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随着我国城镇污水截留处理比例的不断提高,排水系统雨天溢流造成的面源污染,已成为城市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城区面源污染严重影响了江、河水体功能的恢复,这种状况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目标极不相称。城区面源污染有效控制,将对改善江河水质,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建设可持续发展乍态城市愿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消除“面源污染”是当前改善水环境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长江流域面源氮污染防控自2015年4月国务院发布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来,已经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但流域内磷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目前,总磷已超过COD和氨氮,成为长江流域首要的污染物.我国工业磷污染虽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但农业面源磷污染的问题日趋严重,流域内现有技术集成度较低,技术需求与技术现状不匹配.本文对长江流域农业面源磷污染现状、成因进行分析,从源头减量、过程阻断和末端治理的防治角度,阐述当前有效处理农业面源磷污染问题的技术,以期对流域内防治技术的应用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鄱阳湖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来源分析与控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掌握鄱阳湖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状况,通过有关统计资料,分析了鄱阳湖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探讨了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化肥流失、农药流失、畜禽养殖、水土流失、固体废弃物、城市径流等污染源对农业面源污染物的影响,以期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依据.系统归纳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控制方法,并结合鄱阳湖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重点阐述了鄱阳湖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工业区面源污染的来源和污染特征,针对工业区下垫面的特点,在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工业区降雨径流面源污染模型.模型考虑了工业区大气降尘和地表污染物累积、地表污染物冲刷迁移转化、地表产流和径流挟带污染物在排雨水系统中的运移和汇流等面源产生、迁移主要过程.将建立的模型应用于某钢铁项目的厂区面源过程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模型可为工业区水环境规划、面源控制和管理研究提供科学手段.  相似文献   

5.
面源污染的比例近年来快速增长,成为我国环境污染控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CNKI和万方数据库文献数据为来源,应用Noteexpress软件,分析统计我国面源污染的文献,以此为依据来看面源污染的研究和发展。从文献分析看大部分面源污染已经取代点源污染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文献反映出目前我国面源污染控制方面,开展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工作,今后面源污染研究方向应该提供出系统完整的技术支撑。本文也分析出影响因子较高的面源污染的文献。  相似文献   

6.
对几种常用的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式和焦作城区大气SO2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适合于焦作市城区大气SO2污染的解析模型,在模型中尝试性地将面源污染产生的质量浓度贡献转化到背景值中计算,简化了解析模型;利用该模式计算1996~2000年焦作市城区大气中的SO2质量浓度并与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适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7.
基于20多年的水文资料以及2005-2010年的水质资料,研究水库型水源地水环境变化及水质保护对策.通过分析发现:赵村水库水质2005-2010年间呈现明显下降趋势;随着降雨量的增加,带入大量面源污染.降雨量的增加对水库主要污染物TN和TP的影响作用有差异.降雨产汇流的增加对TN有稀释的作用;随着降雨的产汇流增加,TP的质量浓度值随之增加.同时,提出了赵村水库水质保护对策,主要有: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减少生活面源污染;加强生态建设,实施生态工程;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统一管理;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群众水源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8.
根据武汉东湖面源污染负荷分布的时空规律,采用人工草坪、自然生态植被、炉渣—壤土渗滤系统进行面源污染物TN,TP的截纳试验.在武汉马鞍山森林公园工程试验成果表明,该项截纳控制技术对防治东湖面源污染具有实效,可供浅水湖泊面源污染的控制与净化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9.
焦作市城区大气污染物SO2扩散模式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对几种常用的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式和焦作城区大气SO2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适合于焦作市城区大气SO2污染的解析模型,在模型中尝试性地将面源污染产生的质量浓度贡献转化到背景值中计算,简化了解析模型;利用该模式计算1996~2000年焦作市城区大气中的SO2质量浓度并与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适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0.
御临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现场调查、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方法进行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研究;采用GIS技术对重庆渝北区御临河流域地理要素进行分析,并提取地形参数;采用农业面源污染模型(AnnAGNPS)研究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标识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并提出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措施.经模拟计算,御临河流域2000年产生泥沙沉积污染物为264 803.09 t;产生总氮为5 041.82 t,其中,吸附态氮为256.945 t,溶解态氮为4 784.875 t;产生总磷为123.897 t,其中,吸附态磷为67.334 t,溶解态磷为56.563 t.结果表明:农业面源污染与降雨量密切相关;农业面源污染在同一年内不同季节的污染物负荷相差悬殊,汛期浓度高,负荷量大.运用AnnAGNPS模型对御临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物输出总量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在一定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表明该模型在御临河流域的应用基本可行.  相似文献   

11.
人工湿地在非点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介绍了非点源污染的危害及其来源,并归纳了非点源污染常规控制途径,采用土地处理系统来控制非点源污染非常有效,介绍了人工湿地控制污染的机理及特点,提出采用人工湿地控制非点源污染的技术观点,通过人工湿地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及研究成果证明人工湿地是控制非点源污染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但要广泛应用还需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基于污染治理目标的城市河流水质模拟平台设计思路:构建平面二维河流水动力学水质模型,模型可动态分析点源、面源、內源中底泥等污染源改变对河道水环境的综合影响。河流水动力水质模型应涵盖底泥对水质的影响模块,并可与面源商业软件无缝链接,将面源模型和河流水动力水质模型统一起来。基于Java基础类别(JFC)框架,可在界面上完成地形、水文、水质数据准备和输入,对生成的地形插值和输入数据需实现可视化的校核,以降低模型应用出现的常见错误,对计算结果直观三维显示和统计,降低模型对用户的使用要求,提高工作效率,以实现高质高效地完成多环境变量影响的工程方案设计比选的水环境综合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13.
城市地表污染物为城市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科学认识和计算地表污染物是有效控制城市面源污染的关键。从2006年3月开始,选择镇江具有代表性的土地使用类型实测城市地表污染物,研究城市地表污染物累积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地表污染物随着晴天时间的增长逐渐趋于上限值并呈周期性变化,根据"贮存-输入-输出"平衡原理,引入污染物输入速度系数和去除速度系数,建立地表污染物累积模型,通过与实测数据拟合和其他模型对比,模型计算精度较高,计算结果可作为城市地表污染物冲刷模型的输入,从而为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的控制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汾河流域(运城段)非点源污染负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输出系数法计算汾河流域运城段非点源总氮(TN)污染负荷并分析其影响.汾河流域运城段非点源TN约为127.415X104t/a,其中农业化肥污染、农业人口生活污染及牲畜养殖污染非点源TN的贡献率较大,农业人口生活污染为最大来源.非点源污染是汾河流域运城段水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流域非点源污染的控制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水环境中非点源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水环境中非点源污染的来源、特点、危害3方面进行了阐述.分析了非点源污染的研究方法,并回顾了非点源污染数学模型的发展.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l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技术(RS)的发展,3S技术已经成为非点源污染研究的重要工具.展望了非点源污染的研究前景.最后依据非点源污染产生的机理,从技术防治和管理防治两方面提出了非点源污染防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当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时,非点源污染就成为影响地表水质的主要因素之一。以杭州市地形图和谷歌地图为基础,借助AutoCAD和湘源控规5.0软件,绘制出杭州市7个典型控规单元的土地利用现状图,通过SPSS软件分析了单元内部土地利用格局指标对道路降雨径流污染物的影响。研究表明:非交通性道路公交车站点密度和非交通性道路网密度的提高,对于改善道路径流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能够有效抑制机动化出行并起到改善道路径流水质的作用。最后,对于减少城市非点源污染,提出防治城市道路非点源污染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针对农村面源污染的危害日益凸显,已成为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的现状,以葫芦岛市为实例,对农村畜禽养殖、化肥和农药、农业和生活废弃物等面源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这些面源污染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包括走现代化农业道路、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高肥料利用率、加强农药管理、发展病虫草鼠综合生物防治技术、加强对农村生活和“白色污染”治理等防治面源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介绍川中丘陵区林山场小流域非点源污染现状,从社会变迁、生活生产方式改变等方面分析了小流域非点源污染产生的原因,指出不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小流域非点源污染产生的主导因素。以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健康生态系统为目标,利用多种技术方法,针对农业污染、居住区污染设计了以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和有机废弃物沼气资源化处理为中心、有机结合其它控制措施的小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体系,并从法律、经济、技术支持与公共参与等层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