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质量平衡的基础上,对给定循环倍率的循环床锅炉,推导了所需分离器分离效率和循环床颗粒出口浓度的关系式.针对鳍片管束分离器和下排气旋风分离器,研究了入口颗粒浓度对分离效率及阻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内循环流化床锅炉卧式旋涡分离器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κ-ε双方程模型对内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卧式旋涡分离器冷态气相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分离器内速度矢量图,为减少数值伪扩散对强旋流动的影响,采用了减少网络尺寸等措施,计算结果可对卧式分离器的设计及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五孔球形探针测量了400mm*400mm下排气方形发离器实验模型内的气流流场,交配前人的圆形旋分离器和上排气方形分离器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流场流呈不对称分布,切向速度外部呈自由涡流动,中心筒外侧没有出现明显的刚性涡区;纵向速度比切向速度小得多;轴向速度在导流锥部分外侧向上,内侧向下,在排气管周围区域为内侧向上,外侧向下。在角区内,存在角涡流动,相关表明,角区流动对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和阻  相似文献   

4.
基于FLUENT平台,利用RSM模型,对某台116 MW无夹廊角管式循环流化床锅炉卧式分离器的出口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在优化的基础上研究了入口风速对分离效率的影响。模拟分析表明:承灰斗与旋风筒两边都相切、料腿内设三个隔板、承灰斗相对出口宽度a/D=0.143、承灰斗相对高度b/D=0.238的出口结构分离效率最高。分离效率随入口风速的提高而提高,当U15 m/s时,d5026μm。  相似文献   

5.
在质量平衡的基础上,对给定循环倍率的循环床锅炉,推导了所需分离器分离效率和循环床颗粒出口浓度的关系,针对鳍片管束分离器和下排气旋风分离器,研究了入口颗粒浓度对分离效率及阻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应用粒子成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PIV)技术对方形卧式分离器的内部流场进行了测量,得到分离器内典型的颗粒运动分布状态.采用灰度互相关法处理试验图像数据,得到分离器内3个不同截面的二维瞬时速度分布,结果表明在分离器内气流为顺时针旋流,中间流速高而边壁流速低,在分离器的右上角存在有角涡.根据试验结果计算了方形卧式分离器中间面的平均二维速度分布,与应用雷诺应力模型(RSM)数值计算模拟得到的分离器内气流速度分布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除了近壁面区域差别较大外,其他区域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了我学院科研所过去五年间对六种新型除尘器及气固分离器的研究成果。这些装置对流化床锅炉的除尘及循环流化床的气固分离有一定实用价值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8.
在对低倍率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槽型惯性分离器进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型分离器的分离机理模型.它将有助于实现锅炉整体的优化设计和最优控制.其分析方法对其它类型的惯性分离器,如U 型惯性分离器,具有实用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采用五孔球形探针测量了400 m m ×400 m m 下排气方形分离器实验模型内的气流流场,将测量结果与前人的圆形旋分离器和上排气方形分离器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流场呈不对称分布,切向速度外部呈自由涡流动,中心筒外侧没有出现明显的刚性涡区;纵向速度比切向速度小得多;轴向速度在导流锥部分外侧向上,内侧向下,在排气管周围区域为内侧向上,外侧向下. 在角区内,存在角涡流动,相关实验表明,角区流动对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和阻力性能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固体颗粒在循环流化床锅炉旋风分离器中的受力运动情况,提出按颗粒在分离器中产生的最大离心力来考虑分离器的优化问题,给出了优化设计模型,并进行了计算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处理方形分离器原始数据的一种新方法,提出了方形分离器基于改进后的BP算法的神经网络运行优化模型,并借助该模型用相应的优化淮则对方形分离器的运行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出了不同入口颗粒浓度下的优化风速,为该方形分离器的运行优化提供了参照依据。  相似文献   

12.
江汉油区许多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采期,目前全油区综合含水达83%,部分老油田含水已达97%。在原油处理中大量的原油含水吸收了大部分热量和破乳剂量,造成了能量和化学剂的极大浪费。根据以上情况,进行了两级旋流分离器预脱水现场应用,一级进行预脱水,二级对一级脱出的水进行除油处理。试验后,在马王庙油田马56站一级脱出总液量的50%以上,二级除油后污水含油在100mg/L以下。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允许部分柱屈服的混合型屈服机制,允许部分方钢管混凝土柱屈服耗能,但要求柱不丧失承载力以避免层倒塌,为考察方钢管混凝土柱屈服后的力学性能,对方钢管混凝土柱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轴压比、含钢率、长细比等参数对方钢管混凝土柱滞回曲线、刚度曲线、延性系数、塑性变形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方钢管混凝土柱屈服后承载力无明显下降,具有良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且随含钢率的增加,钢管混凝土柱的耗能能力和塑性变形能力提高;而随轴压比和长细比的增大,钢管混凝土柱的耗能能力和塑性变形能力却相应降低.  相似文献   

14.
双进口旋风器内流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针对旋风器内气流轴不对称问题,从结构上改单进口为双进口。本文对比单进口旋风器,给出双进口旋风器内流场测定的试验结果,表明双进口结构的旋风器流场呈准轴对称,它比单进口旋风器更有利于提高分离效率和降低压力损失。  相似文献   

15.
使用商业CFD软件STAR-CD,建立了排气管插入深度不同的三种切向进口式旋风分离器内部流场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对切向进口式旋风分离器内部流场进行了模拟。通过分析排气管插入深度对旋风分离器流场的影响,得出了旋风分离器中的压力和速度分布,以及粒径为20μm和2μm的SiO_2尘粒运动轨迹,为旋风分离器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A new technique of combining accretion by cyclone separator and scattertube for tailings dams was devel-oped according to laboratory experiment, model experiment and spot experiment technology. Three tailings dams were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by the new technique. The results of engineering geological exploration, static and dy-namic test and stability analysis on Baizhishan tailings dams prove that the new technique improves structure and sta-bility of the dams and working condition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echnique. The thin layers of fine-grained soils are greatly reduced, fine tailings sand is solid to make the dam stable and seepage conditions are well improved,the immersing line of the dam descends. In addition, the stability and liquefaction resistance of tailings dams are strengthened remarkably. The interior stress is compressive stress, stress level of every element is less than 1.0 and safety coefficient of every element is greater than 1.0. The safety coefficient against liquefaction of every element of tailings dams is greater than 1.5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seismic response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  相似文献   

17.
水下卧倒闸门是一种适用于现代城市景观水利建设的新型闸门。采用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对闸门在排水和引水两种工况下的脉动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比较。采用加汉宁窗及线性平均的方法,对脉动信号的平稳性和幅值进行分析,得出闸门结构的自振频率,以及闸门运行时的不利工况。在排水工况下,对通气与不通气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得出通气对于闸门脉动特性的影响,为这种闸门的设计,运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20个方钢管混凝土柱抗剪力学性能的进行试验研究,得出方钢管混凝土柱在剪力作用下的荷载一位移曲线,考察了其力学性能,研究受力破坏过程,并分析了一些参数如剪跨比、轴压比等对抗剪承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方钢管混凝土柱抗剪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塑性性能。最后,推荐了工程设计实用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