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蚕丝纤维与2-甲基丙烯酰胺接枝共聚采用液相法.本文在工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放样工艺、染色和织造工艺.对接枝共聚后的蚕丝纤维织物的物理性能进行了测试,并探讨了工业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
过硫酸铵引发MMA与苎麻纤维的接枝共聚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使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苎麻纤维进行接枝共聚,考察接枝条件对接枝反应的影响,得到MMA与苎麻接枝共聚的最佳条件。研究采用引发剂与苎麻纤维预作用和接枝共聚反应期间滴加引发剂的方式,较好地解决了以过硫酸铵引发剂制备改性纤维素均聚物较多,接枝效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有关真丝绸接枝共聚的综述.主要论述真丝绸接枝共聚的引发剂体系、单体、接枝蚕丝织物的理化性能等工艺因素.对实用的加工方法作了比较和介绍.  相似文献   

4.
尽管电纺纤维比表面积大,但其力学性能差,且缺少活性基团,这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首先,用甲苯乳液增强处理电纺聚苯乙烯超细纤维膜,然后,用包埋在电纺纤维中的偶氮二异丁腈引发甲基丙烯酰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接枝聚合改性,详细研究了混合溶剂比例、交联剂用量对接枝共聚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甲苯乳液可有效地增强电纺纤维膜。水接触角、吸水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等结果显示,阳离子单体成功接枝到了超细纤维的表面。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淀粉在纺织经纱上浆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在水介质中,以Fe2+-H2O2为引发剂,采用淀粉先与亲水性单体(丙烯酸)接枝共聚后再与亲油性单体(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的两步接枝共聚方法,合成了两亲性接枝淀粉(PAA-g-S-g-PMA),并与PVA-1788共混,研究了这种接枝淀粉与PVA-l788的共混比例对共混物的浆液表观粘度、粘附力及共混浆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VA-l788共混比例的增加,共混物的浆液表观粘度降低;对涤纶纤维和棉纤维的粘附性能明显提高;共混浆膜的断裂强度先降低后上升,断裂伸长率和耐屈曲性能显著增加,表明膜的韧性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6.
为了开发聚丙烯腈基离子交换纤维以提高离子交换纤维的实用性,采用PAN纤维为基体纤维,先后进行接枝共聚、碱性水解和氯甲基化及胺化反应,制得不同导入率和交换容量的弱酸弱碱两性离子交换纤维;研究了反应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得到最佳反应条件;通过电镜对两性纤维进行了微观形态分析,对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纤维的阳离子交换容量为1.53 mmol/g,阴离子交换容量为0.64 mmol/g,由PAN纤维制备两性纤维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7.
一类新型浆料—接枝变性淀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接枝淀粉是以淀粉为骨干,由具备上浆性能的单体接枝共聚的产品,是今后纺织经纱上浆的主要浆料对淀粉预处理,引发剂及单体选择,接枝工艺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依据过些工艺条件,可制成性能优良的,工厂生产正常应用的接枝淀粉。有明显经济效益与良好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研究甲基丙烯酸甲酯(以下简称MMA)与真丝绸接枝聚合的工艺条件.真丝平纹绸用中性皂、碳酸钠精炼,脱去丝胶后,在MMA乳液中,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进行接枝聚合.对反应的浴比、温度、反应时间、MMA的浓度、引发剂浓度、反应介质的PH等因素作了系统的条件试验.真丝绸与MMA接枝共聚的各种引发剂比较,接枝前后织物理化性能的变化,不同单体的接枝产物的理化性质等,将在以后报告中陆续发表.  相似文献   

9.
丙烯腈-丝朊蛋白接枝共聚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丝朊蛋白与丙烯腈接枝共聚的工艺条件,接枝效率及其共聚物组成的测定方法和接枝共聚物的部分性能。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过硫酸钾(KPS)──硫脲(TU)氧化──还原体系引发丙烯腈与粘胶纤维接枝共聚,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组成变化对接枝率及均聚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适宜的反应条件可使纤维的接枝率达45%以上,且均聚物较少,它的研究对实施工业生产丙烯腈接枝粘胶纤维生产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细旦涤纶绸经碱减量处理后,外观风格更酷似真丝绸。织物的柔软性、透气性、弹性和强度等物理指标均超过一般纤度的涤纶仿真丝绸,更接近真丝绸。  相似文献   

12.
柞蚕丝纤维在充分润湿或微量吸水时,其表面光反射能力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柞丝织物经湿处理或汽蒸时发生的光泽变化,是纤维表面光反射特性变化的宏观效果,正是这种光泽变化导致了柞丝绸颜色视觉的差异,产生了水迹和色变。  相似文献   

13.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化直接深棕ME和湖蓝5B对蚕丝/棉复合丝针织物的同色染色工艺,包括:染液pH值,电解质的种类和浓度以及染色温度。又采用中心旋转法对直接桃红12B进行染色条件的优选,确定在两种纤维上色差试验,检查在两种纤维上的同色性,耐洗牢度、干湿摩擦牢度及染的渗透性。试验结果表明各项性能较好,所优化的染色工艺条件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PBT/PET复合纤维的主要特性,利用其弹性好和潜在的卷曲性能,设计试制了仿真丝绉类、仿毛和仿麻弹性织物。这些织物不仅富有弹性功能和膨松性,而且具有优雅的光泽和穿着舒适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ASFD551型真丝复合丝机生产的桑兰复合丝.分析研究了桑丝在芯线(棉纱)表层分布的基本形态及桑业与芯线复合的原理和形态结构,从中取得桑兰复合丝产品在实行生产中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影响分散染料常压可染改性涤纶碱减量处理的主要因素,提出用ADP替代促进剂1227与渗透剂JFC效果更好。经测试,改性涤纶的力学性能与真丝接近,并具有较佳的仿真丝效果。  相似文献   

17.
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法对直接染料和活性染料在蚕丝/棉复合丝织物上的染色性能进行了研究.改变染色条件:pH值、温度和电解质等,研究染色条件对上染率、染色牢度、同色性等的影响,初步确定直接染料和活性染料在蚕丝和棉纤维上的同色染色条件,并用生物显微镜观察两种纤维上染料的分布状态和同色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引起生丝抱合力下降的因素。认为:茧丝丝胶含量的多少,分布均匀与否以及丝胶触变性能的好坏是影响生丝抱合的关键;工艺条件及检验标准等人为因素对生丝抱合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日本生丝出口自1859年开港以后开始增长。较之欧州生丝质优价廉的日本生丝迅速发展,到1909年跃居世界生丝出口第一位。生丝质量的改进是由于技术的进步,缫丝工艺的逐渐机械化以及产品出口诸因素,而提供低价蚕茧供应的蚕农经营支撑着低成本的生丝生产。日本出口导向的生丝生产由于与美国这一主要生丝进口国的战争而遭到全面打击。虽然战后工业有了新的发展,但生丝出口并未增加,而且面临其它生丝出口国的挑战。近来,日本蚕业明显衰落,那些支撑生丝生产的蚕农数目也减少了。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湿法针织用生丝的浸泡工艺效果及原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浸泡过的湿丝杨氏模量降低,伸长度提高,柔软度好,因而具有可编性。但湿丝的强力和平滑、弹性性能不佳。在浸泡中添加各种助剂只能改善湿丝的某些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