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可能的途径一般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染病的禽类对人类造成的感染,二是染病禽类排泄在环境中的分泌物对人类造成的感染.根据禽流感病毒对人类的传播机制,利用微分方程建立了禽类和人类两个群体间的禽流感传染病模型.经过计算得到疾病流行的基本再生数R_0,证明了R_01时无病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以及R_01时地方病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理论结果,并模拟了捕杀禽类和对禽类生存环境消毒对抑制禽流感的影响,发现捕杀和消毒两种方案都能够降低染病者的人数,从而实现对禽流感疫情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为了获得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2008流感病毒的基因序列及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以便对一个基因家族的生物学特征有一个简明扼要的了解,针对目前流行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基因序列及其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采用动态规划算法对其一级序列进行序列相似度分析,获得了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NA和M基因片段以及2008年猪源性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相应基因片段同源性高、在有些位点发生了基因突变增添和突变缺失等重要基因信息。为此次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研究含迁入、生育、死亡、垂直传播以及隔离干预情形下的变种群量SIRS型传染病模型及其控制策略.依据无病平衡点的全局渐近稳定性条件,得到优先强化隔离染病个体、限制易感群体流动与控制疾病垂直传播以及折衷考虑人道主义与无条件救治代价的传染病综合控制策略;数值仿真验证了策略的有效性.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4.
为了考虑媒体宣传对传染病控制的影响,建立了一类具有双线性接触率且带有媒体引发的意识累积密度的SISM传染病模型,利用Liapunov函数和几何判别法给出了无病平衡点及地方病平衡点的全局渐近稳定性条件.并将模型研究结果应用于甲流H1N1疾病中,分析了媒体宣传对疫情控制的作用,结合实际发病数据检验了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羟丙基葡聚糖凝胶、正相硅胶、反相硅胶等色谱层析材料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semi-PHPLC)等色谱层析技术,从昆明山海棠茎叶的95%甲醇水提取液中分离鉴定了9个二萜类化合物(包括对映贝壳杉烷型1,松香烷型2~8和异海松烷型9),其中化合物3,5和8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采用MTT法、Griess法和CellTiter-Glo化学发光法评价了肝癌细胞毒、NO生成抑制和抗流感病毒活性,化合物8对肝癌HepG2(IC_(50)=0.2μM)和肝癌阿霉素耐药株HepG2/Adr(IC_(50)=2.7μM)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2,3,7和8具有显著的抑制NO生成活性(IC_(50)范围:0.001 9~15.4μM);化合物4和7具有抗A/PR/8/34 (H1N1)流感病毒(达菲耐药株)活性,EC_(50)分别为38.6±10.7μM和22.9±6.4μM;化合物7还具有显著的抗A/Hong Kong/8/68 (H3N2)流感病毒(敏感株)活性,EC_(50)为21.6±0.6μM.  相似文献   

6.
考虑疾病在传播过程中病毒产生变异的影响,建立了具有病毒变异情况的SEIR传染病模型,借助Liapunov函数,分析了无病平衡点和地方病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模型中的参数对疾病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依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传播规律建立了 一类考虑隔离和治疗措施的SEIAHRMSqEq传染病模型,计算了模型的控制再生数.根据Hurwitz定理证明了模型的无病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并进行了敏感度分析.最后对控制再生数的相关参数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增强对易感者的隔离措施和减少接触率可以有效降低疾病暴发的规模.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一类禽类患病系统具有潜伏期而人类染病系统受到随机白噪声干扰的随机禽流感模型的渐近性质.首先通过构造停时和Lyapunov函数及伊藤引理的方法得到了随机模型全局正解的存在唯一性.其次证明了在禽类患病种群灭绝的情形下,人类患病种群必将灭绝的结果;再次得到了禽类患病种群长期存在的前提下,由于随机因素的干扰,人类患病种群终将趋于灭绝的充分条件.最后通过数值模拟比较了人类染病种群在确定性和随机性系统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宿主种群具有非线性恢复率的媒介传染病模型并研究了系统的动力学性态.首先计算出系统的基本再生数,并给出无病平衡点稳定性条件,进一步证明了系统可能存在两个、一个或没有正平衡点.若系统存在两个正平衡点,则染病者数量较小的平衡点为鞍型,染病者数量较大的平衡点是稳定的或不稳定的,并给出系统经历Hopf分支的条件.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发现系统存在鞍结点分支、 Hopf分支及Bogdanov-Takens分支.研究结果将为控制媒介传染病的传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谣言传播模型不考虑人群评价对谣言传播的影响,但随着弹幕、评论点赞、评论排序等新机制的广泛应用,人群评论对谣言传播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基于上述情况,本文提出一类新型的基于评价机制的ICST谣言传播模型,该模型将人群细化为无知者(I)、评论者(C)、传播者(S)和静默者(T)四类.在验证平衡点存在性的基础上给出了谣言传播阈值R_0,并依据模型的网络结构构造李雅普诺夫函数证明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最后,设计仿真算法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