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文根据振动填充试验结论和粗集料架构级配理论,选取具有嵌锁结构粗集料,运用均匀设计法,采用U6*设计表对混凝土坍落度影响因素进行试验分析。通过建立多元二次回归模型,得出坍落度计算回归方程,即嵌锁密实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与水灰比呈线性递增关系,与砂率和集浆比呈线性递减关系,影响因子关系式为:水灰比砂率集浆比。  相似文献   

2.
通过提高粗集料堆叠率、体积砂率和粉煤灰掺量来提高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结果表明:随着粗集料堆叠率的增大,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会逐渐变差,当堆叠率达到0.65时,胶凝材料用量显著下降的同时,混凝土的工作性依然能够满足自密实混凝土的要求。随着体积砂率和粉煤灰掺量的增大,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得到改善,这时存在一个最优的体积砂率和粉煤灰掺量使得混凝土的工作性处于最佳状态,即体积砂率为0.48,粉煤灰掺量为30%时,自密实混凝土拥有最优的流动性、填充性和间隙通过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机制砂取代河砂,并通过掺入适量石粉以及粉煤灰调整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以减少水泥用量,制备了一种用于隧道二衬的机制砂生态自密实混凝土,并研究了粗集料级配、砂率、石粉掺量以及粉煤灰掺量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最终确定了最优配比。结果表明:当粗细石比例为6∶4、砂率为0.43、石粉掺量为5%、粉煤灰掺量为25%、水胶比为0.32时,混凝土工作性达到最好,同时强度满足工程应用要求。该结果可为机制砂生态自密实在隧道二衬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自密实混凝土(SCC)集料含量偏低、胶凝材料用量较高,同时制备SCC的细集料一般采用的是河砂,但是河砂作为短期内不可再生资源,且地域性很强。这些因素使得现在SCC造价高昂,而且会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因此本文用机制砂代替河砂作为细集料,用关键因素法设计配比,通过集料级配优化来提高粗集料的含量,减少胶凝材料的用量,实现生态性。同时研究堆叠率(PR)、砂体积率(VSR)、粗集料级配等因素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实验表明关键因素法能成功设计出堆叠率为0.6,砂浆含砂率为0.42的机制砂生态自密实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544kg/m3,水泥用量381kg/m3,扩展度达到655mm,T500测试时间为4.6s,间隙通过性10mm,H2/H1为0.8,减少胶凝材料的同时符合SCC工作性要求。  相似文献   

5.
根据流变学理论,在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集料的级配、最大颗粒尺寸、砂率和颗粒形态对自密实混凝土流变性的影响.通过在一定范围内降低集料颗粒尺寸、优化配比及砂率、减少针片状颗粒含量,可以改善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对自密实混凝土的设计和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不同种类的再生混凝土集料具有不同材质、表面性能、密实度等特性,采用嵌挤骨架密实法对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进行研究。以再生集料振动堆积密实度、富浆系数、浆集比分别确定再生混凝土的集料用量和胶凝材料用量,进行了4种不同的再生集料的混凝土试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种类的再生集料配制再生混凝土时,采用浆集比计算胶凝材料的用量比采用富浆系数计算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在该试验条件下,配制C40再生混凝土浆集比取0.49左右为宜,其坍落度和28d抗压强度分别达到155mm和52MPa以上。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研究透水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配制出强度高于30MPa并满足透水要求(透水系数不低于1mm/s)的路面材料.方法采用轻型击实密实方法,利用粗集料的级配试验及改变砂率试验进行平行对比,确定最佳级配,根据水灰质量比与强度及透水系数关系曲线,确定合理的水灰质量比.结果随着锤击次数的增加,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及体密度增大,当达到18次后,强度及体密度趋于稳定;粗集料存在最佳级配,当采用5~10mm、5~25mm两种集料质量比为1:1时,空隙率最低;保证透水混凝土透水能力的同时,随着细集料掺量的增大,透水混凝土的强度也增大,最佳砂率为20%;当保持水泥用量不变,随着水灰质量比的增大,透水混凝土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水灰质量比存在最佳范围,本研究最佳水灰质量比0.26.结论采用分层锤击的密实方式,选择最优的级配,保证透水能力的前提下控制细集料的掺量及水灰质量比,可以配制出强度高于30MPa的透水混凝土,满足透水路面面层要求.  相似文献   

8.
采用均匀设计方法,研究不同状态下不同级配粗集料的密实性和稳定特性,为合理设计粗集料级配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粗集料由于表面纹理、颗粒形状和力学性能的不同,其密实性和稳定性不尽相同。粗集料级配优化设计,应对其密实性和稳定性进行综合控制。  相似文献   

9.
通过试验研究了水泥用量、水灰比、砂率对机制砂陶粒混凝土抗拉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机制砂陶粒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主要取决于陶粒自身的抗劈裂能力,砂率对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没有规律性,水泥用量较低时增加砂率可增大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水泥用量较高时砂率对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的影响不明显;劈裂抗拉和轴心抗拉强度均随着水灰比的增大而降低,但抗弯强度的变化不明显;存在着使抗拉弹性模量最大的最佳砂率和水灰比.建议给出了拌合物工作性和强度均满足要求的LC35级机制砂陶粒混凝土的配合比,可供工程实际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采用抛填骨料工艺制备强度超过100MPa的超高强混凝土。研究表明,采用分层均布的布料方式,可在不影响施工工作性的条件下制得粗骨料体积分数高达54%、骨料相互嵌锁的超高强混凝土,其力学性能、抗氯离子渗透能力均优于常规方法制得的超高强混凝土,更佳的颗粒级配分布(PSD)有利于其密实度的增加。采用贝雷参数检验法评估集料级配,表明级配更为合理。抛填骨料工艺超高强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的用量大幅度降低,对降低混凝土环境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