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兰坪沘江中砷污染的化学形态及迁移转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体中砷的生态效应和运运动规律与其存在形态密切相关,本论文分丰,枯两季水期讨论了兰坪县Bi江段河流水质情况;水、县浮物、表层底泥中砷的化学形态、价态及春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丰水期含砷污染物向下游输送量大,自然净化弱,故下游污染态及其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丰水期含强故中、下游污染较轻,水中砷以颗粒态为主,溶解态砷以As(Ⅲ)为主;底泥是河流中As的主要蓄积库;在正常水质条件下,底泥中As是稳定  相似文献   

2.
氯酚类化合物广泛用于造纸、印刷、纺织印染、皮革、涂料、制药等行业产品的原料及防腐消毒,成为环境中典型的有机卤代污染物,具有致畸、致癌、致突变的"三致"作用和环境持久性。文中综述了氯酚类化学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在水体、底泥沉积物和土壤以及生物体内的污染水平,着重阐述了生物法、物理化学法、化学还原以及化学氧化法等对氯酚类污染物的降解和去除,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指出开发绿色环保、反应高效、价格低廉的单元技术或联合工艺实现氯酚类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人工复合细菌对水体污染净化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水中生态食物链的分析,提出了投加以光合细菌为主的复合细菌群来强化湖泊水体生物自净能力,改善湖泊水体水质的方法,经过实验室静态投菌试验研究,表明投加复合细菌能够有效地净化水体中的污染物,达到强化湖泊水体的生物自净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微塑料(microplastics, MPs) 是一类新污染物, 其来源途径多样化、分布广泛、丰度高、潜在危害大, 已被上海市列入新污染物重点管控名单。水环境中的MPs 可以吸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 且吸附能力受MPs 类型、粒径 大小、老化程度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作为载体, MPs 可携带无机或有机污染物一并进入生物体内, 改变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富集和分布, 并影响污染物的毒性效应。MPs 与化学污染物的联合作用类型随污染物种类而异, 其 具体作用机制仍待进一步探明。评述了国内外文献的最新进展, 系统概括我国土壤和淡水环境中MPs 的污染来源与现状, 分析了MPs 对化学污染物的吸附行为、吸附影响因素及二者对生物体的联合毒性效应, 并展望了相关研究 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对清溪河污染的治理,可以采用一系列理化的方法,但相比之下,利用生物治理不仅操作简便,成本低廉,而且能很好的修复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达到良性循环的效果。驳岸的植物是一道屏障,能有效阻止和减少地表污染物进入水体,水中微生物将有机态的污染物转化为无机养份被植物吸收,植物为水中的微生物提供附着表面,而草食性鱼类能抑制植物的过渡生长,最终实现生态系统的重建与修复,使河道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富营养化水体修复技术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主要水体污染日益严重,水资源紧缺。全国大部分湖泊、河流都有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甚至出现了许多黑臭水体,严重影响城市生态景观,也对人民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威胁。人们日益重视景观水体的污染治理。富营养化水体治理技术按照治理手段划分又可分为化学处理、物理处理和生物处理方法等。化学方法处理污染水体主要是添加化学药剂和吸附剂改变水体中氧化还原电位、pH、吸附沉淀水体中悬浮物质和有机质。物理修复措施包括人工曝气、截污、调水冲污、河道疏浚等措施。水体生态修复技术包括生物膜法处理技术、微生物制剂技术、人工浮岛技术、人工湿地处理、生物栅修复等。生物修复技术具有方便管理、修复效果好等特点,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对土壤生态处理技术处理生活污水进行了研究,在不同时期对系统进水和出水中化学需氧量(CODcr)、总氮(TN)、总磷(TP)和悬浮物(SS)的浓度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表明:由于采用地埋式设计,系统在不同季节受环境变化影响较小,运行稳定,当进水污染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时,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运行过程同时表明土壤生态处理技术具有能耗低、零排放、景观和谐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重庆三峡库区非点源污染来源分析及负荷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2000年统计资料,分析了重庆三峡库区农村生活污水、固体废弃物、化肥流失、农药流失、畜禽养殖、水土流失、城市径流等污染源对非点源污染物COD、NH3-N、TN、TP的贡献。运用RUSLE模拟计算颗粒态污染负荷并结合溶解态污染负荷,估算入库非点源污染总负荷。得出库区颗粒态N负荷(占TN的50.1%)与溶解态N负荷(占TN的49.9%)相当;颗粒态P负荷(占TP的58.0%)略大于溶解态P负荷(占TP的42.0%)。该方法给湖泊、水库等水体底质再悬浮与释放溶解态N、P的迁移研究提供了计算颗粒态污染负荷和溶解态污染负荷的简洁方法。  相似文献   

9.
微塑料对水体中痕量砷、铅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塑料是一种新型全球性污染物,易迁移、分布广,能吸附环境中的污染物并通过生物摄食进入食物链。目前微塑料对重金属的吸附尚未得到重视,对其吸附行为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有机污染物。以聚苯乙烯为吸附剂,考察其对As,Pb的吸附能力,发现pH分别为6和8时对As和Pb的吸附效果最好,小粒径的聚苯乙烯更容易吸附金属离子,且超声能使其疏水性减弱,易于分散在水体中。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发现:聚苯乙烯对重金属的吸附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umuir吸附等温模型,过程为单层吸附,并以化学吸附为主,热力学参数表明该吸附是一个自发的过程,温度升高有利于反应进行。  相似文献   

10.
兼性生化反应池出水的深度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试验分析了兼性生化反应池出水中残余有机污染物的COD组成.指出反应池内兼性活性污泥的生物吸附絮凝性能是反应池在负荷较高时污染物去除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为保证系统出水达标,针对兼性系统的出水水质.利用化学混凝、好氧生物吸附絮凝和生态渗滤方法进行了3套后续深度处理工艺方案的试验研究并对其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为不同原水条件下的后续配套工艺的选择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人工浮床净化城市景观水体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富营养化水体营养盐资源,以聚乙烯发泡板为人工浮床栽培绿萝、美人蕉和龟背竹,在生物填料表面生物膜的综合作用下,研究其净化景观水体的效果.经过60天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植物在实验水质条件下生长状况良好,可有效去除水中的氮磷及有机污染物,基本消除水体的富营养化,同时对城市景观水体具有美化作用.采用组合技术对水体中TN、NH3-N、TP、CODM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5.8%-84.4%、89.2%-97%、72.1%-92.9%和24%-50%,其中以龟背竹与生物接触氧化组合技术净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钼酸铵废水直接排入水体不仅会造成有价金属的大量流失,而且还会在水中形成络合物使出水显色,长此以往难以治理.研究了微电解反应在不同铁炭比、不同反应材料、不同反应时间、不同pH条件下,对铜离子去除率的最佳试验条件.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不同粒径泥沙对于含沙水体内污染物生物降解有不同的影响,文章以经稀释的生活污水为模拟污染物,以天然河流细颗粒泥沙为试验材料,采用BOD浓度衰减法研究了不同粒径组泥沙的多种工况条件下含沙水体内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过程,对含不同粒径组合试验水样的降解动力学过程、五日生化需氧量、半衰期和降解速率常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初步得出了不同粒径泥沙共存对含沙水体污染物生物降解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污染物条件下,含沙水体污染物的生物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过程;不同粒径组合条件下,各试验水样的五日生化需氧量、半衰期和降解速率常数等均没有显著差异;不同粒径泥沙共存对含沙水体污染物生物降解过程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由于量子尺寸效应,金属纳米粒子表现出一些特殊的光学性质,而金属纳米粒子在生物、化学和新型材料等方面的广阔应用前景,使我们对其光学性质的理解和研究变得至关重要.对于中间大小(半径R:0.5-2.5nm)的金属纳米粒子,Landau衰减是其主要的能量耗散方式.作者系统总结了球形金属纳米粒子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线宽的研究方法,介绍了粒子大小、温度和电介质环境对线宽的影响,并指出了近年来金属纳米粒子光学性质方面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5.
采用砂壤土作为生物滞留装置的填料,进行了模拟人工降雨试验,配制雨水中的污染物浓度分为低、中、高3种梯度,研究其对雨水径流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只有当雨水径流中特定污染物浓度达到一定的值,生物滞留池才会对该特定污染物有明显净化效果,否则出水中特定污染物浓度变化不大,甚至反而会有所增加。生物滞留池出水中的COD、TP、TN以SCOD、DTP和DTN为主。生物滞留池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大小排序为COD>TP>TN。  相似文献   

16.
强化生物膜技术处理城市河道污染水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自行设计的生物接触氧化装置,以城市河道污染水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水体中土著微生物的富集过程,进行动态挂膜试验研究。讨论了挂膜过程系统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生物膜及其生物相的变化;分析了影响填料挂膜的各种因素,提出了判断生物膜成熟的依据。同时在挂膜成功后,投加特效菌种构建复合的生物净化法来处理水体污染物,并对污染物去除进行分析讨论,正常运行后,对COD、BOD5去除率可达70.45%、85.57%。  相似文献   

17.
固化/稳定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而二氧化碳碳化作用会改变水泥固化重金属污染黏性土中污染物的化学溶出行为.以铅污染土为对象,采用酸/碱滴定试验和pH相关溶出试验测得浸出液中铅的浓度与pH值的关系,通过连续提取试验确定铅的5种化学赋存形态,研究碳化作用下水泥固化重金属污染黏性土化学溶出特性的变化以及重金属污...  相似文献   

18.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配比的MgAl-CO3双羟基层状金属化合物,焙烧后制得焙烧态水滑石。考察了MgAl-CO3双羟基层状金属化合物及其焙烧产物对水中痕量高氯酸根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了初始浓度、pH值、温度、粒径、共存阴离子等对去除效能的影响,计算得到了有关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550℃焙烧态水滑石(n(Mg2+)/n(Al3+)=3)对ClO4-的吸附效果最好,且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焙烧态水滑石对溶液的pH值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在较宽的pH范围均可广泛应用。但是在强酸条件下水滑石会发生溶解;强碱条件下OH-会与ClO4-形成吸附竞争。  相似文献   

19.
臭氧生物活性炭法在饮用水深度处理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臭氧氧化与生物活性炭联用技术,在自行设计的试验流程上进行饮用水深度处理可行性试验。用该流程去除水中有机微污染物,CODMn去除率接近50%,浊度和色度大大降低。试验对比了在不同臭氧投加量时,单纯臭氧氧化法与臭氧生物活性炭法(O3-BAC)在饮用水深度处理中的净化程度,确定出较理想经济的臭氧投加量:4mg/L。验证了在最佳操作条件下,臭氧生物活性炭法比常规氯氧化消毒法对有机物有更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元素周期表中17种REEs,因其在工农业、国防和医药等领域广泛应用进入生态系统,成为生物体非必需微量元素。百余年来,因缺乏REEs细胞行为直接可视化及学科交叉探究技术和策略,REEs生物(尤其动、植物)效应的细胞学机制揭示,被公认是化学、生物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的共性难题。其中,植物存在细胞壁及细胞质膜外较强酸性环境,更难实现REEs细胞行为可视化与机制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