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紫外吸光度与渗滤液COD浓度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上海老港填埋场1991年填埋单元渗滤液和各处理工艺出水渗滤液为对象,研究了各自的COD浓度值和对应的紫外吸光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样COD浓度值越低,COD值与对应吸光度之间的相关性越好。不同处理单元的渗滤液由于有机物组成差别较大,对应的特征吸收范围也各不相同。渗滤液中胶体物质对COD值有贡献,微滤和超滤系统使得渗滤液中胶体物质被截留,COD值减小,测定得到对应的吸光度值也相应减小。  相似文献   

2.
采用孔径分别为1.2、0.45μm与1000Da的微滤膜、超滤膜和纳滤膜,以CODcr、TOC与UV254为指标,选择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调节池与填埋龄6年填埋单元的渗滤液,对两类渗滤液经矿化垃圾生物床处理后出水中有机物进行了相对分子量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无论调节池渗滤液还是6年渗滤液,经矿化垃圾生物床处理后,出水中有机物以分子量小于1000Da的溶解性有机物为主,大于90%.要达到CODcr≤100mg/L,后续深度处理采用混凝沉淀与纳滤技术不具有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在不同实验条件下,以成都长安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为研究对象,利用成都粘土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COD.研究表明,成都粘土对垃圾渗滤液中的COD具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在最佳实验条件为用土量85g/L,pH=6.0,搅拌速度150 r/m in,搅拌时间40m in,静止时间12h时,成都粘土对垃圾渗滤液中COD的去除率可达到30%.  相似文献   

4.
渗滤液水位是影响垃圾填埋场堆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垃圾填埋场内渗滤液的高水位会引发填埋边坡失稳滑坡事故,为快速地了解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水位,基于高密度电法对地下含水量变化的敏感性特点,利用高密度电法对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水位探测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温纳排列方式,电极间距6m,每条测线布置电极约80根。结果表明,新垃圾填埋区电阻率一般低于10Ω·m;新垃圾填埋场原始山体与垃圾分界线的视电阻率约在40~80Ω·m之间,旧垃圾填埋场高阻区域原始山体与垃圾分界线的视电阻率明显高于新垃圾填埋场。利用高密度电法对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水位进行探测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为物探技术在垃圾填埋场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长生桥卫生填埋场雨污分流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重庆市长生桥垃圾卫生填埋场总汇水面积331 700m2,如果在填埋过程中雨污混合,必将增大渗滤液处理量,因此,雨污分流是垃圾填埋场作业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首先对雨水收集措施和雨水排放措施进行了综合分析,最终确定了以"抽"为主,以"排"为辅的方针,进而根据长生桥卫生填埋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雨污分流实施方案.经过近半年的实施,雨污分流效果明显,大大减少了渗滤液处理负荷,证明方案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成都长安填埋场渗滤液反渗透处理工艺日产260 t浓缩液,拟在填埋场进行回灌处理,回灌工程实施前需评估回灌工程对垃圾填埋体稳定性的影响.在该填埋场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查结果的基础上,利用GMS软件开展了垃圾填埋体非饱和一饱和三维渗流分析,模拟和预测了浓缩液回灌前后填埋体内渗滤液水位变化.基于渗流分析结果,利用Slope/W软件分析了浓缩液回灌对垃圾填埋体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回灌工程安全稳定控制措施.分析表明,现状水位条件下垃圾填埋体恰能满足稳定安全控制要求,现状水位线即为安全控制水位;若直接实施浓缩液回灌,全场渗滤液水位明显上升,垃圾填埋体稳定安全系数明显降低,不能满足稳定安全控制要求;如果预先将全场水位降低3 m后再实施回灌,回灌后水位低于现状水位,满足稳定安全控制要求.在该填埋场布设45口抽排竖井,预计实施渗滤液抽排3个月后可将全场水位降低3 m,满足浓缩液回灌工程稳定安全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7.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高有机浓度、高氨氮含量的废水,用鸟粪石结晶沉淀法对苏州某垃圾填埋场的垃圾渗滤液进行前处理。当反应pH值在8.5~11.0,n(Mg2 )∶n(NH4 )∶n(PO43-)为1∶1∶1时,氨氮的去除率为91.5%~97.0%;控制反应pH值为9.5,n(Mg2 )∶n(NH4 )∶n(PO43-)为1.25∶1∶1.1,氨氮的去除率可达97.7%,同时对COD去除率达到65.9%,渗滤液UV260/COD从8.7×10-4降至6.3×10-4,可生化性有了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垃圾填埋场的污染与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填埋场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如果处理不当,不仅白白浪费可利用资源,还会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失去卫生填埋的最初意义.介绍了垃圾卫生填埋场中常见的三种二次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土壤污染.并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提出了防止二次污染的的一系列建议和措施,以及相应的资源化处理.详细介绍了防止垃圾渗滤液渗漏的方法,垃圾填埋场防渗层的设计和材料选取、渗滤液的收集等,提出了国际上垃圾处理技术的今后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9.
生活垃圾填埋场引发的恶臭扰民、渗滤液污染等投诉事件屡有发生.现有生活垃圾填埋场由于设计缺陷、运作不规范等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难以通过单一举措达到良好效果.研究发现,可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沼泽化区域硬化、垃圾体覆盖、填埋气体综合利用、除臭剂喷洒等多方面实现对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问题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0.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垃圾卫生填埋技术的不断应用,对其二次环境污染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本文对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不同处理方法(生物处理、物化处理及循环喷洒处理)和不同处理工艺及其研究进展作了介绍,并对其适用处理技术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通过Fenton—SBR组合工艺对渗滤液溶解性有机物处理效果的研究,分析了溶解性有机物分子量分布及其3组份HA、FA及HyI的变化特性。研究发现,组合工艺对渗滤液中以COD、DoC及UV254表示的溶解性有机物总去除率分别为79.1%、73.6%和92.9%;对各分子量分布区间的去除效果较好,除10~4ku分子量区间外,其余分子量区间COD去除率均在80%以上;同时,组合工艺对渗滤液DOM3组份的去除率为HA〉FA〉HyI,对3组份以UV254、COD和DOC表征的各指标去除率为UV254〉COD〉DOC。  相似文献   

12.
预处理+生化法+膜处理"的组合工艺是常用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虽然能够快速稳定地削减渗滤液中各类污染物,但产生的渗滤液膜滤浓缩液富集了更高浓度的难降解有机物、盐分和其他无机物,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是渗滤液浓缩液处理的难题。以深圳某填埋场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三维电氧化、紫外芬顿(UV/Fenton)以及三维电氧化-UV/Fenton-电催化氧化组合工艺对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的处理效果。在实验操作条件下,电氧化2 h,UV-Fenton处理1.5 h,电催化氧化2 h,COD、氨氮、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7.6%、98.8%和93.5%,出水基本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直接排放限值要求,每吨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的处理成本为93.2元。  相似文献   

13.
微波和微波Fenton组合法处理渗滤液的对比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利用高级氧化技术能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为小分子的碳氢化合物或将有机物完全矿化为CO2和H2O。利用微波辐射和Fenton法组合处理垃圾渗滤液,以探索微波Fenton法连续流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可行性。实验对比研究了微波辐射、微波辐射与Fenton组合方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可行性。实验研究表明,垃圾渗滤液在微波功率为600 W,作用时间为4 min下的COD去除率可达到20%。而经过微波辐射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再加入Fenton试剂,在FeSO4的浓度为15 mmol/L,H2O2的浓度为60 mmol/L,pH为5,反应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到72%。  相似文献   

14.
垃圾渗滤液的特点及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COD一般可达10 000 mg/L~80 000 mg/L,NH3-N一般在10 000mg/L,且含有十多种重金属离子,垃圾渗滤液的处理一直是污水处理中的难点,笔者对垃圾渗滤液的来源和特点进行了一般的叙述,重点介绍了当前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几种基本方法:生物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回灌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用混凝和化学沉淀法联合对垃圾渗滤液进行的预处理来确定出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通过投加混凝剂和絮凝剂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混凝沉淀实验,将处理后的渗滤液再投加沉淀剂,分别以CODCr和氨氮为考察指标,根据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实验条件.结果实验表明,混凝和化学沉淀法联合处理对垃圾渗滤液的CODCr和氨氮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实验条件为:混凝剂(PAC)的投量为1 000 mg/L,絮凝剂(PAM)的投量为3.5 mg/L,在pH值为5.5左右进行混凝,然后对经过沉淀的上清液调节其pH值为8.5,按Mg2+、NH4+和PO43+物质的量之比为1:1:1投加沉淀剂,静置沉淀.结论对垃圾渗滤液的CODCr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2.5%和81%以上.经处理后的废水BOD5/COD值为0.63,氨氮含量为76 mg/L,降低后续生物处理负荷.  相似文献   

16.
膜分离技术在渗滤液性质表征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不同孔径的系列滤膜对上海市废弃物老港处置场的新鲜渗滤液、1991年垃圾产生的渗滤液进行了梯度分离,研究了COD、浊度的变化趋势以及紫外可见光吸光度与不同孔径膜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经过膜的梯度分离后,出水的COD值、浊度整体上呈降低趋势.但降低程度不等,膜材质和孔径对梯度分离有少许干扰;对各膜过滤后的出水进行紫外可见光扫描所得的曲线形状基本一致,但吸收峰向紫外区偏移。  相似文献   

17.
碳源对晚期垃圾渗滤液短程硝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碳源对晚期垃圾渗滤液短程硝化的影响,采用"两级UASB-缺氧-好氧系统"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晚期渗滤液.系统进水COD质量浓度为4.3g/L左右,进水氨氮质量浓度为2.8 g/L,故COD与氨氮质量浓度之比很低,为1.5左右.首先在UASB1中实现同时反硝化与产甲烷反应,一部分COD在UASB2中进一步去除,在A/O反应器中利用残余COD进行反硝化以及NH_4~+-N的彻底硝化.试验结果表明,未投外加碳源时,原水中可降解COD几乎全部作为一级UASB的反硝化碳源被利用,A/O池缺氧段反硝化碳源不足.在A/O池的A段投加相当于1 g/L COD质量浓度的无水乙酸钠作为电子供体促进反硝化后,由于反硝化产生大量的碱度,补充了硝化所消耗的碱度,使pH值维持在一个比较合适的范围,可实现稳定的短程硝化,亚硝态氮累积率由未投加碳源时的20%提高到87%,系统出水氨氮质量浓度为0.01 g/L左右,氨氮的去除率也由未投加碳源时的92%提高到99.6%.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有效减少垃圾渗滤液对环境造成的危害,采用不同混凝-电催化氧化工艺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处理.利用单因素法分别探究了不同混凝方法、电极类型、电极间距、电流密度等影响因素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采用Ti/Ru-Ir电极对垃圾渗滤液进行Ca(OH)2+PAM+FeCl3混凝预处理.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20 mA/cm2、电极间距为20 mm且反应时间为4 h条件下,COD、氨氮去除率较高.混凝-电催化氧化工艺可以有效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