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阐明柯坪地区奥陶系地层及沉积特征,按1∶500的精度实测了柯坪水泥厂奥陶系剖面,厚度达673.7m。通过仔细观测露头和系统采样,分析了剖面的岩性组合特征、层序界面特征、准层序叠置结构和三级层序划分。该剖面自下而上可划分为蓬莱坝组、鹰山组、大湾沟组、萨尔干组、坎岭组和其浪组。可以识别出6个三级层序,内部组成具有二分性,以TST-HST组合为特征。碳酸盐岩台地和浅海混积陆棚为该区奥陶系典型沉积,海平面升降是控制沉积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为了揭示塔里木盆地巴楚组层序地层样式和沉积演化规律,运用沉积学原理和层序地层学原理,通过对录井、测井和地震资料的分析,建立了巴楚组层序地层格架并对沉积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巴楚组发育了SQb1和SQb2两个层序,每个层序均可划分出海侵体系域(TST)和高位体系域(HST),各层序的地层分布范围逐层扩展超覆.沉积环境主要为浅海、临滨、前滨、后滨、滨岸沙丘及碳酸盐浅滩,从巴楚组沉积早期至晚期持续存在陆源碎屑与内源沉积物混积的沉积特征,总体具有由早期陆源碎屑沉积体系为主向晚期碳酸盐岩台地占优势的相带演化趋势.陆表海的古地貌和总体海侵的背景控制了巴楚组层序发育和沉积演化.  相似文献   

3.
在对鄯勒区域地质资料、地震数据、测井及岩芯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鄯勒油田沉积特征及沉积演化模式.结果表明:鄯勒地区西山窑组发育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湖泊三种沉积相类型;以北部博格达山为物源的扇三角洲沉积主要发育在研究区北部的西山窑组一段,南部以觉罗塔格山为物源的三角洲沉积在西山窑组一、二段广泛发育,而湖相沉积主要分布于西山窑组三段和四段;在南北双向物源的控制下研究区主要经历了3个沉积演化阶段,即西山窑组一段南北双向混源、湖盆充填式沉积阶段,二段南部稳定的三角洲沉积阶段和三、四段深水体、广水域的扩张沉积阶段.  相似文献   

4.
晚古生代右江盆地分布有众多规模不等的孤立碳酸盐岩台地,对台地形成与演化的研究对于认识右江盆地的构造演化、全球海平面变化等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隆或台地研究认为,盆地-台地间可划分为孤立台地相及斜坡-盆地相两大相区,并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地边缘浅滩、台地边缘礁、台沟、台地前缘斜坡及深水盆地相7种沉积相类型。台地孕育于早泥盆世晚期,并逐步演化发展,至早三叠世最终消亡,可划分为孤立碳酸盐岩台地孕育阶段(D1—D2)、孤立碳酸盐岩台地成型阶段(D3)、孤立碳酸盐岩台地持续演化阶段(C1—P2)和孤立碳酸盐岩台地淹没收缩阶段(P3—T1)等4个阶段。隆或台地是右江盆地在晚古生代发生了强烈的扩张、沉降,扬子台地边缘破裂形成规模不等的块体逐步向盆地内滑移并接受沉积形成的,其后逐步发展演化直到最终淹没消亡,该过程与右江盆地的构造演化密切相关,同时受全球海平面变化和盆地内陆源物质的输入影响。  相似文献   

5.
河南华北型寒武系馒头组微生物岩沉积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微生物碳酸盐岩的巨大能源前景、古环境意义和钙化机理,研究了河南省华北型寒武系第二统和第三统的馒头组32层微生物岩的沉积特征,并结合伴生沉积构造和岩相变化,对比分析了馒头组一、二、三段微生物岩沉积的相关性特征及其演化规律,认为从馒头组一段到三段微生物岩沉积层数和丰度呈减少趋势,一段叠层石和纹理石明显占优,三段以均一石为主.陆源物质(泥质)供应是导致河南省华北型寒武系馒头组微生物岩形态及沉积特征发生变化的直接因素,海平面的变化即水动力条件是造成微生物岩形态特征发生变化的决定因素,后生动物的大量出现则促进了微生物岩的消亡.研究结果表明:河南华北型寒武系馒头组微生物岩丰富,其中叠层石12层,纹理石13层,核形石2层,均一石5层;微生物岩的沉积特征是内因(微生物)和外因(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过去曾将拉萨盆地白垩纪地层划分出海陆过渡相及河流相,经研究认为主要是一套障壁海岸环境,局部出现滨岸、及滨岸沼泽和三角洲环境,并没有河流冲积相沉积,根据该地层中岩石组合、沉积构造、古生物特征划分出5种不同的环境类型,在此基础上对该地区白垩纪地层沉积环境的构造背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为寻找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高产、高丰度天然气聚集区,本文采用沉积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利用野外露头、岩心、测井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本溪组障壁岛的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本溪组整体自西向东发育为泻湖亚相-障壁岛亚相-陆棚亚相沉积,障壁岛亚相储层分布面积不广,但部分井试气效果较好。试验区骨架砂体厚8~12m,总体呈北东—南西向展布。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盆地巴楚组沉积格局与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巴楚组沉积格局与沉积演化的剖析,试图为巴楚组有利储集砂体和储盖组合预测提供新的思路.根据穿时普遍性原理认为巴楚组的东河砂岩段和下泥岩段为全盆地范围内穿时的岩石地层单元,生屑灰岩段可视为良好的时间-岩性标志层.以沉积大地构造背景分析为基础,指出塔里木盆地包含了克拉通边缘拗陷和克拉通内拗陷两个原型盆地,大地构造运动造成的西低东高的古地形以及自西向东的渐进式海侵,控制了塔里木盆地内巴楚组的沉积格局和沉积发育史.结合沉积相的精细解释,将巴楚组划分为四个沉积演化阶段:初期为初始海侵沉积阶段,早期是碎屑滨岸-陆棚发育阶段,中期主要为浅海碎屑陆棚发育阶段,晚期以发育碳酸盐岩台地沉积阶段为特色.  相似文献   

9.
在充分利用岩芯、录井、测井等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总结辽河西部凹陷欢喜岭地区沙河街组的沉积相类型,首次提出运用相对单因素综合作图法来绘制各沉积时期的沉积相平面图,综合探讨了沙河街组的沉积特征及空间沉积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欢喜岭地区沙河街组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相、湖底扇相、滨浅湖相和半深湖—深湖相4种沉积相类型;扇三角洲砂体为欢喜岭地区主要的储集砂体,在沙河街组沉积时期持续发育,主要发育于盆地缓坡部位;湖底扇主要发育在SQ3和SQ4沉积时期,主要分布在广阔的半深湖—深湖环境内;相对单因素综合作图法可以弥补传统的沉积相作图方法精度低的不足;沙河街组的沉积相垂向演化的旋回性明显,自下而上分为两个水进旋回,分别为SQ2~SQ5沉积时期和SQ6、SQ7沉积时期;每个水进旋回初期,盆地构造活动相对较弱,水体较浅,扇三角洲沉积广泛发育,湖底扇沉积规模较小;每个水进旋回中后期,盆地构造活动强度大,湖盆水体加深,扇三角洲规模减小,而湖底扇沉积规模明显扩大,形成非常有利的储集砂体,在研究区广泛发育,是研究区深层勘探的有利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以张强凹陷Q606区块为例提出了针对低井控程度地区的沉积演化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地震沉积学理论为指导,以地震反演技术为核心,首次引入波阻抗数据体地层切片对研究区沉积演化史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Q606区块沙海组下段早期发育扇三角洲平原和扇三角洲前缘沉积,洼陷区发育近岸水下扇沉积,随着沉积物持续供应,近岸水下扇范围逐渐扩大,晚期洼陷区被填平,随着湖平面上升,整体发育扇三角洲前缘沉积;2)基于地震沉积学原理,在单井相,连井相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波阻抗数据体地层切片分析岩性的横向变化,进而开展沉积学解释是低井控程度地区开展沉积演化研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南祁连盆地西段中上侏罗统沉积相特征及其演化过程,在对向阳煤矿、新沟煤矿以及瓦乌斯多索卡等剖面详细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了研究区中上侏罗统岩石学特征、古生物特征以及岩性组合分析,划分了沉积相,并探讨了研究区中晚侏罗世的沉积演化过程。研究表明:研究区中上侏罗统主要发育河漫、堤岸、河床沉积、扇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以及滨浅湖亚相沉积。侏罗纪,南祁连盆地西段新沟—向阳煤矿与瓦乌斯多索卡分属不同的沉积盆地,沉积相差异明显,呈现不同的沉积演化过程。中侏罗世,向阳煤矿一带主要为曲流河沉积,新沟煤矿一带主要为扇三角洲平原沉积,瓦乌斯多索卡一带为浅湖沉积;晚侏罗世,向阳煤矿一带隆起不接受沉积,新沟煤矿主要为滨浅湖沉积,瓦乌斯多索卡一带为滨湖沉积。  相似文献   

12.
海南玉带滩是我国南海沿岸典型的障壁型海岸现代沉积场所之一。根据野外考察和室内分析,从沉积物的成分、结构、沉积构造等方面揭示了玉带滩障壁型海岸现代沉积特征。结果表明:玉带滩东侧为障壁岛海滩,沉积层序总体上表现为粒度向上变粗; 中部为障壁岛沙丘,以中、粗粒石英砂为主,具平行层理、斜层理; 西侧为障壁坪,以中、细砂沉积为主,夹杂一些贝壳碎片,层理构造比较明显。玉带滩西侧水体为河流作用明显强于潮汐作用的潟湖; 河口沙坝发育或河流岩岛阻挡产生河汊是形成潟湖中冲积岛分布的主要原因; 仅在潮汐通道外侧出现拦口沙坝堆积。现代沉积特征结合Google Earth卫星图像分析认为,该障壁型海岸沉积演化大致包括3个阶段:第一阶段,河流携带泥沙入海,在河口湾地区形成多级近新月型河口沙坝。第二阶段,由于后期水道延伸方向、水动力的不断变化,西侧河口沙坝出现合并并向冲积岛转化; 在海岸拐弯处,以原有河口沙坝为主体,形成初期障壁沙坝,障壁沙坝西侧水体演变成潟湖。第三阶段,障壁岛西侧受河流冲刷作用影响,河口沙坝坝头几乎完全消失; 障壁沙坝形成后,潟湖水面加宽,流速减小,河口沙坝增生合并,最终形成了三大冲积岛(沙坡岛、东屿岛、鸳鸯岛)。该障壁型海岸现代沉积发育冲积岛的障壁岛-潟湖沉积体系,而不同于传统的碎屑海岸障壁岛-潟湖沉积体系,研究其沉积特征和沉积演化为进一步认识和预测特殊类型的古代碎屑海岸障壁岛-潟湖沉积体系油气储层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沉积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13.
新沟地区新沟嘴组烃源岩热演化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对岩石的热解Tmax值、孢粉颜色、生物标志化合物成熟度和镜质体反射率等参数进行分析测定,系统地分析研究了新沟地区主力烃源岩的热演化程度,结果表明新沟地区烃源岩主要分布于未成熟-低成熟区间范围,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值也分布于0.5%~0.6%,烃源岩均处于低成熟阶段,只能生成低成熟原油。研究还发现,本地新一区、新二区所产出的原油均为低成熟-成熟油,意味着新沟地区具有双重油源。  相似文献   

14.
临清探区石炭二叠系沉积演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岩心、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相标志的分析研究,识别出了碳酸盐台地相、泻湖相、潮坪相、障壁岛相、三角洲相和河流相6种沉积相类型.采用单因素分析综合作图法,编制出了临清探区石炭二叠纪各期的岩相古地理图,对石炭二叠系的沉积相纵向演化和横向展布有了系统的认识.研究结果表明.临清探区石炭二叠系自下而上发育了台地-泻湖、障壁-泻湖-潮坪、浅水三角洲和曲流河四大沉积体系.沉积演化经历了早期的陆表海海陆过渡沉积和晚期的陆相浅水三角洲及曲流河沉积.  相似文献   

15.
第四纪地质对开发利用第四纪资源和城市地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在北京市通州区南部永乐店镇实施的第四系钻孔TB02,通过系统的岩芯观察和编录、测井资料分析、AMS 14C测年和古地磁测年等手段,结合粒度参数指标特征,对钻孔TB02进行年代地层划分,并对沉积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北京平原区东南缘第四系底界埋深为276.21 m,中更新统底界埋深为97.75 m,上更新统底界埋深为39.32 m,全新统底界埋深为6.40 m; 钻孔TB02沉积物以细粒物质为主,具有较好的分选性,呈现远源沉积的特征; 沉积水动力环境在2 588、1 539及781 ka发生了3次比较明显的变化。第四纪以来,北京平原区东南缘环境演化规律表现为:早更新世早期,沉积水体快速加深,以湖相沉积为主,沉积环境稳定且水动力较弱; 早更新世晚期,主要发育河流沉积,陆源碎屑供给较充足,沉积水动力较强; 中更新世以来,为泛滥平原沉积,水动力减弱,以沉积细粒物质为主,沉积地貌逐渐定型,形成了广阔的平原区。  相似文献   

16.
宋芳屯南部P油层高频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理论,利用42口井岩芯和2 745口井测井曲线,对松辽盆地宋芳屯地区南部P油层内各级次基准面旋回的演化规律及高分辨率层序发育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宋芳屯地区P油层发育4类层序界面,共划分为2个中期、5个短期和12个超短期层序,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沉积微相类型及分布演化规律研究。研究认为,宋芳屯地区P油层发育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进而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决口扇、漫流砂、河口坝、远砂坝、河道间和席间泥等8种微相砂体。其中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广泛发育,延伸距离较远,由于频繁的分叉和改道,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纵向叠置、横向连片,平面上呈树枝与条带状展布,该砂体物性较好,为主力储集体。通过沉积微相精细研究,为该区岩性油气藏的下步勘探与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依据实测剖面与地质填图资料,认为二叠纪地层为一套比较典型的复理石陆源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建造。恰尔隆一带主要为浊积岩沉积盆地,盆地沉积为陆相、滨海-浅海相及深海相等3种沉积相。二叠纪古环境演化过程可分为早期三角洲-滨海-浅海浊流沉积盆地、中期滨海-浅海台地浊流沉积盆地和晚期斜坡浊流盆地三个阶段。二叠纪沉积盆地是在近岸浊流碎屑占优势的情况下进行的,来自石炭纪地层的灰岩块体的混杂堆积的出现在层位上由南往北逐渐抬高,巨大岩块的分布也具有由南往北逐渐变小和变少的趋势,表明在石炭纪和二叠纪之间有一次地壳运动的重大地质事件发生,其间应该有一次被后期改造破坏了的事件界面存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岩芯分析和录井资料分析得出,研究区沙一段和沙二段期间发育缓坡型扇三角洲沉积。同时通过对研究区不同时期沉积相展布特征分析,对扇三角洲的演化特征进行了总结,得出沙一段和沙二段期间扇三角洲前积能力逐渐减弱,沉积物粒度逐渐变细,其长轴方向也由北西-南东向向南北向转变。在此基础之上对有利砂体分布进行了预测,认为锦128井以南和架岭6井以东以及双203井、锦110井和锦310井之间为有利砂体较集中发育区,可作为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