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老化后天然橡胶隔震支座的性能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老化后的天然橡胶(natural rubber,NR)块体进行切片试验,分析了NR隔震支座的内部老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隔震支座的有限元模型,确定了合理的橡胶本构关系,进而通过有限元分析预测了老化后橡胶隔震支座的性能变化,确立了采用有限元方法预测老化后NR隔震支座性能的方法,并通过一个使用了38 a的NR隔震支座的实测结果对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厦漳大桥地处地震高烈度区.为了解决其抗震问题,厦漳大桥北汊南引桥采用普通铅芯隔震橡胶支座和滑动限位式铅芯隔震橡胶支座混合隔震,本文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对其进行有限元动力分析,并与全部采用普通铅芯隔震橡胶支座对比,从理论上验证隔震支座的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3.
基于有限元理论,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 Nonlinear建立了底部2层框架上部砌体非隔震结构和基础隔震结构的实体模型,并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对此模型进行了3向(2个水平向和1个竖向)地震作用的地震反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底部2层框架上部砌体结构采用基础隔震技术后。结构的水平地震反应明显低于相应非隔震结构的水平地震反应.尤其是刚度突变的转换层,隔震后水平地震反应降低很多,但基础隔震结构的竖向地震反应有可能会增大,危及基础隔震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SSI)会对结构的地震反应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不同场地条件下结构的地震反应也不同。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土-隔震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整体有限元分析模型,针对不同场地类别,分析SSI效应影响下的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反应规律及隔震效果。研究表明,随着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增大,基础隔震结构层间位移、隔震层位移、基础转动角度及加速度反应呈现增大趋势。随着场地条件变差,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也随之加大,隔震层的隔震效率明显较低,尤其是在Ⅳ类场地条件下影响更为明显。在场地条件差、基岩输入峰值加速度大的情况下,土体SSI效应对隔震结构地震反应的不利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正>国内首台750kV互感器一体化检测设备在新疆750kV西山变电站一次投用成功。该设备在检测效率、安全性、设备集成度等方面均开创了国内先河。据了解,该设备由国网新疆电力公司所属电力科学研究院历时约1年研发成功,主要应用于750kV电压互感器的现场误差检测,实现了对750kV电压标准、谐振电抗器、检测设备等传统分离的所有一次和二次设备的整合,仅需连接测试电源及被试品  相似文献   

6.
以某六层框架复合隔震结构为例,运用有限元分析程序,对一般抗震结构、纯夹层橡胶隔震结构和复合隔震结构三种方案进行了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从分析结果得出纯橡胶隔震结构和复合隔震结构有明显的隔震、减震效果。复合隔震结构从结构的造价和抗震安全度更能体现其优越性,这对复合隔震结构的设计和分析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天津永定新河特大桥南引桥的抗震问题,采用了铅芯隔震橡胶支座隔震技术,依靠隔震支座延长桥梁的自振周期,增加桥梁结构的附加阻尼,从而降低桥梁的地震力,提高桥梁的安全性.在研究中,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南引桥在隔震、非隔震两种状态下的地震反应进行了时程分析,同时对支座的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对比分析结果,从理论上验证了铅芯隔震橡胶支座的隔震效果.  相似文献   

8.
地震发生时坝体和库水之间相互耦合,产生动水压力,而动水压力又反作用于坝体,提出采用气幕隔震技术消减动水压力,以提高拱坝抗震性能。用流固耦合理论,建立了坝体-气幕-库水隔震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了气幕隔震的减震机理和隔震效果。对拱坝进行三维动力有限元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气幕隔震对动水压力反应、加速度反应均有显著影响,尤其是动水压力,气幕可使动水压力减少约65%效果。另外,对坝面动水压力典型分布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框架复合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某六层框架复合隔震结构为例,运用有限元分析程序,对一般抗震结构、纯夹层橡胶隔震结构和复合隔震结构三种方案进行了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从分析结果得出纯橡胶隔震结构和复合隔震结构有明显的隔震、减震效果。复合隔震结构从结构的造价和抗震安全度更能体现其优越性。这对复合隔震结构的设计和分析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保博物馆内文物的防震安全,首先,提出了两种新型滑板型文物隔震支座,分别为固定刚度支座和变刚度支座。其次,建立了对应的“支座-展柜”系统有限元模型。同时,建立并提取某博物馆有限元模型不同工况下的楼层波,进行“支座-展柜”模型的时程分析,研究两种文物隔震支座的隔震效果、适用性,并完成支座设计。结果表明:滑板型文物隔震支座可同时实现XY 两方向的隔震,同时,变刚度支座还可实现文物在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的隔震目的;固定刚度支座和变刚度支座在隔震楼层波下的平均隔震效果约为60%、80%,非隔震楼层波下的平均隔震效果约为90%、95%;变刚度支座的隔震效果优于固定刚度支座。最后,得到了两种新型滑板型文物隔震支座的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可为后续工程应用提供必要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1.
宜昌江南500 kV变电站500 kV构架是我院设计的一个较为完整的全联合构架,其结构布置在贯彻典型设计的基础上,并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设计.将出线构架柱采用单杆柱代替常规的A型柱,中间构架柱采用A型柱,出线构架通过母线构架梁及主变进线构架梁与中间构架联合在一起,形成全联合受力体系.本文重点论述了其结构受力特点及结构方案、荷载组合、计算结果分析、杆件选择、节点设计等,并和常规500 kV构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提出了较为合适的500 kV全联合构架结构型式,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基础隔震结构对于隔震层的整体性要求较高,隔震层构件的连接性能则直接影响着隔震层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本文针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隔震结构的隔震层部分,对梁底纵筋的焊接连接方式进行了改进并开展拉拔试验,提出了一种新的框架节点连接方式。利用ABAQUS建立了新型隔震层框架节点与传统现浇节点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施加低周往复荷载作用,对比两类节点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差异,并对新型隔震层框架节点的连接构造进行改进。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钢板焊接连接时,钢筋连接试件的抗拉强度与通长钢筋接近,在钢板上开槽再焊接可显著减小连接钢板的弯曲变形;预制装配式隔震层框架节点的承载能力、刚度和耗能能力均低于现浇节点,但变形能力较强;在预制梁端部增设锚固钢筋后,梁端局部区域的配筋增大,预制装配式隔震层框架节点的承载能力、刚度和变形能力均显著提高,由于锚固钢筋抑制了梁端受力纵筋的塑性发展,因此耗能能力较降低;改进的预制装配式隔震层框架节点的承载能力、刚度和变形能力均强于传统现浇节点,具有良好的结构整体性,可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13.
工程师设计桥梁时可选用的结构装置越来越多,这些装置能改变特定时段内桥梁的特性,工程师可使用阻尼器或隔振装置来减小桥梁受力,或使用冲击传递装置(STU)来加固桥梁,这种冲击传递装置能及时锁定并传递荷载从而形成一个固接的整体结构,重点介绍了STU在盂加拉国帕克西桥中的应用,由于梁体超长,帕克西桥中使用的最大STU行程超过750mm,极限承载力达11500kN,总安装长度3530mm,是曾经应用于桥梁中的最大的STU之一。  相似文献   

14.
对平面不规则大底盘单塔楼进行隔震分析,分别将层间隔震支座及基础隔震支座应用于此类结构,分别建立层间隔震及基础隔震以及传统的抗震结构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对某单塔楼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进行动力时程分析.通过楼层剪力,层间位移以及楼层加速度对比,表明采用隔震装置结构的减震效果明显,同时表明由结构平面布置不规则所导致的扭转效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隔震层的设置位置对大底盘单塔楼隔震结构的地震响应的影响,以一底盘为3层、塔楼为8层的隔震结构模型为背景,分别将隔震层设置在基础、底盘1层和3层柱顶、塔楼1层柱底和柱顶,由此建立5个隔震结构模型,采用时程分析法,对比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结果表明:相对于抗震结构,5种隔震结构地震响应都有显著的降低,随着隔震层位置的升高,层间隔震结构隔震效果逐渐降低;与隔震层直接相连的下支墩独立柱的层间位移都出现放大的现象;大底盘隔震结构首层的层间位移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放大现象。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大型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对采用基础隔震框架结构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进行了动力时程分析,分析了基础隔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剪力,并与未隔震相同结构建筑的位移、剪力进行了对比,以评断隔震结构的减震效果,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论.结果表明,隔震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仍处于弹性工作状态,具有优越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7.
针对自主创新设计开发的非道路龙门卧式柴油机机体,分析了龙门卧式机体的结构特点,建立了机体装配组件有限元模型并通过自由模态试验进行了验证,计算分析了龙门卧式机体结构低阶固有频率和振型,并与传统隧道卧式机体结构的低阶模态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型非道路卧式柴油机龙门机体结构紧凑、润滑油道短、冷却效果好、铸造和加工方便;其低阶固有频率较高,整体刚性较好,各阶模态固有频率均大于500 Hz.  相似文献   

18.
利用PRO/E软件对门式起重机进行三维建模,导入ADAMS软件,通过系统简化、样机装配、施加载荷等步骤,对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状态进行了模拟.通过分析仿真结果,找出了危险的结构区域,为门式起重机的设计和结构分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立式微铣床的设计期间,对机床常用结构进行拓扑优化分析,初步确定龙门结构基本形状。然后通过Ansys Workbench中的Design Exploration模块设计仿真实验,采用响应面法(RSM),以减小静力变形量和应力为目标,对立式微铣床龙门结构的跨度和高度参数进行了优化,利用权函数法得出该模型下的最优结果,加强了立式微铣床龙门结构稳定性。最后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该立式微铣床整机结构进行了动静态特性分析,对微铣床结构设计上能否满足设计要求进行了校核。  相似文献   

20.
滑动支座式基底隔震结构的动力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具有干摩擦特性的滑动支座式基底隔震系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数学模型,并建立了基于这种数学模型之上的系统动力响应的递推计算格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