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提高低有机质剩余污泥的厌氧消化效率,采用超声波(40kHz,50W)与生石灰(投量为560mg/L)联合预处理剩余污泥,然后将预处理的剩余污泥进行中温两相厌氧消化.试验污泥取自长春市某污水处理厂,试验中主要考察剩余污泥的消化性能、产气情况及脱水性能变化.结果表明,当剩余污泥的VS/TS比值为0.56、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0d时,预处理污泥厌氧消化后VS去除率达到40.8%.在消化过程中系统稳定,产酸相内挥发酸成分以乙酸和丁酸为主,而产甲烷相内以少量乙酸为主.产甲烷相的甲烷产率为0.33L/gVS去除,产气中甲烷平均含量可达到59.2%,但消化后污泥的脱水性能变差.污泥的联合预处理增加了液相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含量,提高了进料污泥的pH与碱度,有助于低有机质剩余污泥的后续厌氧消化处理.  相似文献   

2.
采用次氯酸钠对污泥进行预处理,考察了预处理对污泥厌氧消化的影响。以原污泥作为对比,研究了经过次氯酸钠预处理后,厌氧消化过程中污泥性质及甲烷产气量等的变化。经次氯酸钠预处理的污泥,在厌氧消化过程中平均日产气速率为34mL,比未经过预处理的污泥产气速率提高了9.80%;经预处理后污泥厌氧消化总产气量为1 055mL,比未预处理的多产气122mL。预处理污泥出现产气量峰值的时间比原泥提前4d,表明次氯酸钠预处理可以加速厌氧消化速度,缩短污泥停留时间。厌氧消化时SCOD是表示污泥水解增溶程度的参数。实验结果显示,次氯酸钠预处理促进了污泥的水解,厌氧消化过程中,预处理污泥的SCOD浓度高于原泥,最大值为487mg/L,比原泥中SCOD浓度的峰值大11.62%。  相似文献   

3.
利用过氧乙酸(PAA)对污泥进行预处理,考察了预处理对污泥厌氧消化的影响。以未处理污泥作为对比,研究了经过氧乙酸预处理后,污泥性质及甲烷产气量等的变化。结果表明,过氧乙酸预处理的污泥在进行厌氧消化时,污泥在厌氧消化过程中平均日产气速率是52.78mL,比未经过预处理的提高了19.95%;预处理后污泥厌氧消化总产气量为1 478mL,比未经过预处理的多产气246mL。预处理污泥出现产气量峰值的时间比原泥提前2d。过氧乙酸预处理,促进了污泥的水解,厌氧消化过程中,预处理污泥的SCOD浓度高于原泥,最大值为818mg/L,比原泥中SCOD浓度的峰值大57.51%。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声预处理方法破解剩余污泥,考查污泥理化性质的变化以及后续厌氧消化的性能。在3种不同超声波电功率密度下破解污泥,并对超声波电功率密度1.5 W/mL、超声30 min处理后的污泥进行厌氧消化实验,结果表明:污泥溶解性COD随着超声时间和超声波电功率密度的增加而线性上升.当超声波电功率密度分别为0.8和1.5 W/mL、作用30 min后,污泥溶解性COD是原泥的4.7倍和6.0倍.超声后污泥的pH值和碱度均有下降,同时污泥溶液的颗粒尺寸减小.超声污泥经厌氧消化后总COD去除率较对照组上升了13.5%.在5%污泥投配率下,超声组反应器在10 d内即达到稳定产气状态,超声污泥的平均日产气量提高了57.9%.  相似文献   

5.
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剩余污泥的处理与处置已经成为污水处理厂面临的重大挑战,而污泥减量就是从源头上减少污泥的产生.文章阐述了超声波破解污泥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分析了超声波对污泥粒径、脱水性能和厌氧消化的影响,初步探讨了超声波技术与碱处理、臭氧法、AB法技术的联合,列举了目前应用超声波技术处理污泥的工艺实例,展望了超声波污泥减量化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城市污泥的产量大幅度增长,选取合适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是避免污泥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重要手段。文章基于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的现状,根据污泥处理处置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原则,分析了我国在污泥处理处置方面存在的投资金额不足、处理处置技术落后、污泥本身情况复杂以及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概述了当前常用的污泥浓缩、脱水和厌氧消化技术等处理方法和卫生填埋、焚烧、土地利用、建材利用等处置方法,阐述了包括原位减量技术、生物沥浸技术及资源化利用等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展望了适应国情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  相似文献   

7.
相对于传统污泥厌氧消化系统,高固体污泥厌氧消化具有设施体积小、单位容积产气率高和能耗低等优势.结合近年来高固体厌氧消化的研究进展,从其基本特征出发,特别是污泥的流变特性,阐述了影响高固体厌氧消化的因素.此外,还分析了高固体厌氧消化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高固体厌氧消化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热水解-厌氧消化-Fenton脱水处理工艺对污泥中重金属稳定性的影响,通过BCR分步提取法对国新天汇襄阳污泥处理厂的生污泥、厌氧消化污泥、Fenton调质脱水污泥这3种不同处理阶段的污泥分别进行了重金属形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阶段污泥中只有砷元素以不稳定的酸溶态和可还原态为主。生污泥、厌氧消化污泥、Fenton脱水污泥重金属的稳定态比例总体呈依次升高趋势。因此,热水解-厌氧消化-Fenton脱水处理工艺有利于增强污泥中重金属的稳定性,实现污泥的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9.
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容易腐败成为新的环境污染源,污泥高温厌氧消化是解决污染并实现污泥资源化的有效途径,但处理工艺的高能耗成为限制厌氧消化系统推广应用的瓶颈问题。通过将再生水源热泵应用到污泥消化流程中,提出了一种适合现阶段我国污水处理厂的能源综合利用技术路线。再生水源热泵回收污水处理厂外排再生水所含低温余热,将其提升后满足污泥高温厌氧消化供热要求,同时厌氧消化工艺产出沼气,可供给用做污水处理曝气流程的风机动力源。能流分析表明,再生水源热泵的应用可有效降低污泥厌氧消化处理的能耗,所产沼气可替代污水曝气处理流程中鼓风机40%电耗。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厌氧氨氧化工艺对悬浮物(SS)和铁浓度的进水要求,采用混凝技术对厌氧消化污泥脱水液进行预处理。通过曝气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厌氧消化污泥脱水液的最佳曝气量、曝气时间和混凝工艺条件;基于单因素试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快搅(250 r/min)90 s、慢搅(90 r/min)120 s、助凝剂投加时间30 s、静置15 min、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20 mg/L、聚丙烯酰胺(PAM)投加量1 mg/L、pH值为7.0,此时厌氧消化污泥脱水液中的浊度和总铁去除率分别为97.63%和98.21%。由此可见,混凝技术处理后的出水不仅可以提高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还可以满足后续厌氧氨氧化工艺的进水要求。  相似文献   

11.
向厌氧系统中投加载体材料是提升反应器稳定性及厌氧效率的有效手段.本试验将蜂巢石投加到上流式污泥床反应器(UASB)中,研究其对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厌氧消化效率的影响及厌氧污泥中产甲烷菌群落结构的变化.试验结果显示,投加蜂巢石缩短了UASB污泥驯化时间,与未投加蜂巢石的反应器相比,CODCr去除率提前12天稳定达到85%以上;污泥形貌观察及粒径分布测试表明,蜂巢石作为固定微生物的载体能够有效加速污泥颗粒化进程,运行至第15天,投加蜂巢石的反应器中粒径大于0.2 mm的污泥占比53.17%,高于未投加蜂巢石反应器的31.92%,形成了更加密实、更大的颗粒污泥.当有机负荷逐步提升至28.77 kgCODCr/(m3·d)时,投加蜂巢石的反应器CODCr去除率仍稳定达到97%,所能承受的最大有机负荷是未投加蜂巢石反应器的2倍以上.高通量测序表明,有机负荷提升后,投加蜂巢石反应器中产甲烷丝菌(Methanosaeta)代替产甲烷杆菌(Methanobacterium)成为优势种属.  相似文献   

12.
城市污水污泥的厌氧消化与厌氧堆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污泥,数量巨大,成分复杂,如何经济,有效的加以利用已成为目前环境科学中深为关注的课题之一。本文探讨了污泥资源化工作中厌氧消化和厌氧堆肥工艺的温度,时间,泥水比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实现污泥工业化利用。  相似文献   

13.
李佟  李军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6,42(12):1888-1894
为了更好地模拟实际工程中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产气效果,以北京某大型污泥厌氧消化工程为例,以大量的工程数据为基础,分别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分类回归模型和邻近算法模型等数据挖掘技术,对系统的产沼气效率进行了模拟预测,其中邻近算法模型具有最好的拟合效果.对邻近算法模型进行进一步研究分析,通过交叉验证法近一步优化了模型k值的选取,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随着k值增加,训练集的拟合度先下降后趋于平稳,测试集的拟合度则相反.最终确定当k值取5时,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关度达0.862,优于系统默认参数下的拟合效果.试验证明: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很好地应用于污泥厌氧消化工程的模拟计算,对于数学模拟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硫化物的危害与治理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硫化物的产生及对环境的危害和厌氧消化的影响,讨论了对硫化物的治理方法。经过比较,由于用无色硫细菌处理废水中的硫化物具有不需催化剂、无化学污泥、低能耗、有可能回收单质硫和快速高效的特点而将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废水排放量也随之增多,造成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废水生物处理因其诸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包括厌氧生物处理法、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氧化塘法等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的原理、特点、分类和应用,介绍废水生物处理法的前沿动态、应用进展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厌氧生物处理工艺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厌氧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包括工艺技术、厌氧反应器出水的后续处理以及厌氧技术的应用前景.好氧和厌氧技术是常用的两种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好氧工艺在运行中存在动力能源消耗大、剩余污泥处理困难等诸多难以克服的问题;厌氧工艺靠厌氧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污染物,运行中无需曝气,动力能源消耗低,且剩余污泥产量小,运行操作简便.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环境的保护,厌氧技术作为低能耗的污水处理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