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在天气学分析的基础上更有效地利用数值预报产品,提高宁夏石嘴山市强降水的预报水平,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对石嘴山市一次强降水天气(2008-07-13)的天气形势、卫星云图和物理量场进行了天气学成因分析,并就欧洲中心、T213、WRF和日本等数值预报产品对该次强降水的预报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强降水是在有利的天气尺度环流背景和物理量场条件下,2个中尺度系统的作用结果所致。各类数值预报产品对该次强降水天气的预报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030722"宁南山区雹暴天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T213数值预报产品,对2003年7月22日发生在宁南山区的雹暴天气进行了天气学成因分析,并对成雹的物理机制、大气层结稳定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通过对T213数值预报产品应用分析发现:该产品趋势预报与宁夏降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其物理量场对宁夏南部山区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次降水过程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结合宁夏精细化预报产品,对2003年9月5日的一场降水过程进行了雷达气象学和中小尺度天气学分析,得到了一些初步结果,分析表明:多普勒雷达降水回波强度变化、降水回波总面积、强回波面积与降水过程相吻合,多普勒速度场、回波顶高、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对应的上升气流以及温度平流对这次降水具有预报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宁夏“2014-06-03”强降水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动站雨量、MICAPS调阅的常规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银川雷达资料等,对宁夏2014年6月3日中到大雨天气中尺度影响系统、物理量场特征、银川雷达演变以及预报偏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00 h Pa高原北部有冷槽扩散东移,700 h Pa河西地区有冷式切变,宁夏南部有暖式切变影响系统;物理量反映降水前中低层具有较好的能量储备,850 h Pa宁夏处于330~350 K能量区;强降水主要出现在整层基本为负速度区时段内,水汽通量散度的辐合、强正涡度的存在互相影响加强雨强;雷达反射率因子显示有强回波叠加在大片层状云回波上;降水性质以混合性为主.  相似文献   

5.
宁夏北部强降雪天气的非地转湿Q矢量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利用数值预报产品,提高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MM5的释用能力,做好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引用非地转湿Q矢量理论对2006年1月18-19日宁夏北部一次强降雪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hPa西风槽、700hPa偏南风低空急流、地面倒槽、冷锋是这次宁夏大范围降雪的主要影响系统;非地转湿Q矢量流场辐合中心和宁夏北部强降水中心有很好的对应关系;锋生函数的正大值与强降水中心对应较好,可以认为对宁夏冬季强降水中心有一定的指示意义;最强降雪区出现在Q矢量散度正负值交界附近的负值区上升支一侧.  相似文献   

6.
利用地球同步气象卫星GMS-5的红外资料,计算了宁夏21个气象站点处的气象卫星资料导出量.应用宁夏各站近年来夏季逐时降水资料,通过对6839个降水个例中气象卫星资料的对比分析,发现宁夏夏季逐时降水,特别是强降水过程,在气象卫星红外资料中具有较明显的表现特征.各类降水发生时,灰度值在40~210之间,亮温介于220~310K之间,灰度变率为±100,灰度梯度在0~80之间.5mm以上强降水发生时,上述物理量的范围有不同程度缩小.各地降水极大值均产生于较暖云体之中,且大部地区强降水时云体稳定.通过对宁夏强对流特点及降水天气气候学特征的分析,发现宁夏强降水产生时,大气中水汽含量与中国南方相比显著偏低.由于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特性的影响,宁夏区域冷空气与水汽配合困难,特别是低层水汽输送不畅,难以形成非常有利的强降水条件.这是宁夏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一研究对进一步认识宁夏更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天气演变的物理机制,掌握其内在规律,进而建立精细化预报模型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2007年6月宁夏石嘴山市连阴雨中暴雨天气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提高宁夏石嘴山市暴雨的预报水平,做好防汛减灾工作,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数值预报产品,非静力平衡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MM5的导出量,对2007—6—15—22日宁夏石嘴山市夏季连阴雨中暴雨天气特征及物理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发生在500hPa稳定的东高西低形势下,巴尔喀什湖低槽和副高为连阴雨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条件.低空急流、切变是暴雨产生的主要影响系统.该次石嘴山市连阴雨中的暴雨天气在动力和能量场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特征,尤其是螺旋度及假相当位温场大值区和连阴雨中的暴雨天气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宁夏对暴雨天气的预报能力,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及卫星、雷达等先进探测工具,应用天气学和诊断学方法,从环流形势及影响系统、动力条件和水汽条件等方面对2004年8月19日固原市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剖析该次暴雨形成的物理机制;应用MM5中尺度模式对暴雨天气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MM5对强降水过程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9.
宁夏主要灾害性天气精细化预报概念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提高定点、定时、定量的精细化预报水平,综合利用气象卫星红外资料、宁夏区域非静力平衡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高时间、高空间分辨率产品及导出量,针对宁夏主要灾害性天气,以精细化预报为目的,利用3215时次个例,通过卫星气象学、天气学诊断分析,研究了宁夏主要灾害性天气在20km空间分辨率、1h时间分辨率上的变化规律,探讨了精细化预报指标;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强对流、沙尘暴天气过程的宁夏精细化预报概念模型.通过实际业务应用表明,初步满足了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10.
为使预报业务人员进一步了解宁夏初夏季节连阴雨过程的成因,积累预报经验,依据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NCAR北半球逐日再分析资料,利用客观分析方法,对发生在2007年6月和2013年6月宁夏石嘴山地区2次连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重点对比分析了2次过程发生时,最强降水时段系统配置及物理量场.结果表明,2次连阴雨的产生是西风带、副热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北支干冷空气与南支暖湿气团稳定交绥于宁夏上空的结果;从副热带高压小规模的西伸、北抬、维持、东退变化,对应着连阴雨中降水过程的开始和结束,而影响系统的配置及强度变化对应着降水过程的强弱及落区;最强降水时段的水汽条件、动力条件和大气稳定度不同,产生的降水量级也不同;低空急流及低涡对宁夏连阴雨最强时段产生暴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胶济铁路黄土堆积的化石地层材料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为配合胶济铁路复线建设,对沿线黄土堆积中的20处脊椎动物化石产地进行了调查,并对20世纪20年代的3处哺乳动物化石产地进行了复查,据此划分了沿线第四纪地层.通过对这些化石地层材料进行报道,供区域第四系研究之参考.这些材料是:全新世黄土堆积中的北京斑鹿和化层,晚更新世黄土堆积中的诺氏古菱齿象、古菱齿象、披毛犀、梅氏四不像鹿、原始牛、牛、盘羊和安氏鸵鸟;中更新世黄土堆积中的剑齿象、古菱齿象、中国犀、猪、?大斑鹿、葛氏斑鹿、扁骨大角鹿、肿骨大角鹿、短角水牛和山东绵羊.  相似文献   

12.
东濮盆地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湖泊沉积中的痕迹化石丰富.在所观察的十几口取芯井段中共采得痕迹化石14属19种,可归入六个组合.1)Skolithos SP.2—Muensteria SP.1组合,反映滨浅湖沉积和三角洲前缘沉积中的痕迹化石面貌;2)Arenicolites SP.—Skolithos SP.1组合,是水下扇中扇区席状砂沉积中的痕迹化石组合;3)Skolithos SP.3组合,是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中特有的痕迹化石组合:4)TrichichnusSP.——Muensteria SP.2——Gordia SP.组合,产于三角洲远端坝或水下扇席状砂沉积中;5)Helminthopsis SP.——Cruziana problematica——细分枝痕迹组合,反映了前三角洲至深湖泥岩中的痕迹化石特征;6)Chondrites SP.2组合,是咸化深湖沉积中特有的组合.  相似文献   

13.
山东半岛北部存在一系列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山东烟台地区芝罘岛黄土状沉积物粒度和分维值特征的分析,结合光释光测年,探讨了山东半岛北部晚更新世气候环境演变。结果表明:芝罘剖面末次冰期—末次间冰期(62.85~124.90 ka B.P.)主要由砂黄土、黄土和古土壤叠覆堆积组成; 芝罘剖面沉积物具有良好的分形结构,可以清楚区分黄土与古土壤,分维值从大到小分别为古土壤(2.379)、黄土(2.194)、砂黄土-黄土(2.157); 分维值与标准偏差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89 4,与平均粒径有较好的正相关性,与峰态和偏度相关性较低; 芝罘剖面沉积物分维值在垂向上呈现出峰谷交替的3个旋回,可以替代粒度参数指示沉积环境,分维值低反映气候干冷,冬季风强盛,黄土堆积速率加快,反之则气候暖湿,古土壤发育。  相似文献   

14.
甘肃黑方台地区因农业灌溉诱发了大量黄土滑坡,给当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为探究灌溉诱发黄土滑坡的形成机理,以灌溉淋滤为出发点,对比分析了原状黄土在长期灌溉条件下物质组成、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通过室内三轴试验研究了灌溉淋滤对原状黄土静态液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灌溉造成原状黄土中可溶盐含量的大幅降低,胶结弱化,粗颗粒分散,黏粒增多,塑性指数增大,同时灌溉过程中发生的湿陷引起黄土干密度增大、孔隙比减小;淋滤前后饱和黄土均表现出强烈的应变软化特性,具有静态液化特征;与未淋滤黄土相比,淋滤后黄土脆性破坏特征有所减弱,表现为峰值应变增大、超孔隙水压力减小和稳态线上移。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记述了产于淮南二叠纪煤系地层中的两种带羊齿型叶化石。依据表皮构造特征建立了一个新种Nilssoniadiveniformissp.nov.及未定种Nilssoniasp.,新种下表皮气孔发育,通常由2个保卫细胞及5~6个副卫细胞组成苏铁型单唇式气孔器,普通表皮细胞壁平直无弯曲。  相似文献   

16.
水泥搅拌饱和黄土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对水泥、粉煤灰与饱和黄土搅拌后的强度增长特性进行研究,探讨水泥搅拌饱和黄土强度与二灰(水泥、粉煤灰掺合料)掺入比、养护龄期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二灰掺入比越大,强度越高,当二灰掺入比从12%增加到20%,龄期90 d,水泥搅拌饱和黄土强度平均增长1.90倍;龄期为90 d、二灰掺入比为12%和20%的水泥搅拌饱和黄土的强度分别是原状土强度的40倍和80倍;水泥搅拌饱和黄土强度随龄期增加而增大,养护龄期与强度总体上呈fcu,90∶fcu,28∶fcu,7=1∶0.38∶0.17的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17.
缺乏营养物质(N、P等)引起的污泥膨胀及其控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浮游分枝球衣菌(Sphaerotius natans),丝硫细菌(Thiothrix sp),贝氏硫细菌Beggiatoa等丝状菌的细胞干重中营养物质含量较少,对营养物质有较强的亲和力、吸收率和累积能力,且可适合较宽的营养物含量范围,使其在进水底物中缺乏营养物质时能占优势而过量增殖,这也是引起污泥膨胀的主要原因。实践证明,结合抑制丝状菌膨胀的选择器技术,并适量在底物中补加营养物质是控制缺营养型丝状菌膨胀的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山西乡宁—吉县地区实测了7个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极限状态黄土高边坡断面,建立边坡地层结构模型; 选取研究区合理的黄土物理力学参数,并分地层年代对10个典型工点的黄土强度参数内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变异性进行分析; 选取6组典型的强度参数变异系数组合,基于Monte-Carlo法进行可靠度模拟,评价该区边坡稳定性; 采用自然类比法进行边坡设计。结果表明:边坡失效概率随坡高的变化趋势一致,均是中等坡高(49.8 m)的边坡失效概率较大,低坡和高坡的失效概率较低; 当变异系数较小时,边坡失效概率对坡高和坡度的变化敏感,而当变异系数较大时,边坡失效概率对坡高和坡度的变化不敏感; 当坡型一定、强度参数变异系数较小时,边坡的稳定系数基本不变,而当参数变异系数超过某一界限时,稳定系数随变异系数的增大而增大,二者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研究区黄土边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但其失效概率最大达69.3%,平均21.1%,介于20%~30%的比例为33.3%,大于30%的比例为14.3%,可靠度指标介于-0.5~8.5,其中小于2.7的比例为88.1%; 对于坡高约为50 m的黄土高边坡,若取30%作为可接受失效概率,边坡坡度需降至45°以下,如果期望可接受失效概率在10%以内,则坡度不宜超过34°。  相似文献   

19.
从炼油厂污水池底泥中富集、驯化、分离、筛选,得到4种优势石油降解菌。采用摇床培养,研究了各优势 菌和混合菌对石油烃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4种菌和混合菌20d可将初始质量浓度为10000mg/L的石油烃 依次降解90.8%、88.9%、57.8%、49.8%、91.2%;培养液中石油烃的半衰期依次为5.5、6、15、19、5d。初 步鉴定4种菌分别属:节细菌(Arthrobactersp.)、芽胞杆菌(Bacillussp.)、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sp.)、不动 杆菌(Acinetobactersp.)。  相似文献   

20.
以黄土地区地铁项目为研究背景,利用20kN电液伺服控制动三轴试验机,对地铁列车荷载长期循环作用下不同类型黄土的动变形分别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类型黄土累积塑性变形的发展规律,提出了确定黄土临界动应力比的新方法,确定了不同类型黄土动应变发展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干型黄土的临界动应力比大于0.6,湿型黄土的临界动应力比为0.45~0.49,饱和型黄土则为0.22~0.24;拓展的Langmuir模型和经典Freundlich模型分别对于稳定型和破坏型黄土动变形发展的回归分析是有效的,反映了黄土在地铁列车荷载作用下的动变形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