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火灾后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板力学性能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火灾后预应力混凝土板的承载力、变形和板中预应力筋有效应力的退化规律,进行了13块无粘结和1块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单向简支板火灾后力学性能试验.根据火灾下温度场分布沿板厚方向将截面分条带,引入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本构关系,基于截面轴力、弯矩平衡,获得了火灾下预应力混凝土板任意截面的弯矩-曲率关系全曲线,进而对截面曲率...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梁这一新型结构型式在地震区的推广应用,对7根跨度为3800mm、2根跨度为4500mm的预应力钢骨混凝土简支梁的骨架曲线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利用仿真分析方法,探索了截面型钢抗力与截面总抗力之比(α)与截面预应力筋抗力与截面总抗力之比(r)两个参数对截面单调弯矩-曲率曲线和构件单调荷载-位移曲线的影响,统计回归了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梁曲率延性和位移延性的计算公式.最后建立了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的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梁荷载-位移恢复力模型和弯矩-曲率恢复力模型.  相似文献   

3.
以无粘结预应力CFRP筋加固钢筋混凝土梁为基础,运用混凝土条带理论以及平截面假定对梁截面弯矩与曲率的关系进行推导,绘制弯矩曲率曲线图,并对截面各个部位的应变值进行推算,以此来对梁的破坏提出预警.经过试验值与理论值的对比,表明推导方法的适用性比较好.  相似文献   

4.
以碳纤维筋(CFRP筋)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三分点加载时的情况为例,在假定双线性的弯矩-曲率关系成立的前提下,给出了其弯矩-挠度关系的建议计算方法。采用此法进行了计算并做了试验。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5.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板抗火性能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模拟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板在火灾下的受力全过程,认为火灾下预应力混凝土梁板截面总应变符合平截面假定,基于混凝土、普通钢筋和预应力筋的耦合本构关系,用t时刻的混凝土应力计算t+1时刻混凝土的瞬态热应变、高温徐变,钢筋与预应力筋采用相同的解耦方法,可求得火灾下预应力混凝土梁板的弯矩-曲率曲线;对支座反力进行迭代求解,计算梁...  相似文献   

6.
为便于有限元分析,建立圆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截面轴力-弯矩-曲率关系实用计算方法,基于合理的钢管混凝土数值本构模型,利用截面分层法对圆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截面轴力-弯矩-曲率关系进行全过程分析,根据轴压比、钢管屈服强度、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含钢率等各主要因素对轴力-弯矩-曲率关系的影响,通过大量参数分析,分别建立圆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截面轴力-弯矩相关方程实用计算公式和轴力-弯矩-曲率关系实用计算方法.通过与圆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截面轴力-弯矩相关承载力和轴力-弯矩-曲率关系曲线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该实用计算公式和实用计算方法的正确性.研究结果为圆钢管混凝土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奠定基础.测试结果显示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截面名义屈服曲率φy、截面极限曲率φu的概念及计算思想,给出了控制截面塑性转角θp的计算公式,对国内外大量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计算分析,建立了以外荷载弯矩设计值Mload与张拉引起的次弯矩Msec之和(Mload Msec)为调幅对象,以相对塑性转角θp/h0为自变量的支座控制截面弯矩调幅系数β的函数表达式。  相似文献   

8.
预应力FRP筋混凝土梁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恢复力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FRP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等优点,非常适合作为预应力筋材料.通过4根预应力FRP筋混凝土梁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试验研究,根据预应力FRP筋混凝土梁在低周反复荷载下滞回曲线的特点,提出了适合于预应力FRP筋混凝土梁的弯矩-曲率恢复力模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9.
用弯矩曲率法分析无粘结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采用的弯矩曲率数值计算方法的假定条件“纵向变形协调条件”,在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计算中已不再满足,本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结合试验结果对预应力FRP加固混凝土梁的变形性能进行了理论研究。推导了考虑预应力损失的截面屈服曲率、极限曲率和相应的屈服弯矩、极限弯矩表达式:计算了试件在不同预应力度、不同FRP补强率、不同纵筋含钢率情况下的截面曲率延性系数μφ,并进行了相关因素分析;简化M-φ曲线为两折线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预应力度、预应力FRP补强率、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ρ和纵向受压钢筋配筋率ρ’对截面曲率延性都有影响,其中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ρ和纵向受压钢筋配筋率ρ’对截面曲率延性影响较显著。推导的理论计算公式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预应力自密实再生混凝土梁弹性阶段的挠度变化规律,通过12根预应力自密实再生混凝土梁张拉阶段应变和反拱的实测数据,结合现有理论计算方法及规范公式,推导出预应力自密实再生混凝土梁的弹性刚度计算公式,并基于概率论方法,给出弹性刚度折减系数建议值.通过其他3根预应力自密实再生混凝土梁在弹性阶段的试验来验证建议公式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预应力自密实再生混凝土梁弹性阶段挠度实测值较按规范公式计算值大,且与本文建议公式计算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2.
采用统一强度理论对轴心受压钢骨-方钢管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短柱的核心混凝土、钢管以及型钢钢骨在三向应力状态下的轴向极限承载力进行了分析;通过引入考虑厚边比影响的等效约束折减系数和考虑尺寸效应影响的混凝土强度折减系数,将方钢管对混凝土的约束等效为圆钢管对混凝土的约束,从而推导出钢骨-方钢管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短柱轴压承载力的理论计算公式;将该公式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和已有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各结果吻合良好。结果表明:该公式有很强的适用性,对发挥材料潜力、节约材料具有实际意义,并且为此类结构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挠度的计算,国内外提出了很多计算方法和公式,但这些公式的适用性和准确性值得进一步探讨.对5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进行静力试验,并将试验结果与我国GB 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美国AC I318-99规范中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GB 50010-2002规范公式的计算结果与梁未开裂时的试验结果比较吻合,AC I318-99的计算公式对开裂后的计算相对准确,但两种规范对处于开裂荷载附近的计算均不是很理想.  相似文献   

14.
基坑工程装配式钢管混凝土内支撑体系设计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决常用基坑内支撑刚度不足、拆装不便等问题,针对明挖地铁车站基坑工程特点提出装配式钢管混凝土内支撑体系,包括标准直撑、短接直撑及连接节点等。根据该支撑体系受力和结构特点,推导了各组成部分的内力计算公式;依据钢管混凝土规范和压杆稳定欧拉公式,建立了钢管混凝土支撑、围檩等部件的承载力计算方法;通过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设计及工作、物理、力学性能检测试验,配制出了具有轻质、微膨胀和自密实性能的CL50高强混凝土作为钢管混凝土内支撑的填充材料;以北京地铁某车站基坑工程设计资料为依据,对其标准段进行了详细的支撑体系设计,并对基坑变形、稳定性和支撑受力进行了验算。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内支撑体系设计计算方法合理可靠,所设计的装配式钢管混凝土内支撑体系能满足该基坑工程内支撑体系受力和基坑稳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一种不规则从动件平面凸轮机构的综合新方法,并用该方法导出了各种摆动从动件平面凸轮机构的具体的通用解析式。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沥青加铺水泥混凝土路面(PCC AC)在板中、板角和板边作用荷载的最大应力及弯沉情况,对27个水泥混凝土路面模型进行了ANSYS有限元分析,并据板中最大应力和弯沉回归出板角和板边的计算公式.将沥青加铺混凝土复合板按抗弯刚度等效原理换算为单层板,然后把单层板的表面应力在复合板中进行二次分配,可求得混凝土板的最大弯沉和最大拉应力,算例证明回归公式与有限元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7.
在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局部钢筋钢纤维高强砼梁的正截面受力性能进行分析.合理地对梁正截面的受力进行简化,从而推导出了局部钢筋钢纤维高强砼梁的正截面承栽力计算公式.并指出此公式适用于普通钢筋钢纤维高强砼梁的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经验证,公式的计算结果与实际受力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8.
考虑施工过程收缩徐变对高层建筑结构影响理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混凝土收缩徐变对高层建筑结构有重要影响,目前还没有一种比较符合实际受力模型的计算方法,将施工过程引入收缩徐变对高层建筑结构影响分析,考虑竖向构件轴力变化,混凝土弹性模量变化及收缩徐变使钢筋混凝土截面应力重分布引起混凝土截面应力的变化。利用混凝土徐变中值系数和混凝土弹性模量中值系数,推导出高层建筑竖向承重构件的应变计算公式,通过分析施工过程收缩徐变的变形特点及其对水平构件的影响,建立了高层建筑结构收缩徐变竖向变形计算公式并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收缩徐变对高层建筑结构有重要影响,计算公式符合实际受力模型,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混凝土结构矩形截面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图式及计算公式进行归纳,建立了通用计算图式,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设计了计算显示仪-计算仪,该计算仪较好地体现了各种混凝土矩形截面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的联系与区别,受到了师生兄弟院校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得到钢骨-钢管混凝土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表达式.方法分别考虑钢骨混凝土部分和钢管混凝土部分各自承担的轴力和弯矩,将这两部分的轴力、弯矩叠加.钢管混凝土部分按照现行的钢管混凝土公式计算;钢骨混凝土部分采用简化分析,按照忽略环箍效应和考虑环箍效应两种情况计算,同时和按照叠加方法计算的钢管混凝土组合柱承载力进行比较.结果钢骨-钢管混凝土柱正截面承载力比钢管混凝土组合柱承载力提高约15%,叠加的计算方法可以适用于钢骨-钢管混凝土柱.结论钢骨-钢管混凝土柱具有更高的承载力能力和更好的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