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基于遗传算法的浅埋隧道开挖地表沉降神经网络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城市浅埋隧道开挖地表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浅埋隧道开挖地表沉降预测模型.使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正演算法获得神经网络模型学习样本,对模型进行学习训练.该预测模型在某市轻轨隧道地表沉降预测中进行使用,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对隧道开挖地表沉降的预测是可行的,预测结果比较准确,能较好地指导隧道施工,确保地表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对基坑周边的建筑物进行沉降监测是基坑施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作,它关系到基坑周边建筑物的质量安全问题。以福州火车北站改扩建工程安置地为例对此做了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预测模型有效地预测了建筑物的变形情况,充分证明了利用现有的监测和预测技术,可以预测建筑物变形程度,降低安全风险,保障人类的居住安全。  相似文献   

3.
GM(1,1)模型在建筑物沉降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建筑物的沉降变形特征。引用GM(1,1)建模思想来建立沉降预测模型。利用较少的前期观测数据建立模型来预测建筑物最终沉降量,然后据此判断其是否满足建筑物的变形要求。以便较早地提出工程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建筑物的沉降监测中,采用时间序列方法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建立建筑物的动态沉降预测模型,并对其沉降趋势进行预测.从而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和采取相应的地基处理措施.把沉降量限定在允许范围内是极为重要的.介绍了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中的AR模型,AR模型阶数的确定、参数估计、模型检验以及预报分析的方法,并结合某建筑物沉降观测的数据为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5.
灰色系统理论在建筑物沉降观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建筑物沉降观测的预测模型,对建筑物的沉降量及相应沉速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6.
运用灰色理论建立预测模型,对软弱地基上路基的最终沉降变形进行预测.以工程数学为基础,通过建立灰色预测模型进行最终沉降量计算,并与实际工程的沉降观测值相比较,具有较高的精度.对于软弱地基的路基填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灰色BP神经网络模型的分析与研究,给出了灰色BP神经网络的建模方法,建立了基于灰色BP神经网络的建筑物沉降预测模型,通过工程实例数据分别对GM(1,1)模型和灰色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验证,得到了灰色BP神经网络的预测效果要比单纯的灰色GM(1,1)预测模型精度要高的结论,本模型为解决建筑物基础沉降预测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灰色理论的路基沉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灰色理论建立预测模型,对软弱地基上路基的最终沉降变形进行预测.以工程数学为基础,通过建立灰色预测模型进行最终沉降量计算,并与实际工程的沉降观测值相比较,具有较高的精度.对于软弱地基的路基填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施工建设中,实时准确地观测、分析和预报建筑物的沉降变形对最后施工的成功与否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变形监测中经常遇到数据信息不完备的情况,而灰色系统理论则是用来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方法。建立了灰色预测模型,并将其应用于苏南运河整治工程中新建驳岸的沉降监测分析和预测中,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依据深基坑周边地表沉降监测信息,运用灰色理论的方法,对基坑周边地表沉降发展变化规律进行合理的预测可以有效的确保基坑施工期间变形安全和正常使用要求。针对传统的GM(1,1)和DGM(1,1)模型本身数学结构的不足,提出采用TPGM(1,1)预测模型对基坑周边地表沉降进行预测。结合工程实例计算表明,在TPGM(1,1)模型中,利用已知监测数据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基坑周边地表沉降能获得更加精确的预测结果。研究成果能为动态信息化施工以及施工阶段的基坑灾害评估、预警提供有力指导。  相似文献   

11.
开采沉陷动态参数预计的三次指数平滑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概率积分法是应用最多的一种开采沉陷预计方法.该方法中的预计参数在不同采动程度下是变化的.能否准确获知动态参数的变化规律将决定着开采沉陷的预计精度.为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引入了一种动态参数预计的新方法,即三次指数平滑法.应用此方法对实测资料进行了预计和比较,结果表明,各预计参数的平均相对误差都小于4%.由此可见,该方法对开采沉陷的预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概率积分法是应用最多的一种开采沉陷预计方法.该方法中的预计参数在不同采动程度下是变化的.能否准确获知动态参数的变化规律将决定着开采沉陷的预计精度.为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引入了一种动态参数预计的新方法,即三次指数平滑法.应用此方法对实测资料进行了预计和比较,结果表明,各预计参数的平均相对误差都小于4%.由此可见,该方法对开采沉陷的预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大中型城市修建地铁是未来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但是城市中环境复杂,地表沉降控制要求严格。因此,研究隧道开挖地表沉降变化规律,对沉降控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文章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青岛某标段地铁隧道工程进行分析,结合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研究隧道在由断面开挖对地面沉降变化规律的影响,对比实际隧道开挖的监控数据,模拟结果表明,地表沉降仍在安全范围内,可以为类似工程沉降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软弱围岩隧道开挖过程中,出现变形过大的问题,施工现场往往采用锁脚锚杆和系统锚杆的支护措施.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分析锁脚锚杆和系统锚杆对支护结构的变形和内力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锁脚锚杆在隧道整体下沉方面,作用更为明显;系统锚杆对隧道的水平收敛效果更好;添加系统锚杆相对于锁脚锚杆对隧道整体的安全性提高更大.综合考虑软弱围岩拱顶沉降大和水平收敛大的现状,施工过程中,应该综合使用系统锚杆和锁脚锚杆,以保证隧道的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15.
以上海地铁二号线石门一路车站基坑开挖和施工为背景 ,根据现场所测数据 ,对使用分层、分步、对称、平衡开挖和井点降水技术保护近旁建筑物的作用机理以及效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采用井点降水降低地下水位 ,加速地基土的固结沉降 ,达到调整建筑物差异沉降是行之有效的 ,当地面荷载较大时 ,停止抽水不会引起基坑回弹 .此外 ,本次试验表明降水所引起土体的沉降与水头降落值成正比 ,若水头降用米表示、沉降的单位用毫米表示 ,则比例系数大致为土体压缩模量倒数的 6 9倍 .  相似文献   

16.
对地面大面积堆载情况下桩基础的计算方法作了一些探讨,以一具体工程为实例,用有限元法计算了桩基础在大面积堆载情况下的地基沉降及桩身的变形情况.结果表明,在软土地区,由于堆载致使地基下沉及桩身变形,作用在临近桩上的荷载会增加,这必然会引起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和建筑物的倾斜.  相似文献   

17.
以天津地铁2号线某盾构隧道施工段为背景,运用有限元模拟并结合现场监测资料,研究盾构施工对地层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表任一断面在盾构施工过程中都要经历一个随距开挖面相对位置不同而不断变化的沉降过程;同一断面不同深度处土层的沉降量及沉降影响范围不同,深层土体受施工扰动响应较地表更为敏感;通常情况下浅表层与深层土体沉降趋势一致,但由于城市地表硬壳层的存在,会导致监测数据较实际沉降值偏小,实际工程中应重视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18.
高精度电子水准仪在煤仓沉降观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层建筑物及高耸构筑物越来越多,其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安全性使其顺利施工和施工后的安全运营及其正常使用寿命,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进行沉降观测所使用的仪器目前主要是水准仪,由于测绘技术的发展,电子水准仪的出现为水准测量开辟了新天地,本文以电子水准仪在煤仓沉降观测中的应用实例,首先简述了对煤仓进行沉降观测的意义,接着介绍了DL101C电子水准仪的功能及技术特点,阐述某煤矿主井煤仓沉降观测基准点和沉降点的布设和观测方案、沉降观测的数据处理与成果管理.并对煤仓沉降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最后简要总结了电子水准仪在实测中的优点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地铁建设中,监控技术应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之中.以某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施工监测为依据,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对城市地铁监控中的主要沉降监测项目、内容、方法及数据处理分析进行了探讨.通过平均间隙法对沉降监测网稳定性进行分析、检验,确保控制网的可靠性,从而保证监测数据质量,以真实、可靠的监测数据来指导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废弃采空区上覆围岩重新“活化”,使裂隙带岩体再压密、地下残留空隙再冒落,导致地表产生二次沉降的问题,通过对采空区上方铁路动荷载作用稳定性综合评价,得出采空区上方围岩、地层的二次沉降问题.通过GTS建立模型分析,得到采空区上方地表的下沉曲线,由此对铁路安全性给予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