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解决资料稀缺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中分布式物理模型无法直接应用的问题,基于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采用参数移植法构建了无径流无泥沙资料的西充河流域(西充境内)非点源污染模拟方案。验证流域模拟结果良好(R2>0.8,NSE>0.5)表明SWAT模型径流泥沙参数可用于相似流域移植,研究区西阳寺断面TP(R2=0.52,NSE=0.69,Re=35%)水质模拟结果说明基于径流泥沙参数移植后的SWAT模型可用于进一步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2.
随着非点源污染逐步成为三峡库区流域污染的重要控制对象,将SWAT模型应用于三峡库区流域非点源模拟研究,以识别库区非点源污染来源关键区域.模型建立后采用2002—2008年水文、水质实测数据进行率定与验证,径流、泥沙、营养盐的评价指标ENS均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表明SWAT模型应用于三峡库区流域是可行的.通过对三峡水库污染物的来源分析可知:三峡库区上游汇入为库区污染物的主要来源,贡献率平均为71.74%,库区流域非点源污染贡献率最高为33.03%,而库区点源污染贡献率较小,最高仅为4.17%.对库区单位面积污染负荷的模拟研究表明:三峡库区流域非点源污染物产生的关键区域主要集中在库区腹部,即小江、大宁河、汤溪河等支流流域.  相似文献   

3.
针对非点源污染模型在缺资料流域应用较为困难的问题,以赣江袁河流域为例进行研究。通过插补延长、参数移用等技术手段处理分析,构建了基于分布式SWAT模型的袁河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方案。对流域内水量、泥沙及主要污染物氨氮(NH3-N)和总氮(TN)模拟计算结果显示,纳西效率系数和相关系数基本达到0.7以上,模拟精度较为满意,说...  相似文献   

4.
以漓江支流小流域作为非点源污染流域研究对象,应用简化的SWAT模型,模拟示范区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量。根据模型模拟结果,预测流域内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当地农药化肥的施用。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标准,对流域内水质作出分析,提出减少污染负荷量的方案以及削减策略,为制订示范区内非点源污染的控制策略提供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SWAT模型是美国农业研究中心研发的专门针对流域水文过程和非点源污染模拟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在我国有较为广泛的应用。由于美国同我国的土壤指标的分类标准不同,导致SWAT模型中土壤数据库的本土化构建较为困难,目前已成为制约其在我国进一步推广的瓶颈。鉴于此,为寻求更为便捷、高效的参数确定途径,对SWAT模型土壤物理属性数据库的本土化构建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将构建好的SWAT模型用于洪安涧河上游东庄水文站以上流域的水文过程模拟。结果表明,相关系数R~2达到了0.875,效率系数E_(ns)达到了0.840,取得了较好的模拟效果。该研究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壤物理属性数据库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可进一步促进SWAT模型在我国的应用,可为流域水文模拟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我国气象观测资料较为匮乏,尤其在高山寒区,使得高寒地区的水文建模研究未能很好地开展。流域水资源研究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管理、生态平衡及环境保护等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选取浑河流域沈阳水文控制站以上区域构建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分布式水文模型,并采用中国大气同化数据集(China Meteorological Assimilation Datasets,CMADS)作为大气输入数据驱动SWAT模型,通过对区域内4个水文站的月尺度径流和日尺度径流的率定与验证,来评估CMADS+SWAT模式在高寒山区的适应性。此外,在SWAT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应用SWAT模型优化率定工具——SWAT-CUP中自带的SUFI-2优化率定方法对模型参数进行校准与验证。研究发现:在率定期,模式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NSE和决定系数R~2均在0.74以上;在验证期,NSE和R~2也均大于0.58。结果表明:CMADS+SWAT模式在浑河流域取得了较好的模拟结果,CMADS数据集可很好地体现浑河流域下垫面地表大气特征。研究总体认为:CMADS数据集可为我国气象观测资料匮乏的地区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支持;同时,利用CMADS+SWAT模式可为我国气象无站或缺测区的水资源利用、水土保持及非点源污染防治等研究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7.
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的模型模拟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由于水环境非点源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非点源污染模型得以快速发展,首先简介了非点源污染模型的基本概念,然后把模型的研究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分别进行了回顾,为了给模型的应用者提供一个简单的选择依据,文中把常用的一些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还系统分析了当前模型的不足之处,概括了其研究和发展的趋势,并针对我国相关研究现状提出了建议和构想。  相似文献   

8.
北京城市扩展的环境效应模拟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L-THIA GIS模型,以北京为案例研究区,应用水文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以及长期日降水量数据,有效模拟了长时间段内以城市扩展为主要特征的土地利用变化对水文过程以及城市非点源污染的宏观影响态势,挖掘出区域内潜在的长期污染问题及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虽然1996—2004年间连续干旱导致年径流量整体减少,但城八区年径流量却呈增加趋势,各分区年径流量变化幅度与耕地向建成区转化的比例具有一致性,说明保护并合理利用耕地对减少城市径流有重要意义;城市建设用地的单位面积产流量远远大于农业用地和生态用地,林地向城市建设用地转变所产生的水文效应敏感性最强,其次依次为:水域、草地、农村居民点和农业用地,林地、水域、草地等生态用地需要特别加强保护;通过L-THIA模型和GIS平台,实现了区域非点源污染的分布式模拟,结果显示城市扩展对城市非点源污染的影响大于降水变化的影响,根据模拟结果和下垫面(土地利用)对城市非点源污染的影响,初步将北京划分为4类城市非点源污染产生的敏感性区域,为土地利用管理和环境规划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9.
水库的修建改变了天然河道径流特征,给径流模拟造成一定困难。为提高径流模拟效果,基于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分布式水文模型,针对其水库模块的局限性,采用水库调度函数进行改进,提出了水库调度函数模块的SWAT模型,并以金沙江流域为研究流域,进行考虑水库调蓄的径流模拟应用分析。结果表明:在水库影响期以前,SWAT模型对径流过程、均值和极大值模拟效果较好,对径流极小值模拟效果一般;在水库影响期内,调度函数拟合出库与实际出库一致性较好,且水库调度函数模块的SWAT模型可以显著提高径流模拟效果,为考虑水库调蓄的径流模拟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水环境中非点源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水环境中非点源污染的来源、特点、危害3方面进行了阐述.分析了非点源污染的研究方法,并回顾了非点源污染数学模型的发展.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l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技术(RS)的发展,3S技术已经成为非点源污染研究的重要工具.展望了非点源污染的研究前景.最后依据非点源污染产生的机理,从技术防治和管理防治两方面提出了非点源污染防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In order to get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it is essential to examine its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A physically?based distributed model, 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相似文献   

12.
城市非点源污染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点源污染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指溶解的或固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点,在降水和径流的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汇入受纳水体,而引起的水体污染,是相应于点源的重要污染源类型。非点源污染的危害与严重性随着点源污染控制能力的提高而逐渐表现出来。介绍了城市非点源污染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比较了城市非点源污染的研究方法。通过实地采集水样与实验室化验,分析了由城市降雨径流造成水环境污染的程度、污染物类型和各污染物浓度随径流时间的变化过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些规律性结论。  相似文献   

13.
PCA-BP神经网络在流域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BP神经网络法在进行多污染特征的流域水质评价时面临的训练样本、验证样本的稀缺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CA - BP神经网络的水质评价模型.首先利用污染分担率算法筛选出能够全面反映流域整体超标情况的一组水质指标,然后利用主成分方法获取流域水质污染特征,解决训练样本过少的问题,并通过设计模型的验证条件,解决没有验证样本的问题.通过实例研究,表明主成分PCA - BP神经网络适合用于流域的水质评价,评价结果较为精确、可信.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习水地区不同类型水的主要阴阳离子及Sr^2+、ρ(Sr)/ρ(Ca)、ρ(Sr)/ρ(Mg)组成分析,发现水中各种主要离子及TDS含量基岩裂隙水小于岩溶水,pH则相反。地下河出口水的Ca2+、HCO3-、TDS浓度及ρ(Sr)/ρ(Ca)、ρ(Sr)/ρ(Mg)值均位于灰岩水、白云岩水、基岩裂隙水、雨水之间,反映出地下河水是由这4种水混合而成。流经不同岩层的地下水具有不同的Sr^2+、ρ(Sr)/ρ(Ca)、ρ(Sr)/ρ(Mg)值。一般来说,流经砂岩层的基岩裂隙水Sr^2+含量低,而ρ(Sr)/ρ(Ca)、ρ(Sr)/ρ(Mg)值较高,当砂岩中的基岩裂隙水受到灰岩水或煤系地层水补给时,其Sr^2+、ρ(Sr)/ρ(Ca)、ρ(Sr)/ρ(Mg)值均较高;岩溶水补给区ρ(Sr)/ρ(Ca)、ρ(Sr)/ρ(Mg)值低,径流排泄区较高,径流滞缓区最高,且ρ(Sr)/ρ(Ca)、ρ(Sr)/ρ(Mg)值不受环境污染影响,能较好的反映岩溶水的形成环境。  相似文献   

15.
碳酸盐型硫化物矿尾矿因富含碱性碳酸盐,其酸化(尾矿中所含的硫化物氧化并释放出酸性水)问题一直不为人们所重视。通过对桂北(及邻区)碳酸盐岩区金属硫化物矿山尾矿污染的调研后发现:碳酸盐型尾矿酸化具有遍在性;尾矿能否发生酸化不能仅根据尾矿中碱性碳酸盐的含量简单地进行判断。经初步分析表明,在尾矿酸化过程中,碳酸盐颗粒的表面所形成的次生矿物(高价铁氢氧化物及石膏等)包壳可降低尾矿中碳酸盐中和酸的有效性,此即为"富含碱性碳酸盐的硫化物尾矿仍可发生酸化"的原因之一。深入研究碳酸盐型尾矿酸化机制,对于完善硫化物尾矿AMD的成因理论和预测评价体系,以及指导碳酸盐岩地区金属硫化物矿山AMD污染的防治,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纯水和管网水为研究对象,分别考察了氯氨比、氯胺质量浓度、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浓度、NO2--N质量浓度、温度θ和pH等水质参数对氯胺衰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氯胺在纯水中存在自衰减现象,氯氨比和初始氯胺质量浓度对其自衰减都有一定影响.管网水中氯胺的衰减速率则明显大于同条件下纯水中氯胺的衰减速率,w(Cl)∶w(N)=4∶1的氯氨比w(Cl)∶w(N)=3∶1的氯胺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氯胺初始质量浓度是氯胺衰减的重要因素,初始质量浓度越大,氯胺衰减的速率越快;水中有机物和NO2--N质量浓度的增加会提高氯胺衰减速率;温度对氯胺的衰减有明显影响,随温度升高,氯胺在水相中消耗变快;氯胺的衰减属于酸催化反应,pH的降低会增加氯胺的衰减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