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纯氧曝气在污废水处理中应用领域广泛,在中国多适用于处理较高浓度和水质复杂的难降解工业废水。纯氧曝气与空气曝气相比有其独特的优点,文中着重介绍了纯氧曝气用于医院特殊水质污水的处理效果,研究纯氧曝气有效去除污染物质机理的同时,提出最佳溶解氧为3 mg/L供工程参考,并得出纯氧曝气对于医院废水的CODcr去除较氨氮与总氮效率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用SBR法处理啤酒废水和化工废水的试验研究表明 :两种废水的活性污泥在低有机负荷时有利于丝状菌的增殖而会发生污泥膨胀 ,这种膨胀污泥可以通过提高有机负荷得到控制和恢复。啤酒废水在长期低pH值(5 0~4 06)和有机负荷连续由高变低时引起的污泥膨胀 ,其SVI较相同有机负荷、正常pH值(6 5~8 0)条件下上升缓慢 ,且出现丝状菌缠绕型粒状污泥。在高负荷及pH=6 0恢复时的粒状污泥消失过程中 ,SVI仍继续上升 ,粒状污泥消失后才降至非膨胀状态。化工废水在进水低pH值(5 0)、有机负荷连续由高变低条件下的污泥仅在处理周期中短时间内受低pH值影响 ,SVI值比同样负荷、正常pH值时上升缓慢。主要是出现污泥不絮凝的分散形态。其在pH=6 0和高负荷下很容易得到恢复和控制  相似文献   

3.
低pH值与低有机负荷引起的活性污泥膨胀及其恢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SBR法处理啤酒废水和化工废水的试验研究表明:两种废水的活性污泥在低有机负荷时有利于丝状菌的增殖而会发生污泥膨胀,这种膨胀污泥可以通过提高有机负荷得到控制和恢复。啤酒废水在长期低pH值(4.06 ̄5.0)和有机负荷连续由高变低时引起的污泥膨胀,其SVI较相同有机负荷、正常pH值(6.5 ̄8.0)条件下上升缓慢,有出现丝状菌缠绕型粒状污泥。在高负荷及pH=6.0恢复时的粒状污泥消失过程中,SVI仍  相似文献   

4.
微曝气在铁屑法处理印染废水中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微曝气方法增加废水中的溶解氧浓度,可加强铁屑法处理印染废水的程度。试验表明,曝气强度为0.005L(空气)/min·L(水)时,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提高8%和3%,出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GB8978—88。  相似文献   

5.
以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考查了活性污泥在稳定期、污泥颗粒期、曝气改善期三种状态下对CODcr和浊度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稳定期的CODcr去除效果最好,说明絮体污泥比颗粒污泥更有利于污染物的去除.曝气改善期浊度去除率最好,说明污泥颗粒化有利于提高污泥的沉降性能并降低出水浊度;同时,污泥颗粒化后需要提供合适的曝气强度使颗粒污泥保持合适的粒径,以稳定系统的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6.
在SBR反应器中,以普通絮状活性污泥作为接种污泥,采用模拟豆浆废水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研究投加活性炭粉末的粒径大小及曝气量、沉降时间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好氧颗粒污泥最佳培养条件为上升速度1.4cm/s、沉降时间2min、活性炭粉末粒径140目,14d污泥颗粒化.培养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表面与内部可见活性炭;颗粒污泥表面由较多交织缠绕的丝状菌和大量的菌体而组成,内部呈孔隙、层状结构,发现有兼性厌氧球菌;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沉降速度为普通活性污泥的5倍以上.污泥全部颗粒化后,COD负荷达2.6~3.2g/L·d,COD去除率达到70%~94%.  相似文献   

7.
采用轮流搅拌-曝气SBR系统模拟两种不同曝气方式(分点曝气和分段曝气),研究其形成的污泥絮体特性.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运行条件下,分点曝气形成的污泥絮体尺度大、沉降性能好,两者的SVI平均值分别为133mL/g和202mL/g,平均粒径分别为74.26μm和53.46μm,而且分点曝气中拥有更多的大颗粒絮体;分点曝气形成的污泥絮体稳定性优于分段曝气,在连续曝气条件下,两种污泥絮体均受到剪切破碎,不仅初始粒子被剥离,而且絮体也被打碎变小,但分段曝气被破碎的程度更大;分点曝气和分段曝气所形成的污泥絮体的EPS含量分别为31.21mg/gVSS和21.6mg/gVSS,且前者EPS中的多糖、蛋白质和DNA组分均比后者多,两者EPS的主要组分以蛋白质为主.两种污泥经连续曝气3h后,EPS皆增大,且多糖含量增加较多;分点曝气和分段曝气形成的污泥比阻分别为5.21×1012 m/kg和7.94×1012 m/kg,前者污泥的脱水性能较好.经连续曝气3h后,两种污泥的比阻明显增大,脱水性能变差.  相似文献   

8.
好氧颗粒污泥微生物结构特殊,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和较高的处理高负荷废水的能力。由于连续流工艺运行成本低、易于管理、处理水量大,在其中实现好氧污泥的颗粒化是一项挑战。文章概述了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阐述了选择压力、水力剪切力、饱食/饥饿条件、底物组成等运行条件对造粒的影响,研究了连续流条件下好氧造粒的难点,并讨论了连续流反应器,简要分析连续流中丝状菌颗粒污泥的形成,展望了连续流条件下好氧造粒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富氧曝气污泥性能及生化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富氧曝气活性污泥法是当前废水生化处理较先进方法之一,各国都在推广应用。但它的生化机理及污泥性能研究报导甚少。本文通过对富氧曝气与空气曝气的生物相及污泥活性较系统地对比实验研究,得出富氧曝气在上述方面均优于空气曝气,并从机理上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10.
通过探究有机碳源缺乏废水对成熟好氧颗粒污泥物化特性、细菌活性、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er polymer substances, EPS)及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实际污水处理过程中缺乏有机碳源对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及硝化活性的影响,进而检测实际污水处理中好氧颗粒污泥的耐冲击能力。结果表明:在有机碳源缺乏的条件下,成熟颗粒污泥中氨氧化细菌(ammonia oxidizing bacteria, AOB)和硝化细菌(nitrite oxidation bacteria, NOB)活性升高,60 d左右可实现较高的硝化活性;成熟好氧颗粒污泥粒径减小,丝状菌消失,球菌增多,颗粒污泥更加密实;EPS质量浓度及多糖(polysaccharide, PS)与蛋白质(proteins, PN)质量比升高;在有机碳源缺乏的条件下,成熟好氧颗粒污泥并未完全解体,具有较强的耐冲击能力。本研究证实了好氧颗粒污泥处理缺乏有机碳源废水的潜力,为好氧颗粒污泥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工程运行试验研究EC厌氧反应器处理啤酒废水启动过程中的运行效能、稳定性以及内部的污泥分布情况,分析颗粒污泥形成的关键因素.运行第95d,进水有机负荷达到8.5kg/(m3·d),COD去除率达80%,出水COD低于400mg/L;在系统1.2m和4m处污泥中均出现粒径为0.5~1.0mm左右的颗粒污泥.结果表明,EC厌氧反应器处理低质量浓度、大流量的啤酒废水采用间歇-连续快速启动方式是可行的,并且上升流速在2.5~5.0m/h有利于颗粒污泥的快速形成.研究证实EC厌氧反应器处理啤酒废水能够实现稳定、高效地启动运行.  相似文献   

12.
污水复合式厌氧水解酸化预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污水水解酸化预处理工艺运行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复合式污水水解酸化处理工艺.自下至上依次经过悬浮污泥区、泥水分离区、生物膜强化出水区.通过处理配制啤酒废水试验表明,进水ρ(COD)在0.6~1.0 g/L时,ρ(COD)去除率大于50%,ρ(SS)去除率大于70%,ρ(BOD_5)/ρ(COD)升高0.25.试验还研究了悬浮污泥段污泥浓度、水力停留时间、进水有机物负荷对水解酸化效果的影响以及污泥减量化特性.该工艺耐有机负荷冲击能力强、对有机物去除率高、剩余污泥产量小、水解酸化效率高、占地面积小、便于一体化施工管理.  相似文献   

13.
通过逐步提高盐度的方法驯化出耐高盐的活性污泥,采用序批式生物膜法(SBBR)进行模拟高盐废水的处理试验,对盐度为0和2%,COD为300 mg/L的高盐废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每周期12 h、曝气量0.6 L/min、平均污泥质量浓度2 000~3 500 mg/L、污泥龄为18 d条件下,出水COD去除率变化不大,分别为97%和93%,而相应的出水NH4+-N去除率从93%降低到72%,表明废水盐度增大,对系统的硝化能力有较大影响。改变进水有机负荷对出水COD去除影响不大,该系统耐有机负荷冲击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4.
SBR中DO的变化及其作为污水处理控制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污水是一个好氧过程、需氧量与有机物的降解有关。反应器内溶解氧(DO)的变化取决于进浓度、曝气量、污泥浓度等因素。试验研究表明,进水 度高,需氧量大,反应时间长;供气量大,有机降降解快,反应时间短;污泥浓度(MLSS)高,有机物降解快,反应时间短。而以上污水处理过程的特征都可以由反应器中DO变的变化反映,采用DO的在线检测来作为SBR的污水处理过程和终点控制参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寒冷地区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膨胀及其控制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活性泥污系统发生污泥膨胀的主要原因及其中的丝状菌属,结合大庆乘风庄污水厂运行五年来两次膨胀的实际运行控制,提出了在寒冷地区活性污泥系统中,降低氧,低负荷外低温也是造成的原因之一,对此采用减小曝气池污染浓度或单池连续运动以提高负荷和供风机进风口空气加热提高曝气池水温的方法,可使膨胀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6.
ABR工艺具有适用范围广、耐冲击、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在生活污水和制药废水、印染废水等工业废水的处理领域应用较广泛,且处理效果较好。低负荷启动是ABR启动的关键;接种污泥对ABR的启动影响较大,接种的污泥越专性,越易启动反应器;A B R运行中,会产生颗粒污泥。应用领域的进一步拓宽、填料的开发、发酵产氢系统及分区进水A B R的研究是A B R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单一负荷或逐步提高负荷下培养颗粒污泥所需时间较长、污染物去除不稳定的问题,本文提出采用交替改变进水碳氮负荷方式,研究好氧颗粒污泥(AGS)形成过程及污染物去除效果。通过设计进水/曝气/沉淀/排水(S1反应器)和进水/曝气/停曝/曝气/停曝/曝气/沉淀/排水(S2反应器)两种运行方式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对比分析颗粒污泥形成过程中污泥形态变化、污泥沉降性能及对污染物去除情况。结果表明,S1反应器在第84天、S2反应器在第78天均可形成平均粒径为0.5mm的颗粒污泥,第115d时两个反应器内颗粒污泥的平均粒径分别为0.85mm、0.97mm。S1、S2反应器内的MLSS、SVI的质量浓度分别达到了4.94g/L-1、5.895g·L-1和80mL/g、46mL/g,S2运行方式下,形成的颗粒污泥更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使反应器内维持较高的生物量且沉降性能更优。两种运行模式下COD、NH4+-N的去除效果变化甚微,TN、PO43--P去除效果差异较明显。S1运行方式下COD、NH4+-N、TN、PO43--P去除率分别为90.0%、99.7%、74.5%和85.0%,S2运行方式下COD、NH4+-N、TN、PO43--P去除率分别为94.0%、99.9%、94.4%和95.0%,与前者相比COD、NH4+-N、TN、PO43--P去除率分别增加了4.0%、0.2%、19.9%和10.0%。因此,进水碳氮负荷同步交替变化-进水/曝气/停曝/曝气/停曝/曝气/沉淀/排水方式可在更短的时间内培养出粒径更大、污染物去除性能更优的好氧颗粒污泥。  相似文献   

18.
通过平行对比试验论证了活性污泥法处理印染废水在去除率、电耗、池容与占地等方面优于接触氧化法,同时也论证了印染废水生化处理具有可生化性差、有机物降解速度慢、活性污泥沉速低、电耗高的特点,并对印染废水的泡沫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