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国内外抗震框架节点中间层中节点的试验结果,着重论证了在梁端或柱端先行屈服的梁柱组合体中,节点的剪承载力已转变成由先屈服的梁端或柱端的纵筋配置数量和该纵筋在节点剪切破坏时民达到的屈服后应力状态来控制,并给出了这类节点抗剪承载力的正确表达式。  相似文献   

2.
多次地震灾害表明,采用现浇楼板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很难实现原抗震设计所期望的“强柱弱梁”延性屈服机制,绝大多数的裂缝损伤或塑性铰发生在框架柱的端部而非梁端.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设计规范中的规定,针对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中的楼板贡献、柱端抗弯承载力之和与梁端抗弯承载力之和的比值选取、水平地震作用方向的影响、所用材料性能强化以及框架柱所承受轴向力的动态变化影响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强柱弱梁”屈服机制未能实现的多方面因素.鉴于目前此类问题常用抗震加固方法的不足,介绍一种有效可行的框架梁端部负弯矩承载力弱化的抗震加固措施,可以使得既有带现浇楼板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易于出现梁端塑性铰,提高钢筋混凝土框架整体的延性能力.  相似文献   

3.
钢筋混凝土抗震框架节点的受力特征分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归纳近年来国内外抗震框架节点试验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首次明确提出将在梁端或柱端纵筋屈服后可能发生剪切失效或破坏的节点的受力特征分为斜拉型、斜压型和斜拉-斜压复合型三类,并给出了这三类受力特征的节点在相对作用剪力和相对配箍率坐标中出现的区域,还对其受力性能随相对作用剪力或(和)相对配箍率变化的规律及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按1∶3缩尺比例,对两个SRC梁—RC柱十字节点试件进行了梁端低周反复加载试验,二者的差别在于型钢端部的锚固型式不同。分析对比了这种节点构造方式的强度、延性与耗能能力,并提出实用承载力计算公式,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三维实体单元,对“带内隔板的方钢管混凝土柱-削弱梁端钢梁栓焊连接框架节点”建立了考虑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和接触非线性的有限元理论分析模型,将有限元模型与试验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规律方面吻合较好,进而对“框架节点”在单调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进行了数值分析,深入研究了其荷载-位移曲线、节点区梁端的应力分布规律、耗能能力及破坏特征。研究表明:各种粱端削弱节点P-△曲线的初始刚度和梁端无削弱节点的初始刚度基本相同;梁端削弱节点的承载力比梁端无削弱节点的承载力有所降低,但降低幅度不大;梁端削弱节点均能够将塑性铰外移致梁端削弱区域;各种削弱形式的梁端削弱节点均表现出良好的延性及耗能能力,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6.
提出适用于装配式大跨度组合框架结构的钢管混凝土柱-混合梁节点. 为了研究节点的抗震性能及受力机理,对2个足尺中柱节点试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 2个试件分别采用混合梁端型钢翼缘削弱式(RBS)节点以及梁端普通型钢节点. 对2个节点的破坏形态、耗能能力、承载能力、延性以及混合梁的应变分布规律进行对比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对梁端型钢翼缘的削弱处理可以有效促进试件在翼缘削弱区形成塑性铰,避免梁端焊缝的脆性破坏. 相比型钢未经处理的节点,翼缘削弱节点展现出更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梁底附加钢筋屈服后的黏结滑移会影响节点的耗能能力,在锚固长度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应适当增加其配筋率,以防止过早出现附加钢筋屈服后的黏结滑移.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提出一种端板螺栓连接梁柱节点形式,设计节点试件并对其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与现浇混凝土框架节点试验进行对比,考察试验节点的破坏形式、承载能力以及耗能能力和位移延性等抗震性能指标;采用有限元程序模拟试验节点试件的受力性能,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现浇节点试件以梁端截面形成塑性铰耗能,破坏时梁端截面发生弯剪破坏,柱和节点均出现裂缝;端板螺栓连接半刚性节点试件主要以梁柱之间发生相对转角耗能,最终由于梁端截面混凝土材料强度不足而发生破坏,而柱保持完好,可通过更换高强螺栓和预制梁快速修复节点;提出的端板螺栓连接节点可以满足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耗能和延性要求,梁内钢筋、预埋的端板和混凝土是否能够协同工作对节点的受力性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内置FRP约束UHPC高强芯柱的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端板-螺栓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基于“强柱弱梁”目标设计制作5个端板-螺栓连接节点试件,通过拟静力试验研究节点的破坏机理,并分析柱轴压比、FRP管厚度和有无芯柱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对比钢梁更换前后节点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所有试件均在梁端形成塑性铰破坏;该破坏模式下,节点具有较高的承载力、耗能能力和较好的延性;内置芯柱时,试件承载力提高但延性降低;随着FRP管厚度增加,节点初始刚度和耗能能力均得到提升;相比原试件,更换梁试件的耗能能力、延性和初始刚度均有所降低。变形分析结果表明:节点域组合柱以受弯变形为主,两侧钢梁主要承担节点域的剪切变形。依据初始刚度判定该节点属于刚性节点。  相似文献   

9.
外伸端板半刚性节点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钢框架梁柱采用梁端外伸端板与柱翼缘之间高强螺栓连接的半刚性节点在循环往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过程和结果,分析了四种不同形式点节的承载力和延性特征,依据试验结果,对半刚性节点提出了增加节点延性,防止脆性破坏的构造措施,为钢框架梁柱半刚性节点的设计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按1∶3 缩尺比例,对两个SRC梁—RC柱十字节点试件进行了梁端低周反复加载试验,二者的差别在于型钢端部的锚固型式不同。分析对比了这种节点构造方式的强度、延性与耗能能力,并提出实用承载力计算公式,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PKPM结构计算软件建模并求得配筋,通过改变楼板厚度来分析在梁的每侧不同板翼缘宽度的情况下现浇楼板对于梁端承载力和柱端承载力的影响,进而分析是否会发生"强梁弱柱"这种破坏机制.结果表明,边节点和中节点的梁端承载力会随着梁的每侧板翼缘宽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且随着现浇楼板厚度的增大,梁端承载力增加的幅度也会增大.但是,由于边节点柱是构造配筋,柱的承载力会提高很多,所以不会发生"强梁弱柱"这种破坏机制,而中节点在考虑现浇楼板对梁端承载力影响的情况下则会发生"强梁弱柱"这种破坏机制.  相似文献   

12.
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对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和新型钢管混凝土柱-钢骨混凝土梁节点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钢骨采用格构式构造,即采用角钢代替梁中纵向钢筋,用钢量不会增加很多,用薄钢板代替箍筋,角钢可以和混凝土很好的协同工作,节点不采用传统的加强环式连接,而是将其直接穿过柱拉通。结果表明,新型节点可很好传递梁端弯矩和剪力,初始刚度大,且延性好,有很长的屈服平台,屈服后承载力下降不多,抗震性能优越。破坏时柱钢管应力较小,没有出现屈服,柱内核心混凝土大部分处于受压状态,应力较小。节点域和柱变形极小,说明该种节点整体性很好,刚度大。破坏时塑性角外移,避免了节点域的脆性破坏,符合强节点,弱杆件的抗震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3.
在四榀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及两榀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缩尺模型抗震性能试验的基础上.对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和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梁端抗弯承载力、梁端抗剪承载力、位移延性及耗能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材料能明显提高节点的初裂值及抗剪承载力,有较好的延性。从而可以在核心区少配箍筋.甚至不配箍筋.这样既保证了抗震性能要求.又解决了框架节点区钢筋密布而带来的施工困难.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对某大汽机房型钢混凝土结构顶层边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该类节点钢梁截面高度很大,柱截面相对较小,超出了现有规范承载力计算公式的适用范围。根据实际工程情况,顶层边节点采用柱贯通节点构造形式,设计和制作了1∶3缩尺节点模型,进行了梁端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得到了节点试件的破坏过程、破坏形态、试件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进行了相应的抗震性能分析,并对该试验节点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所研究的型钢混凝土柱-钢梁组合节点具有较高的承载力,满足原结构的设计要求;该型钢混凝土柱-钢梁组合节点具有较大的位移延性系数。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柱贯通节点承载力验算公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一按照现行中国规范中“强节点”原则设计的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提取出的3个不同位置的梁柱节点缩尺模型的拟静力试验,研究框架结构中不同位置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试验采用柱端加载,同时考虑了楼板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其延性、刚度、承载力、耗能等性能指标,并对裂缝开展情况做了详细记录,与构件的力学指标进行比对,将损伤状态与力学指标对应起来,为完善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的易损性曲线及为相关结果信息提供试验依据。试验发现:框架结构不同位置的节点破坏形式不同,底层节点破坏形态表现为弯曲破坏,破坏主要集中在梁端和柱脚,节点区未发生明显破坏现象,而顶部节点节点区发生剪切破坏。结果表明:极高水平的节点区强节点系数和柱端弯矩放大系数可以完全避免梁柱节点区出现需要修补的损伤,实现节点弹性化,也不会削弱组合件的延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钢管混凝土(CFST)柱-钢筋混凝土(RC)环梁中节点(JN-1、JN-2)这2个节点在静载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结果从承载力和变形能力两方面进行分析,并对环梁节点在破坏形态、延性、耗能能力等方面进行研究。试验研究表明,静载试验中,环梁节点在交界处形成塑性铰,向框架梁延伸;低周反复荷载试验中,环梁节点在环梁与框架梁交界处形成塑性铰。环梁节点满足传递梁端剪力和弯矩的要求,塑性铰在框架梁端,节点表现出良好的延性,容易达到“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17.
方钢管混凝土柱-削弱钢梁端组合梁节点受力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三维实体单元,对"带内隔板的方钢管混凝土柱-削弱梁端的钢与混凝土组合梁框架节点"建立了考虑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的有限元理论分析模型,通过对已有试验模型的模拟分析,验证了有限元方法的正确性,进而模拟分析了"框架节点"在单调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深入研究了其荷载-位移曲线、节点区梁端的应力分布规律、耗能能力及破坏特征.研究表明:混凝土楼板的组合作用可以适当提高节点的承载力和刚度,且对削弱梁端节点区的应力分布影响较小;梁端削弱组合梁各节点的承载力和刚度均比梁端无削弱组合梁节点的有所降低,但降低幅度不大;梁端削弱组合梁各节点均表现出良好的延性及耗能能力.  相似文献   

18.
复式钢管混凝土柱具有较高抗压承载力,在地震区不受轴压比限制,在大跨度桥梁中应用较多,可将其用于大跨度或超高层房屋建筑。为满足强节点弱杆件的抗震设计要求,设计了T型加劲板和加腋两种加强型连接方式对钢熙和柱外层钢板进行连接。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节点进行了单调加载和往复加载的抗震性能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加强型节点承载力高,耗能能力较高,延性较好,且不会发生节点域的板件断裂,破坏时梁有很长的屈服平台,属于延性破坏,节点破坏时塑性铰外移,满足强节点弱杆件的抗震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9.
为了验证截面小而柱壁厚的隔板贯通式梁柱节点的破坏特征及力学性能,对1个T字形足尺隔板贯通式梁柱节点进行低周期反复荷载作用的试验.分析了试件的破坏过程及特征,并对节点的承载力及延性等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这种节点破坏时梁端形成塑性铰,满足"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要求;节点的滞回曲线饱满,表明其较好的耗能能力及较高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20.
摩擦耗能型梁柱自复位节点是针对性能化抗震设计提出的一种新型节点.抗滑移系数是影响摩擦耗能型梁柱自复位节点抗震性能的重要参数.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10.0,对3个取不同抗滑移系数的节点模型进行单调和循环加载模拟,分析抗滑移系数对节点耗能、延性和自复位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提高板件间的抗滑移系数可提高节点的抗弯承载力、极限承载力、节点拉开前刚度和耗能能力;但抗滑移系数过大将导致梁端截面过早屈服,降低节点的延性,使节点失去自复位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