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社区矫正是指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运用各种方法、手段,整合专门机关和社区等各方面力量,着力对社区范围内的假释、监(所)外执行、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缓刑等罪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改造的再社会化手段,目的是有效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从而实现预防和减少犯罪的目标。社区矫正工作目前尚处于起步摸索阶段,实践工作中难免会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加强调研,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阶段对社区矫正还没有统一的立法,社区矫正试点阶段的现阶段工作和理论界侧重于如何对罪犯进行分类矫治和改造,对矫正对象的权利保障关注不够.基于此,对社区矫正对象享有的权利内容进行分析,从立法、权利救济及社会的层面探讨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权利保障,以期为实现矫正目标及今后的社区矫正立法和实践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社区矫正通过矫正工作者对社区内服刑的罪犯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从而达到矫正对象再社会化的目的,避免了监禁矫正的弊端,但矫正对象在社区中接受矫正的过程中,由于各种不利环境因素的存在,矫正效果会受影响.为保证矫正目标的实现,要为社区矫正创造良好的矫正环境.  相似文献   

4.
社区矫正执行15年来,我国社会行刑方式取得了长足发展。厘清公众对社区矫正的认知现状和影响因素,不仅有助于了解民意、甄选信息并提出对策,更有利于完善社区矫治体系、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和构建和谐社区。通过对H省764位不同类型的对象展开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公众对社区矫正的认知总体薄弱,但对轻微犯罪者抱有宽容的态度;对罪犯实施社区矫正的态度,大多数表示支持或者中立;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归因于社会公众个体差异及社会发展层面的考量;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和社区矫治体系的建设,需要在提升公众认知的基础上促使其广泛参与。  相似文献   

5.
无罪推定是刑事诉讼法理论中的重要原则,社区矫正是刑罚理论和刑罚执行中的重要制度。无罪推定贯穿于诉讼活动的侦查、起诉和审判阶段,是适用于犯罪嫌疑人的诉讼原则;而社区矫正是在判决生效以后对罪犯采用的刑罚处罚方式,是适用于罪犯的刑罚制度。  相似文献   

6.
行刑社会化通过尽可能减少监狱与社会的隔离程度,拓宽罪犯与社会的联系,增强罪犯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其重新融入社会,最终实现改造罪犯的目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我国刑法学的发展应顺应国际行刑趋势,采取各种举措促进行刑社会化的实现,逐步健全、完善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建立更为科学的刑罚体系,使其向着更加民主理性的方向发展。本文从理念、制度、运作等层面解读行刑社会化的内涵,分析了行刑社会化在域外的立法实践及其在我国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与改进行刑社会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社区矫正假释犯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在司法改革背景下而产生的特殊群体。从调查中发现,这类特殊群体在回归社会以后面临着来自体制内和体制外劳动力市场的双重社会排斥。由于社会化进程的中断,长期监禁生活使得他们很难适应社会变迁的现实,并且在劳动力市场上步履艰难。“罪犯也是人,应该享有人的尊严”。正视社区矫正过程中假释犯对象在劳动力市场上面临的社会排斥事实,并寻求社会融合、社会宽容的积极举措,将是今后国家构建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维护社会稳定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既要全面展开工作,又要抓住源头性、根本性和基础性问题。而社区矫正工作的创新又是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重点。本文将从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的现状出发,对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制度提出几点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社区矫正在我国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推广社区矫正的社会意义、具备的现实条件,并针对社区矫正试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凉山地区毒品犯罪的状况,提出了在社会层面加强打击的力度,不断扩大和巩固打击成果,克服监禁刑的局限性,运用社区矫正防止潜在的犯罪危险性变为实际的犯罪行为.社区矫正要以社区为主,有关机关在必要时予以法律、政策、经费等方面的指导和协助,要把社区矫正工作纳入无毒社区建设中.  相似文献   

11.
社区矫正是人类文明不断进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刑罚执行理念也由原始的同态复仇向报应主义再向行刑社会化转变。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还存在着认识观念未得到根本性转变、适用范围窄、存在异化风险等缺陷。针对现存缺陷,本文立足我国国情并参考域外相关实践从观念改变、完善立法、加强监督等方面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社区矫正是有别于监狱矫正的非监禁性刑罚执行活动,其需要借助专业的方法和技巧来实现服务的最终目标。个案社会工作是社区矫正工作中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对个案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工作程序、原则运用和实施技巧进行探讨,以期充分发挥其作用和效能。  相似文献   

13.
自2003年7月开展社区矫正试点以来,我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也存在法律依据不够充分、矫正力量薄弱、操作规范不够健全等问题。提出要更新观念,适应刑罚执行方式的改革;着眼立法,制定社区矫正的法律法规;完善机制,强化社区矫正工作实效性;统筹协调,加强职能部门的配合衔接;区分管理,构建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多管齐下,完善监督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4.
社区矫正在我国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我国推广社区矫正的社会意义、具备的现实条件,并针对社区矫正试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分析我国现有社区矫正监管制度,可以发现存在判决前调查评估制度不够完善、未对听证制度做出具体规定和要求、对未成年人没有特殊的针对性规定、社区矫正执法主体身份不明、工作部门衔接不畅、人员配备不充分等问题。对此,应当把判决前调查评估制度作为适用社区矫正的必经程序,增设社区矫正听证制度,完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监管制度,明确社区矫正执法主体属性,强化社区矫正相关部门的有机衔接,培养社区矫正监管工作队伍。  相似文献   

16.
刑法修正案(八)的出台正式将社区矫正了明确入刑,从03年试点工作至今,虽然社区矫正制度开展逾十年,但实践中仍暴露出立法、社会观念滞后等问题,本文对此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析,并在此基础上为我国社区矫正的制度化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由于历史积淀还不够深厚,存在矫正对象一成不变以及实施程序不够完善等问题。可以把半监禁、未成年人以及刑满释放人员纳入社区矫正对象范畴,作为行刑方式、预防犯罪、控制犯罪综合治理手段的社区矫正适用对象的拓展。同时通过构建调查评估程序、矫正对象裁量中的听证程序、权利保护与救济程序和其他程序来建立健全完善的社区矫正程序。  相似文献   

18.
正编者按:本期专题论坛的主题是"加强社区治理完善城市功能",共有7位专家学者分别从智慧社区建设的资金投入、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新型农村社区治理、青年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支持、社会组织跨区域发展等方面,全面研究了智慧社区建设中的多种投入模式、社区社会组织对社工机构的固有依赖、新型农村社区的存在形态、  相似文献   

19.
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主要原因从自身、家庭、学校、社会四个因素进行分析,对瓮安县进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制度化建设,重点人群教育、管理和服务、依托社区管理实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全覆盖,聚集社会合力巩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成果等方面的措施和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从而总结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从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抓好基层和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提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社区青年志愿服务是青年志愿者行动的重中之重,也是油田青少年参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只有坚持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的不断创新与机制建设双向带动,努力探索出一整套适应油田多层次保障体制的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体系,既整合青少年力量又带动社区居民,既发挥组织优势又利用社区资源,既创造新的服务方式又以健康机制促进各种有效方式持续发展,油田社区青年志愿服务才能走上社会化运作、规范化建设的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