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沉管灌注桩的质量问题的分析与研究是地基加固设计的前提,加固设计方案优化可节省工程造价。文章针对阳光小区11层高层住宅楼的沉管灌注承载力未达设计要求的质量问题,从工程地质条件、桩型传力机理、现场施工工艺等方面分析了桩基承载力偏低的原因;利用复合减沉疏桩基础的概念进行加固设计优化,并采用Pile软件对桩基沉降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阳光小区住宅楼场地桩长范围内存在可塑—软塑黏土层,选定桩型传力机理不清,当地施工能力难以达到设计要求是沉管灌注承载力未达标的主要原因;加固方案若不考虑桩间土的分担作用,基桩发挥极限承载力的65%即可承担上部荷载;当考虑桩间土承担10%的上部荷载时,基桩发挥极限承载力的58.6%,预计工程最终沉降在15 mm以内;从承载力和沉降控制两个方面考虑,加固后桩基工程有足够的安全度。  相似文献   

2.
为查明贵阳不同碳酸盐母岩风化红黏土物理力学性质差异原因,取贵阳市不同碳酸盐母岩风化的原状红黏土样品6份,进行固结不排水剪(CU)、无侧限抗压强度(QU)、固结压缩、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光谱(XRF)、电子扫描显微镜(SEM)、能谱扫描(EDS)、颗粒分析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红黏土(粒径大于250μm)的体积分数具有明显差异,且灰岩风化红黏土中含有铁橄榄石,不含绿泥石,白云岩风化红黏土与之相反;两种红黏土的微观结构、排列方式和孔隙类型具有明显差异;物理性质指标除相对体积质量外,其余指标都是灰岩风化红黏土的大于白云岩风化红黏土的;灰岩风化红黏土的压缩性小于白云岩风化红黏土的,但灰岩风化红黏土的抗剪强度和抗压强度都大于白云岩风化红黏土的,尤其在含水率35%和55%时最为明显.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红黏土的改性加固研究及工程建设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3.
拉力型岩土预应力锚固结构广泛应用于高陡边坡等大型岩土加固工程中,并日趋成为各类岩土加固工程中的首选方法,外荷载作用下其内锚固段的界面渐进粘结劣化是决定此类结构长期耐久性的关键因素。文章基于拉力型岩土预应力锚固结构研究,现状分析阐述了拉力型岩土预应力锚固结构内锚段界面粘结应力及粘结劣化的理论研究、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其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拉力型岩土预应力锚固结构界面粘结劣化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红黏土地层静压管桩沉桩过程中桩身轴力、位移及桩周土体摩擦力的变化规律,揭示红黏土地层管桩承载力机理和群桩上浮影响,采用自行设计的可视化模型箱,开展管桩在红黏土地层中的静压和复压模拟试验.结果表明:以硬塑红黏土或可塑红黏土土层作为持力层时,单桩静载Q-s曲线呈陡降型,桩侧摩阻力占桩顶荷载的比值分别为94.9%、96.0%,为摩擦型桩;以基岩为持力层时,单桩静载Q-s曲线呈平缓型,桩侧摩阻力占桩顶荷载的51.1%,可归为端承摩擦桩.在压桩过程中,桩体会因压缩而产生相对于土体的位移,桩侧产生一个抵抗桩体向下运动的桩侧摩阻力;因桩侧摩阻力的存在,会将桩顶荷载传递到桩周土层中,使得桩身轴力和桩身压缩随深度增加而递减;当桩顶荷载增大时,桩体进一步被压缩,桩侧下部土体的摩阻力得以充分发挥.同时,复压能能有效消除群桩压桩引起的管桩上浮影响,可有效改善因挤土上浮而导致的桩体承载力不足.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四川省泸县酒厂大桥堤防工程人工填土开挖边坡不稳和堤基中软塑状砂质黏土承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采用钢筋砼灌注桩进行堤身加固的设计方案,并利用Autobank软件对该方案进行优化,确定灌注桩桩径为0.8 m,桩距4 m,桩基嵌入基岩弱风化层2 m。经计算,桩体结构剪力、弯矩、位移最大值分别为50.52 kN、81.30 kN·m、8.8 mm,岩石地基最大承载力为289.1 kPa,桩体截面选用12根直径20mm的钢筋可满足设计要求。说明本堤防工程采用钢筋砼灌注桩进行堤身加固可有效地解决开挖边坡不稳和砂质黏土承载力不足的问题,相关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桩端后压浆灌注桩进行静载试验以及开挖观察,探讨了加固体的性状以及压浆参数对单桩承载力特性的影响,分析了灌注桩荷载传递特点和桩端阻、侧阻随荷载增加的变化趋势。经试验发现:压浆量、压浆压力以及岩土的可灌性是影响加固体性状的主要因素;浆液上返与桩周土作用形成的复合桩身形式对桩侧摩阻力影响较大,桩侧扩径效果明显处其侧摩阻力提高幅度大;桩端后压浆改变灌注桩承载力特性,常规桩表现出摩擦型端承桩性质,桩端压浆后表现出端承桩特性。  相似文献   

7.
微型桩是加固土质边坡的一种常用工程措施.大多数关于微型桩加固边坡的二维数值分析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结合典型边坡算例,利用岩土工程专业有限元软件Plaxis建立三维数值模型,研究微型桩-土坡体系中设桩位置、桩倾角和桩长等微型桩主要设计参数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微型桩设桩位置对边坡加固效果影响显著,其中设桩在坡中靠下位置时,加固效果最好,设桩在坡顶或坡脚位置,加固效果都不明显;对于土质边坡,微型桩加固边坡存在最优设桩倾角;边坡的安全系数随微型桩桩长L增大而增大,当L达到最佳锚固长度时,桩长变化不再对安全系数产生.  相似文献   

8.
本工程针对实际地质情况综合采用不同处理方式:整体采用CFG桩进行加固处理,局部采用碎石桩和CFG桩组合复合地基加固填土较厚区,充分发挥两类桩的综合优势,满足了高层建筑工程地基承载力较高,地质土层复杂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纤维加筋红黏土强度特性影响因素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素红黏土和纤维加筋红黏土进行三轴试验,研究了影响纤维加筋红黏土强度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了纤维加筋红黏土的力学特性及筋材参数与纤维加筋红黏土强度间的关系。试验结果的抗剪强度指标表明,红黏土合理的加筋纤维长度在10~13 mm;加筋红黏土的强度随加筋纤维配合比的提高而增强;聚丙烯纤维的加筋效果好于涤棉纤维;加筋红黏土试件最终均呈现出鼓状变形和相互错动,没有明显的破裂面,不存在拉力破坏或黏着破坏;引入强度增强效果系数(ησ)能对纤维加筋红黏土抗剪强度的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0.
广州红黏土在地铁建设中极易软化、崩解,对城市地铁工程的安全构成威胁.通过室内物理力学试验、X射线衍射试验、扫描电镜试验,得到了广州饱和红黏土的基本物理性质,以及该类红黏土体的矿物成分、微观结构特点.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一种土体微观模型,分析了微观结构对该类红黏土物理性质的影响,并运用此模型求得了该类饱和红黏土的孔隙比.结果表明:该类红黏土的饱和含水量为62%,自由膨胀率达到40%,黏性矿物所占比率很大,片状和扁平状黏土颗粒相互聚集形成的层状微集聚体是组成红黏土微观结构的主要结构单元体,运用微观结构参数求得的孔隙比为1.62~1.80,与宏观试验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