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旋流闪急干燥流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理论研究和实验分析的基础上,对旋流闪急干燥旋转流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理论式进行无量纳化,拟合得到切向速率分布,轴向速率分布和沿程压力降的经验式。  相似文献   

2.
平板式感应加热加热死区的存在,使其不能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为了研究它的工业应用的潜力,文中对感应加热的核心部件——线圈进行了深入研究.依据经典电磁场理论,研究了线圈的磁场分布特性,先对圆环电流进行研究,计算它的磁场分布,进而对饼式线圈的磁场分布特型进行有限元计算,并与实验采集数据对比后,总结出饼式线圈的磁场分布特性.此特性表明,采用饼式线圈的平板感应加热,板上必然会出现加热死区.因此加热均衡性的实现需要对整个装置进行全方位的改进.以上结论可为平板式感应加热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由于瑞利分布情况下难以得到CA-CFAR性能分析解析式,通常采用多个Х^2概率密度的混合近似瑞利分布和基于中心极限定理的CA-CFAR两种近似方法分析其检测性能.为此对上述两种近似方法近似程度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平均判决阈值(ADT)的定义导出了两种近似方法相对CFAR损失比解析式,然后对两种近似方法与理论CA-CFAR处理之间的相对CFAR损失进行了详细地仿真和分析,最后给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采用非线性分析理论,对加劲环式压力管道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给出了加劲环式压力管道的应力分布规律和混凝土开裂次序,分析结果为加劲环式压力管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并采用半解析有限元法对加劲环式压力钢管进行了抗外压稳定性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加劲环式压力管道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利用卜里耶·埃肯别尔根分布模型来描述一定粒数供试茧在解舒试验中发生的中途落绪茧数分布,导出400粒解舒率的理论分布及其期望值,并推证出在研究与应用上起着重要作用的400粒解舒率均方差估计式.最后对理论结果进行了检验及利用这些结果讨论了400粒解舒调查抽样区数问题.  相似文献   

6.
结合某抽水蓄能电站的设计,对该侧式进出水口在不同工况下的流速分布、水头损失等水流特性进行了水力模型试验与三维数值模拟,并对原设计体型成功地进行了优化.数值计算采用RNG κ -ε模型,应用多子区域组合法求解,压力耦合计算采用SIMPLEC.研究结果表明,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通过对抽水蓄能电站侧式短进出水口分流墩、顶板和边墙等流道结构的体型优化,解决了在出流时流态分布不均匀与水头损失系数偏大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移刷后电机的主磁场进行正交分解的方法,研究主磁场和等效换向磁场的分布规律,依据电磁换向理论推导出电机达到直线换向所需移刷角度的精确计算式,并给出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用离子交换纤维织物作净化材料 ,开发出新型空气净化器 .以伯努利方程为基础 ,对新型有害气体净化器气道内的压力分布进行了理论分析 ,建立了反映净化单元的矩形通道内静压沿程分布的方程式 ,进而研究了滤速沿程分布情况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滤料两侧压差与净化单元入口初速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推导出净化单元及净化器总阻力的理论计算公式 ,该式可反映净化器各项参数对阻力的影响 ,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多肋式梁桥在全过程中应力重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考察多肋式梁在全过程中受力性能,利用非线性实体退化壳单元理论研究了多肋式梁的应力重分布规律.混凝土和普通钢筋采用分层壳单元模拟,预应力钢筋采用组合壳单元模拟,推导了预应力钢筋对组合壳单元刚度矩阵的贡献和统一的非线性壳单元模式.利用Owen屈服准则、Hinton压碎准则和弹塑性强化模型考虑了混凝土和钢筋的非线性效应,有效模拟了预应力混凝土多肋式梁的开裂、屈服和失效全过程,并编制了相应的三维非线性全过程计算程序.结合破坏性试验资料可知,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并对预应力钢筋应力发展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实体退化壳单元模拟预应力混凝土多肋式梁是合适的,研制的非线性单元和非线性程序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0.
压差式矢量水听器驻波场校准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压差式矢量水听器的校准一直是国内尚未解决的难题,针对此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光纤传感的压差式矢量水听器,对其传感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为其设计了驻波场校准方案,对驻波场校准此类压差式矢量水听器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最后对此压差式矢量水听器进行了声压灵敏度和方向性的测试,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比较吻合.这些研究对压差式矢量水听器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压缩空气、水和麦饭石陶瓷颗粒作为实验介质,利用高速摄像仪对气力提升管内的气液两相流流型及气液固三相流流型进行可视化分析识别。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高速摄像技术有效识别了气力提升管内的流型,观察到气液两相流中存在着4种流型:泡状流、弹状流、泡沫流、环状流。以气液两相流流型特征为基础参考,将观察到的气液固三相流流型归分为弹旋流、旋涡流、波浪流、聚泡流和环柱流5种。并对各流型间的转变机理进行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2.
Advanced microfluidic technology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microscopic viscous and inertial effects evolution of water flow in rock joints. The influence of void space on fluid flow behaviour in rock joints under different flow velocities was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at the micro scale. Using advanced fabrication technology of microfluidic device, micro flow channels of semicircular, triangular, rectangular and pentagonal cavities were fabricated to simulate different void space of rock joints, respectively. Using the fluorescence labelling approach, the trajectory of water flow was captured by the microscope digital camera when it passed over the cavity under different flow velocities. The flow tests show that the flow trajectory deviated towards the inside of the cavity at low flow velocities. With the increase in flow velocity, this degree of flow trajectory deviation decreased until there was no trajectory deviation for flow in the straight parallel channel. The flow trajectory deviation initially reduced from the void corner near the entrance. At the same time, a small eddy appeared near the void corner of the entrance. The size and intensity of the eddy increased with the flow velocity until it occupied the whole cavity domain. The gradual reduction of flow trajectory near the straight parallel channel and the growth of eddy inside the cavity reflect the evolution of microscopic viscous and inertial forces under different flow velocities. The eddy formed inside the cavity does not contribute to the total flow flux, but the running of the eddy consumes flow energy. This amount of pressure loss due to voids could contribute to the nonlinear deviation of fracture fluid flow from Darcy’s law.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the fundamental understanding of non-Darcy’s flow occurrence in rock joints at the micro scale.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阴极流道变化对PEM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比较不同阴极流道下的PEM燃料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优化阴极流道,找出阴阳极流道的最佳组合.方法运用燃料电池测试系统测量了PEM燃料电池的性能参数,比较在相同操作参数,相同阳极流道,不同的阴极流道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阳极交指/阴极交指流场燃料电池性能最好,阳极交指/阴极蛇形流场燃料电池性能其次,阳极交指/阴极平行流场燃料电池性能最低.阳极流道与阴极流道的最佳组合为阳极交指流道、阴极交指流道组成的流场为最佳组合流场.结论实验结果对PEM燃料电池的流道优化组合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为其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有限导流水平裂缝及势叠加理论,在水平裂缝壁面上进行耦合,得到不稳态压力分析模型.研究了流压变化规律,并将流动阶段划分为:裂缝内径向流动、油藏内线性流动、油藏内早期拟径向流动和油藏内晚期径向流动4个阶段;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压力传播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油层厚度增加,油藏内垂向线性流动阶段持续时间延长,油藏内早期拟径向流动阶段出现推迟且时间延长;随着裂缝导流能力增加,裂缝内径向流动阶段时间缩短,油藏内垂向线性流动阶段持续时间延长;随着水垂比增加,油藏内垂向线性流动阶段和油藏内早期拟径向流动阶段持续时间都缩短,流动更快地进入晚期径向流动阶段.  相似文献   

15.
矩形薄壁堰在堰上起始水流稳定且小流量的情况下,易形成贴壁堰流现象.应用水力学的方法,对矩形薄壁堰贴壁流水力学特性进行了深入的试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贴壁流的水面曲线与自由流的水面曲线差别很大;贴壁流水头与流量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关系,并拟合出了贴壁流的流量公式;贴壁流的过流能力比自由流大;贴壁流的临界水头为H贴临=4.99~5.05 cm.与自由流相同,矩形薄壁堰贴壁流的水力学特性稳定而且规律.  相似文献   

16.
流是现代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Theory of the Solution of Inventive Problems, TRIZ)中的一种新概念,而流分析是基于流形成的系统化分析问题的工具,但形式化研究不足,难以应用于智能设计。本文基于可拓创新方法中的可拓模型建立方法和拓展分析方法,对流与流分析进行形式化研究,利用基元和复合元建立流中所涉及的物体、行为、功能等要素的可拓模型;利用领域知识和拓展分析方法分析这些可拓模型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可拓流模型;再根据流分析方法,识别出有益流或有害流。最后,以某企业充电电源生产工艺缺陷问题为例,利用该方法建立可拓流模型,并识别出有益流和有害流。该研究为进一步获得改善缺陷流的可拓知识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水平管内油—气—水三相流流型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水平管内油-气-水三相流流型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压差波动法区分流型。结果表明:水平管内油气水三相流动流型可分为油包水型泡状流、弹状流(间歇流)、分层流和环状流以及水包油型泡状流、弹状流(间歇流)、分层流和环状流。得到了含油率为0.25,0.5,0.75下的流型图。  相似文献   

18.
人类活动对漓江生态的损害越来越严重,环境流量对维持漓江生态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具有很重要的作用。HIP和IHA都是以实测日流量系列为基础来计算河流环境流量的水文学方法。以广西漓江实测日流量资料为基础,采用这两种方法分别计算漓江环境流量,然后,将这两种环境流量结果与自然条件下的水流情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计算的环境流量中,各个指标值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某些月份的自然月均流量会超出环境流量范围。最后,根据对比分析结果,确定合适的漓江环境流量。  相似文献   

19.
1INTRODUCTION Themethodofmicroorganismleachingcom plicatedmineraliseconomical,effective,andgoodforenvironmenttotreatlowgrademetalsulphideore[1].Since1980s,Dexingcopperminehasbegun toperformexperimentsonbacterialeachingcopperwastedump,whichisatypicalexampleoftheearth ssurfacedumpleaching.Butinthelong termofresearch,thedensityandactivationofthebacteriaarelower,whichisthemainfactorofhin deringthistechnologyfromadvancing[24],andleadstothesituationwithpooroperationeffectanddifficultytomaintain…  相似文献   

20.
为了克服已有流型识别方法受主观影响大、在线识别困难和流型识别不准确等缺点,利用对气液两相流流型影响小、压力损失小的文丘里管测量差压信号,通过计算差压信号瞬时值平均方根与平均差压方根之间的比值得到气液两相流的波动系数,提出了双参数识别气液两相流流型的方法.波动系数表明了瞬时差压偏离平均差压的程度以及截面含气率的波动程度.两相流动越不稳定,截面含气率波动越大;气液两相流各截面状态的差异越大,波动系数越大.两相流波动系数表示两相流动的波动程度,使用波动系数可以直接将分层流与其他两相流流型区别开.实验结果表明,双参数识别气液两相流流型的方法受主观影响较小,可以有效识别泡状流、塞状流、弹状流、环状流和分层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