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以校园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考察絮凝—倒置A~2/O组合工艺在不同污泥回流比条件下的污染物去除效果。结果显示,污泥回流比对COD和氨氮的去除影响较小,当污泥回流比增大时,总磷的去除率减小,而总氮的去除率先增大后减小。在最优污泥回流比为200%时,组合工艺对COD、氨氮、总氮、总磷去除率分别为89.74%、97.16%、73.49%、67.23%。  相似文献   

2.
污泥回流和前置区THR对氧化沟N、P去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优化设选择池和厌氧池(前置区)的微孔曝气氧化沟系统的运行效果,运用3水平、3因素正交试验研究了污泥回流比及其分配比例、前置区水力停留时间对系统N、P去除的影响,通过对TN和TP去除率的极差和方差分析得到:污泥回流比对脱N、除P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前置区停留时间和污泥质量分配比对脱N影响不大,而对除P有一定影响.选取系统的最佳运行工况为:回流比为100%~125%;污泥质量分配比为3:7;前置区停留时间为1.9 h.此时出水中,ρTN<15 mg/L,ρTP<2.5 mg/L,TN可以稳定达标排放,但除P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3.
探讨复合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用于处理北方农村地区低温生活污水的效果.为获得潜流人工湿地运行与管理的有效方法,从水力停留时间和水力负荷率方面探讨系统对COD、NH3-N、TN和TP的去除效果.研究发现,当水力停留时间在72~96 h时,各项水质指标的去除率较高,NH3-N和TN的去除率为37.6%和35.3%.当水力负荷率在1.0m3/(m2·d)时,水质指标均有较高的去除效果,COD和TP的去除效果分别能达到79.5%和66.7%.通过增加污水回流提高湿地对有机物、氨氮及总氮的去除率,最佳回流比为1.同时对比研究了系统抵御温度变化的能力,分析了温度降低对水质处理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污泥有机负荷对TP去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改变人工合成污水的浓度、流量和污泥浓度 ,探讨有机污泥负荷对无回流间隙曝气系统 ( Non-Backflow Intermittent Aeration System,缩写为 NBIAS)脱氮除磷和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表明 ,在通过改变进水流量或浓度而引起污泥负荷变化的条件下 ,当进水 CODcr为 3 0 0~ 40 0 mg/ L,流量为 0 .5 L/ h,污泥浓度为 2 .0 g/ L(对应污泥负荷为 0 .3 g CODcr/ ( g MLSS· d) )左右时 ,系统去除有机物、氮、磷总体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预处理微污染水源水,分析了水力负荷、气水比和进水温度对进水各种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气水比和进水温度分别为3 m3/(m2.h)左右、1∶1和10~14℃以上时,系统可取得对有机污染物、氨氮和浊度较为理想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预处理微污染水源水,分析了水力负荷、气水比和进水温度对进水各种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气水比和进水温度分别为3 m3/(m2·h)左右、1∶1和10~14℃以上时,系统可取得对有机污染物、氨氮和浊度较为理想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小试研究了气浮-好气滤池工艺提高二级出水水质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高、中、低浓度进水水质条件下,气浮-好气滤池工艺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工艺对色度、COD、氨氮、总磷、浊度等指标的平均去除率分别是64.8%、47.0%、80%、83%、77.8%.中、低浓度进水水质条件下,出水水质达到城市污水排放一级A标准(GB/T18918—2002)和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同时UV254和细菌也得到很好的去除,平均去除率达到了45.7%和62.5%.另外试验结果显示,工艺流程前段气浮单元对有机物、浊度、总磷及UV254的去除起到关键作用,而后续的好气滤池单元主要降低了氨氮浓度,对浊度、有机物的去除起到把关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生物絮凝吸附-倒置A2/O组合工艺处理实际校园生活污水,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HRT)与污泥回流比参数优化对组合工艺脱氮除磷的影响.结果表明:当HRT为7 h,活化污泥回流比为40%时,组合工艺对污水处理效果最佳,对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0.98%与91.31%,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6.02%与96.99%,对...  相似文献   

9.
污水处理曝气生物滤池填料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用于曝气生物滤池的6种填料的特点,通过试验对6种填料在有机物、氨氮、总氮、浊度等的去除效能方面进行比较;并从中优选出两种堆积填料,即阶梯环和多面空心球.结果表明,这两种填料处理效果好,且在冲击负荷下运行稳定.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差异性是由填料比表面积不同导致的生物膜生长量的差异及空间构型造成的传质差异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水解酸化-二段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水解酸化-二段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城市污水的处理效果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人工配水,通过小试试验,研究水解酸化-二段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城市污水中的悬浮物、有机污染物、氨氮等去除效果,以及水力停留时间、内回流比、污泥负荷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水力停留时间对有机物的去除影响较大,内回流比对NH4^+ -N的去除有一定的影响,对TP的去除基本没有影响.在水温为19~26℃的常温条件下,当水力停留时间为6h,回流比为100%时,CoD的去除率在82%以上,BOD,去除率在89%以上、SS去除率在89%以上,NH4^+ -N的去除率在59%以上,TP去除率在53%,出水水质接近《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结论水解酸化-二段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具有较好的效果,出水经进一步处理后可以作为城市杂用水,适合中水回用工程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1.
高铁锰氨氮地下水生物净化滤池的快速启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缩短生物除锰工艺处理高铁高锰高氨氮地下水的启动时间,采用变动回流比、固定回流比、不回流3种启动方式,分别启动3根相同的生物除锰滤柱,考察出水回流对启动时间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3种启动方式3根滤柱出水中的总铁、锰、氨氮分别在51、61、82 d降到了0.3、0.05、0.2 mg/L以下,由此证明回流是加速生物除锰工艺快速启动的有效方式.进一步分析发现,铁主要在滤层的0~0.4 m处去除,锰的去除最初是锰砂吸附,当氨氮降到一定程度后,生物除锰效果迅速提高.回流能够有效缩短高铁锰氨氮地下水的启动时间.  相似文献   

12.
在常温条件下,以实际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在设定外回流比r=100%前提下,分别设定内回流比R=100%、200%、300%、400%,来研究内回流比的改变对一体化组合工艺有机物去除和脱氮除磷的影响。从而优化内回流比,并依此优化工艺参数,进一步确定一体化组合工艺参数及其处理效果,为生活污水处理提供有效的参考。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可实现有机物﹑氮和磷的同步去除。当内回流比在100%~400%之间变化时,内回流比对系统TN去除影响较大,对COD,TP去除影响较小,NH_4~+-N的去除基本不受内回流比的影响。TN去除率随内回流比的增大呈升高趋势,但升高幅度呈递减规律。  相似文献   

13.
采用厌氧-接触氧化-砂滤组合工艺处理小水量的农村户型生活污水,厌氧工序作为预处理,通过水解酸化作用提高污水的生化性,进入好氧接触氧化工序去除有机物及氮,并按除磷脱氮要求设置回流、排泥装置,后端设置砂滤组合,通过过滤、吸附及生化作用,进一步去除磷等污染物.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COD去除率达到80.00%,TP去除率达到40.39%,NH3-N去除率达到53.12%.  相似文献   

14.
采用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处理模拟含盐废水,利用醋酸钠作为碳源,当DO为0.3-0.5 mg/L、温度为35±1℃、pH为7.5-8.5时,考察NaCl和KCl两种盐度对SBR工艺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BR反应器中无盐度添加的废水时,通过30 d的驯化,活性污泥系统氨氮去除率稳定在90%以上;SBR反应器中添加NaCl和KCl含盐废水,当NaCl盐度增加至15 g/L时,出水氨氮高于10mg/L;当KCl盐度增加至20 g/L时,出水氨氮低于5 mg/L。当NaCl盐度为10 g/L时,SBR反应器达到90%以上的氨氮去除率所需的驯化时间为3 d,相同KCl盐度下SBR反应器达到90%以上的氨氮去除率需要2 d的驯化时间。  相似文献   

15.
半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处理污泥消化液的脱氮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实验室规模的半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联合工艺,研究了对高氨氮、低ρ(C)/ρ(N)污泥消化液的处理能力.结果表明,在A/O反应器中,短程硝化在温度9~20℃、平均ρDO=5.4 mg/L、SRT值为30 d左右时,进水氨氮负荷0.64 kg/(m3.d)的条件下,经过29 d得以实现,通过控制游离氨ρFA>4 mg/L时,此后,从30—96 d,出水亚硝氮累积率维持在70%左右;短程硝化实现之后,进而实现了半短程硝化,出水氨氮与亚硝氮浓度比维持在1∶1.32左右;采用UASB反应器,接种由好氧颗粒污泥、厌氧颗粒污泥、氧化沟活性污泥及短程硝化活性污泥组成的混合污泥,在避光、厌氧、(30±0.2)℃、pH=7.3~7.9条件下,以污泥消化液经短程硝化处理后的出水为进水,初期进水氨氮、亚硝氮容积负荷分别为0.07、0.10kg/(m3.d),经过24d运行,氨氮和亚硝氮开始出现同步去除现象,195 d时总氮去除负荷达1.03 kg/(m3.d);待半短程硝化运行稳定和厌氧氨氧化反应成功启动后,将二者联立并运行了105 d,最终总氮去除率达到70%.  相似文献   

16.
由于进水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形成的混合型污水,导致进水有机碳源不足以及还存在好氧池污泥浓度较低等问题,致使系统脱氮除磷效率不高。所以考虑对改良式序列间歇反应器(MSBR)进行以下改进:预缺氧池和厌氧池同时进水,进水量分别为0.2Q、0.8Q;好氧池添加悬浮填料等。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对比分析了常规MSBR工艺与改进型MSBR工艺对混合型污水有机物、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常规MSBR的COD平均去除率为78.82%,改进型MSBR的COD平均去除率为80.35%;常规MSBR氨氮平均去除率为90.51%,改进型MSBR氨氮平均去除率为96.94%;常规MSBR总氮平均去除率为47.12%,改进型MSBR总氮平均去除率为49.45%;常规MSBR总磷平均去除率为51.50%,改进型MSBR总磷平均去除率为71.30%。由此可得出,改进型MSBR工艺提高了脱氮除磷效率。  相似文献   

17.
纳米铜对自养脱氮亚硝化工艺的短期及长期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纳米铜对自养脱氮亚硝化工艺的影响,在SBR反应器内分别进行短期影响实验(8 h)及长期影响实验(20 d),研究氨氮氧化速率、氮素转化规律及污泥性能的变化规律.短期实验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的纳米铜(≤1 mg/L)对亚硝化有促进作用,纳米铜质量浓度在3~30 mg/L内严重抑制自养脱氮亚硝化,氨氮氧化速率降低率为21.9%~44.9%.纳米铜为50 mg/L时,由于质量浓度过高导致纳米颗粒团簇,降低了真正作用于细胞的量,亚硝化活性得到强化.长期实验结果表明,长期暴露在低质量浓度(1 mg/L)的纳米铜环境中,氨氮氧化速率受到严重抑制,氨氮去除率从90%降低为44.8%,氨氧化细菌比亚硝酸盐氧化细菌对纳米铜更加敏感.在长期作用后,污泥中的铜含量增加,胞外聚合物含量增加,解除纳米铜抑制后,两者均降低.纳米铜对自养脱氮亚硝化工艺的微生物活性、脱氮能力、污泥性能均具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降低大幅快速降温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采用SBR反应器,控制平均DO浓度1.5mg/L左右,考察了大幅度降温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系统温度从25℃大幅度降温到14℃时,可引发活性污泥沉降性指标恶化,SVI值明显升高并导致污泥膨胀。当系统温度恢复至常温25℃后,SVI值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并未恢复到SVI的正常范围。大幅度降温对活性污泥系统磷和COD的去除效果影响较小,而对活性污泥硝化效果有较大影响。大幅度降温后系统的氨氮去除率下降至20%左右。当系统温度恢复到常温后,活性污泥的硝化效果可以恢复。  相似文献   

19.
采用VCBR(VerticalCompactBiologicalReactor)工艺处理医院综合污水的研究结果表明,COD的去除率与进水位置、回流比、C/N比无关,达到了95%以上去除效率;总氮TN的去除与进水位置、回流比、C/N比有着密切的联系.当进水位置在0.2H、内部回流比为100%(指进水量的百分比)、C/N比在3.8~5.7时,TN的去除率达到了82%~91%的较好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