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详细阐述了厂用电系统的各种切换模式及对切换全过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通过比较,阐述了快速切换在厂用电系统切换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不稳定线性切换系统的镇定问题,在范数下降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范数下降极小时间概念,得出不稳定切换系统的优化切换镇定条件和策略。当系统满足一定条件时,这种切换策略能使不稳定切换系统Lyapunov渐近稳定。最后给出仿真例子以说明这种切换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CDMA系统软切换参数的优化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CDNA系统的软切换技术,应用CE4软件对软切换参数的设置进行了仿真分析,表明切换参数的设置对系统性能影响很大,设置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切换比例,造成语音质量变坏、增加干扰等不良后果,最后给出了软切换参数的合理设置范围及优化值。为实现网络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切换系统优化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一类特殊的混杂系统-切换系统的优化控制问题,提出了分段梯度下降优化方法,它是连续系统优化控制梯度下降法的推广,对分段线性切换系统,通过一定变换,可以把切换系统转化成关于特定变量的连续系统,证明了切换系统整体优化控制目标等价于各子模态连续系统的优化目标之和,从而得到切换系统最优控制的梯度下降优化算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得出切换系统优化控制的局部最优解。给出了具体示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越区切换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对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越区切换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概述,以代为主线分别介绍各代移动通信系统所采用的切换技术,通过分析、对比,可以看出:随着科技的进步,切换技术越来越先进,通信质量也越来越好,同时也印证了切换技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一类可以平滑切换时刻输出跳变的多模型切换控制器的设计问题,基于T-S模糊模型提出一种非线性系统模糊平滑切换多模型控制,将输入空间划分为若干个模糊区域,使区域边界模糊化,在每一区域内设计局部T-S模型和控制器,从而使控制器切换在模糊了的边界处进行,保证了切换过程中系统状态轨迹的平滑性.仿真结果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SPS电源在充电——逆变切换过程中一体化变压器的磁场特性分析,讨论了产生切换冲击电流的根本原因及其数值的大小,并通过试验简要地说明了影响切换冲击电流的其它因素,最后提出了减小切换冲击电流的途径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线性切换系统基于观测器的输出反馈镇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换系统是一类重要的混合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背景.针对许多实际切换系统状态不可测的特点,将多Lyapunov函数方法和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相结合,设计了线性切换系统基于观测器的输出反馈镇定控制器,给出了系统可镇定的充分条件,同时给出了该条件下切换观测器和反馈控制器的参数化表示,以及基于重构状态的稳定化切换律构造方法.最后的算例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便于应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一类子系统为离散时滞系统的切换系统,提出了一种系统稳定性与反馈镇定的控制方法.通过状态变量的转换,将时滞切换系统变为不含时滞项的切换系统.在系统中增加等式约束,将具有双线性矩阵不等式(BMI)形式的综合问题转换为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的凸优化问题.在任意切换信号作用下离散线性切换系统渐近稳定理论基础上,以线性矩阵不等式形式给出了离散时滞切换系统渐近稳定的充分性条件,并且给出了切换系统状态反馈镇定和输出反馈镇定的控制器设计方法.两个数值算例结果表明,所设计控制方法是可行的,在控制方法的作用下,闭环系统是渐近稳定的.  相似文献   

10.
抑制滑模抖振的新型饱和函数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饱和函数控制法是抑制滑模抖振的有效方法之一,但由于边界层厚度的固定不变,导致系统轨迹无法渐近收敛到所给定的切换平面上,从而在切换平面上不存在滑动模态,降低了系统在切换平面上的鲁棒性.通过对以上问题研究分析,提出了一种具有动态边界层的新型饱和函数控制法.该控制方式可使边界层随状态轨迹的收敛而逐渐收缩,当边界层厚度减小到零时,边界层与切换平面重合,使状态轨迹最终收敛到切换平面上,增强了系统在切换平面上的鲁棒性.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异构无线网络中频繁发生垂直切换,由于不同网络分属不同网络管理域,致使切换认证严重制约切换效率.基于安全上下文传输,设计了一种安全快速垂直切换优化机制.借助动态建立的安全上下文传输通道,把移动节点的认证信息安全传递给目标切换网络.从而避免了家乡网络的参与,通过分布式切换认证来优化切换效率.通过NS-2搭建网络仿真环境对优化机制进行了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优化机制可以在保证安全切换的前提下显著提高切换效率.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多个移动节点(MN)同时切换场景下切换过程受其他节点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代理移动IP协议中利用有限状态吸收马尔可夫链分析多个MN同时切换场景的模型,推导了多个MN切换时完成链路层切换的总时延公式;给定时延限制下MN切换成功的概率和移动接入网关的容量公式.仿真结果验证了建模分析的正确性,与已有研究结果对比表明,所提建模方法更合理,所得结论可作为网络管理和配置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预测的无线 mesh 网络切换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无线mesh网技术应用到城市轨道交通中,对车地通信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越区切换延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种差分预测的方案对切换延时较长的问题进行优化。通过应用OP-NET仿真软件对现有的切换方案与本文提出的差分预测切换方案进行比较。仿真表明,差分预测切换方案有效降低了切换延时。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vertical handoff decision for radio heterogeneous network, this paper proposes an intelligent adaptive multi-criteria vertical handoff (AMVHO) decision algorithm. This algo- rithm uses a fuzzy inference system (FIS) and a modified Elman neural network (MENN). The FIS adopts the crucial criteria of vertical handoff as input variables and makes handoff decision based on the defined rule base. The MENN helps to predict the number of users of the after-handoff network, which is a pivotal variable of the FIS.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the AMVHO decision algorithm a- chieves better performance in guaranteeing the quality of service (QoS) of the after-handoff communication.  相似文献   

15.
移动IPv6中引入路由优化的目的是缩短移动节点与通信节点之间的端到端延时。为了观察路由优化对网络性能产生的影响,采用NS-2网络模拟软件创建了较为复杂的移动IPv6网络环境,通过切换延时、分组丢失、端到端延时等典型的移动IPv6网络性能参数影响实验,经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提出了一个切换延时和分组丢失的计算公式,并指出,路由优化可能会导致增加切换延时和分组丢失。给出了一种对移动IPv6网络性能影响极小的路由优化策略。结果表明,基于路由优化对移动IPv6网络性能是有影响的。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移动IP的概念及移动IP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分析了移动节点网络切换的实现原理.介绍了同一接点在同一外地代理与不同外地代理下的切换过程.分析了客户端注册的过程.指出了系统的特点及新技术对该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与IEEE802.11的无线局域网(WLAN)的互联互通为实现安全快速的垂直切换技术带来新的挑战。一方面垂直切换操作不能降低网络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垂直切换的时延必须尽可能小,以保证网络服务质量。在对WLAN-UMTS垂直切换认证协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组改进的认证和重认证机制,该机制通过增改认证参数和信令交互方式,减少了信令流量,降低了WLAN到UMTS垂直切换的认证时延,提高了认证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异构IP网络中的视频流业务无缝切换,提出一种快速移动IPv6(FMIPv6)协议框架下的链路层触发垂直切换机制,通过多次触发保证垂直切换的准确性. 并且利用视频流业务接收端存在防抖动缓存的特点,在防抖动缓存窗口时间内进行链路层切换. 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机制能实现低时延垂直切换,满足业务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车载网移动切换方案。该方案中,路面移动节点由其家乡IPv6地址唯一标识,在移动过程中无需转交地址。此外,该方案采用预移动切换机制,即在二层移动切换之前进行三层移动切换,在预移动切换过程中路面移动单元(OBU)仍然与当前关联的接入节点(AP)链路相连,当前关联的AP能够将目的地址为OBU的数据转发给OBU。因此,预移动切换机制降低了数据丢包率,缩短了移动切换时间,确保了通信的连续性。通过对性能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的移动切换代价更小,移动切换延迟更短。  相似文献   

20.
随着LTE无线网络的逐步规模化,未来几年,我国移动通信将全面进入LTE时代。在此背景下,需要加强针对LTE网络优化方面的研究,为即将到来的LTE大规模网络建设做好技术准备,而切换性能的优化是网络优化中的重要工作之一。文章研究了LTE系统的切换方式、切换流程及切换的相关参数,并对LTE网络优化中关于切换工程案例的问题进行了简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