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征稿简则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是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主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的技术类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水利工程、土木建筑工程、电力工程、机电工程、汽车工程、管理工程、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及基础学科等领域内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综述、工程实例等。旨在及时、准确、全面反映水利水电科学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情况,促进学术交流,培养水利水电建设人才,为水利水电建设和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  相似文献   

2.
征稿简则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是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主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的技术类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水利工程、土木建筑工程、电力工程、机电工程、汽车工程、管理工程、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及基础学科等领域内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综述、工程实例等。旨在及时、准确、全面反映水利水电科学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情况,促进学术交流,培养水利水电建设人才,为水利水电建设和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  相似文献   

3.
闸门结构刚度可靠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可靠性原理 ,建立了闸门结构刚度可靠度分析的极限状态方程 ,分析了荷载及抗力的统计数据 .利用荷载及抗力的统计数据对《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进行了刚度可靠指标的校准计算和分析 ,提出了钢闸门结构设计刚度目标可靠指标的取值建议 ,可供《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修订时参考或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征稿简则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是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主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的技术类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水利工程、土木建筑工程、电力工程、机电工程、汽车工程、管理工程、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及基础学科等领域内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综述、工程实例等。旨在及时、准确、全面反映水利水电科学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5.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教高犤2004犦252号)文件精神,经河南省高校教学成果鉴定委员会评审,我院申报的10项教学成果通过省级鉴定,这也是我院1998年建院以来首批通过鉴定的省级教学成果。这10项成果为:杨邦柱主持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研究》,曾令宜主持的《高职工程制图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孙五继主持的《测量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方案研究》,务新超主持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施工实训场建设规划研究与实践》,焦爱萍主持的《水工建筑物、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教材整合编写》,孙五继主持的《构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训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杨…  相似文献   

6.
征稿简则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是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主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的技术类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水利工程、土木建筑工程、电力工程、机电工程、汽车工程、管理工程、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及基础学科等领域内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综述、工程实例等。旨在及时、准确、全面反映水利水电科学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情况,促进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7.
征稿简则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是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主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的技术类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水利工程、土木建筑工程、电力工程、机电工程、汽车工程、管理工程、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及基础学科等领域内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综述、工程实例等。旨在及时、准确、全面反映水利水电科学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情况,促进学术交流,培养水利水电建设人才,为水利水电建设和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具有国家及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国家级重点攻关课题项目的论文将予以优先发表,稿酬从优。  相似文献   

8.
高职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人才动态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在国家重点高职专业-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中,针对水利水电行业经济发展的特点,设置了建筑、监理、河务、管理四个不同的专业方向,对专业培养过程进行模块化处理,构建成高职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全新的“大专业、多方向、模块化”的人才动态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使专业人才教育工作基本稳定,遵循专业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同时也做到人才专业教育与社会和行业经济及职业岗位对人才需要的直接接轨。  相似文献   

9.
2003年5月9日,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首届优秀教育教学成果评奖揭晓(评奖范围为1998年学院成立以来我院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撰写或编写的论文、研究报告、教材等),共评出特等奖1项、一等奖28项、二等奖28项、三等奖31。张振元的论文《职业教育体系研究导论》获得特等奖;王国泰、裘敬华等人的《高职学校学生学习策略研究》等16篇研究报告,张信科的《高职创新教育刍议》等7篇论文,曾令宜的《AutoCAD2002工程制图教程》等5部教材获一等奖;李舒瑶、刘纯义等人的《高职高专力学CAI课件开发》等12篇研究报告,王俊的《高职高专水利水电工程专…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水专学报》2009,36(3):39-39
《黑龙江水专学报》1972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黑龙江大学主办的以水利水电及土木建筑工程为主,同时涵盖化学化工、环境科学、机电工程、自动化、电子工程、计算机等其它工科学科的学术类期刊,在全国水利行业颇有影响。主要栏目有: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建筑工程、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化学化工与环境科学、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寒区工程及工程技术等。优先发表冰雪和冻土条件下水利水电及土木工程方面的学术论文。学报2004年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5年获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学报一等奖,2000年被评为《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学报现为《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CSTPC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来源期刊。热忱欢迎广大科研人员和高等学校师生投稿。稿件规范参见本刊《作者投稿须知》。  相似文献   

11.
珊溪水利枢纽是治理飞云江水旱灾害和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骨干工程,以灌溉和城市供水为主,兼有防洪、发电、生态效益等综合效益.在今后珊溪水利枢纽工程管理中,应加强珊溪水利枢纽工程洪水预报工作,做好长、中、短期调节计算和调度方案,提高水库调度水平,充分利用洪水资源,增加水库综合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专业教学资源库在引领教育教学改革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基于职业教育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教学资源库和智慧职教云课堂,对教师团队建设和教材改革进行了分析,构建了虚拟仿真课堂、工匠工坊课堂等4种新型课堂,并阐述了其实施路径和评价方法,总结了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依托资源库进行“三教”改革所取得的经验,以期为其他利用教学资源库进行的教学改革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黄河大堤根石探测的地震SH横波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大堤根石探测科技攻关是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非常关注的课题。应用地震SH横波方法进行根石探测尝试还是第一次,并取得了较好的探测效果。本文阐述了应用地震SH横波方法进行根石探测的理论基础、地震地质条件、试验参数、数据处理关键措施以及地质效果等,为黄河大堤根石全面探测及其它类似工程地质难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永嘉县三江围垦工程系作者根据永嘉县委新世纪经济工作思路提出的具体设想方案,并经南京不利科学研究院进行动床模型试验验证,工程合理,方案可行,此项工程的实施有利于温市城市化建设,并具有重大经济与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下游灌区混凝土衬砌渠道防冻胀破坏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下游属季节性冻土地区,由于基土的冻胀变形而引起的衬砌渠道和水工建筑物的冻胀破坏问题普遍存在。开展凌期引黄,由于延长了水利工程在低温下的使用期限,无疑将会使这一问题变得更加严重。为此,选择山东省引黄济青工程、韩墩和潘庄等灌区为典型,开展实地调查、实验、研究衬砌渠道的冻胀破坏问题和保护措施。首先分析了冻胀破坏的内外在机理,分析了造成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水利工程冻胀破坏的各种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针对衬砌渠道冻胀破坏的特点,提出不同的保护方案。实践证明,本项研究成果对黄河下游引黄灌区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对广大北方灌区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不同方法计算了水布垭水利枢纽防洪投资分摊 ,对水布垭防洪分摊投资的筹措渠道进行了探讨 ,并就不同回报及其对应的投入方式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黄河下游治河工程安全实时监测关键技术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目标;分析了险工、控导工程破坏模式和破坏部位,阐述了根石变形监测技术方案;给出了原阳县黄河河务局双井控导工程险情监测实例。黄河险工、控导工程根石走失监测难度较大,至今没有一种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对工程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坝(垛)险情是确保黄河防洪安全的关键。原阳县黄河河务局研发的根石走失监测技术和图像识别技术,构思新颖,投资适中,技术先进,具有较强的可视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在前期基于知识链跟踪与核心技能耦合的教学评价体系研究基础上,提出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全程跟踪学生对于知识点、技能点的学习理解和掌握情况,形成自反馈机制,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以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水工建筑物为例,制订课程所有知识点、知识环、知识链及核心技能链的考核时间、方式和评价标准,以知识链跟踪的方式促进学生核心技能养成。通过案例研究发现,该教学评价体系能够反映学生的认知规律,评价过程紧跟学生实践技能的掌握进度,评价数据便于教师和学生查找问题,评价结果具有自反馈激励教学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实现全程、科学、动态跟踪评价课堂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与洪河交叉的倒虹吸工程,对天然河道洪水演进及河床变形产生了影响.采用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依据历史洪水调查资料对模型进行调试和验证,按未修建洪河倒虹吸的自然工况及修建洪河倒虹吸的设计工况两种边界条件对工程交叉河段进行了典型洪水的水沙数值模拟,模拟计算给出了工程附近洪水水位、流速及冲刷深度等水力要素特征值.计算结果分析表明:倒虹吸工程位置选择合适,底宽布置及埋置深度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diment transport by flood in the Lower Yellow River with the reach from Huayuankou to Gaocun, which is regarded as a typical braided pattern. Th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odel on Water Use for Sediment Transport (WUST) by flood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measured data from 1980 to 1998. Consequently, simulations of controlling process of sediment transport by flood were made in terms of the control theory under different scenarios.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of sediment transport by flood in the Lower Yellow River, Open-Loop control system and feedback control system were adopted in system design. In the Open-Loop control system, numerical simulations were made to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verage discharge of flood and the WUST with varying sediment concentration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sediment concentration has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controlling process of flood flow to WUST. It is practical and efficient to control WUST if sediment concentration is less than 20 kg/m3. In the feedback control system, controlling processes of sediment concentration and flood discharge for sediment transport were simulated respectively under given conditions, and it was found that sediment transport process could be controlled completely by sediment concentration and discharge at the inlet of the reach from Huayuankou to Gaocun. Using the same method, controlling processes of sediment transport by flood in other reaches in the Lower Yellow River were also simulated. For the case of sediment concentration being 20 kg/m3, the optimized controlling discharge ranges from 2390 to 2900 m3/s in the lower reach of Huayuankou. This study is also of significance to flood control and flushing sediment in the Lower Yellow River with proper operation modes of Xiaolangdi Reservoi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