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小浪底东苗家滑坡体为例,在调查分析该滑坡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岩体结构基础上,运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该滑坡体的稳定性状况,得出该滑坡主滑动方向及其滑动变形最大部位,并给出处理建议,为小浪底水库水位变化后东苗家滑坡稳定性分析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东苗家滑坡体变形监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保小浪底工程安全运行,有效防治东苗家滑坡体地质灾害的发生,对滑坡体采取工程整治的同时实施变形监测.在滑坡体地表及深部布设变形监测仪器,建立多种方法、多种仪器、多层次的综合监测系统,通过对滑坡体变形特征全方位的监测,能及时捕捉滑移征兆,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并为制定滑坡治理方案和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边坡锁固效应,利用离散单元法探究滑坡锁固体的分布特征对小浪底水利枢纽东苗家滑坡体的影响,重点分析了边坡的塑性区、水平方向位移及最大主应力。结果表明:岩体作用力主要集中在锁固体上,锁固体的分布特征对滑坡体的稳定性有重要的影响;随着锁固体的损伤加剧,最终发生贯通破坏,边坡失稳;模拟计算的边坡水平方向的位移与滑坡体的表部及深部监测数据吻合,模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丽宁公路丽江古城至宁蒗开元桥段改扩建工程k34+899~k35+860段为九贝老滑坡发育区。为保证拟建道路安全稳定,需对滑坡稳定性进行分析。在查明滑坡的分布范围、岩土体结构、变形特征、主要诱发因素、形成条件、危害特征等的基础上对滑坡活动性进行定性分析,并采用传递系数法对老滑坡两个主滑剖面在4种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在天然状态、暴雨状态、天然状态+库区蓄排水作用下滑坡体处于稳定状态,在天然状态+地震作用下老滑坡体将失稳产生新的滑动。  相似文献   

5.
三峡库区土门子滑坡白1992年以来滑坡体蠕动变形持续发展,近期变形进一步加剧造成滑体内公路及房屋破坏.在分析滑坡地质环境和变形特征的基础上,对滑坡的成因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滑坡体的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滑坡体处于整体蠕动变形局部滑移,持续强降雨是诱发其失稳破坏的主导因素,在暴雨工况下,滑坡体处于欠稳定-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6.
详细介绍了三峡库区马家屋场后坪滑坡体的特征,收集了大量软弱结构面资料,研究了各软 弱结构面的组合关系,运用优势面理论,合理解释了该滑坡体的成因。采用剩余推力法,对滑坡体在各 种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作了科学分析,并对滑坡体在三峡水库蓄水以后的稳定性作了合理预测,结果表 明,滑坡体在目前状态下基本稳定,三峡水库蓄水以后,将对滑坡体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极有可能导致 滑坡体失稳。  相似文献   

7.
Bakun水电站溢洪道引渠上游存在一段大型古滑坡体,该滑坡体的稳定性,直接影响了溢洪道引渠左侧边坡及溢洪道的正常运行.通过对古滑坡周界、地质特征的勘察,对其成因、变形机制进行研究和稳定分析计算.传递系数法和SARMA法计算表明,古滑坡体在天然状态、蓄水过程及长期运行等不利工况下整体稳定.根据古滑体的结构特征、成因、稳定性提出了减载和反压等综合整治措施建议,为其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西南某水电站左岸古滑坡为研究对象,利用FLAC3D对古滑坡堆积体变形和稳定性情况进行了三维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滑坡体在天然状态下稳定性良好,这一计算结果与现场地质勘察分析结果一致,说明所建立模型及参数取值是符合实际的,建立的三维计算模型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9.
三峡水库处于正常蓄水运行初期时,库水位将涨落于145~175m水位间,在库水位升降引起的剧烈变动下,将会对滑坡产生一系列不良作用,影响到库区滑坡稳定性,诱发滑坡变形。确定卡子湾滑坡的浸润线分布,分别计算降雨和不同蓄水位下的稳定性系数。计算结果表明:随库水位上升,滑坡体浸润线分布也随之上升,在降雨条件下的滑体后缘浸润线分布会受到一定影响;滑坡整体稳定性随库水位上升逐渐减小,联合降雨条件下,滑坡的稳定性系数相对减小。  相似文献   

10.
小浪底库区1#滑坡体稳定性分析及变形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浪底库区1^#滑坡体由于其体积大,稳定性差,对整个水利枢纽的正常运行影响较大,因此其稳定及变形监测显得十分重要。章对该滑坡体的变形破坏特征及成因机制进行了阐述,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评价,通过对滑坡体的分析,为变形监测提供了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1.
陈家大院岩体滑坡体地质条件复杂,其稳定性直接影响鲤鱼塘水库工程的进展.从研究区域的地质环境入手,分析了工程区域的地貌地质特征,由此获得符合实际的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在重力场作用下研究区域的边坡稳定性采用ADINA8.1程序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的数字模拟分析,分析了边坡中的应力场,不平衡力等;同时采用了边坡稳定性极限平衡分析软件对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滑坡稳定性进行了安全系数计算,并得出了天然条件下该滑坡体主滑面稳定性现状良好,但前缘难以保持长期稳定的结论,以此提出了一些加固处理的建议以供建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2010年的8月,四川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强降雨作用下形成了大量滑坡,观音滩滑坡便是其中之一。滑坡自形成以来持续发生变形,对坡脚处的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通过工程地质调查,查明滑坡体的方量为8.1万m~3,为小型顺层滑坡,滑坡体平面形态呈舌形;滑坡表面变形明显,滑坡后缘、侧壁及中后部发育7条折线型裂缝。在天然、暴雨以及地震工况下,选取典型剖面建立计算模型,采用SLOPE/W软件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天然及地震工况下滑坡安全系数分别为1.541和1.072,二者均处于稳定状态;在暴雨工况下,滑坡安全系数为1.019,处于欠稳定状态。结合工程现场地质调查与稳定性计算分析,观音滩滑坡的形成过程可概括为:边坡开挖产生临空条件,农业生产活动加剧了滑坡变形,降雨作用导致边坡失稳,其地质力学模式为滑移拉裂。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枫渡水电站滑坡体的变形观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得出该滑坡体目前的工作性态,并对其稳定性态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4.
滑坡作用下输气管道受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川气东送管道铺设中的管道横穿罗针田滑坡工程为背景,建立管道横穿滑坡情况下的力学模型,并采用静力学解析计算的方法对管道变形、受力状态进行分析研究,获得了滑坡位移、推力与管体的响应特征,如应变或应力的关系,从而为地质灾害安全风险评价及预警提供定量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该管道横穿滑坡段暂时处于安全状态;管道变形分布曲线呈现正态分布规律,滑坡体正中管道部位变形最大,向两端变形逐渐减小;管道弯矩分布符合两端固定简支梁承受均布荷载弯矩形态,两端应力最大,呈现中部正弯两端负弯态势,管道两端最易发生破坏;研究成果可为类似输油气管道穿越滑坡地质灾害的破坏预警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吉家河滑坡变形实时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吉家河滑坡的实地考察,制定滑坡变形实时监测方案,在滑坡体上设置10个地表变形监测点,并设置3个钻孔用于滑坡深部变形监测,在钻孔底部埋设孔隙水压力计,用于对滑坡内部孔隙水压力的监测.通过为期14个月的监测及对监测数据的分析,说明吉家河滑坡由南向东向左旋转变形,变形量不大,整体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6.
三峡库区发育的大量巨型古滑坡体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往往成为移民新城址,采用近代力学和现代工程地质学有机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对其进行整体稳定性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对变形裂隙的力学性质、出露部位、扩展趋势以及出露次序的研究提出了巨型古滑坡体可能的复活模式及其时空预测预报原理.以巴东县城新址之一的黄土坡巨型古滑坡体为例,研究认为,在停止工程建设的前提下,该古滑坡体在无地震发生和采取有效坡体排水措施的情况下整体是稳定的,但在一些因素扰动情况下,黄土坡巨型古滑坡体已发育有5个"关键部位",其中II、III、V和V号"关键部位"处于孕育阶段,II号"关键部位"处于形成阶段,这些"关键部位"在采取有效坡体排水措施和及时加固情况下复活的可能性较小,黄土坡作为巴东新城址之一,安全是有保证的.  相似文献   

17.
为了监视云台山水库滑坡体及大坝位移变形,本监测系统布设了水平与高程监测网,检测测站点、工作基点及起测基点的稳定性。经估算,滑坡体与大坝位移标点的观测精度均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8.
滑坡体位于大渡河上游某水电站闸址右岸,最大厚度73m,据勘探平洞揭露,滑坡体内存在大量假基岩,基本保持一定层序,大部分层理倾向坡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深入调查滑坡体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滑坡体的赋存环境,查明其形成地质力学模式为蠕动-滑移-拉裂破坏模式,以垂直位移为主。最后采用地质分析和极限平衡对滑坡体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滑坡体的影响因素多数有利于稳定性,在各工况下均满足安全标准,其成果可为拟建工程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尖石堡滑坡体变形情况及其稳定状态,对尖石堡滑坡体进行监测研究.尖石堡滑坡体位于重庆市涪陵区,滑坡体平面形态为横长型.采用的主要监测方式为:大地形变监测、滑体深部位移监测、地下水位和孔隙水压力观测、诱发因素监测、宏观地质巡查监测等.监测结果表明:内地表累积位移量为41 mm左右;深部累积位移量为70 mm左右;推力受力变化范围为-0.1~0.2 MPa;裂缝宽度无变化.滑坡体变形速率较缓,滑坡体位移方位角与滑坡体主滑方向大致一致.目前,尖石堡滑坡体整体处于欠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南方湿热条件下全风化花岗岩填筑路基的科学方法,以提高路基在运营期的耐久性与稳定性,对全风化花岗岩进行了湿法重型击实与加州承载比试验。结果表明:承载力最大状态下全风化花岗岩的含水率比最佳含水率更接近天然含水率。为进一步了解其湿胀特性,通过改变初始含水率进行了膨胀率试验,得到了全风化花岗岩在不同初始含水率下的干密度衰变规律;通过改进的固结试验对比分析了全风化花岗岩在最大承载力和最大干密度状态时的变形特性。结果显示:与常规的以最大干密度控制方法相比,全风化花岗岩在最大承载力状态下抗变形能力和稳定性更好。按最大承载力状态铺筑了全风化花岗岩路基试验段并进行了现场回弹模量和压实度检测,结果表明:最大承载力状态下全风化花岗岩路基完全能满足下路床94区的压实要求,为了满足路面对路基回弹模量的要求,基于变形等效原理提出刚度补偿设计方法,以确保全风化花岗岩路基整体刚度与耐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