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解决污泥处理湿地(sludge treatment wetland,STW)污泥降解能力弱的问题,首次提出在STW系统中嵌入生物产电装制,以加速污泥湿地处理过程中污泥有机物的降解性能,同时回收污泥生物质能.启动以美人蕉为湿地植物的微生物燃料电池—污泥处理湿地系统(MFC-STW),通过电化学测量与有机物分析,考察不同进泥负荷下污泥湿地处理系统的有机物降解及产电性能.结果表明,MFC-STW系统的输出电压、内阻、功率密度均随进泥负荷增大而升高.系统的最大电压和最大功率密度分别为0.794 V和0.268 W/m3.在负荷期内,MFC-STW系统下层积存污泥含水率为84%,TCOD降解率为74%,较STW系统分别提高7%和11%.说明生物产电可促进污泥湿地处理过程中的污泥脱水和有机物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是污水净化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子,对人工湿地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分布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人工湿地净化机理。为此,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废水处理集成创新团队选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体化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对人工湿地微生物群落结构、分布及浮游藻类多样性进行了观察研究,并结合水质理化指标,分析了微生物与水质净化的关系。结果表明:整个湿地系统中包含了蓝藻(Cyanophyta)、硅藻(Bacillariophyta)、绿藻(Chlorophyta)和裸藻(Euglenophyta)四门34属以及其他藻种(属)共332种,浮游动物及其它微生物共18种;生物膜上微生物的种类及丰度最多,有效地提高了系统对污水的净化作用;湿地敝水区上、中、下层浮游生物组成相似,但微生物量下层上层中层;可根据硅藻及绿藻优势种数量来定性判断受污染水体净化过程相对洁净程度。  相似文献   

3.
利用“厌氧生物反应器+潜流复合型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中氮和磷。厌氧生物反应器和潜流复合型人工湿地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24和48h,进水总氮、氨氮和总磷分别为10.3~51.8mg/L、6.8~44.7mg/L和0.9~5.2mg/L,组合工艺对总氮、氨氮和总磷的平均去除效率分别为30.7%、42.9%和72%,不同季节处理效率为:夏季〉春季〉冬季。组合工艺中的COD主要由厌氧水解酸化、基质截留、微生物代谢而被去除,氮主要由人工湿地微生物作用和植物吸收被去除,磷主要由人工湿地基质吸附被去除。系统整体脱氮效果的提高可采用在厌氧生物反应器后增加充氧装置,提高污水中的溶解氧,通过增强人工湿地中的硝化能力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16S rDNA测序快速鉴定废水生物处理系统目标细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建立分子生物学技术快速鉴定有关微生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发酵法生物制氢系统的活性污泥分离培养的厌氧发酵细菌为研究对象,采用16S rDNA碱基测序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生物信息学数据库NCBI将DNA序列输入、比对,可以直接鉴定从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分离培养的细菌进行种属科的系统发育学地位的判定,从而简化了细菌鉴定程序.通过16S rDNA测序技术,进行了分离产氢细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发现生物制氢厌氧活性污泥中所分离的细菌可能存在的菌属有:Lactobacillus,Clostridium,Klebsiella,Pmpionibacterium和可能新发现的1个新属Biohydrogenbacterium等5个菌属的菌种,其中新属Biohydrogenbacterium的菌种都以利用碳水化合物生产氢气为其主要特征.16S rDNA测序技术为废水生物处理系统的细菌学研究提供了方便、准确和经济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5.
结合人工湿地的湿地构造、植物类型、填料配比等因素,分析了各类因素对湿地中微生物(特别是对硝化反硝化菌)的生长、进水碳氮比等对人工湿地脱氮效能的的影响,同时结合对人工湿地研究和应用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对改进的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局部曝气和出水回流等在强化人工湿地脱氮效果的作用进行了论述,并就人工湿地与预处理工艺的组合应用和植物与微生物的协同作用进行了分析,为人工湿地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膜-生物反应器中污泥膨胀对生物相及微生物多样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丝状细菌引起污泥膨胀并对系统运行造成影响的现象,采用处理生活污水的MBR工艺连续流小试运行方式,就丝状菌污泥膨胀对MBR系统的影响进行跟踪考察.对反应器内的生物相监测是研究其处理机理的重要内容,结合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分析方法,对系统活性污泥混合液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及无脊椎动物进行了连续跟踪监测.结果表明,系统内随丝状菌污泥膨胀加剧,微生物多样性降低,微型动物优势种群及其数量随环境变化而波动,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双污泥同步除磷脱氮系统稳定期的主要微生物种类、数量和特性.方法利用电镜、特殊染色法、平板分离技术和一系列的生化试验对系统内硝化池、缺氧池内的微生物进行了观察和分离鉴定.结果硝化菌总数为9.5×106cfu/mL,共分离出5株硝化菌;反硝化菌总数为4.5×105cfu/mL,共分离出5株反硝化菌,通过吸磷试验发现,肠杆菌科的两株菌(LB3和LB5)和假单胞菌属的菌株(LB4)的吸磷能力较强20h后的吸磷量达到了3.32mg/L、4.64mg/L和2.74mg/L,弧菌科的菌株(LB2)和气单胞菌属的菌株(LB8)的吸磷能力较弱,20h后的吸磷量仅为1mg/L和1.24mg/L.结论反硝化聚磷污泥和普通好氧聚磷污泥在性状上极为相似,内源物质PHB和聚磷有着相同的变化规律;硝化池内填料表面形成了稳定的生物膜,硝化细菌成为优势菌群;分离得到的5株反硝化菌可认为是反硝化聚磷菌.  相似文献   

8.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湿地是地球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天然和人工湿地可用来处理各种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湿地处理系统综合了物理、化学、生物三种作用,能够去除污水或废水中的有机物、氮、磷和重金属.人工湿地的设计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计算,一是水力学计算;二是反应动力学计算.湿地污水处理是一种不成熟的方法,还需进一步研究.研究内容有各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跟各种影响因素的关系、污染物的去除机理等.研究方法有模拟湿地试验和实际湿地试验.  相似文献   

9.
耐冷菌的分离及在低温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寒冷地区冬季时低温污水的生物处理长期以来存在着处理效果差、污水处理后难以达标的问题,虽通过降低污泥负荷,提高污泥浓度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这样无疑提高了运行费,从微生物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分离得到4种在0-9℃一可降解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耐冷菌,并作了单菌和混合菌的降解试验,结果表明,耐冷菌在低温条件下具有较高的降解能力,在低温污水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广泛用于处理或预处理高负荷有机废水。利用纯氧和空气2种曝气方式同步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结果表明前者污泥颗粒化时间较短,颗粒结构更为密实。显微镜观察发现纯氧曝气污泥颗粒表面含有大量的丝状菌,少量球菌、杆菌以及一些胞外多聚物(EPS)等,空气曝气污泥颗粒表面物质组成相对单一,表明纯氧曝气颗粒污泥微生物种类、数量及代谢能力优于空气曝气颗粒污泥。同时发现进水负荷波动对纯氧曝气污水处理系统出水水质的影响较小,表明纯氧曝气颗粒污泥能够处理和耐受高负荷有机废水。  相似文献   

11.
对河滩退耕地恢复为湿地植被后典型湿地植被群落不同沉积层的土壤微生物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河滩退耕地恢复前后,土壤中的微生物主要集中在0~10em的表土层,其数量以细菌占绝对优势(占微生物总数的62.87%~96.64%);随深度的增加,细菌数量呈递减趋势,放线菌数量呈递增趋势,真菌数量则变化不明显.同时,退耕恢复后,3类微生物数量呈增加趋势,说明经过一个恢复周期后,植物群落恢复对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产生了显著影响.细菌数量与全氮和有机质呈显著相关(P〈0.05),说明土壤主要养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细菌分布.  相似文献   

12.
对长白山北坡和西坡不同湿地的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及优势菌株进行了总体研究.采用PCR-DGGE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湿地土壤样品中总DNA的16S rDNA的V3区进行PCR扩增,通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对扩增产物进行分离.回收了26个清晰的条带,对其中19个特征性条带进行了测序,除了条带12、13、16为可培养的微生物外,其他16个条带都是不可培养微生物.通过传统培养法,利用MIDI微生物鉴定系统,对8种可培养的最优势菌株进行了分析,各菌种分别为Bacillus sp., Bacillus licheniformis, Virgibacillus pantothenticus, Bacillus cereus, Micrococcus luteus, Paenibacillus alginolyticus, 优势菌株间的相似性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3.
宽叶香蒲人工湿地水体生物生态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以宽叶香蒲(Typha latifolia)为优势种的人工湿地系统水体中菌类、藻类和原生动物进行生态学调查,评估湿地对采矿废水治理的长期效能,探索系统中各组分的恢复与采矿废水处理长期效能与稳定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宽叶香蒲湿地系统中有40种藻类植物隶属于5门31属,80种原生动物隶属于2门6纲21目56属,其中鞭毛虫42种,肉足虫6种,纤毛虫32种,菌类主要为假单胞菌属及产碱菌属.随着采样点至排污口距离的增加,水体中菌类、藻类及原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油田注入水中硫酸盐还原菌、铁细菌、腐生菌是危害最大的细菌,这三种细菌特性各异,相互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联系。杀菌剂的选用应保证对这三种细菌有较好的杀灭作用,并辅以正确的投加方法。  相似文献   

15.
微塑料是一种难降解的新兴污染物,广泛分布于海洋、淡水、土壤及湿地系统。湿地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资源,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微塑料的存在可能对湿地物种多样性构成威胁。通过介绍微塑料在湿地系统中的分布特征及存在形式,分析了微塑料对湿地系统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的毒理学影响,在综合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湿地环境水体、沉积物及生物体中微塑料的分析检测方法,提出针对湿地环境不同组成部分微塑料的检测方法,并对湿地系统中微塑料未来研究的重点进行展望。通过对湿地环境中微塑料分布及生态毒理学的影响进行分析,可为明晰湿地环境中微塑料现状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今后湿地环境中微塑料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XM固态菌剂载体选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研制具有扩大培养和固定化两种功能的载体材料,以微生物的数量作为检测指标,考察了载体的种类、配比、温度和载体水分含量等单因素对载体吸菌量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混合载体比单一载体吸菌效果好,更适合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不同温度和载体水分含量对吸菌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采用本实验所选择的最适条件,将通过网孔尺寸为 0. 420mm分样筛的麦麸、麦壳、锯末、活性炭和砖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将含水量控制在 50% (质量分数)左右,在 30℃进行发酵和固定化制成固态菌剂,每克含菌量可达到 4×108~5×108.  相似文献   

17.
鸭绿江口湿地维管植物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了解鸭绿江口滨海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植物资源现状,2006年3月~2007年3月对区内维管植物进行了大面积普查,调查统计表明鸭绿江口湿地现有维管植物83科234属365种,保持了东北地区南部野生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植物资源丰富。文章同时提出了鸭绿江口湿地植物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采用分批实验,通过对玉米秸秆降解过程中的pH、纤维素酶活性、微生物组成及秸秆降解率的检测,考察了复合菌系对玉米秸秆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在整个降解过程中,体系的pH处于6.5~7.5之间,基本保持稳定;Cb酶(β-葡萄糖苷酶)、Cx酶(内切β-1,4-葡聚糖酶)及C1酶(外切β-1,4-葡聚糖酶)随着秸秆的降解,依次进入高活性阶段,呈现出一定的协同性.真菌数量保持较高水平,细菌数量一直稳步上升,秸秆降解率在整个降解过程中也一直稳步上升.说明复合菌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红油味、姜汁味、蒜泥味3种川味冷菜复合调味汁抑菌作用的研究,发现各调味汁中所用的香辛料不同,对原料自身所携带的微生物及试验中选用的2种肠道病原菌的抑制程度各异。其中蒜泥味的抑菌作用最强,姜汁味次之,红油味几乎无抑菌能力。并揭示了配制冷莱复合调味汁时的用油量与调味汁的抑菌程度呈反比关系,为烹饪工艺科学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