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针对目前交叉口拥堵、公交专用车道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信控交叉口公交专用车道动态共享实时控制方法。利用GPS定位实时获取交叉口处公交车的位置,并通过交通检测设备获取专用道内小汽车车辆数,结合主信号显示情况综合计算当前时刻公交专用道共享前后交叉口车辆总延误。将延误大小判断结果反馈给车道信号,车道信号显示红灯或绿灯以提醒司机是否能够进入公交专用道。引入受影响车辆概念,建立以减少交叉口车辆总延误为目标的公交专用车道共享控制模型。通过对当前时刻主信号显示红灯和显示绿灯两种情况分析,提出一种综合考虑车辆司乘系数、受影响车辆的交叉口延误计算方法,得到共享公交专用车道前后交叉口车辆总延误差值的表达式。利用示例数值模拟在多种不同场景下车道信号的显示情况,分析了专用道内已有车辆、公交车位置以及主信号显示情况对车道共享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较符合实际情况,并能有效提高公交专用车道利用率,能够充分利用交叉口绿灯时间,为解决公交专用车道的动态共享、缓解道路拥堵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公交专用道有效实现公交优先的同时加深了社会车辆与道路资源间的矛盾,保证公交优先的车道复用方法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为了改善目前的公交专用道复用方法,研究了一种能够定量计算社会车辆借道时间的公交专用道时分复用方法.在PARAMICS交通仿真软件中建立以特定路段为中心的微观交通路网模型,采用C语言扩展PARAMICS功能对实验路段进行仿真实验,并通过调整时分复用方法中各关键参数的取值,对该方法进行优化设计.最后验证优化后的公交专用道时分复用方法能够保证公交优先的前提下提高社会车辆的平均行驶速度、降低路段的车流密度、减少交叉口延误和道路拥堵时间.  相似文献   

3.
混合交通条件下单点公交优先信号配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我国混合交通特点,对定时式公交优先信号、定周期感应式公交优先信号配时方法进行了研究,以交叉口人均延误最小为目标,基于单一相位定周期公交优先感应信号配时方法,建立了多相位定周期公交优先感应信号配时算法和建立了定时式单点公交优先交叉口信号配时模型.以某城市信号控制交叉口调查数据为输入样本,采用Newton迭代算法优化求解公交优先信号配时,运用仿真软件Vissim,仿真不同配时方案下的交叉口延误情况,分析结果表明该配时方案能有效减少人车延误,提高信号控制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供可靠的间歇式公交专用道设置标准和依据,研究公交时分复用车道(BLTDM)的设置条件. 基于车道的设置目的及特性,对车道的道路设置条件和交通设置条件进行定性分析,得到道路设置条件为单向3车道以上路段,交通设置条件为高交通饱和度和低公交车流量. 为了获取明确的交通设置条件量化区间和设置指标,以路段出行者总时耗临界最大为目标函数,综合考虑混行车道、公交专用道和公交时分复用车道3种方式下的交通效率和车道设置约束条件,建立公交时分复用车道的交通设置条件临界模型. 通过求解模型获取车道交通设置条件的临界值,得到车道的交通设置条件量化区间. 以杭州市某路段为案例,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评估设置公交时分复用车道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综合分析各类城市交叉口特性基础上,对传统的信号配时方法进行了理论改进,针对设有公交专用道的交叉口建立了公交优先交叉口配时的双层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了定量求解.VISSIM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配时方法相比,该模型不仅降低了乘客在交叉口的人均延误和车辆在车道上的平均运行延误,而且在保障交叉口交通顺畅的前提下实现了公交优先,同时未过多损害社会车辆的通行效益.  相似文献   

6.
设置公交优先感应信号控制可减少公交车辆在信号交叉口的延误.其最终目的是减少乘客的延误.分析了公交优先感应信号控制交叉口车辆延误的计算方法.探讨了公交优先感应信号控制以车总延误最小为配时优化目标的传统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以交叉口减少的人总延误最大为优化目标,以保障交叉口其余相位车辆能正常通行为约束条件的公交优先感应信号控制配时优化方法,其目的是在保障交叉口交通顺畅的前提下体现公交优先,并进行了实例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7.
针对于T形交叉口早晚高峰期间公交车左转并线造成对直行车辆延误导致机动车通行效率降低的问题进行研究.采用设置公交专用间接左转车道的方法对交叉口进行优化设计,并利用VISSIM微观仿真模型对北京现况某T型路口仿真.选取平均延误时间与排队长度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不同交通量下车辆延误、排队长度的曲线,得出优化设计的使用条件以及应用优化方案后的优化结果,为公交专用间接左转车道的设置提供一定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8.
面向路中型和路边型公交专用路沿线的"十字形"BRT优先控制交叉口,建立了具有2个BRT相位、8个机动车相位和4个行人相位的Ring-Barrier相位结构,引用机动车相位属性的概念,剖析了相位显示顺序的基本规律,认为公交专用路的布设位置对相位结构设计具有重要影响。为了适应相位结构的多样性,以公交专用路的布设位置、机动车相位属性、相位组合方案、相位显示顺序、最小行人过街时间和绿灯间隔时间为依据,建立了一种机动车相位固定最小绿灯时间计算方法。算例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可以为BRT优先控制策略研发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
单向交通条件下的公交优先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向交通是一项提高道路运行效率、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的交通管理措施,正越来越受到各大城市的重视.公交优先已成为发展我国城市交通的一项基本原则,单向交通的实行势必影响公交的运营,通过对理论和实践的分析,初步探讨了单向交通对公共交通的影响及单向交通条件下的公交优先适应性,为公交规划和设置单向公交系统提供理论基础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公交停靠影响下的城市干路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给城市干路路段实际通行能力计算与服务水平评价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开展平行式公交停靠干扰条件下城市干路路段交通调查,分析给出了邻近车道与间隔车道平均行程车速、小客车饱和车头时距随公交停靠数量变化的规律,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分别构建了相应的关系模型.基于所建理论模型,给出了城市干路路段实际通行能力计算与服务水平评价的平行式公交停靠数量修正系数与阈值建议,并进行了实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平行式公交停靠数量的增加,平均行程车速与小客车饱和车头时距分别降低与增加,均满足二次函数关系.平行式公交停靠数量越多、设计速度越高,实际通行能力的平行式公交停靠数量修正系数越小,说明其对通行能力的影响越大;在平行式公交停靠数量相同的情况下,邻近车道的修正系数小于间隔车道,说明平行式公交停靠对邻近车道交通运行的影响要大于间隔车道.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公交优先的运行效率,研究具有锯齿形公交专用道的公交优先自适应控制策略。对信号交叉口设置预信号,以自适应控制基本原理及逻辑规则为理论基础,根据交叉口各进口道的车辆实时到达率,实时确定各相位绿灯时间及相序,提出一种基于逻辑规则的锯齿形公交优先自适应控制策略,从而更好地实现公交车辆的"时间"与"空间"优先。并通过建立VISSIM仿真模型,对基于逻辑规则的锯齿形公交优先自适应控制策略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该策略实施后,公交车车均延误可减少25.05%,社会车辆车均延误可减少5.58%,公交优先效果明显,同时对社会车辆的运行并未造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周期时长与交叉口人均延误、车均延误指标的关系,确定了周期时长的计算方法;为进一步减少人均延误,提出了在不发生拥堵前提下根据各相位乘客数量分配富余绿灯时间的绿信比优化方法;最后采用算例验证的方式,分别计算了当交叉口实施单相、多相被动公交优先前后的交叉口效益,并与无公交优先控制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被动公交优先算法的控制效益与公交优先相位数存在密切关系,当优先相位数较少时,该算法能有效减少交叉口人均延误.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沙市市北京中路改造工程设计方案,提出设置公交专用道并给予路口公共交通车辆优先通过权来提高路口公交车辆通行能力。根据我国国情和城市交通特征,有必要采取这种简易可行的有效方法,缓解干线公共交通紧张,提高车辆运营速度。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交叉口公交优先通行措施规划方案优化决策过程的基础上,对决策目标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可量化的决策指标,然后以决策指标为因素集,以被选方案为论域集,依据系统工程学原理,确定了道路规划方案评价指标体系,把层次分析法(AHP)与频率统计法组合起来确定评价指标权重,采用结合灰色理论的改进综合评价方法对规划方案进行评价,以此为判断依据确定交叉口公交优先通行措施最佳规划方案.最后进行了实例应用分析,并获得满意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用可行.  相似文献   

15.
针对采用饱和度判定交叉路口交通拥堵存在滞后性问题,本文采用临界饱和排队长度和排队拥堵率判定路口交通拥堵状态,提出了单向拥堵与双向拥堵情况下的公交优先策略,并采用Vissim软件仿真公交优先策略的可行性。通过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实施公交优先后,优先相位的车均延误与人均延误显著降低,而非优先相位的车均与人均延误略有增加,但整个相位周期的车均延误变化不大,而人均延误降低较多。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排队拥堵率判定交通拥堵,并在拥堵情况下实施公交优先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减少多处理器媒体系统芯片(SoC)总线任务调度过程中的处理器性能损失,从减少总线任务冲突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改变任务属性和调整任务优先级相结合的总线任务调度优化策略.在保证任务实时性的前提下,通过增加原有任务可执行时间,将原有任务划分为多个子任务,动态调整任务优先级,充分利用总线的空闲时间执行部分任务,减少了总线任务冲突,降低了处理器因等待数据源而引起的性能损失.将该方法应用于多处理器媒体系统芯片MediaSoC3221A的设计中,当进行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实时解码时处理器的性能损失从原来的4.7%减小到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