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三牙轮钻头硬质合金堆焊层微观组织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WC-Co、铸造碳化钨硬质合金的淬火及深冷处理等热处理工艺,分析了WC-Co、铸造碳化钨硬质合金的金相组织,分析了WC-Co、铸造碳化钨硬质合金淬火和深冷处理提高性能的原因。研究了淬火和深冷处理提高性能的机理。结果证实WC-Co硬质合金金相组织为γ′和M7C3、M6C、M23C6型化合物,铸造碳化钨硬质合金金相组织为η和M7C3、M6C、M23C6型化合物。淬火及深冷处理能强化粘接相,改善合金组织结构和微观结构。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两种WC—Co硬质合金的耐冲蚀性进行了考察,二者均呈现脆性材料冲蚀特点。其组成相的晶粒尺寸、硬度、百分含量与形貌对材料的冲蚀行为有巨大影响,在高温下尤为明显。材料的耐磨性随磨料硬度增加而降低。超细晶粒硬质合金具有更佳的耐磨性,但其磨蚀机理与商用硬质合金相似。软磨粒冲蚀引起软的Co相粘接剂浸蚀,导致WC相脱落。硬磨料冲蚀时,材料的转移主要是由于低角度时的切削和犁耕,高角度时的疲劳断裂组成,二者均伴有大面积的塑性变形。  相似文献   

3.
以WC、TiB2、Co粉末为原料,采用真空液相反应烧结技术制备WCoB金属陶瓷,并利用XRD、SEM和EDS对其微观形貌及相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WCoB金属陶瓷由WCoB、W2CoB2、TiC、Co2B和TiB2等相组成,其硬度为HRA84.4~92.2,合金密度为9.3~10.2g/cm3。随着钴含量的增加,烧结后WCoB金属陶瓷的合金密度和硬度值均有所下降,较高的烧结温度有利于晶粒细化。磨损试验发现WCoB金属陶瓷的耐磨性优于YG8硬质合金。  相似文献   

4.
梯度硬质合金结合了高硬度与高韧性的优异特性,成为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对经渗碳处理的添加有(Ti,Ta)C的梯度硬质合金进行了详细分析。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维氏硬度计沿合金梯度方向分别对其内部微观结构、元素含量分布及硬度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梯度硬质合金表层形成大量固溶体相,并呈团簇状分布;梯度方向Co相迁移现象不明显,富Co层接近合金表面;合金沿梯度方向的硬度变化与不含添加剂的WC-Co梯度硬质合金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利用激光作为热源在低碳钢表面涂覆WC+Co的工艺。利用光镜、扫描电镜、能谱成分分析及显微硬度等手段对涂层合金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分析。认为在低碳钢表面涂覆硬质合金的涂层组织性能取决于激光涂覆工艺与预涂层的质量。在较低的激光输出功率和较慢的扫描速率下,可以得到WC颗粒弥散分布于γ为基的固溶体上的组织,其硬度可达1400HV.较高的功率条件下,涂层组织是WC全部熔解重新生成的η+γ共晶组织,硬度降至1000HV.较快的扫描下涂覆层合金不易涂覆在基体上。  相似文献   

6.
热—力循环对热处理硬质合金钴相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Gleeble-1500动态应力应变/热模拟试验机对WC-20%Co(质量分数)热处理硬质合金进行热-力循环实验,借助XRD技术分析计算了合金中钴粘结相的相组成,并在SEM下观察了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果表明:合金烃热-力循环后,钴相中面心β-Co含量降低,密排六方α-Co含量相应升高;热处理合金钴相中面心钴相对体积百分含量下降的程度低于常规烧结合金。热处理硬质合金制品使用寿命的提高与合金中钴相相结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 CH_4—H_2—O_2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硬质合金基体上沉积金刚石薄膜,研究 YG(WC-Co)及 YT(WC—TiC—Co)两类硬质合金作基体对沉积过程及沉积速率的影响.阶段性研究结果表明,在 YT 类硬质合金上沉积金刚石薄膜的沉积速率和硬度均优于在 YG 类上的,TiC 对金刚石薄膜的沉积效果有明显的有利作用.本文还用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金刚石薄膜的形核长大过程.  相似文献   

8.
将钴含量为13%的亚微细晶粒硬质合金钻齿应用到81/2XA537三牙轮钻头上,并运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等手段对亚微细晶粒硬质合金钻齿进行了失效分析。分析发现81/2XA537钻头的主要失效形式为崩齿和断齿。在断口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亚微细硬质合金断裂机理为沿晶断裂,而常规硬质合金的断裂机理为穿晶断裂。由于生产工艺问题亚微细合金内部存在粗大的WC晶粒、晶粒偏析以及微裂纹,这些内部缺陷的存在使亚微细合金出现早期失效。  相似文献   

9.
超细晶粒WC硬质合金的研制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超细晶粒WC硬质合金经历的从普通合金、亚微细晶粒合金到超细乃至纳米晶粒合金三大发展阶段,它们在金属加工、电子工业、木材加工、医学等领域的主要应用,以及有关的粉末原料和合金的最新研制动态  相似文献   

10.
ZL108的激光表面合金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采用Ni和WC粉柬进行ZL108激光表面合金化的工艺过程。在激光作用下,合金层中形成包含Al3Ni、AlNi3等金属间化合物强化相。试验表明合金层的显微硬度得到明显提高,可迭基体材料的8倍,其耐磨性也得到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
新型催化剂——碳化钼和碳化钨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碳化钨和碳化钼这一新型催化剂发现的过程和它的独特催化性能,概述了用它们作催化剂的反应类型及其制备方法。许多研究表明,它们与铂族贵重金属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催化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2.
通过SiCw/2024铝复合材料的正交设计法钻削试验及对比法外圆车削试验,得出了不同刀具材料、不同切削用量对切削温度的影响规律,并证明了K类硬质合金是常用刀具材料中切削温度较低者。  相似文献   

13.
旨在改善α—SiC微粉的热压烧结性能及提高其强度的研究。主要通过高强度MSC体系陶瓷的研制探讨少量球磨杂质WC及Fe的介入对SiC烧结密度与性能的影响;通过SiC—Si体系陶瓷探讨Si粉的加入对SiC热压温度、显微结构与性能的影响以及WC的加入对SiC—Si陶瓷的增强作用。结果表明,WC等的介入改善了SiC的热压烧结性能,加速致密并提高了其强度;在SiC—Si陶瓷中硅含量的增加(至25vol%)能够降低热压温度并抑制了SiC的晶粒长大,加入WC同样有助于SiC—Si的致密与增强。  相似文献   

14.
The High Velocity Arc Spraying (HVAS) technology was used to prepare Fe-Al composite coatings by the adding of different elements into cored wires to obtain different Fe-Al coatings. The added compounds do great effect on the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 coatings.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abrasive wear performances of the coatings were assess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THT07-135 high temperature wear equipment. It was found that the adding of Cr3C2 can greatly increase the room temperature wear behavior, and Fe-Al/WC coatings have adapting periods at the beginning of wear experiment. With the rise of temperature, the wear resistance of Fe-AI/Cr3C2 coatings becomes bad from room temperature to 250℃, and then stable from 250℃ to 550℃; the wear resistance of Fe-Al/WC becomes well with the rise of temperature. The adding of Cr and Ni can also improve wear performances of Fe-Al composite coatings.  相似文献   

15.
实测硬质合金刀片的密度和硬度值是一种判断刀片成分真实含量和性能质量指标的有效方法之一。刀片密度标称范围愈大或实测刀片密度差值愈大,则该类刀片的成分含量和性能的差别也愈大。使用没有经过选片的硬质合金刀片切削所得的性能数据不能代表该牌号标称成分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MPCVD)在Mo基片上沉积金刚石薄膜时,界面层钼的碳化程度与初始沉积条件有关,利用XRD,SEM,EDS,对界面层进行的研究表明:在化学气相沉积的开始阶段,较低的甲烷浓度有利于碳向基体内的扩散从而让表面的Mo充分碳化,形成富含Mo2C的界面层,甲烷浓度过高时有利于金刚石的形核而不利于碳向基体内的扩散,在金刚石薄膜的生长过程中,碳向基体内的扩散很少,界面层的组成结构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7.
利用SEM ,TEM ,EPMA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合金系统的冷焊焊缝中碳化物的分布、形态 ,分析了碳化物在冷焊条件下的形成过程 .结果表明 ,Nb、Ti碳化物倾向大 ,可以在液态金属中形成碳化物 ,但单独加入且含量较高时 ,碳化物尺寸过大 ,分布不均匀 ,对基体固溶强化较弱 ;单独加入V时形成了网状碳化物 ;适量Nb ,Ti ,V同时加入 ,获得了均匀分布的颗粒碳化物及强韧的基体 ,碳化物以液态金属中氧化物为形核核心 ,在冷却过程中外延长大为多层结构的复合碳化物  相似文献   

18.
碳化硅半导体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介绍了SiC材料的生长及器件制备技术,分析了目前SiC器件及集成电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讨论了存在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9.
借助H-800透射电子显微镜和D/max-RCx射线衍射仪,对中碳钢激光淬火相变硬化区马氏体上弥散分布的碳化物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相变硬化区的组织为混合型马氏体且其上弥散分布着M3C型碳化物.此类碳化物对淬硬区硬度的提高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球化退火工艺方法,研究了X45NiCrMo4钢退火工艺参数对硬度的影响,分析了退火组织与硬度之间的关系,制定了最佳退火工艺。X45NiCrMo4钢退火的奥氏体化温度为860℃,等温温度为640℃。结果表明,在临界点以上奥氏体化后缓冷使其分解为粗珠光体组织可使HB降低到210,从而满足了用户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