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压裂返排液回用处理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页岩气井压裂返排液返排量大、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等问题,以处理后回用配压裂液为目标,研发了混凝沉降-精细过滤-膜深度处理压裂返排液处理工艺,并根据工艺设计制造压裂返排液处理设备一套。将该工艺及设备用于宜探1HF井压裂返排液处理,处理后的返排液所配制的减阻水满足现场压裂施工技术要求,实现了页岩气水力压裂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采用混凝-气浮-纤维束过滤优化组合新工艺对城市废水二级生化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的试验情况,并与混凝-沉淀-纤维速过滤工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混凝-气浮-纤维束过滤工艺优越于混凝-沉淀-纤维束过滤工艺,优化组合新工艺出水水质好,过滤器工作周期长。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介绍调储沉降技术,双滤料过滤技术、磁过滤技术、膜过滤技术、负压排泥技术、旋转排泥技术等新工艺新技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的同时,对磁过滤技术和膜过滤技术在应用中存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下一步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洗浴废水水质污染程度轻、水量稳定、便于处理的特点,采用混凝预处理、活性炭吸附、沸石交换和膜滤组合工艺进行处理.混凝沉淀过滤预处理主要去除大部分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并将浊度降低到20 NTU以下,避免后续设备的堵塞;活性炭吸附将CODMn和LAS等有机污染指标降至处理目标;90%以上的氨氮主要通过沸石交换去除,最后采用膜滤工艺去除水中99%以上的细菌、大肠杆菌和残余浊度.结果表明,出水满足国家饮用水标准.该处理流程充分考虑了洗浴废水水质特点和各处理单元处理特性,经有机组合成整套设备,是合理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曝气混凝沉淀不仅其水质优于机械混凝沉淀的水质,而且其沉淀污泥的性能也好于机械混凝沉淀的性能.曝气混凝沉淀污泥的初期沉降性能稍差,但后期具有与机械混凝污泥类似的沉降过程;曝气混凝沉淀污泥的含水率较机械混凝沉淀污 泥的含水率低一个百分点,其最大值为94%,最小值为92%;曝气混凝沉淀污泥的比阻低于机械混凝沉淀污染的比阻,表明具有良好的脱水性能;曝气混凝沉淀污泥的浓度(MLSS)高于机械混凝沉淀污泥的浓度,而有机分(VSS)含量却低于机械混凝沉淀污泥,这从另一方面证实了曝气混凝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混凝-微滤处理微污染原水工艺优化及膜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混凝-微滤联用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并对工艺运行的关键参数及膜污染的控制方法进行了优化分析.首先在考察混凝最佳工况参数的基础上,确定联用工艺中的关键参数为混合溶液的pH值及混凝剂的投加量,而混凝时间对工艺运行影响不大.混凝-微滤联用的试验表明:二者组合能有效延缓膜污染:在过滤方式上,直接过滤混凝原液在膜污染的控制上效果优于过滤混凝上清液:通过对两种混凝剂在联用工艺中的处理效果和减缓膜污染能力的比较发现,氯化铁对微污染原水的净化效果要远远优于聚合氯化铝(PAC),而聚合氯化铝延缓膜污染能力较强.通过评价清洗后通量恢复水平对膜面污染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膜污染中70%~80%由泥饼层引起,有机污染物和微生物的比例约占20%~25%,无机污染物仅占5%~8%,因此使用混凝-微滤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时,适时地采用物理清洗即可达到较理想的膜清洗效果.  相似文献   

7.
引言斜板斜管沉淀技术在国内外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国内在处理低浊度水方面已有较多的经验;而在处理高浊度水方面则仍感经验不足。由于高浊度水水质变化较复杂,为解决处理技术上的困难,要求事先进行动水试验,以取得必需的工艺参数,如斜板斜管内的轴向流速,进水、出水及排泥流量,出水浊度及排泥浓变,以及混凝沉淀所需的药剂品种和投量等,作为设计的依据及以后试运转的参考。目前国内所进行的一些试验多属半生产性的动水试验,试验效果较好,但在选择有高浊度水水源如黄河等处进行动水试验,从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生产废水回用后对净水厂净水工艺的水质影响,对BW水厂生产废水回流工艺实际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对BW水厂流量和物质守恒的分析,得出生产废水中污染物质的最终走向是随泥饼外运排除;通过对BW水厂每个净水环节水质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发现生产废水回流不会对低浊原水水质处理造成影响,金属物质、三卤甲烷、聚丙烯酰胺不存在富集的现象;同时,由于生产废水中存在大量的颗粒胶体、破碎的絮体,含有未完全反应的絮凝剂、腐殖酸等物质,与原水混合后强化了混凝效果,提高了出水水质.结果表明:废水回流工艺节约了原水资源,强化了低浊水的混凝效果,并且对出厂水水质的安全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油田采出污水的处理大多采用重力式沉降处理工艺技术,沉积在各污水储罐中的含油污泥如不能有效排出,造成各污水储罐出口水质(污水含油、悬浮物指标超过设计要求)超标,污水过滤装置负担过重,最终导致污水处理水质难以达标。为了解决这一实际问题,特对旋转式刮吸泥装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污水储罐底部安装旋转式刮吸泥装置可以有效排出沉积在储罐下部的含油污泥,达到改善污水水质效果。  相似文献   

10.
南块站污水处理量为4000m3/d,设计水质达标级别B3级,采用沉降-除油-过滤的重力三段式污水处理工艺.从目前运行情况看,仍然存在着水质达标率低、处理后水质不稳定的问题.通过对该站工艺流程的分析研究,发现工艺流程不完善、药剂性能不稳定、污泥无法解决是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因此,配套完善的污水处理工艺是水质达标的基础,及...  相似文献   

11.
洗车废水回用处理工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解决洗车废水回用问题,采用混凝沉淀方法去除洗车废水中的泥砂、有机物及洗涤剂类污染物质,去除率均在40%以上.未被去除的溶解性小颗粒物质则可通过砂滤、活性炭吸附、膜过滤进行去除,从而使出水浊度满足在5 NTU以下.其中超滤对浊度的去除率接近于100%,活性炭对阴离子洗涤剂的去除率在70%以上,同时活性炭对有机物也有很好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出水完全满足我国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对洗车废水回用水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流塑状赤泥含水率高、强度低,通过排水固结处理,可以增大其密度和强度,增强其堆场的稳定性,并减小堆场渗漏污染的可能性.采用固结有限元计算,对比分析分层堆载干赤泥、塑料排水板和真空预压3种方案的固结排水效果.由于流塑状赤泥渗透性低,堆载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难以消散.分析表明,堆载+塑料排水板联合方案下,赤泥堆场能够及时完成固结,有利于扩大库容.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吹填泥浆自身沉降时间较长、吹填土地基固结速度较慢等问题,以温州平阳地区泥浆为研究对象,在初始含水率为500%的吹填泥浆中分别加入聚合氯化铝(PAC)、硅酸钠(Na_2SiO_3)、硅酸钠和硅藻土复合试剂,利用搅拌静置沉淀的方法观察泥浆混合液泥水界面高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泥浆中加入外加试剂与否对泥浆的沉降速度具有明显的影响,且加入混合试剂比加入单一试剂的效果更明显。对比试验结果得知,以质量浓度为5g/L的硅藻土与15g/L的Na_2SiO_3的组合混凝剂的作用效果最明显,不仅泥浆的沉降速率最快,且最终沉降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天津中心城区分流制雨水水质特性,探讨了混凝、沉淀、过滤常规物化处理对径流雨水中污染物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分流制雨水不适于直接排入景观河道,因其易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混凝剂聚合氯化铝对有机物和浊度处理效果最好,最佳投药量为20~25,mg/L.多层滤料和单层滤料的过滤效果相比,前者对浊度、CODcr、总氮、总磷的去除率明显高于后者,且出水可达到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间歇式活性污泥法--混凝沉淀工艺处理乳制品废水,通过治理工程实际运行,当废水中CODCr平均浓度为1 126 mg/L时,去除率为89%以上;平均浓度为700mg/L,去除率为94%以上,出水水质稳定,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针对重金属污染这一课题,文中采用溶胶-凝胶法、浸渍镀膜法在赤泥基多孔陶瓷滤球上涂覆Eu-Ce共掺杂纳米TiO2膜,利用多孔陶瓷的吸附作用及稀土共掺杂TiO2膜的光催化剂强还原作用去除电镀废水中的As(Ⅴ)离子。研究了浸渍时间、涂覆次数、涂覆方式及膜热处理制度对膜与赤泥基多孔陶瓷滤球结合性及光催化性的影响,进行了涂覆Eu-Ce共掺杂纳米TiO2膜的赤泥基多孔陶瓷滤球对As(Ⅴ)离子去除试验。结果表明,浸渍10min、涂覆2次、550℃热处理的赤泥基环境修复滤球材料对As(Ⅴ)离子去除率可达95.96%。通过SEM、TG-DTA、UV-Vis吸收光谱等现代测试技术对样品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探讨了赤泥基多孔陶瓷滤球上涂覆Eu-Ce共掺杂纳米TiO2膜的赤泥基环境修复材料的成膜机理和去除重金属As(Ⅴ)离子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7.
冀东油田含油污水的处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田污水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水中的油、悬浮物、添加剂以及对注水系统腐蚀、结垢的不利成分.高尚堡作业区、柳赞作业区、老爷庙作业区以及其他区块的水质成分复杂,水量变化大,处理后回注水的水质要求达到A2级标准,因此选择的处理工艺要求处理效果好、耐冲击.研制新型设备和药剂,开发新工艺,应用新技术成为冀东油田污水处理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