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航空运输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与城市发展紧密相关,对航空运输网络的研究已成为分析城市体系格局的重要视角. 基于2016年全国207个主要机场的航空客运数据,运用ArcGIS、社会网络等分析方法,探讨了航空网络视角下的中国城市体系等级结构与空间联系. 研究发现:从等级结构上看,全国共分为全国性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次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地方性中心城市4个等级,城市数量自上而下递增,以北京、上海、广州、成都4个城市为中心,全国城市体系形成近菱形网络结构; 从空间联系上看,排名前十位的城市多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全国城市的空间联系具有明显的东西差异性,东部地区具有更高的联系强度,长三角城市群为全国的核心,全国呈现以城市群为空间载体的多中心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2.
结合南通城市中心性现状的测评和南通的地区比较优势,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功能定位应确定为以现代制造业中心、区域性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区域性现代商务商贸中心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五大功能为支撑的长三角北翼综合性经济中心。今后,南通应通过强化规划引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放大港口优势等途径,加快提升南通城市中心性,不断增强中心城市的对外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3.
创意产业是现代后工业文明时期的一个标志性产业,发达国家的一些大城市的创意产业在市场和政府双重作用下,得到了飞速发展.重庆作为西部地区较为发达的先进城市,应当在有效借鉴发达地区的有益经验的同时,着力推进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创意产业发展,提升城市功能和城市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创意产业对城市竞争力的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意产业创造价值的巨大能力已经引起了全球经济的无限关注。创意产业对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的文献研究还没有完善的理论支撑体系。以此为出发点分析创意产业对城市竞争力的作用机理,研究得出创意产业通过四个方面作用于城市竞争力——优化城市结构模式、创新城市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城市经济价值提升以及增强城市吸引力,同时将这几个方面进行逻辑梳理,使其与现有理论融汇贯通,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5.
创意产业是现代后工业文明时期的一个标志性产业,发达国家的一些大城市的创意产业在市场和政府双重作用下,得到了飞速发展。重庆作为西部地区较为发达的先进城市,应当在有效借鉴发达地区的有益经验的同时,着力推进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创意产业发展,提升城市功能和城市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论中心城市现代远程教育中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心城市作为区域性经济、政治、文化和教育的中心,拥有较好的办学基础和广泛的终身教育的需求。中心城市现代远程教育中心完全可以利用其区位优势和辐射功能,适应城市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找准服务于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发展目标,着力于大众化的高等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的技术培训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主要任务,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大力推进现代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职业教育的结合,为社会提供多种类、多形式、多规格和多层次的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7.
历史建筑本身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等具有“不可替代性”和“可再利用性”特点,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使历史建筑在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中发挥作用,比较妥善的方法是对历史建筑进行创意性的功能置换,发展创意产业。历史建筑为创意产业提供了空间资源,是创意产业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场所,而创意产业也为历史建筑的再生带来新的思路,增添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基于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模型构建中国城市创意指数,包括7个1级指标和18个2级指标.采用变异系数加权法和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分析法对中国20个城市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影响城市创意水平发展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评价指标体系中,经济资本、人力资本、文化资本、技术资本、产业资本、环境资本和制度资本7个影响因素与创意城市的发展呈正相关,其中文化资本和产业资本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根据各指标影响程度的差异化,指出创意城市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提出加强文化建设、发展创意产业、重视创意人才的培养、营造创意氛围和改善制度环境等建议,以提升城市创意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黄山市及中心城区的产业变迁、城市建设等数据,指出黄山市旅游城市化进程中,政策支持、区位优势等推动的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了城市建设用地的增加,中心城区城市空间不断扩大.产业调整还促进了中心城区的城市用地结构调整,主要表现为第三产业建设用地逐渐替代其他用地.黄山市旅游城市化进程中,中心城区以旅游主导的城市商业发展,加速了城市土地等级差异的形成,城市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城市功能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0.
在重庆发展区域性物流中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物流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作为我国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最大的经济中心和重要的物资集散地,重庆具有发展现代物流的优越条件.分析了重庆的经济和物流业现状,论述了在重庆发展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必要性,特别是其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运用城市中心模型、可达性模型、引力模型研究苏北中心城市经济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结果表明:苏北主要中心城市之间经济联系不断增强;淮安市建成苏北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具有较为明显的区位优势,但是,区位优势仍低于徐州市;淮安市的区域可达性高于苏北另一个中心城市——徐州市。淮安市建成苏北重要中心城市优势与劣势并存,淮安市要真正成为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必须树立地理中心意识,尽快构建苏北交通中心平台、苏北文化中心平台、苏北物流中心平台。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连云港市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未能达到理想结果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连云港市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并在连云港与徐州、日照等大区域背景下,就连云港与徐州的双核结构,港口建设,临海产业的具体布局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首先构建了地级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地级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该模型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论是南京、苏州、无锡城市竞争力最强,常州、南通较强,镇江、扬州、徐州一般,泰州、连云港、盐城较弱,淮安、宿迁最弱。该计算结果为连云港市制定切实有效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和措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以淮河生态经济带苏皖段14个城市(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蚌埠市、阜阳市、淮南市、滁州市、六安市、徐州市、淮安市、盐城市、扬州市、泰州市和宿迁市)为例,基于经济支撑力和经济压力两个子系统构建了城市经济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计算各城市的经济支撑力指数、经济压力指数以及经济承载力指数研究了其经济承载力水平及其空间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经济支撑力具有淮河下游(江苏段)支撑力强、中游(安徽段)支撑力弱的空间分布特征; 江苏段城市的经济压力高于安徽段的城市; 11个城市处于高负荷承载,其中江苏段的城市经济承载力高于安徽段的城市经济承载力.本文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徐州市服务业竞争力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服务业竞争力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比较了2005年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与其区内主要城市济宁、临沂和盐城在规模竞争力、结构与效益竞争力、成长竞争力、科技创新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方面的差异,发现徐州服务业综合竞争力在淮海经济区内占有绝对优势,但在成长竞争力方面低于临沂,最后提出了促进徐州市服务业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区域空间的角度,建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测度,并结合GIS技术对结果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1)苏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最为集约,苏中次之,苏北城市土地低度利用;(2)在江苏省域空间上,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呈阶梯状分布;(3)江苏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最后提出了江苏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小城镇建设发展日渐升温,迫切需要一种系统、合理以及适合小城镇特点的确定土地开发强度的方法。文章基于GIS平台,分析影响小城镇土地开发强度的因子,构建小城镇土地开发强度的基准模型。依据生态原则、美学原则、文化原则修正基准模型,根据建筑密度分区、建筑高度分区、城镇功能分区去构建修正模型。并且以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土地用地性质和区域建设意向为基准,构建土地开发强度的扩展模型。研究发现,修正模型比较基准模型降低了鲁坦河两侧的开发强度,同时提高了老城区部分地区的开发区强度,对部分地区进行了整体性控制,避免了零碎化。修正模型的构建更有利于源潭镇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南北大道两侧景观的塑造,同时更符合源潭镇现实情况。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小城镇土地开发强度分区模型构建,以期为类似地区的土地利用健康发展以及城乡规划的制定和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徐州城市群的建设和发展是中国城市群、江苏省城市化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回顾和反思徐州城市文化建设的现状,提出徐州城市群建设应该凸现生态审美的指导性原则,注重对历史文化传统与现代城市文化的美学建构,不断提高城市的审美文化能力,形成以传统、区域文化认同为基础的多样性城市文化形态,以此体现徐州城市群独特的个性魅力。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城市不断丧失一些旧有的功能,并且寻找新的来替代以完成城市的更新.客观上讲,城市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调整,以及传统工业区中的建筑、环境、基础设施条件相对滞后与老化而出现的功能性的衰退,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发展的转型不可抗拒性.笔者从产业遗产的分析评估与更新着手,探讨产业遗存更新的可行性、相关理论和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