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不确定型层次分析法的桥梁模糊综合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桥梁状态评估多采用确定型的层次分析法,但无法反映评估指标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因此引入不确定型层次分析法进行既有桥梁结构的模糊综合评估研究。采用不确定型权重判断矩阵,通过优化算法求解区间权重的最优值;利用等级隶属度函数对底层评语指标进行模糊化处理,最后采用最大隶属度邻近判别法确定桥梁的评估等级。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了应用不确定型层次分析法进行桥梁状态综合评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耐久性设计、修复设计和施工方案的优化,提出一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修复性评估方法.基于结构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充分考虑了结构在不同时期的耐久性变化状况、成本组成及其时间价值,采用修复费用、修复工作量、修复时间、可靠性、耐久性、适修性、恢复性和环境属性8个指标,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修复等级划分为特修、大修1、大修2、中修1、中修2、小修1与小修2这7个模糊等级.采用模糊判断可信度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并对修复性等级进行了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结果表明,该评估方法客观而可靠,可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修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寒区混凝土建筑物抗冻耐久性等级的模糊判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黑龙江省水工混凝土冻融破坏的特征,提出一种评估寒区中小型水工混凝土建筑物抗冻耐久性等级的方法。计算混凝土结构及构件的耐久性模糊综合评价值,划分出耐久性等级的模糊综合评价范围,提出相应的管理及维修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4.
现有桥梁的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准确地把握现有城市公路桥梁的损伤程度,将桥梁评定单元划分为下部结构、支座、上部结构及桥面系等4个组合项目,每个项目包含若干个子项,从而形成子项、项目和单元3个层次,每个层次划分为4个等级.在各个层次上,直接对可靠性进行评级.组合项目的等级评定中引用了故障树的逻辑原理来表示构件可靠性和结构可靠性之间的关系,采用了传力树评级法.同时,把工程模糊论方法应用到结构可靠性分析中,按危险点所占比重划分桥梁组成部分的评定等级,由各组成部分的危险构件百分数可得到构件对各等级的隶属度,从而构成桥梁等级的评判矩阵.通过模糊矩阵的复合运算,对桥梁的危险性进行鉴定,为维护与加固的合理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大量调查统计资料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对老化病害混凝土水工建筑物耐久性评估方法和耐久性分级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并根据层次分析法原理,建立了老化病害混凝土水工建筑物耐久性多层次综合评估模型,探索了影响建筑物耐久性的主要因素,如裂缝、碳化、冻融、地基损坏等的作用机理及随时间、空间变化的规律,制定了这些因素对建筑物耐久性影响的评估指标等级划分标准.  相似文献   

6.
为了准确评估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健康状态,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理论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状态综合评估方法。首先采用层析分析法(AHP)建立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底层-中间层-顶层的三层状态评估指标体系,确定了各层指标状态和总体评估状态的等级划分,制定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状态评估体系中各层指标的定量指标评判标准。其次选择了梯形和半梯形的隶属函数,建立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模糊综合评估法的主要步骤,提出了状态评估体系中各层指标常权、变权和评判向量的计算方法,最后将该方法应用在钦江三桥的状态评估中。结果表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状态评估方法可以评估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状态,采用该方法评估的钦江三桥的状态为"优秀",与桥梁的荷载试验结果一致,评估结果验证了提出的模糊综合评估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模糊综合评估系统中指标权值计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估体系中,表征耐久性失效的指标权值的确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针对现有方法主观性过强的缺陷,在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模糊综合评估体系的基础上,根据熵的概念,在耐久性等级划分标准已知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实测数据中的信息,提出了一种确定指标权值的新方法.该方法物理含义明确,符合人们的基本认知,更全面、客观地反映了指标的固有信息,计算上简单可行,算例结论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是对模糊综合评估体系的完善和补充,并可推广到其他领域的评估中.  相似文献   

8.
根据独塔斜拉桥的结构特点,结合系统工程中常用的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在役独塔斜拉桥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建立了桥梁安全性评价模型,在现场实测试验数据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分析确定了影响桥梁安全性的各因素的权重及隶属度,并得到桥梁安全性的模糊评判结果,按照最大贴近度原则,最终确定桥梁的安全性等级,为在役桥梁的后期养护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估方法. 该方法首先以现场检测的数据为依据,进行“少数据”建模,并用非线性数学模型取代传统的线性模型对评估指标值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应用层次分析法改进初始专家权重,并构造变权重;再基于灰色理论对样本及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并以灰色关联度作为划分混凝土结构或构件耐久性技术状态的主要依据;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过程,并验证了该方法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计算结果表明: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在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估方法能够有效减小主观因素和专家知识对评估结果的影响,且计算过程简单,适于实际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桥梁养护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在桥梁结构状态评估中引入模糊推理的思路,根据模糊规则,生成相应的模糊规则库,采用Sigmoid型模糊隶属度函数对底层输入指标模糊化,然后根据模糊规则进行模糊推理,从而对既有桥梁结构的状态做出综合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避免了权重计算,为桥梁状态评估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混凝土桥梁的耐久性引起广泛关注,混凝土桥梁的耐久性直接影响到长期服役桥梁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是桥梁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从材料的损伤机理层面入手,研究桥梁构件材料的破坏方式和影响因素,分析混凝土桥梁材料的耐久性影响作用机理;二是从桥梁结构的整体出发,研究桥梁耐久性能的设计、评估以及桥梁的养护方案等,探究提高混凝土桥梁结构耐久性的措施。为全面掌握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的研究动态,从混凝土桥梁的设计、桥梁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研究、混凝土桥梁的钢筋锈蚀研究、混凝土桥梁的耐久性提升技术、不同服役环境对桥梁耐久性的影响、长期服役性能评估及寿命预测等方面对2020年关于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的论文进行梳理,探讨未来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以钢筋混凝土中小跨径梁式桥为对象,根据结构特征和《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 96)建立了主梁耐久性评估指标体系,确定了评估指标的分级标准,开发了基于自适应神经 模糊推理系统(ANFIS)的主梁耐久性评估系统.提出了根据统计学原理模拟桥梁检查数据和专家意见调查数据的方法,比较了教师数据数量对系统训练结果的影响.模拟教师数据验证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应用某市三环路上的13座桥梁110根主梁的实测数据,验证了学习后的系统能够快速有效地模仿专家非线性模糊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混凝土碳化是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考虑各种不定性因素对混凝土碳化过程的影响,本文建议了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回归分析方法,将混凝土碳化规律表示为一模糊区域,且区域中任一点都有一相应的隶属函数值与其对应。文章最后以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的某项规定极限值,并控制结构的外观.分别从最大裂缝宽度方面分析了铜筋混凝土桥梁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可靠度,以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桥梁可靠度的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15.
针对如何在耐久性评估中更为科学的处理信息的不完整和不确定性,本文提出了基于未确知测度模型的在役混凝土桥梁的耐久性评估,并通过实例说明。与其他评估方法相比,发现在不完整信息和多种不确定条件下,未确知综合评判仍能够相对较好的寻找耐久性规律,从而为桥梁的管理及维修加固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58,自引:1,他引:58  
混凝土结构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 ,但是由于其材料自身和使用环境的特点 ,使得混凝土结构存在严重的耐久性问题 ,这已经给各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财政负担 .本文通过数据和工程实例说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的严重性 ,回顾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的发展状况 ;同时还系统地介绍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包括 :混凝土的碳化、碱 -集料反应和冻融破坏、氯离子侵蚀、钢筋锈蚀、混凝土构件耐久性和混凝土结构体系耐久性 ;最后展望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的发展方向 .  相似文献   

17.
桥梁结构预应力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桥梁结构的特殊要求,介绍了相关预应力技术的主要特点以及预应力技术在混凝土连续梁桥、斜拉桥、悬索桥、预弯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横张桥等桥梁结构中的典型应用情况;分析了桥梁结构预应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随着预应力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预应力桥梁必将向更大跨、更重载、更耐久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