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采用铁尾矿砂取代河砂充当混凝土细集料、钢渣取代碎石充当混凝土粗集料配制铁尾矿-钢渣集料水泥混凝土,并对混凝土强度、早期抗裂性能和长期体积变形等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铁尾矿砂充当细集料不利于混凝土强度,而当钢渣以小掺量加入铁尾矿砂混凝土时,可以减弱铁尾矿砂对混凝土强度的劣化效应;适当掺量铁尾矿砂可以抑制由钢渣引起的混凝土膨胀变形,从而提高钢渣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能与体积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废弃混凝土通过一系列再生工艺可以得到再生混凝土细集料,将其部分或全部替代天然砂配制混凝土可以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但是再生混凝土细集料特殊的性质会使得掺再生细集料的混凝土性能与普通混凝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在研究再生混凝土细集料的粒径和物理特性对水泥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影响的基础上,探讨再生混凝土细集料对混凝土的抗气渗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碳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再生细集料在破碎制备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缺陷和粉料,采用一定量的再生细集料替代天然细集料配制混凝土,其物理力学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碳化能力均与基准混凝土有明显差异。如再生细集料最小粒径从0.16 mm及以下提高到2.36mm就可以明显改善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以万州新田长江大桥工程为依托,通过试验研究了轻集料的颗粒级配、粒径、粒型、筒压强度和预湿程度等对轻质超高性能混凝土(LUHPC)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收缩的影响,同时通过轻集料孔结构分析和SEM初探了轻集料改善LUHPC性能的微观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轻集料最大粒径的减小和筒压强度的增大,LUHPC的表观密度增大,力学性能提高;当细轻集料粒径2.36~4.75mm∶1.18~2.36mm为7∶3时,细轻集料与各种粉料间的堆积程度最大,抗压强度最高;圆球型细轻集料制备最适合制备LUHPC;随着轻集料预湿饱水程度增加,LUHPC内部相对湿度提高,LUHPC收缩减小。高强细轻集料的多孔结构,可以吸收大量水分,混凝土在凝结硬化后可形成轻集料-水泥石界面处的嵌锁结构,从而大幅度提升LUHPC性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研究透水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配制出强度高于30MPa并满足透水要求(透水系数不低于1mm/s)的路面材料.方法采用轻型击实密实方法,利用粗集料的级配试验及改变砂率试验进行平行对比,确定最佳级配,根据水灰质量比与强度及透水系数关系曲线,确定合理的水灰质量比.结果随着锤击次数的增加,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及体密度增大,当达到18次后,强度及体密度趋于稳定;粗集料存在最佳级配,当采用5~10mm、5~25mm两种集料质量比为1:1时,空隙率最低;保证透水混凝土透水能力的同时,随着细集料掺量的增大,透水混凝土的强度也增大,最佳砂率为20%;当保持水泥用量不变,随着水灰质量比的增大,透水混凝土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水灰质量比存在最佳范围,本研究最佳水灰质量比0.26.结论采用分层锤击的密实方式,选择最优的级配,保证透水能力的前提下控制细集料的掺量及水灰质量比,可以配制出强度高于30MPa的透水混凝土,满足透水路面面层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玻璃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流动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在混凝土中分别掺入不同掺量的普通玻璃纤维、耐碱玻璃纤维,测定了玻璃纤维混凝土的流动性、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结果表明:混凝土的流动性随着玻璃纤维掺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玻璃纤维改善了混凝土的抗压与抗折破坏形态,提升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当耐碱玻璃纤维掺量为9kg/m~3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升了23.5%。当耐碱玻璃纤维掺量为6kg/m3时,混凝土抗折强度提升了43.9%。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不同掺率耐碱集束型玻璃纤维混凝土的力学韧性,本文对不同体积掺率的耐碱集束型玻璃纤维混凝土和钢纤维及粗聚烯烃纤维混凝土进行了轴拉、四点弯曲韧性和三点切口梁断裂试验。分析了纤维掺率对耐碱集束型玻璃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和同体积掺率的钢纤维和粗聚烯烃纤维混凝土进行了比较。试验表明:耐碱集束型玻璃纤维混凝土轴拉性能优于同体积掺率的粗聚烯烃纤维混凝土,轴拉强度和极限拉应变均略高于同体积掺率的钢纤维混凝土;耐碱集束型玻璃纤维体积掺率为0. 75%时,弯曲韧性值和峰值强度比素混凝土分别提高了191. 73%和11. 47%,断裂韧度和断裂能比素混凝土分别提高了28. 16%和268. 69%,该掺率下耐碱集束型玻璃纤维混凝土弯曲韧性指标和断裂力学指标增幅较大。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剑麻-耐碱玻璃纤维混凝土基本强度,设计了30组不同纤维掺量的混凝土试件,测试并分析其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剑麻纤维和耐碱玻璃纤维单掺和双掺均能大幅提高普通混凝土基本强度,试验中纤维体积掺量为1.5 kg/m3时,单掺剑麻纤维,混凝土基本强度提升5.65%~15.74%;单掺耐碱玻璃纤维,混凝土基本强度提升3.03%~9.14%;混掺剑麻纤维和耐碱玻璃纤维,混凝土基本强度提升8.33%~21.31%,且试件强度提升效果表现出劈裂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研究成果对剑麻-耐碱玻璃纤维混凝土的制备以及植物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的室内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再生集料的强度、含水率、取代率等因素对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利用AutoPoreⅣ9510型光导材料细空隙测定仪等仪器分析了不同再生集料掺量下混凝土的微观构造及性能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当再生集料的掺量不超过60%时,再生混凝土的坍落度、抗压强度等性能下降,通过适当调整再生混凝土的配比,可以满足水泥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钢渣部分或全部替代天然集料对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和体积变形行为的影响,对使用不同种类集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干缩变形和早期塑性开裂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钢渣取代天然集料将使抗折强度稍微降低而抗压强度有一定提高,也将显著改善混凝土的早期塑性开裂行为;废旧轮胎胶粉颗粒取代10%细集料能够显著降低全级配钢渣集料混凝土的膨胀、普通混凝土的干燥收缩,也将使混凝土的强度有所降低;弹性废旧轮胎胶粉颗粒的使用,可以改善钢渣混凝土的体积变形。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剑麻-耐碱玻璃纤维混凝土基本强度,设计了30组不同纤维掺量的混凝土试件,测试并分析其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剑麻纤维和耐碱玻璃纤维单掺和双掺均能大幅提高普通混凝土基本强度,试验中纤维体积掺量为1.5 kg/m3时,单掺剑麻纤维,混凝土基本强度提升5.65%~15.74%;单掺耐碱玻璃纤维,...  相似文献   

11.
高性能填充轻集料混凝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钢管混凝土结构高性能填充材料的制备问题,选用高强水泥、粉煤灰、硅灰、膨胀剂、页岩陶粒、页岩陶砂与天然砂组成的混合细集料、高效减水剂和增稠剂制备出具有轻质、微膨胀和自密实性能的高强混凝土,设计18个试验组对比分析了混合细集料中天然砂体积分数、胶凝材料用量和体积砂率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物理力学性能和硬化变形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选用上述原材料,采用内掺法和松散体积法进行掺合料和混合细集料用量设计,调整混合细集料中天然砂和陶砂的体积比来改良颗粒级配,每m3混凝土掺入540~570 kg胶凝材料,体积砂率取值47%左右,可制备出适用于钢管轻集料混凝土结构的高性能填充轻集料混凝土.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工程应用,以再生细骨料取代天然砂为研究参数,配置4组配合比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并制作立方体和棱柱体抗压强度试件,通过不同龄期的4组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压性能试验,研究再生细骨料取代率对富含砖粒再生混凝土抗压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28 d龄期下再生混凝土的抗压性能随再生细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而减小,而在3 d和7 d龄期下再生细骨料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的抗压性能的影响较小。提出了考虑再生细骨料取代率影响的富含砖粒再生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关系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3.
用碎石、粉煤灰陶砂和河砂作为混合集料配制不同细集料组成的次轻混凝土试样,研究它们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掺入少量粉煤灰陶砂(陶砂体积分数为25%)的次轻混凝土抗压强度得到提高,表现出较为理想的轻质高强特性。上述现象归功于混合细集料中大小颗粒搭配较好,陶砂的微泵内养护效应以及陶砂表面具有潜在活性物质参加火山灰反应,强化了陶砂与水泥石的界面强度,使掺入体积分数为25%陶砂的次轻混凝土在各龄期具有最高的强度。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当次轻混凝土中陶砂体积分数为25%时,其导热系数可降低42%,即掺入适量陶砂可明显提高混凝土的保温隔热性能。  相似文献   

14.
简明介绍了包头地区粉煤灰的成分和特点.实验表明,粉煤灰掺入后对混凝土的和易性、骨料、水灰比和最终抗压强度都有所改善.粉煤灰对提高混凝土的塌落度有明显作用,可以减少水泥和细骨料的比例等.水泥用量不变时,加入适量粉煤灰可以提高混凝土最终抗压强度.实验表明,包头地区粉煤灰完全可以在混凝土工程中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火灾后预制空心板采用钢筋网细石混凝土加固前后的力学性能和破坏形态,对不同受火时间条件下采用钢筋网细石混凝土加固预制空心板的8个试件进行静力试验,其中3个对比未受火未加固试件,1个未受火加固试件,4个分别受火15、30、45和60 min后的加固试件。研究结果表明,钢筋网细石混凝土加固受火预制空心板均发生弯曲破坏;加固能有效抑制试件的开裂,提高弯曲刚度。加固试件的开裂荷载和极限荷载均大幅提高,极限位移有所降低。相同荷载作用下,钢筋网中受压纵筋压应变和孔洞内埋设受拉纵筋拉应变均随受火时间增加而增大。在考虑材料火灾损伤基础上,采用等效截面法计算加固试件的极限承载力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试验利用粒化高炉矿渣取代部分砂(特细砂)作为细骨料拌制混凝土,以不同的矿渣代砂率为主要变量,对10组不同配合比混凝土的流动性,立方体抗压强度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的流动性随矿渣代砂率的增加逐渐降低,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随矿渣代砂率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矿渣的最优代砂率为60%;矿渣细骨料对混凝土后期强度的增长有促进作用。同时拟合出适合于矿渣代砂混凝土抗压强度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7.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different generations of recycled fine aggregate(RFA) in structural concrete in a chloride environment was evaluated by study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RFA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ncrete. The different generations of RFA were recycled by following the cycle of ‘concrete-waste concrete-fine aggregate-concrete'. The properties of three generations of repeatedly recycled fine aggregate(RRFA) we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and we focused on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splitt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chloride ion permeability of the related structural concretes with 25%, 75%, and 100% replacement of natural fine aggregates with RFA.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quality of RRFA presents a trend of slow deterioration, but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all RRFA still fulfils the quality requirements of recycled fine aggregate for structural concrete. All RRFA concretes achieved the target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40 MPa after 28 days except for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the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and the third generation of the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with 100% replacement, and all the concrete mixes achieved the target compressive strength after 90 days. The insights obtained in this study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at least three generations of RRFA for the production of normal structural concrete with a design service life of 100 years in a chlorid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8.
For the sake of expou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arse/fine aggregate volume content and properties of self-compacting concrete(SCC),a parameter of aggregate space coefficient is proposed to study systematically the effects of fine/ coarse aggregates on workability,strength and volume stability of SCC by experiments. The optimized coarse/fine aggregates volume content of SCC was discussed with regard to specified properties. Results indicate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gregate space coefficient and properties of SCC not only in fresh state but also in hardened state. With the increasing coarse/fine aggregate space coefficients,workability of fresh SCC will be improved,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decreases slightly and shrinkage of SCC however increases. When coarse aggregate space coefficient ranges from 1.2 to 1.7 and the fine aggregate space coefficients is from 0.6 to 1.0,SCC can meet self-compactability requirements in fresh state and have a good volume stability and appropriate strength in hardened state. The results will benefits for developing a new mixing design method for SCC.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再生粗细骨料对混凝土干缩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再生骨料对混凝土的干缩影响显著,尤其是再生细骨料。重点研究了高强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干缩特性,通过高强再生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干缩率仅稍大于天然粗骨料混凝土,与其基本相当。在再生混凝土中掺膨胀剂具有很好的补偿收缩效果,达到高强再生混凝土微千缩的目的。研究表明,干燥环境养护对再生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明显大于普通混凝土,因此,再生混凝土更需注意保湿养护。还从界面结构和骨料特性分析了再生混凝土的干缩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