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塔河油田河道砂油气藏薄储层展布识别困难的问题,以阳探2井区为例,通过RGB分频混色和地层切片技术的综合运用,落实了井区河道砂薄储层平面展布范围和纵向叠加关系,刻画出井区河道砂储层发育4期次砂体共计6条河道。同时,利用实钻井油气成果验证了河道砂体平面刻画和纵向关系的准确性,取得了较好的储层预测效果,为井区高效开发和井网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提高注入剂驱油效率以及准确预测储层中剩余油在三维空间的分布,以大庆油田葡萄花油层 组PⅠ2小层曲流河道砂体为例,通过对曲流河道砂体内部薄夹层构形及渗透率垂向分布的差异性分析,在排除 开发因素差异的同井单砂体分析条件下,提出了单砂体内部薄夹层空间构形、渗透率垂向序列与重力因素共同 控制剩余油分布、驱油效率多段垂向序列模式。  相似文献   

3.
DX5井区梧桐沟组储层具有储层较薄、单砂体厚度小、砂体横向连续性差的特点,运用常规波阻抗反演很难对其完成精确刻画。地震波形指示反演充分利用了地震波形的横向变化,可代替传统变差函数进行高频成分模拟,对井况的要求低,比传统阻抗反演和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的确定性更强。高频结构受波形变化控制,更好地体现了沉积特征的约束。在提供储层纵向分辨率的同时,横向连续性得到了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4.
苏里格气田盒8气层组砂体厚度大、内部结构复杂、岩性变化快,砂体构型严重制约地下砂体和有效储层的认识,影响气井的井位部署、井轨迹设计及开发效果.基于储层构型分析方法,以古代露头和现代沉积构型模式为指导,采用岩心观察及测井曲线精细识别技术,分析盒8气层组储层成因及砂体构型,确定各构成单元的沉积特征、构型模式、规模和空间叠置方式.结果表明:盒8气层组为砂质辫状河沉积相,厚储层主要为辫状河道复合砂体,辫状河相划分为4类亚相、7类微相;辫状河道复合砂体内部为近水平或水平波状薄夹层构型模式,分为孤立型、横向局部连通型、堆积叠置型、切割叠置型等4类空间叠置模式.该研究结果为深化盒8气层组储层认识,指导该区水平井部署与明确地质导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红柳泉地区E13储层岩心、地震资料解释、有利区E13储层段实施多井约束地震反演处理,揭示出E13储层段为红柳泉地区自下而上经历了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滨湖—浅湖—半深湖沉积亚相,并进一步细分为河道砂、点砂坝、河口坝和沿岸滩坝等沉积微相。指出E13储层段河道砂、点砂坝、河口坝砂体为最有利的砂体,且具有一定的工业油流,是下一步滚动开发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6.
针对塔河油田石炭系油气藏储层预测难度大的实际情况,讨论相控超深薄层预测技术在其中的应用.采用相控模式下的储层预测新方法,以沉积模式"定"形态、地震属性"定"边界、叠前反演"定"厚度,对石炭系薄储层进行预测.根据区域沉积环境、岩心相、测井相等资料确定石炭系目标砂体沉积微相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利用切片对比和等高程对比的方法确定河道期次及展布情况,结合振幅属性及叠前反演刻画储层边界.与之前使用的预测方法相比,新方法以多参数进行共同约束,预测结果的准确度得到了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7.
BZ油田是以浅水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为主的复杂断块油藏。由于海上油田钻完井成本高,在勘探阶段其探井分布密度低,导致难以把握储层发育、展布特征及油气水分布规律。为降低开发井钻井风险,运用储层反演技术和地震属性应用技术,对主力砂体的空间展布及其物性进行详细研究和描述,同时采用随钻成像测井技术实时提供井眼周围岩性、流体边界的变化,在此基础上优化开发井井位,规避风险,挖掘潜力,提高油田采收率。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三角洲外前缘砂体预测的方法,即通过测井曲线预处理、地震合成记录制作、虚拟泥岩时窗技术、曲线重构反演等手段,实现了薄差储层预测的目的。实践证明,该成果在油田现场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指导沉积微相划分和优化井位布署。采用井点定相、反演切片组形的思路,指导葡萄花油层重点单元沉积微相的绘制。综合构造、薄差储层地质认识,采用探评井转注优化方式,实行“四注一采”井网原则,成功部署了1口跨断层水平井。因此,提出的重构反演方法可以作为薄差储层刻画的有效技术手段,对后续薄差储层含油潜力挖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含水后期密井网条件下曲流河砂体,应用岩芯、测井和生产资料,采用"模式预测,分级控制"的砂体内部构型研究方法,由沉积单元、沉积微相、单一河道砂体、单一河道内部点坝砂体以及点坝内部构型5个层次分级描述,精细研究曲流河砂体内部构型,建立了点坝砂体侧积夹层的规模、产状等内部构型定量分布模式,利用国内外现代沉积和野外露头资料总结了砂体宽厚比与侧积夹层倾角的关系,确定了描述侧积夹层产状的倾向、倾角、延伸和水平间距4个参数;在此基础上采用序贯指示模拟与人机交互再处理的方法建立了小网格三维储层构型模型,提高了三维储层构型地质建模的效率.根据研究区内部构型与注采井之间的关系,采取不同的挖潜对策,有针对性地提出了3种不同开采措施挖潜曲流河砂体点坝内部剩余油,取得了较好的挖潜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国辫状河三角洲油气储层的开发很多已经进入高含水期,但对辫状河三角洲储层构型的研究并不多,影响了该类储层剩余油的挖潜。以胜利油田永8断块沙二段辫状河三角洲厚层砂体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岩芯、测井、地震和开发资料,通过隔夹层划分,将主力层段划分为5级界面限制的三角洲前缘复合沉积体和4级界面限制的单一三角洲前缘沉积体。单一三角洲前缘沉积体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河道周缘溢岸砂体、河口坝主体、河口坝周缘、分流间湾等构型单元。通过综合利用曲线形态差异、砂体侧向厚度变化、砂体间泥质沉积、隔夹层数目差异等进行砂体边界与叠置关系的划分,确定了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单一沉积体的平面和剖面构型样式,揭示了单一沉积体各构型单元逐层进积的基本过程,明确了该区辫状河三角洲具有河窄坝宽、河薄坝厚、河顺坝横的特点。研究区沙二段辫状河三角洲河口坝宽度为分流河道宽度的2.23~8.95倍,河口坝厚度为分流河道厚度的1.25~2.50倍。  相似文献   

11.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及特征参数模拟在薄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河油田卡拉沙依组钻井多、埋藏深、储层薄,传统的稀疏脉冲反演及地质统计学反演无法满足开发阶段的需求。为此,首先采用地震波形指示反演方法,在贝叶斯框架下利用地震约束测井参数进行高频模拟。然而该方法虽然有较高的分辨率和后验效果,但由于砂泥岩阻抗难以区分,不能很好地预测砂岩分布范围。因此,引入特征参数模拟。该方法利用波形指示反演的原理,优选能够反映岩性的敏感曲线参与模拟,提高了薄层预测精度。反演结果显示:后验井吻合率高,纵向上分辨率高,砂体叠置关系清晰;砂体横向展布自然,符合地质规律。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储层研究中资料分散、联系不紧密、定量化标准和一致规律性缺乏等问题,应用储层地质知识库理论,以大庆长垣油田喇萨区块葡一组辫状河储层为例,利用密井网测井、沉积、物性分析和卫星照片等资料,分析储层砂体层次类型和规模,对比辫状河和心滩坝的充填样式和定量规模;根据辫状河道砂体储层构型要素和几何特征,构建辫状河储层地质知识库.结果表明:大庆长垣喇萨区块葡一组辫状河储层分为古河床范围砂体带(五级)、辫状河单砂体(四级)和落淤层(三级)3个构型单元级次;按照充填样式、定量规模和物性特征,划分辫状河单砂体的辫状河道和心滩坝2个构型要素.该研究结果获得辫状河沉积储层不同级次的构型要素与砂体的规模、方向、几何形态及厚度等定量地质知识,为提供类似区块辫状河储层地质建模和预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油田高效滚动勘探,通过地震反演技术研究储层横向变化和储层物性参数变化,分析过井自然电位反演剖面,对比砂体分布特征和位置,能够有效准确预测出砂体的具体发育位置,结合测井解释和试油成果,能够可靠分析判断出潜在油层段或富含有层位。魏岗油田应用实践表明,应用地震反演技术支撑老油田高效滚动勘探,地质效果良好,值得国内外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4.
通过岩矿特征、剖面结构、砂岩粒度和砂体形态分析,认为埕岛油田馆陶组上段为曲流河沉积。按砂体发育特点和成因类型划分出主河道连片砂体、河道边缘连续窄带状砂体、天然堤断续带状砂体、决口水道扇形席状砂体及废弃河道成因的透镜状砂体等5种类型。在研究区383口井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从不同成因储油砂体角度总结出夹层分布特征。建立了储油砂体内夹层的空间分布模式:主河道砂体内夹层分布复杂,一般底部发育钙质夹层,中部多发育物性夹层,上部为泥质夹层;河道边缘砂体主要发育泥质夹层;决口扇砂体内泥质夹层分布稳定;天然堤和废弃河道仅发育极少的钙质夹层。  相似文献   

15.
薄差储层预测技术在葡南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南油田葡一组油层属薄差储层,用普通波阻抗反演方法难以解决薄砂体识别精度低的问题。在忠买于原始地震反射的波阻抗反演数据体基础上,针对本区自然电位曲线对砂泥岩识别明显、深侧向电阻率曲线对含油性判别较好的特点,结合构造建模、小层精细划分和对比,利用地质统计和建模技术,采用序贯高斯模拟方法并同位协同波阻抗反演结果进行自然电位和深侧向电阻率体的岩性模拟,建立储层岩性预测模型。模拟结果的地质统计特征与原始数据的统计特征相符,用新完钻的18口井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砂体预测厚度符合率达78%,能够较好地解决油田薄砂体储层横向预测难题。  相似文献   

16.
针对薄储层边界识别精准度不高,储层含油性预测吻合度较低的现状,引入了S变换方法.S变换可将短时窗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变换的优势组合,对地震信号采取频率自适应采样的方法,得到的单频信息更加准确,能够更有效地解决薄储层描述中存在的问题.利用S变换分频及吸收衰减属性对草桥油田沙三段主力含油薄储层砂体进行描述.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准确地确定主力砂体的超覆边界,对含油性给出了高效预测,结合实钻井开展地质综合评价,取得了良好的滚动勘探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7.
八面河地区岩性组合复杂、储层厚度薄且横向变化快,常规地震储层预测技术难以有效识别。近两年,针对八面河地区储层特点开展地质统计学反演,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效果。结合八面河地区地质特点,以沟谷带中段沙三上、沙四段2砂组薄储层为例,利用地质统计学反演技术开展储层预测,精细描述了沟谷带储层纵、横向分布特征,优选m4东岩性圈闭内的m4-x11井进行钻探,在沙四段2、4、5砂组钻遇油层9.2m/8层,取得良好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18.
窄河道型河流相砂体是陆相含油气盆地的重要储层类型,其储层沉积特征研究成果尚不多见。为了揭示明下段储层发育特征及其与含油气的关系,本文在岩心观察基础上,结合不同层段测井特征及三维地震资料,通过开展层序划分、岩相类型与岩相组合分析、高分辨率储层反演以及砂体平面展布分析对其沉积相类型及展布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明下段沉积时期,该区主要为曲流河沉积特征,沉积微相主要发育末期河道、边滩、决口扇、废弃河道、泛滥平原等,河道在平面上呈枝状分布。沉积微相上边滩及边滩内部侧积层的发育,对油气分布起明显的控制作用。研究可为渤海海域相似地质条件和资料条件的窄河道曲流河储层精细描述及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河流相储集层一般具有单层厚度薄、横向变化快、储层预测难的特点。传统地震预测方法是根据全频段信息进行研究,模糊了不同频率信号所携带的不同地质信息,降低了其预测精度。基于短时窗傅里叶变换的频谱分解技术,可将地震数据由时间域变换到频率域,生成的振幅频率体和相位体可用来检测薄层及地质异常体横向不连续性,提高了储层预测的精度。基于此,首先根据已钻井的测井、录井等资料,建立了河道砂体正演模型,得到正演记录,并对正演记录进行时频分解,分析河道处响应特征,用于河道砂体的追踪识别。然后,对目的层段进行时频转换,提取振幅体频率切片,刻画出古河道的形态特征,并提取相位体切片,识别出断裂分布特征,指导了有利储层的预测。该技术在古河道砂体预测中的成功运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针对K1区块构造复杂,断裂发育,石炭系砂岩平面变化较快,砂泥岩互层,单砂体厚度较薄,地震资料分辨率低等储层预测难点,文章从地震地质特征入手,利用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构造解释,以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和随机地震反演相结合为主要手段,揭示了卡拉沙依组沉积砂体的厚度及平面展布特征,为石炭系储层油气藏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