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通过对高校护理专业进行的有关环境教育的调查,对目前高校护理专业环境教育的现状、师生环境综合素质进行了数据统计和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加强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加强学生环境教育的实践活动,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的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2.
高校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改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普及环境教育势在必行。高等院校作为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环境教育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针对我国高校非环境专业提出了环境教育改革措施,旨在提高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高校加强环境教育的意义,提出了高校环境教育的目标。认为环境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将环境教育的内容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各门课程教学中去,并在学生日常管理和教育工作中,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环境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由市场引导就业和决定学生的发展需要的状况越来越明显 ,高校应该抓住这一渠道开展培养教育活动。在分析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 ,通过与美国大学就业机制进行比较、借鉴 ,提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就业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一些设想 ,并探讨利用此渠道加强教育和引导 ,营造积极向上的就业教育环境 ,做好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就业指导一个有待挖掘的教育渠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由市场引导就业和决定学生的发展需要的状况越来越明显,高校应该抓住这一渠道开展培养教育活动。在分析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通过与美国大学就业机制进行比较、借鉴,提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就业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一些设想,并探讨利用此渠道加强教育和引导,营造积极向上的就业教育环境,做好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绿色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高校环境教育的意义人手,分析了了当前高校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教育“绿色化”的一些对策,以使之朝深远发展.  相似文献   

7.
环境问题是20世纪以来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加强环境意识教育已成为人类共同的呼声。本文阐述了现代环境意识的内涵,在分析我国当代大学生环境意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环境意识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深入发展,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兴媒介,不仅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而且更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方式,发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舆论阵地,但同时也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在剖析网络环境给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关于完善我国高校环境教育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高校实施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分析目前我国高校环境教育的现状及其所面临的不足,就如何完善我国高校的环境教育提出若干相应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0.
要改变目前环境状况和加强环境管理,更好地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不仅要求各级政府充分发挥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方面作用,而且要积极开展环境教育,使全社会都关心和保护维系人类生存的环境。本文在分析环境管理各种手段的基础上,指出环境教育在环境管理各种手段中重要的基础作用,总结日本以环境教育促环境管理的经验,强调积极加强环境教育,以便不断促进我国的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11.
伦理道德的产生与人类的历史发展、生活状况密切相联,生态伦理是人类生存危机感的反映。生态伦理作为社会伦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一般的社会伦理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不存在脱离于一般社会伦理的完全独立的生态伦理。生态伦理教育是通过教育手段,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思想观念、感情和意志,自觉应用生态道德准则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善"待自然,能动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环境保护目的,使人类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无论从当前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现状来看,还是从高职院校生态伦理教育的现状来看,都迫切需要加强高职院校生态伦理教育。  相似文献   

12.
生态环境问题已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今天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直接决定未来社会环境意识主流,然而当前大学生环保意识状况堪忧。究其原因,与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传统环境道德观和现有德育教育体制滞后无不相关。反思环境危机的哲学根源、革新生态教育新模式、树立大学生时代新德性是生态环保之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3.
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道德问题 ,环境道德就是调节人与自然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强化环境道德教育 ,培养人们的环境道德 ,是协调人与环境关系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两课”教学是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学校的一些实际工作可为道德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环境经营问题展开探讨,分析了环境经营的现状及企业进行环境经营的重要性,指出企业家在环境经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强调构建企业家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是企业有效进行环境经营的重要手段,并对建立企业家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提出了构想。  相似文献   

16.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和程序,它是项目方或环境工作组与公众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公众参与环评的程度和影响还不大,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的现状,决定了其中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主导社会范式是变化的,而对它的变化原因的探讨很少,从环境社会学角度的分析就更少了。本文主要从主导社会范式的变化角度,通过对其变化的环境原因的思考,进行了广泛的环境社会学分析。得出了主导社会范式的变化主要是由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们对这种环境变化做出以人为中心的反映而引起的,并在社会中有较为广泛的表现。体现在人们对社会的发展模式的争论上。启示人们要重视环境的变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同时也要求人们在提出发展模式时要充分考虑到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由于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工程师在工程实践中不仅要注意工程建造的专业内容,还要关注环境保护,尽可能减少工程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因此,高校的工程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应引入可持续环境伦理思想,使未来的工程师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明确自身的环境伦理责任,从而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能以节约资源与能源为准则,不再破坏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广场步行空间具有交通、景观、游憩三重功能。片面强调空间的视觉审美,忽视使用者的环境行为因素,会降低人们对广场整体的质量评价。基于此,从人在广场中的两种步行行为出发,通过分析影响行为的环境因素,并结合广场周边环境,探讨步行空间的设计,为广场步行空间设计提出设计建议,构建人与环境和谐的广场空间。  相似文献   

20.
中职新生人校后,由于生活、学习以及人际交往环境的改变,将面临种种不适应问题。因此,应对新生进行入学心理则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做好新生人学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实现角色转变;以人的可持续全面发展为本,帮助学生做苷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树立悦纳自己、悦纳他人的处世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