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木棉纤维的性能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棉是一种天然、环保的纤维,在我国种植广泛,具有比重小、抗菌、抗紫外线、隔热隔音效果好等特点.为此,介绍了木棉纤维的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以及木棉纤维在保暖、防潮和吸湿等领域所取得的应用,并用阳离子改性探讨改善木棉纤维染色性能的方法,结果表明其染色效果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木棉纤维的结构与热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分析、SEM红外光谱、X-衍射和热分析研究了木棉纤维的化学组成、结晶结构和热学性能,并与普通棉纤维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木棉纤维具有高含量的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其胞壁很薄,中空度达90%;木棉纤维的结晶度和晶粒尺寸小于棉纤维,不过其晶粒取向度较高,红外光谱也显示木棉纤维的木聚糖结构比较特殊,具有异常高的乙酰基的取代度;木棉纤维的热分解温度明显低于棉纤维,但其热分解的温度区间较宽.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木棉纤维进行常温和高温碱处理,测试了纤维的失重率及吸湿率,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衍射光谱、紫外光分光光度仪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常温碱处理和高温碱处理对木棉纤维表面形态、化学结构、结晶度及靛蓝的上染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碱处理后的木棉纤维重量下降、吸湿率降低,当碱液浓度为1 g/L-15 g/L,90℃碱处理后的木棉纤维的上染率较30℃碱处理后的纤维的上染率低。  相似文献   

4.
生物酶——纤维素酶和漆酶对木棉纤维进行预处理,研究生物酶的温度和时间对木棉纤维的微观结构、结晶度、热重等性质及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酶处理后,纤维的微观结构变化较小,结晶度基本没有变化,热降解温度降低了10℃左右。漆酶处理后木棉的吸湿率由10.08%增加到12.50%左右,较小浓度的纤维素酶处理木棉纤维后,木棉的吸湿率也增加到13%左右,浓度较大后,木棉纤维的吸湿率为11%。未处理的木棉靛蓝染色,K/S值在4.5左右;酶处理后木棉纤维的K/S值均在6以上,因此生物酶处理后木棉纤维的上染率均增大。漆酶处理后木棉纤维上染率明显增加,说明木质素阻碍染液进入纤维。  相似文献   

5.
探讨木棉纤维在使用中的损耗情况。测试了木棉纤维纱和织物在加工前后的木棉棉纤维根数比、木棉混纺毛巾在使用前后的木棉与其他纤维根数比及磨损断裂特征、木棉被絮料中纤维碎屑的长度分布情况。研究结果显示:木棉纤维的磨损量明显大于棉纤维;经使用木棉纤维会产生明显折痕,其最小间距约20μm;认为木棉细胞壁上存在约20μm间隔的结构弱环,使用中木棉纤维的断裂时由局部逐步发展到整根纤维横截面分离的渐进过程,而不是一次性脆断。  相似文献   

6.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木棉纤维的表面结构,利用单纤维强力测试仪测试木棉纤维的拉伸性能,测得断裂强力为0.3—0.7cN,断裂伸长率为4%-8%.利用红外光谱仪确定木棉纤维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利用x射线衍射仪测得木棉纤维的结晶度约为36%,对木棉纤维的细度和回潮率进行了测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合理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探讨木棉纤维在使用中的损耗情况。测试了木棉纤维纱和织物在加工前后的木棉棉纤维根数比、木棉混纺毛巾在使用前后的木棉与其他纤维根数比及磨损断裂特征、木棉被絮料中纤维碎屑的长度分布情况。研究结果显示:木棉纤维的磨损量明显大于棉纤维;经使用木棉纤维会产生明显折痕,其最小间距约20μm;认为木棉细胞壁上存在约20μm间隔的结构弱环,使用中木棉纤维的断裂时由局部逐步发展到整根纤维横截面分离的渐进过程,而不是一次性脆断。  相似文献   

8.
木棉纤维具有高中空结构,良好的吸湿透气性、隔热保暖、透湿质轻、天然抗菌、自身可降解。阐述了木棉纤维在纺织上的纺纱应用研究,以及在吸油吸液材料、吸声材料、保暖材料、服装纺织材料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木棉纤维的成分及形态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木棉纤维染色性能差的原因,并就木棉纤维的染色现状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分析表明:通过盐效应的作用,直接染料对木棉纤维的上染率可达80%以上;活性染料对木棉纤维的上染率为50%左右,通过盐的促染作用,可提高至70%;活性染料对阳离子改性后木棉纤维的上染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10.
蚕丝和木棉纤维都属天然纤维,其与棉纤维进行混纺的产品越来越多。木棉纤维为高度中空结构,在混纺中很容易被压扁;蚕丝是天然纤维,生丝的线密度参差不齐。因此,要想知道木棉和蚕丝在棉混纺纱中的分布,传统方法已不适用。采用Photoshop图像处理技术中的像素法测量混纺纱横截面中各种纤维的面积,使计算木棉和蚕丝纤维的转移指数成为可能。该法还有可能用于快速测试分析木棉/棉混纺比或棉/粘等目前难以测试的混纺比。测试发现:(1)在与棉及棉型粘胶纤维混纺时,木棉纤维向纱表层转移的趋势明显。木棉纤维的汉密尔顿转移指数在20%左右,纱表层木棉纤维所占的百分比远大于纱线混纺比,这是木棉纤维偏短、表面光滑、柔软等性能联合作用的结果;(2)在木棉/粘胶/棉混纺纱中,粘胶纤维向纱芯转移的趋势最强;(3)混纺纱中,木棉纤维有成束现象,纱表层的木棉纤维保持较高的中空度,木棉自身具有回复中空的“潜能”;(4)在棉丝混纺纱中,蚕丝纤维向外转移的趋势明显,纱表层的蚕丝纤维百分率大于纱线混纺比。  相似文献   

11.
木棉纤维由于染色性差极大地限制了其在针织服装中的应用,为探究木棉纤维的染整工艺,首先对木棉/棉针织面料进行前处理,然后对处理过的针织面料进行活性染料染色探究。通过对K/S值分析得到,食盐的最佳用量为40g/L,纯碱的最佳用量为15g/L时,工艺最佳。  相似文献   

12.
木棉纤维性能及其可纺性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木棉的基本特性,并就成纱质量、纺纱加工方法探讨了木棉纤维的可纺性,最后对木棉纺织产品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研究木棉纤维在环锭纺纱系统上的纺纱性能.根据木棉纤维的吸水和亲油性,以及松散易开松等特性,将和毛工序运用到棉纺系统中,取代开清棉工序.加入和毛油,提高了木棉的韧性和抱合力,减小了飞花,在数字化纺纱小样机上纺出木棉与粘胶30:70,40:60的混纺纱.结果表明,和毛油对提高木棉的可纺性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木棉/棉环锭纺混纺工艺,成功纺制出了混纺比达50%的木棉/棉混纺纱线并对纱线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对比了不同的混纺比对纱线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毛羽以及条干均匀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气流成网并结合热风粘合法制备了4种不同混比的香蒲绒及木棉高蓬松絮片,测试评价了絮片的吸油性能。结果表明:香蒲绒集合体对植物油的吸收性能良好。木棉/ES集合体的吸油倍率最高,为72.3g/g,香蒲绒/ES集合体的吸油倍率最低,为48.4 g/g。4种集合体对植物油的保油率都在85%以上。4种试样对植物油的除油效果都在90%以上,香蒲绒集合体的油水选择性大于木棉集合体的油水选择性。  相似文献   

16.
玄武岩纤维以其高模量、耐冲击、抗拉强度高、耐温、抗辐射、绝缘性能好及化学性能稳定等优点,在土木、化工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介绍玄武岩纤维的性能、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基本理论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用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