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中红外(MIR)光谱开展聚偏二氟乙烯的分子结构研究。实验发现:聚偏二氟乙烯分子红外吸收模式主要包括:ν_(asCH2)、ν_(sCH2)、δ_(CH2)、ν_(asCF2)和ν_(sCF2)。进一步开展了聚偏二氟乙烯分子变温中红外(TD-MIR)光谱研究。实验发现: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聚偏二氟乙烯分子δ_(CH2)对应的红外吸收频率及强度均有明显的改变。采用二维中红外(2D-MIR)光谱,进一步开展了聚偏二氟乙烯热老化性研究。相变前,聚偏二氟乙烯分子δ_(CH2-二维-相变前)对应的吸收频率包括:1430 cm~(-1)(δ_(CH2-二维-1-晶体-相变前))、1420 cm~(-1)(δ_(CH2-二维-2-相变前))、1406 cm~(-1)(δ_(CH2-二维-3-晶体-相变前))和1380 cm~(-1)(δ_(CH2-二维-4-相变前))。热扰动下,聚偏二氟乙烯分子δ_(CH2-二维-相变前)吸收峰变化快慢信息为:1430 cm~(-1)(δ_(CH2-二维-1-晶体-相变前))1420 cm~(-1)(δ_(CH2-二维-2-相变前))1380 cm~(-1)(δ_(CH2-二维-4-相变前))1406 cm~(-1)(δ_(CH2-二维-3-晶体-相变前))。相变过程中,聚偏二氟乙烯分子δ_(CH2-二维-相变过程中)对应的吸收频率包括:1432 cm~(-1)(δ_(CH2-二维-1-晶体-相变过程中))、1420 cm~(-1)(δ_(CH2-二维-2-相变过程中))、1407 cm~(-1)(δ_(CH2-二维-3-晶体-相变过程中))、1400 cm~(-1)(δ_(CH2-二维-4-相变过程中))和1382 cm~(-1)(δ_(CH2-二维-5-相变过程中))。热扰动下,聚偏二氟乙烯分子δ_(CH2-二维-相变过程中)吸收峰变化快慢信息为:1400 cm~(-1)(δ_(CH2-二维-4-相变过程中))1382 cm~(-1)(δ_(CH2-二维-5-相变过程中))1407 cm~(-1)(δ_(CH2-二维-3-晶体-相变过程中))1432 cm~(-1)(δ_(CH2-二维-1-晶体-相变过程中))1420 cm~(-1)(δ_(CH2-二维-2-相变过程中))。相变后,聚偏二氟乙烯分子δ_(CH2-二维-相变后)对应的吸收频率包括:1432 cm~(-1)(δ_(CH2-二维-1-晶体-相变后))、1420 cm~(-1)(δ_(CH2-二维-2-相变后))、1406 cm~(-1)(δ_(CH2-二维-3-晶体-相变后))和1380 cm~(-1)(δ_(CH2-二维-4-相变后))。热扰动下,聚偏二氟乙烯分子δ_(CH2-二维-相变后)吸收峰变化快慢信息为:1380 cm~(-1)(δ_(CH2-二维-4-相变后))1432 cm~(-1)(δ_(CH2-二维-1-晶体-相变后))1420 cm~(-1)(δ_(CH2-二维-2-相变后))1406 cm~(-1)(δ_(CH2-二维-3-晶体-相变后))。实验发现:聚偏二氟乙烯的红外吸收峰(δ_(CH2))对热敏感程度及变化顺序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拓展了三级MIR光谱在重要的纺织材料(聚偏二氟乙烯)结构及热老化性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2.
采用中红外(MIR)光谱开展了乙纶的分子结构研究.研究发现乙纶的红外吸收模式主要包括:νasCH2-乙纶、νsCH2-乙纶、δCH2-乙纶和ρCH2-乙纶.以乙纶νasCH2-乙纶、νsCH2-乙纶、δCH2-乙纶和ρCH2-乙纶为研究对象,采用二维中红外(2D-MIR)光谱进一步开展了乙纶的热稳定性研究.研究发现乙纶νasCH2-乙纶-二维对应的红外吸收频率包括:2918cm-1(νasCH2-1-乙纶-二维)和2910cm-1(νasCH2-2-乙纶-二维).乙纶νsCH2-乙纶-二维对应的红外吸收频率包括:2852cm-1(νsCH2-1-乙纶-二维)、2848cm-1(νsCH2-2-乙纶-二维)和2842cm-1(νsCH2-3-乙纶-二维).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乙纶νCH2-乙纶-二维吸收峰变化快慢的顺序为:2918cm-1(νasCH2-1-乙纶-二维)> 2842cm-1(νsCH2-3-乙纶-二维)>2852cm-1(νsCH2-1-乙纶-二维)>2848cm-1(νsCH2-2-乙纶-二维)>2910cm-1(νasCH2-2-乙纶-二维).乙纶δCH2-乙纶-二维对应的红外吸收频率包括:1472cm-1(δCH2-1-乙纶-二维)、1464cm-1(δCH2-2-乙纶-二维)和1462cm-1(δCH2-3-乙纶-二维).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乙纶δCH2-乙纶-二维吸收峰变化快慢的顺序为:1464cm-1(δCH2-2-乙纶-二维)>1462cm-1(δCH2-3-乙纶-二维)>1472cm-1(δCH2-1-乙纶-二维).乙纶ρCH2-乙纶-二维对应的红外吸收频率包括:732cm-1(ρCH2-1-乙纶-二维)、728cm-1(ρCH2-乙纶-二维)、720cm-1(ρCH2-3-乙纶-二维)和716cm-1(ρCH2-4-乙纶-二维).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乙纶ρCH2-乙纶-二维吸收峰变化快慢的顺序为:732cm-1(ρCH2-1-乙纶-二维)>720cm-1(ρCH2-3-乙纶-二维)>716cm-1(ρCH2-4-乙纶-二维)>728cm-1(ρCH2-2-乙纶-二维).本项研究拓展了2D-MIR光谱在重要的纺织材料(乙纶)结构及热稳定性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3.
采用中红外(MIR)光谱开展了丙纶分子结构研究.研究发现:丙纶分子的红外吸收模式主要包括:νasCH2-丙纶、νsCH3-丙纶、δasCH3-丙纶、δsCH3-丙纶和ρCH2-丙纶.采用二维中红外(2D-MIR)光谱进一步开展了丙纶分子的热稳定性研究.研究发现:第1频率区间,丙纶分子吸收峰变化快慢顺序为:2924 cm...  相似文献   

4.
采用中红外(MIR)光谱开展了乙纶的分子结构研究。研究发现乙纶的红外吸收模式主要包括:ν_(asCH2-乙纶)、ν_(sCH2-乙纶)、δ_(CH2-乙纶)和ρ_(CH2-乙纶)。以乙纶ν_(asCH2-乙纶)、ν_(sCH2-乙纶)、δ_(CH2-乙纶)和ρ_(CH2-乙纶)为研究对象,采用二维中红外(2D-MIR)光谱进一步开展了乙纶的热稳定性研究。研究发现乙纶ν_(asCH2-乙纶-二维)对应的红外吸收频率包括:2918cm~(-1)(ν_(asCH2-1-乙纶-二维))和2910cm~(-1)(ν_(asCH2-2-乙纶-二维))。乙纶ν_(sCH2-乙纶-二维)对应的红外吸收频率包括:2852cm~(-1)(ν_(sCH2-1-乙纶-二维))、2848cm~(-1)(ν_(sCH2-2-乙纶-二维))和2842cm~(-1)(ν_(sCH2-3-乙纶-二维))。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乙纶ν_(CH2-乙纶-二维)吸收峰变化快慢的顺序为:2918cm~(-1)(ν_(asCH2-1-乙纶-二维))2842cm~(-1)(ν_(sCH2-3-乙纶-二维))2852cm~(-1)(ν_(sCH2-1-乙纶-二维))2848cm~(-1)(ν_(sCH2-2-乙纶-二维))2910cm~(-1)(ν_(asCH2-2-乙纶-二维))。乙纶δ_(CH2-乙纶-二维)对应的红外吸收频率包括:1472cm~(-1)(δ_(CH2-1-乙纶-二维))、1464cm~(-1)(δ_(CH2-2-乙纶-二维))和1462cm~(-1)(δ_(CH2-3-乙纶-二维))。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乙纶δ_(CH2-乙纶-二维)吸收峰变化快慢的顺序为:1464cm~(-1)(δ_(CH2-2-乙纶-二维))1462cm~(-1)(δ_(CH2-3-乙纶-二维))1472cm~(-1)(δ_(CH2-1-乙纶-二维))。乙纶ρ_(CH2-乙纶-二维)对应的红外吸收频率包括:732cm~(-1)(ρ_(CH2-1-乙纶-二维))、728cm~(-1)(ρ_(CH2-2-乙纶-二维))、720cm~(-1)(ρ_(CH2-3-乙纶-二维))和716cm~(-1)(ρ_(CH2-4-乙纶-二维))。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乙纶ρ_(CH2-乙纶-二维)吸收峰变化快慢的顺序为:732cm~(-1)(ρ_(CH2-1-乙纶-二维))720cm~(-1)(ρ_(CH2-3-乙纶-二维))716cm~(-1)(ρ_(CH2-4-乙纶-二维))728cm~(-1)(ρ_(CH2-2-乙纶-二维))。本项研究拓展了2D-MIR光谱在重要的纺织材料(乙纶)结构及热稳定性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5.
采用变温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技术(ATR-FTIR),分别研究了棉纤维的红外光谱。实验发现在2950 cm~(-1)~2830 cm~(-1)、1450 cm~(-1)~1400 cm~(-1)、1350 cm~(-1)~1300cm~(-1)和1100 cm~(-1)~1000 cm~(-1)等四个频率区间内,棉纤维同时存在着CH2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as CH2)、CH2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_(sCH_2))、OH变形振动模式(δ_(OH))和C-O伸缩振动模式(νC-O)等四种红外吸收模式。实验结果: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棉纤维νas CH2和νs CH 2对应的红外吸收频率增加,而棉纤维δOH(包括:δ_(OH-1)和δ_(OH-2))和ν_(C-O)(包括:ν_(C-O-1)、ν_(C-O-2)、ν_(C-O-3)和ν_(C-O-4))对应的红外吸收频率减少。本项研究开拓了变温ATR-FTIR技术在棉纤维结构分析方面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6.
采用一维中红外光谱和二阶导数中红外光谱开展了网球线的结构研究.第一类网球线(包括1号线和5号线)的红外吸收模式主要包括vNH-网球线、vasCH2-网球线、vsCH2-网球线、vamide-Ⅰ-网球线、vamide-Ⅱ-网球线、δCH2-网球线和γCH2-网球线,其主要化学结构为聚己二酰己二胺.第二类网球线(包括2号线、3号线、4号线和6号线)的红外吸收模式主要包括vasCH2-网球线、vsCH2-网球线、vC=0-网球线、v苯环骨架-网球线、βCH2-网球线、γCH2-网球线、βCH-网球线和γCH-网球线,其主要化学结构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采用二维中红外光谱分别对第一类网球线和第二类网球线进行研究,同一结构但不同品牌的网球线得到了明显的区分.研究结论拓展了三级中红外光谱在重要体育器材(网球线)结构及分类方面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采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技术(ATR-FTIR),分别研究了杨絮纤维和柳絮纤维的三级红外光谱(包括:一维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和同步二维红外光谱)。实验发现:杨絮纤维和柳絮纤维同时存在着CH2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_(asCH_2),CH伸缩振动模式(νCH),CH_2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_(sCH_2)),C=O伸缩振动模式(νC=O),酰胺峰Ⅰ(νC=O)模式,酰胺峰Ⅱ(δN-H+νC-N)模式,OH变形振动模式(δOH)和C-O伸缩振动模式(νC-O)等。研究发现:在3000 cm~(-1)~2800 cm~(-1)、1800 cm~(-1)~1550 cm~(-1)、1450 cm~(-1)~1400 cm~(-1)、1350 cm~(-1)~1300cm~(-1)和1100 cm~(-1)~1000 cm~(-1)频率区间内,采用传统的红外光谱技术(包括:一维红外光谱和二阶导数红外光谱)不能有效的区分杨絮纤维和柳絮纤维,而同步二维红外光谱可以清晰的区分杨絮纤维和柳絮纤维。本项研究拓展了三级红外光谱技术在天然纺织材料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基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和机械强度,采用倒相法,制备出复合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基电解质PVDF-HFP-Si O2.复合电解质的形貌、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分别用SEM、XRD和交流阻抗法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Si O2的加入增强了聚合物的拉伸强度,同时有效降低了聚合物的结晶度.PVDF-HFP-Si O2分解电压为5.1V,离子迁移数为0.81,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导率(25℃)为4.84×10-3S·cm-1.  相似文献   

9.
采用四圆衍射仪对培养的1,1-二氨基-2,2-二硝基乙烯(简称FOX-7)单晶进行测试,结构解析结果: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a=0.69283 nm,b=0.66201 nm,c=1.13230 nm,α=89.948°,β=90.533°,γ=89.894°,V=0.5193 nm3,Dx=1.893g·cm-3,Z=4,F(000)=304。FOX-7分子呈层状构型,分子内存在大量的氢键,分子间依靠范德华力结合。利用变温X射线衍射仪得到了FOX-7在加热时的相变,结果发现了两个相变温度点,获得了α、β、γ三相的衍射图,并且确定了α和β相的晶胞参数。此外当温度降低时,γ相可以不经过β相直接转变成α相,只是需要的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变温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技术,研究了聚氯乙烯(PVC)的分子结构。实验发现:PVC主要存在着CH_2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as CH_2)、CH伸缩振动模式(ν_(CH))、CH_2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_(sCH_2))、CH_2弯曲振动模式(δ_(CH_2))、CH面内弯曲振动模式(βCH)、CH面外弯曲振动模式(γCH)、CH_2面外摇摆振动模式(ω_(CH_2))和C-Cl伸缩振动模式(νC-Cl)等八种红外吸收模式。实验结果发现在303 K-393 K温度范围内,PVC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研究拓展了变温ATR-FTIR技术在PVC材料热变性方面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中红外(MIR)光谱开展了粘胶纤维分子结构研究.粘胶纤维分子中红外吸收模式主要包括:O-H伸缩振动模式(νO-H-粘胶纤维),CH2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asCH2-粘胶纤维)和C-O伸缩振动模式(νC-O-粘胶纤维).采用变温中红外(TD-MIR)光谱进一步开展了温度变化对于粘胶纤维分子结构的影响.在303 K~...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3-倍半氧锗基-N-(2-苯并噻唑基)丙噻唑(A)和3-倍半氧锗基-2-甲基-N-(2-苯并噻唑基)丙酰胺(B)的结构,采用拉曼散射及红外吸收光谱技术测量了它们的振动光谱.依据分子振动理论,对拉曼光谱和红外吸收光谱的主要峰位进行了振动模式识别,结果显示,在这两种化合物中,Ge-O的伸缩振动都出现在975cm-1...  相似文献   

13.
利用水热法合成出一水合反式-1,2-联(4-吡啶)乙烯的单晶,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正交晶系,Pna21空间群,晶胞参数a=9.463 8(19)(A),b=14.774(3)(A),c=7.706 4(15)(A);α=90°,β=90°,γ=90°,V=1 077.5(4)(A)3,Z=4,R1=0.078 1,ωR2=0.239 6. 该晶体由分离的反式-1,2-联(4-吡啶)乙烯和结晶水构成,并通过分子间氢键构成三维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4.
分别以水和乙醇/水为溶剂,采用液相合成方法制备了有机-无机杂合物四氯合铜酸乙二铵([H3N(CH2)2NH3]CuCl4),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差示扫描量热(DSC)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不同溶剂对产物[H3N(CH2)2NH3]CuCl4的晶体结构和固-固相变性能有明显的影响.在乙醇/水介质中,晶体具有较高的a轴择优生长取向,所得产物层状结构明显,具有较高的固-固相变焓.  相似文献   

15.
聚偏氟乙烯、水泥和导电填料复合材料的电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先干混接着双辊塑炼最后高温模压的方法,成功制备了聚偏氟乙烯(PVDF)、水泥和Ti3SiC2或石墨导电复合材料,测量了电导率,并借助扫描电镜表征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聚偏氟乙烯、水泥和石墨填料复合材料比聚偏氟乙烯、水泥和Ti3SiC2填料复合材料的电导率要高,能满足其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要求,并具有一定的自增湿功能。  相似文献   

16.
采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技术(ATR-FTIR),研究了手术缝合线(Polyglactin 910型号)的红外光谱。实验发现:在3000 cm~(-1)~2800 cm~(-1)、1800 cm~(-1)~1350 cm~(-1)、1300 cm~(-1)~1000 cm~(-1)等三个频率区间内,手术缝合线同时存在着C-H伸缩振动模式ν_(CH)(包括:νas CH_3-poly-lactic acid、νas CH_3-sugar、νs CH_3-poly-lactic acid、νs CH_3-sugar、νas CH_2-sugar和νs CH_2-sugar),C=O伸缩振动模式(ν_(C=O-poly-lactic acid)),C-H变角振动模式δ_(C H)(包括:δ_(CH2-sugar)、δ_(as CH3-poly-lactic acid)和δ_(s CH3-poly-lactic acid))和C-O伸缩振动模式ν_(C-O)(包括:ν_(C-O-1-poly-lactic acid)、ν_(C-O-2-poly-lactic acid)、ν_(C-O-3-poly-lactic acid)、ν_(C-O-1-suga r)、ν_(C-O-2-sugar)和ν_(C-O-3-sugar))等四种红外吸收模式。采用变温ATR-FTIR技术进一步开展了手术缝合线的热稳定性研究。实验发现: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手术缝合线ν_(as CH2-sugar)和ν_(s CH2-sugar)对应的红外吸收频率明显增加,而ν_(C=O-poly-lactic acid)和ν_(C-O-3-suga r)对应的红外吸收频率不变。实验发现手术缝合线的热稳定性较差,并进一步研究了其热变机理。本项研究开拓了变温ATR-FTIR技术在特种纺织材料结构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不同品种的大豆和花生样品,经溶剂提取,挥干溶剂后,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辨率4 cm-1,扫描次数70,扫描范围400-4000 cm-1,经光谱预处理后,提取油脂红外吸收特征信息,将1746 cm-1和2855 cm-1处峰面积比值作为横坐标,1099 cm-1处与1119cm-1处的吸收峰面积比值作为纵坐标,用Excel软件作出二维分析图,考察两种溶剂(无水乙醚和石油醚)提取油脂对红外吸收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油脂识别效果均较理想,二者相比,红外吸收光谱的识别分析后者优于前者.  相似文献   

18.
碱金属离子对二元锗酸盐玻璃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拉曼光谱、红外光谱、密度测试分析了不同的碱金属氧化物对二元碱金属锗酸盐玻璃红外拉曼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1)Li+,Na+,K+对xR2O-(1-x)GeO2(R=Li、Na、K)玻璃的红外光谱的影响规律相同:高频区吸收峰700~900 cm-1随R+含量的增加逐渐向低频移动,低频区吸收峰500~700 cm-1逐渐向高频移动,但是当R+含量足够大时转而向低频移动;Rb+,Cs+对xR2O-(1-x)GeO2(R=Rb、Cs)玻璃红外光谱的影响相同:高频区吸收峰700~900 cm-1随R+含量的增加向低频移动,低频区吸收峰500~700 cm-1以锗反常点附近为中心先升高后降低。2)从xR2O-(1-x)GeO2(R=Li、Na、K)玻璃拉曼光谱可以看出,当R2O的量分别达到其对应的锗反常点时,网络结构中仍然存在[GeO4]六元环。而在xR2O-(1-x)GeO2(R=Rb、Cs)玻璃拉曼光谱中,在锗反常点时,435 cm-1散射峰完全消失,表明网络结构中已不存在[GeO4]六元环。继续增加R2O的量,Ge—O—Ge键的弯曲振动开始显示拉曼活性。3)xR2O-(1-x)GeO2(R=Li、Na、K)体系...  相似文献   

19.
通过溶剂蒸发成膜法制备了聚偏氟乙烯(PVDF)/含镍碳纳米管(Ni-MWNTs)复合材料。对该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结晶行为及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随MWNTs的加入,PVDF中的β相晶体含量逐渐增加,表明MWNTs作为成核点有利于PVDF中极性相的生成,为提高PVDF基复合材料的铁电性能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0.
PVDF/纳米Al2O3共混超滤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聚偏氟乙烯超滤膜的亲水性,增强其在水处理中的抗污染能力,以无机纳米氧化铝粒子作为共混剂与聚偏氟乙烯(PVDF)共混,采用相转化法流延工艺制得共混超滤膜.用透射电镜观察纳米氧化铝粒子在膜中的分布;用扫描电镜对膜表面、断面孔结构及孔径进行观测.改性前后超滤膜的测试结果表明,纳米A l2O3的加入改善了PVDF超滤膜的强度、通量、亲水性和抗污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