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系统分析影响严寒地区乡村住宅的诸因素,从生态、可持续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在设计中的权重和相互制约关系,从而得到最佳的节能住宅优化设计方案.同时对设计成果进行综合质量评价,使设计成果得到验证和最佳完善,以期能够推进严寒地区生态乡村住宅和社区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
本文重点研究严寒地区农村住宅建筑节能问题。在综合分析现有农村住宅节能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当代建造技术,从空间布局、围护结构及节能设施等方面提出合理有效且可行的严寒地区农村住宅节能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3.
严寒地区村镇住宅冬季室内热舒适环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们对住宅舒适性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日前舒适与健康已被提到了住宅设计的首位.在严寒地区,人们更加注重住宅冬季室内的热舒适问题.本文从影响热舒适环境的主要因素入手,分析严寒地区村镇住宅的特殊性,包括气候条件、地区特点、住宅现状、农民与生活习惯及火炕微热环境等;注重差异性研究,根据中西方的差异、城乡的差异,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和严寒地区村镇居民的居住特点,提出适合严寒地区村镇住宅冬季室内舒适温度区间为15~18℃,为严寒地区村镇住宅节能计算、热舒适环境与绿色生态住宅的设计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严寒地区村镇住宅屋顶双层复合保温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严寒地区村镇住宅屋顶能耗现状和保温技术特点,并基于对目前严寒地区村镇住宅屋顶保温和节能目标的要求,提出了符合当代村镇住宅特征的屋顶上层与下层分设保温层的复合保温构造模式;阐述了该模式的设计理念及模式内涵,建立了该模式下的吊顶封闭空间热平衡数学模型,给出了不同保温层选材的厚度参考值.该模式的提出为我国严寒地区村镇住宅屋顶保温和节能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对策.  相似文献   

5.
东北严寒地区农村住宅热环境优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东北严寒地区农村住宅室内热舒适水平,并降低采暖能耗,通过实地测试、软件模拟对其重要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并建立了采暖能耗预测模型.采用BES-01型温度采集记录器、De ST-h软件研究了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朝向、吸收系数、热惰性、附加阳光间、冰雪覆盖层等10项因素对农村住宅热环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东北严寒地区农村住宅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围护结构传热系数与采暖能耗正相关,正南及南偏东为最佳朝向,吸收系数与采暖能耗负相关,附加阳光间能够有效改善室内热环境,冰雪覆盖层能够起到屋面保温作用,采暖能耗预测模型能够为农村居民建造节能住宅提供设计依据,研究能够引导并提升东北严寒地区农村住宅的节能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现阶段吉林省严寒地区村镇住宅的现状,结合吉林省地区、气候特点,提出村镇住宅建筑存在的问题,指出大力发展村镇节能住宅的重要性,为进一步加强我国村镇节能住宅建设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北方寒冷地区乡村住宅本土生态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全面分析北方寒冷地区乡村住宅的现状,综合考虑严寒地区农村经济、技术、生产力发展水平、生态环境等各种因素,从创建生态人居环境的角度出发,研究可操作性强的北方寒冷地区住宅本土生态技术,从而使寒地乡村住宅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以及舒适、经济、节能、环保的特质.并根据研究成果建造3栋示范住宅,示范住宅与传统住宅相比节能达55%以上,其中经济型超低能耗住宅节能达80.8%,供暖能源可自给自足,不需要任何费用.该研究将促进北方寒冷地区乡村住宅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武汉地区城市住宅室内热环境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北省武汉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处于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室内热环境质量较差,能耗较大,目前对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研究工作相对较少.以武汉地区城市住宅为主要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该地区城市住宅室内热环境和能耗状况,为武汉地区住宅的节能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长春市安华美郡小区住宅为例,采用DeST-h软件对其典型住宅楼进行了能耗模拟,研究在执行“节能50%标准”与“节能65%标准”的情况下,严寒地区住宅建筑采暖能耗的变化及其经济性、节能减排性.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严寒地区村镇住宅冬季采用分户乡土式采暖方式,采暖期达半年之久,采暖能耗很大.为了提出国家标准《村镇住宅节能设计标准》中有关严寒地区的节能体型系数的控制性指标,本文在严寒气候区实测了57户村镇住宅,通过数理分析,得出了体型系数的实际情况;针对影响严寒地区住宅建筑体型系数的平、剖面形式,面积大小,栋深组合长度等因子进行分析,提出了减少体型系数的各种因子参数控制范围;提出了按照层数不同,分别确定体型系数的结论,一层住宅建筑体型系数宜<075,二层住宅建筑体型系数宜<059  相似文献   

11.
目前洞庭湖区的农村住宅基本没有进行节能设计,热工性能差,能耗大.夏热冬冷的洞庭湖区,建筑节能设计既要考虑夏季隔热,又要考虑冬季保温.根据湖区地理气候、施工技术、经济条件等,对农村住宅的墙体、屋面、窗户的热工性能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外围护结构的几种设计方案和构造要点,可为洞庭湖区节能农宅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陕南山地民居的演变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陕南典型聚落秦茂村民居现状的调查,从民居建筑空间模式、墙体构造方面分析了陕南山地传统生土民居演变与发展的过程,指出了民居自发演变的趋势以及原因,对现代乡村民居营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空间布局不合理、构造做法存在结构安全隐患等进行了分析.对民居冬夏室内热环境进行了测试,并采用DOE2.0对典型民居进行了能耗模拟,定量得出生土围护墙体民居冬暖夏凉的生态特性,强调了生土民居的生态价值,为新民居方案以及实现生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北京若干住宅建筑的热环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使用集成于CAD之上的模拟软件DeST(Designer‘s Simulation Toolkit)对北京的若干幢住宅建筑进行了详细的热环境分析 。DeST中的模型使用状态空间法计算房间的冷、热负荷和热特性。计算中考虑建筑外表面的阴影遮挡,最后得到的结果是基础室温和冷热负荷。从结果可以看出建筑设计对于节能的重要性,同时不同的围护结构保温和外窗遮阳也对室内热环境有很大影响。所有计算的建筑保温均好于北京暖节能住宅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使其热负荷低于北京节能住宅的采暖耗热量指标。通过对不同建筑的比较还可以得出建筑的朝向、体形系数、窗墙比、通风方式与建筑能耗之间的关系。不同房间的冷负荷则根据其所处的楼层和朝向而各有不同。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由于屋顶保温的相对不足,使顶层空间的冷负荷大大高于其它楼层的房间。可见冬季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无法满足夏季的要求,制定这方面的节能标准迫在眉睫。在北京的热网计量收费改革之后,对房间采暖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采暖的快速启动,以及实现冬季室温可调)。最后,还分析了夏季自然通风对建筑节能的巨大效果,指出自然通风是实现住宅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住宅平面设计多为直觉和感性设计,由此产生的设计方案往往在住宅的朝向、采光及节能等方面存在着不足,从而造成住宅使用功能方面的问题,这种现象在低密度住宅的设计中尤为突出。针对独院式、并联式、联排式等低密度住宅的平面布局特点,提出住宅内不同位置处依据朝向、自然采光及节能保温等因素的“优势度”概念,并根据房间不同朝向,自然光源数量及不同围护内墙数量等因素,分别为每一个区域赋于优势度分值。建议平面设计以各区域综合优势度排序为依据。该方法有助于建筑师将直觉和感性设计转为理性设计。具体案例应用表明了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豫西地区的传统民居样式以地坑院为主,其地坑院主要集中在三门峡陕县一带,其中,张汴塬曲村的地坑院保存较为完整,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及地坑院自身的局限性,居民新建了许多地上建筑,曲村的传统地坑院建筑逐渐被废弃或填埋,传统的村落风貌被破坏。基于此,提出改善地坑院在建筑节能方面的不足、整治并恢复传统地坑院村落整体风貌、提高村民对传统地坑院文化的保护及传承意识、制定曲村地坑院旅游发展规划等更新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6.
居住建筑节能评价与能效标识理论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当前中国建筑节能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计算机能耗模拟,尚缺乏能处理不确定和不完全信息的综合评价模型这一现状,以证据理论和国家及地方建筑节能技术标准为基础,提出了一个建筑节能评价与能效标识理论模型。将该模型应用到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评价,形成了一套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评价与能效标识方法。以该方法为基础,开发了一套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评价及能效标识计算机软件。将所开发的软件应用于重庆地区一建筑进行建筑节能评价和能效标识,评价结果与中国《节能建筑评价标准(征求意见搞)》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提出方法是基本正确的。实例演示也显示了提出的模型是一种能获取和处理不确定信息的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7.
既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热工性能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既有建筑物窗墙比差异较大,在节能改造过程中窗墙比和窗的热工性能对保温层厚度的影响不可忽视。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围护结构节能设计规定的基础上,提出围护结构等效传热系数限值,综合考虑朝向、窗墙比、窗户的类型等因素,建立了外墙保温层厚度计算模型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优化模型,并以徐州地区某既有住宅为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