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3 毫秒
1.
粉体的剪切试验及其装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粉体剪切试验的方法和几种常用的剪切试验装置,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比较,并用实例说明了剪切试验装置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剪切试验装置,进行了正应力保持常量下的剪切试验研究,得出法向收缩是不整合接触结构面剪切过程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这一重要结论,探讨了粗糙度、起伏度、正应力大小、岩性等对法向位移收缩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散体物料的剪切试验装置,该装置通过对物料直接施压后进行双面剪切以测定材料的剪切力学性能,使用传感器精确记录整个试验过程的动态数据和相关曲线,并可自动完成试验数据的采集处理.该设备既可分析散粒(颗粒、粉粒)状物料,又可对类似物料凝结成形的试件实行剪切试验,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相似文献   

4.
利用自行设计的室内土样剪切波速简便试验装置与测试方法对土样进行不同应力条件下剪切波速的测试.研究表明:剪切波速与土体的密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剪切波速随含水量(大于20%)的减小而增大;当应力≤300 kPa时,剪切波速随压力的增大而大幅增值;应力>300kPa时,剪切波速增长缓慢.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切断管材时切口没有毛刺、断面平整、仍能保持原状而且没有金属损耗、没有噪音,提出了用带芯棒的圆周剪切法剪切管材。本文阐述了双芯棒圆周剪切法和单芯棒圆周剪切法的工作原理,并对其剪切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了验证带芯棒圆周剪切法的可行性,我们设计了模拟剪切设备,对无芯棒、单芯棒和双芯棒等不同情况进行单向剪切和圆周剪切的剪切试验,以观察不同情况不同剪切方法的剪切效果和某些因素的影响情况,试验结果证明带芯棒圆周剪切法确实能获得较好剪切质量。  相似文献   

7.
对二维平面均匀剪切流作用下,弹性支撑圆柱体在横向和流向运动的涡激振动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计算实现了雷诺数在[2000,5000]内,圆柱体在不同剪切率[0.01,0.05]条件下的涡激振动.圆柱体的横向振幅、运动轨迹、振动频率和升力系数及位移时历曲线的计算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雷诺数,存在剪切率的“锁定区间”.雷诺数较小时,剪切率的锁定区间较小,随着雷诺数的增加,剪切率的锁定区间增大.在剪切率的锁定区间内,横向振幅增大,脱离剪切率锁定区问后,横向振幅迅速下降.计算结果发现圆柱体的运动轨迹可以完全不同于普遍认可的“8”形轨迹,在剪切率锁定区间内圆柱体运动轨迹似“小雨点”的外形,这是在平面横向剪切流条件下得到的圆柱体运动的新轨迹.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行设计的室内锚杆-土体界面剪切试验装置模拟锚杆抗拔过程,共开展了72组剪切试验,深入研究了有无预压、土体含水率和压实度3个因素对锚杆-土体界面剪切特性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锚杆-土体界面剪应力随剪切位移的提高而提高,但是当剪切位移达到一定值后,锚杆-土体界面剪应力逐渐弱化或被破坏,并出现锚杆-土体界面剪切位移增加而剪应力降低的现象;土样含水率和压实度对极限剪应力的发挥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含水率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率的土体有利于界面极限剪应力的提高,土体压实度越大,极限剪应力也越高;对于有预压情况,剪切试验中当竖向压力低于预压力时,预压力对于锚杆-土体界面极限剪应力有明显的增强效应,但随着土体上覆压力增大,预压力的增幅效果逐渐减弱,甚至可能出现不利于极限剪应力发挥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滚筒式切头飞剪力能参数与能量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滚筒式切头飞剪,提出了一种利用金属的单位剪切抗力曲线来建立滚筒式切头飞剪力能参数模型的方法.计算剪切过程中的剪切力与剪切功,并给出了相关的能量转换模型,为滚筒式切头飞剪的设计与开发提供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
对Torvanc剪切仪的工作机理作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并推导出有关参数的计算公式,指明了该仪器不足之处,研制出改进型的模型仪器,对Torvane剪切仪测定值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做了多方面的试验工作,利用测试成果,统计得出Torvane剪切强度值与三轴,直剪,无侧限压缩及袖珍贯入仪等试验所得相应不排水剪切强度值间的相关关系式,还探讨了用Torvanc剪切仪确定液,塑限的可靠性,提出了尚需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抗剪柱的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三种不同构造形式的抗剪柱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抗剪柱是保证上、下层板共同工作的关键;预制抗剪柱与整浇抗剪柱比,抗剪刚度及抗剪承载力降低较多;目前预应力空腹楼盖结构体系的抗剪柱与下层板连接宜优先采用抗剪柱与下层板整浇的施工方式;为了验算的目的,文中给出了预制抗剪柱和整浇抗剪柱的本构模型。  相似文献   

12.
通过自行研制的大型恒刚度桩土界面直剪仪,进行6种剪切速率的黏性土混凝土界面剪切试验,探讨剪切速率对黏性土混凝土界面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黏性土混凝土界面,超孔隙水压力随着剪切速率的提高而增大;法向应力和剪切速率通过影响超孔隙水压力大小,决定黏性土混凝土界面剪切峰值强度和剪切破坏位移的大小;剪应力剪切位移关系曲线由基本一致变化到一定范围内产生偏离,且法向应力和剪切速率越大偏离越显著,并出现明显的应变软化现象;剪切速率从0.4 mm/min增加至5.0 mm/min,黏性土混凝土界面抗剪强度减小幅度增大,摩擦系数减小0.1,有效黏着力的变化介于0.81~5.93 kPa之间。  相似文献   

13.
配筋砼小砌块剪力墙的抗剪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进行七片混凝土小砌块剪力墙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在低周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剪跨比和水平配筋率对试件破坏形态和抗剪承载力的影响,并提出了混凝土小砌块剪力墙的抗剪承载力建议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4.
对浮石砼剪力墙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试验资料进行了研究,着重讨论了剪跨比、纵向配筋、横向配筋等因素对剪力墙切角的影响;提出了计算剪切角的建议公式及剪力墙斜截面抗剪强度建议公式。  相似文献   

15.
工字形、T形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抗剪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鉴于带翼缘的剪力墙在我国高层建筑中占有极大的比重,而我国设计规范中的剪力墙抗震抗剪承载力公式缺乏国内试验依据,国外已有试验结果又缺少有轴压力带翼缘剪力墙抗震抗剪试验的事实,介绍了作者完成的尺寸较大的一个工字形截面和两个T形截面剪力墙试件的有轴压力的低周交变屈服后抗剪性能试验的主要结果。文中还专门讨论了高长比大的高层建筑中的抗震剪力墙剪跨比不大的理由;并以国内外已有的试验结果为依据对我国现行规范剪力墙抗震抗剪承载力公式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6.
进行了6个剪跨比为1的超短柱的滞回性能试验研究,其中包括2个钢筋混凝土柱(RC)、2个不设剪力连接件的型钢混凝土(SRC)柱和2个设剪力连接件的型钢混凝土柱.试验结果表明,不设剪力连接件的SRC超短柱的破坏模式为粘结破坏,与RC超短柱相比,其抗剪承载力和变形能力无显著提高,但耗能能力有所提高.设置剪力连接件的SRC超短柱的破坏模式为斜压破坏,与不设剪力连接件的SRC超短柱相比,其抗剪承载力和变形能力显著提高.随轴压比的提高,SRC超短柱的抗剪承载力提高;但轴压比对SRC超短柱的延性和变形能力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广西向阳坪地区剪切带与铀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阳坪地区构造体系由一系列浅层次的脆性剪切带和中深层次的韧性剪切带组成.从韧性剪切带向脆性剪切带转变过程中,K的富集可使富铀岩体发生碱交代,增大其中铀的活化性,并在脆性剪切带中富集成矿.随着流体向上运移,进入到一个半开放体系,液相成分增多,温度和盐度降低.成矿期均一温度和盐度值分别为154—248℃和9.28%-15.2%,与脆性剪切变形阶段温度和盐度条件相似,反映脆性剪切变形阶段主导着向阳坪地区铀成矿作用,脆性剪切带能为铀富集提供充足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规则锯齿型软弱结构面的剪切特性,利用FLAC3D建立岩体软弱结构面的三维计算模型,分析结构面的剪切强度和变形特征.结果表明:剪切应力和剪切位移的关系从初期的线性特征转变为非线性特征;软弱结构面和岩体的耦合作用导致结构面的等效粘结力和等效内摩擦角均小于二者的平均值;迎剪切方向的结构面主要发生剪切破坏,而沿剪切方向的结构面主要发生拉伸破坏.结构面的剪切强度与剪切速率成线性关系;随着结构面厚度的增加,试样的剪切强度逐渐减小.研究得到的结果可为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直剪试验中对土抗剪强度的一种修正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为了消除直剪试验过程中,剪切面积变化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建立了直接剪切试验中剪应力变化方程.方法 并根据室内直剪试验资料和剪应力变化规律,对比分析考虑与不考虑试样剪切面积变化的情况.结果 得到了不同正应力下土的抗剪强度变化曲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抗剪强度修正系数口的概念,确定了其变化规律,进而提出了抗剪强度修正公式.结论 研究表明抗剪强度修正系数的应用克服了直剪试验存在的部分缺陷,提高了利用直剪试验确定土的抗剪强度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抗震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梁、柱剪力增大系数是保证结构抗震安全性的关键指标之一。中国结构设计规范对各抗震等级的剪力增大系数取值作了规定,但却未见有关实际控制效果的研究成果发表。按照现行设计规范设计了3个规则空间框架结构算例,分别位于设防烈度7度(0.15g)区、8度(0.20g)区和9度(0.40g)区。对每个算例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非弹性动力反应分析,以不少于90%的梁、柱满足“罕遇地震作用剪力”小于“平均强度抗震抗剪能力”为标准,判断剪力增大系数取值的有效性。当不满足该标准时,调整剪力增大系数取值,直到满足上述标准。结果表明,现行结构设计规范对框架梁取用的剪力增大系数有效,可继续使用;框架柱剪力增大系数取值,在一级抗震等级时过大,在二、三级抗震等级时不满足上述标准。建议了两套柱剪力增大系数的取值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