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共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自然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制度成果的总和。而潘岳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相似文献   

2.
哲学家们一直在经常争论,人类社会到底是一个自然实体——象一棵树,象人这个生物机体呢?还是人类活动的人工造物——象一架机器,象一件艺术作品呢?这问题关系到把应用于自然界的那些概念应用于社会是否有效。如果社会是一个自然实体,那么这类概念就能应用于它;但如果不是,那么能够应用于社会的那类概念就得是应用于人类心灵的其他创造物的那些概念。  相似文献   

3.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硬核和根本,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哲学基础。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发展是一个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自然过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最高价值理想;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必经之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是古往今来人类的共同追求,其内涵十分丰富,它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中,强调人类必须遵循、顺应自然,适应自然而不能违背自然的发展规律。人类只能按照自然规律行动,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通过利用自然规律来改造自然使之为人类服务。人际关系的和谐则较复杂,它由君臣关系、君民关系、平民之间的关系、男女关系及家庭关系等构成,其和谐与稳定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主体。古代儒家学派思想家对此提出了一些极有借鉴价值的观点,如"礼乐教化"观,"德刑并举"观及"天人合一"观等等,这些观点无论在古代还是在今天的和谐社会建构方面仍然具有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劳动是人的本质形成的起点,也是人的本质发展的基础。从人的自然属性来说,人的本质,是一种劳动创造的本质。劳动同样孕育着人类社会的劳动创造本质。不论人的自然属性在具体社会形态中表现为什么样的内容,都是人的劳动创造本质在不同社会条件下的反映和体现。人的本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劳动的解放就是对人的本质的解放。人是从事劳动创造的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是劳动创造,人向着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目标走去。  相似文献   

6.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本文阐述水与整个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关系;而在当代社会转型大背景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人水和谐提出了挑战,以此提出了对策和措施,以促进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所谓城市生态化,简单地说就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从而达到一种稳定有序状态的演进过程。这里的“生态化”已不再是单纯生物学的含义,而是综合、整体的概念,蕴含着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的内容。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它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区形式,自然、城市、人类溶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包含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自然系统和…  相似文献   

8.
哲学史上种种哲学由于没有正确地理解人和人在历史中的作用,从而否定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或对社会规律作唯心主义理解。唯物史观则强调人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就必然得出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实践是人的本质,进而得出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历史和人类社会的历史规律就是产生和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的结论。这就坚持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从而实现了对社会规律认识的革命性变革。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制度同资本主义制度究竟哪个优越?这是当代青年喜欢作比较的问题。但是,一些青年同志由于缺乏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往往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弊病作一番分析研究是有现实意义的。 自从生产劳动“在物种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以后,人类逐渐从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人类不仅创造了大量的物质文明,而且创造了大量的精神文明。人同动物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人能够思维,人有精神生活,能够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生产劳动,能够有效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这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的结果使人类“只能和地球的普遍死亡一起消失。”然而,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  相似文献   

10.
论财富     
财富是自然历史范畴,它是人化感性自然界能力水平的呈现,表现着人的充实、完善程度。本遵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分析了财富的物质形态、货币形态,及其内部蕴含着的人类明史和进步史,籍此肯定马克思结合全面发展的人对财富的规定。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发展、人的自由与解放的学说,唯物史观的创立使人性理论成为科学。人性复归是人对自己人性的把握和占有,是人类解放与自由的一个重要环节。社会关系是制约人性复归的客观现实环境,劳动异化的消除是人性复归的必要条件,利益对抗的消失是人性复归的根本前提,生产力的高度发达是人性复归的根本物质力量。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是强调"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的世纪,人的发展需要学习型组织。人性发展化管理是适合"人性"发展的动态、多元、区别、互动、实效性管理,是学习型企业的根本追求,是我国企业走向学习型、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解决的管理理论与实践问题。人性发展化的管理是上升企业的管理趋势;探求人性发展化管理的途径是企业学习的必由之路。因此,将功利目标与人文目标整合起来,实行适合"人性"发展的管理,才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最佳境界。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生产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剧增,低碳,减碳成为保护环境,维持人类自身长远发展的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人要在适度的范围内实现对自然的超越。人不仅要积极主动地改造自然,更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存共荣。  相似文献   

14.
和合炼世是人的本质。和合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又体现了人与人的关系即人类社会关系。炼世是实践的源泉和动力,也是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和实质。人的创造能力来自和合炼世。精神生活是和合炼世的结晶。和合炼世是人的自然、社会、精神属性的有机综合。创建和谐社会是人的本质的诉求。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生产力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以劳动生存性质作为本质属性。它是对剥削社会形态生产力“资本属性”的根本否定,使生产力体现出对于人类社会的本来目的和意义,并通过对作为生产力首要因素的劳动的解放,建立起科学的社会劳动组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坚持了劳动的生存性质,就是坚持了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现实的人性是人的各种本质属性相互规定的表现,可以说人性假设就是以一定价值取向对这种规定体的表现有选择地抽象、映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以一定的人性假设为前提,并以此推导和构造它的理论系统。组织行为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更是与人性假设紧密相关。以人性假设哲学内涵为研究起点,将其融于管理理论,探讨了其发展演变趋势和行为特征,综合分析了9大学科门类中3大人性论。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美的本质角度入手提出美是客观的、是社会的,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结合对人的本质的认识阐述了人的本质力量和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早在《诗经》中,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就有了十分全面的表现和流露。随着生产力和人类文明的不断前行,《诗经》中,自然界的多姿多彩、丰富美好渐渐走进了人类的生活,不仅为人们提供物质资料,也满足了人类精神生活的需要,另外,《诗经》和谐为美的审美观念还表现在自然界对人类社会的推动作用上。  相似文献   

19.
从审美的角度对莎士比亚戏剧进行探讨,论述其“自然”性的表现。着眼于剧作的主题构建、情节线索设置、语言运用及人性性格组合元素等几个方面,分层次论述了“自然诗人”莎士比亚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从人性观中的"性善论"、"性恶论"、"社会关系论"三个维度透视了科学发展观的树立和落实,阐述了教育及制度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价值,并从人性的维度进一步佐证了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