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双车道公路驾驶员超车行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利用高精度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动态数据采集仪,结合驾驶员超车过程的感受度,设计了双车道公路上测量可回车车头时距和可超车车头时距的试验方案,获得的实验数据可为研究双车道公路通行能力、驾驶员超车行为、设计超车视距以及构建智能交通系统提供实测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2.
双车道公路上的超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概率论理建立了双车道公路上超车可能性的数学模型,根据对向交通量的大小及影响视距的道路条件的好坏,由此模型即可得到单位时间内的超车数及被超车数等。  相似文献   

3.
运用概率论理论建立了双车道公路上超车可能性的数学模型.根据对向交通量的大小及影响视距的道路条件的好坏,由此模型即可得到单位时间内的超车数及被超车数等.  相似文献   

4.
车道变换模型作为微观交通仿真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复杂性主要体现在判断过程。车道变换是驾驶员在不同车道行驶状态下满意程度的选择结果,其需求产生的过程可以用Logit模型进行描述。通过引入Logit模型,建立基于效用选择的车道变换模型。并以其作为核心子模型之一,编写仿真程序对车道变换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基于超车率的双车道公路服务水平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水平是描述交通流内的运行条件及驾驶员与乘客感受的一种质量标准.双车道公路采用延误率和平均速度作为服务水平的分级指标,并按照经验的方法进行等级划分,这种方法缺少强有力的数据说明.在研究双车道公路不同流量情况下的超车行为时发现,超车率能够较好地反映车辆之间的干扰情况和驾驶员行驶的自由度.运用仿真手段,绘制出饱和度和超车率的关系图,根据该图表现出来的不同超车行为特征,可以将双车道公路服务水平分为4个等级,并相应给出了各级之间延误率、平均速度的取值范围,从而为通行能力手册的修订和公路工程实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山区双车道公路延误车头时距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跟车时间百分比(延误率)是衡量双车道公路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将一般双车道公路上小于等于6s的车头时距定义为延误,并作为划分道路服务水平的因素之一.在山区双车道公路进行了阻车实验,并对获得的车头时距、车速等数据进行分析,认为山区双车道公路延误车头时距与前后车速度差的关系不同于一般双车道公路,建议不采用跟车时间百分比作为山区双车道公路服务水平的划分指标,从而为我国山区双车道公路通行能力的研究提供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驾驶员驾驶安全舒适性特性, 以我国双车道公路不同线形组合路段划分标准为研究对象, 引入驾驶员驾驶工作负荷理论和驾驶工作负荷度计算模型, 通过对驾驶员在双车道公路不同平曲线半径和纵坡坡度条件下的动态驾驶试验方案设计, 采集了36名驾驶员在双车道公路不同平曲线半径和纵坡坡度上行车时的运行速度和心电指标数据;在此基础上通过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眼动视频的分析处理, 得到小客车和大货车驾驶员在双车道公路不同平曲线半径和纵坡坡度线形、自由流条件下行驶时的驾驶工作负荷度变化规律, 发现不同的平曲线半径和纵坡坡度对驾驶员驾驶工作负荷度的影响不同, 并确定了满足驾驶安全舒适性的平曲线半径和纵坡坡度划分阈值, 最终提出了基于驾驶工作负荷度的双车道公路不同线形组合路段划分标准.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中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国家交通建设的重点开始转移到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处于我国三级阶梯的高原山区,这就决定了山区交通建设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长大下坡,这对于重型车辆来说非常不利,极易造成刹车系统的温度失效,酿成惨剧.本文从制动系统的温度效应模型开始研究,通过改变各个影响因素的大小,并进行实验验证,对避险车道的设置位置进行了分析,并对避险车道的长度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避险车道的设置位置和设置长度计算公式,为山区公路避险车道的设置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治理山区双车道公路突出的摩托车事故问题,结合山区公路特性提出了摩托车事故黑点鉴别及致因分析集成方法.基于移动步长法比较事故密度选取最佳移动步长,采用累计频率法对黑点进行初选,再将研究路段按线形划分为直线路段、纵坡路段、平曲线路段和平纵组合四类,利用正态分布曲线模型计算各类线形路段黑点阈值进行黑点精确识别.利用Logistic模型对黑点进行事故致因分析,获取摩托车事故的主要诱因.以典型山区双车道公路云南省元双公路为例,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元双公路摩托车事故初选黑点12段,共3.2 km,精确识别黑点8段,共2.8 km;曲线路段黑点的危险性整体高于直线路段黑点,有坡路段黑点危险性整体高于无坡路段黑点,直线路段、纵坡路段、平曲线路段和平纵组合路段事故黑点的判别阈值分别为60.8、68、62、69.3;驾驶员年龄、事故时段和事故形态与各类线形路段的摩托车黑点事故相关性较高,纵坡路段事故黑点的主要诱因为黑夜、单车参与事故;平曲线路段和平纵组合路段事故黑点的主要诱因为黑夜、单车参与事故、低龄驾驶员.  相似文献   

10.
笔者从公路线形连续性入手,建立了基于双车遒公路线形的运行速度预估模型.应用此预测模型,对内蒙古S203线K463+791~K468+994.5路段的运行车速进行预测,并与实测运行速度值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了此路段中有三处线形不连续的地点,其中,两处事故调查资料显示为事故多发地,证实了预测模型的准确性.此预测模型可以为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双车道公路设计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山区双车道公路尾随相撞事故与道路线形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善我国山区双车道公路的安全状况,选取负二项分布作为回归分析的模型基础,应用同向纵坡的概念将甘肃省某山区双车道公路长为139 km的路段划分成94个同向纵坡单元,运用Stata 9.0统计软件对该路段内2003—2005年所发生的100起尾随相撞事故与8个反映道路设计要素的线形变量进行了广义的负二项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山区双车道公路上的尾随相撞事故与累计坡长呈很强的正相关关系,累计坡长越长,尾随相撞的事故数越多.  相似文献   

12.
根据双车道公路的微观交通特征,考虑车辆驾驶员的不同驾驶特点,将驾驶员特性与车型结构引入CA模型,建立了新的双向双车道CA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了驾驶员性格、车型比例、双向流量比例等因素对双车道公路车流密度、速度、速度波动性和流量等交通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路段平均车速取决于小车比例,且在小车比例为0.7时速度波动最明显,同时增加激进型驾驶员的比例能小幅提高路段平均车速,但会引起更大的速度波动.  相似文献   

13.
单调景观公路长度临界阈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不同景观形态下的公路长度阈值的设计标准是否一致,根据交通工程心理学的理论,运用模拟驾驶的实验方法,分析驾驶人在不同公路景观类型下的驾驶行为特性,分析驾驶人心电指标、车辆运行状态随公路长度的变化规律,并建立基于驾驶人心电指标的公路长度计算模型,推算不同景观围合度的公路长度理论阈值;然后,运用压力测试问卷和实地验证实验相结合的方式,验证理论公路长度阈值模型.结果表明:模拟驾驶实验推算的理论公路长度阈值的预测精度高于90%,并得到各景观围合度的公路长度临界阈值.  相似文献   

14.
公路交通预测实用技术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深入研究四阶段交通预测的理论、模型的同时 ,对国内外有关交通预测的软件进行了对比、分析 ,研究、设计、开发了支持于“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实用支持系统”的、可独立运行的交通分析预测子系统。该系统基于Windows操作平台 ,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语言VisualBasic 4.0编制。系统可作为工程可行性研究、公路网规划以及通道规划中交通预测的支持软件。本文最后 ,应用开发的实用技术软件对吉林省吉林市至江密峰镇段公路的可行性研究中交通预测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5.
公路网合理等级结构的确定,是公路网规划的组成内容之一,也是公路网布局优化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以我国公路网建设和公路交通的实际为背景,首先对现有的公路网等级结构优化目标进行分析,然后从公路规划者和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公路网等级结构优化应采用的优化目标,据此对现有的目标规划模型进行了改进,并对改进后的模型进行了示例分析.  相似文献   

16.
LIDAR技术在公路勘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基于LIDAR数据建立的数字地面模型提取公路纵横断面数据的方法。利用野外采集的实际数据对内业处理所得数据的精度进行分析和评定,验证了LIDAR数据在公路勘察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对LIDAR数据的实际工程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