电综合指数的新概念,制定了长2,长3,长4 5,长6,长8油层组的"四性"下限参考标准,用以准确地划分油、水层及干层,为正确认识油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介于热采开发界限的高孔高渗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在大液量提液冷采模式下的水驱油效率及其影响因素,以渤海辽东矿区LD油田样品为例,在实验流速分别为1.0、7.5、15.0 mL/min的情况下,开展了2 000 PV高倍数水驱油效率的实验研究,同时结合压汞、X衍射全岩和气测渗透率等实验数据对提液方式进行优化,分析各因素对此类型稠油油藏提液后的水驱油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观孔喉结构、填隙物体积分数、渗透率等储层地质特征差异对提液后的驱替特征具有较大影响,微观孔喉结构越差、填隙物体积分数越高、渗透率越低,高倍数水驱油效率越低;相比于直接提液方式,分步提液方式能取得更高的水驱油效率。对处于热采界限内的该类型稠油油藏进行水驱冷采开发,为避免造成前缘突进、降低微观波及,提液幅度控制在7.5倍为宜。实验结果可以有效指导该类型稠油油藏在矿场利用水平井规模化大幅提高生产井产液量进行剩余油挖潜。  相似文献   

17.
在注水开发模拟实验及现场测试资料的基础上,以压汞实验、物性测试等方法对模拟实验前后岩芯进行分析,研究了安塞油田长6油层组长期注水开发后储层特征变化规律及成因。结果表明,随着注水量增加,渗透率总体明显降低,渗透率平均变化4.72%;水驱后孔隙度平均增加0.15%,而孔隙组合类型未发生明显变化;退汞效率平均降低4.39%;喉道中值半径变小但分布类型没变化;储层润湿性整体向亲水方向发展。低渗透储层特征发生变化的机理主要是:储层中颗粒和填隙物在注入水的冲刷作用下发生溶解、破碎和迁移,一部分被水冲出,一部分滞留在细喉道处形成堵塞,导致孔喉连通性变差,储层非均质性增强;注入水冲刷作用使储层岩石表面及孔喉表面性质发生变化,进而引起储层润湿性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8.
裂缝性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技术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注气可以维持裂缝性储层的地层压力,并提高驱油效率.阐述了世界裂缝性油藏注气提高原油采收率(EOR)技术的发展概况,分析和讨论了裂缝性储层注气开采特征、室内实验研究及理论研究技术现状.指出,储层中裂缝发育方向和程度严重影响注气驱替效果;气驱突破速度未必比水驱突破快;气驱波及范围有可能比水驱波及范围广.多孔介质将影响流体相态、油气混相性及气驱油机理,建议加强考虑双重介质特性的注气驱相关室内实验研究和混相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以强水敏砂岩油藏实际岩样为例,通过水驱油渗流实验和渗流物理分析,探讨强水敏砂岩油藏水驱油过程相对渗透率曲线异常现象及其对油藏开发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岩石矿物、储层物性、油层敏感性和水驱油效果分析,在储层地质研究基础上,评价青平川油田 长2油藏注水开发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长2油藏含油砂岩以细粒长石砂岩为主,粘土矿物中绿泥石含量较高。 储层物性差,属于典型的低渗透岩性油藏。水驱油实验结果表明,青平川油田长2油层水驱油效果较好,油田最 终驱油效率可达49.4%。先导性注水试验表明,注水开发可以使青平川油田产量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大幅度提 高,在注水后的第4到第7个月达到产量高峰期,第8个月后进入稳产期。油田注水开发产量递减规律分析表 明初始递减律为0.0191(1/月)。根据青平川长2油藏实际情况,认为注水开发能达到提高采油速度和油田最 终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