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北黄土地区边坡设计选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土独特的地质结构特性、对黄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分析概括了西北黄土地区黄土边坡常见的破坏形式.基于此,在条分法的基础上推导了可靠性边坡稳定性计算公式,利用此公式计算了某工程黄土高边坡稳定性,并对其进行了考虑风险绩效的坡形优选计算,提出了该黄土高边坡合理设计选型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黄土独特的地质结构特性、对黄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分析概括了西北黄土地区黄土边坡常见的破坏形式.基于此,在条分法的基础上推导了可靠性边坡稳定性计算公式,利用此公式计算了某工程黄土高边坡稳定性,并对其进行了考虑风险绩效的坡形优选计算,提出了该黄土高边坡合理设计选型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预估沟谷型黄土高填方的总沉降量并指导现场施工,对压实黄土的加载变形本构模型进行研究。在侧限条件下,利用自建GunaryEXT模型拟合不同初始压实度和初始含水率条件下压实黄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割线模量法建立压实黄土的加载变形本构模型;在仅考虑竖向变形的理想条件下,利用该模型预估沟谷型黄土高填方的总沉降量。研究结果表明:GunaryEXT模型可较好地拟合不同初始条件下压实黄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加载变形本构模型预估沟谷型黄土高填方的总沉降量的方法可行,该方法的预估结果可用于指导现场施工。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高边坡发生变形破坏的事故频繁发生,高边坡的加固对工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抗滑桩、锚(索)杆、格构加固、喷锚网支护和注浆加固等加固方案进行了讨论,指出在工程中应根据条件综合选用,以确保公路边坡的稳定、安全、环保。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基于最优设防烈度的抗震结构优化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并以渤海油田BZ28—1储油平台为例,在目标函数中既考虑了结构的造价又考虑了损失期望,根据“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三个水准的抗震设防原则,利用抗震规范的“二阶段”抗震设计方法,对其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得到了考虑造价和损失期望、基于最优设防烈度的最优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高等级公路穿越山区时,通常需要开挖而形成路堑过坡,其边坡的稳定性将危及公路施工和运营安全,故常需要对不稳定连坡进行加固处理。对具有大体积、大面积范围且存在滑动面的不稳定岩土体。加固方法以预应力锚索为佳。在结合某高等级公路路堑高边坡工程中,分析了已有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预应力锚索加固边坡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在铁路建设与运维中,由于工程地质条件、自然及施工环境条件等因素影响,路堑高边坡安全一直是铁路工程重点关注的问题。针对铁路路堑高边坡的长期稳定性问题,详细分析了边坡的安全系数与变形关系、岩土体的长期强度与时间关系,建立了边坡安全系数剪切变形时间关系模型,提出长期稳定安全系数、变形速率幂次值、位限指数等3个路堑高边坡长期稳定性评价指标,以及高边坡安全稳定四级预警方法与高边坡安全稳定八级预警方法,并明确了不同预警等级下建议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通过实际工程监测数据对铁路路堑高边坡瞬时稳定安全系数、长期稳定安全系数、长期累积变形状态进行系统分析,确定了该路堑高边坡的风险预警分级。  相似文献   

8.
为了模拟与预测岩质高边坡在开挖卸荷过程中的变形特征,把高边坡离散为由颗粒单元与梁网络组成的复合结构,用离散元法描述颗粒单元运动,通过颗粒间的相对位移计算梁的变形及梁端力,通过梁的变形与破坏体现介质的损伤与渐进变形,并通过对单轴抗压实验的模拟验证模型与程序的可靠性,对三峡永久船闸高边坡开挖卸荷变形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相差3%左右,说明基于离散元框架内的梁-颗粒模型可以反映高边坡卸荷变形机理.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基于最优设防烈度的抗震结构优化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并以渤海油田 BZ28-1储油平台为例,在目标函数中既考虑了结构的造价又考虑了损失期望,根据“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三个水准的抗震设防原则,利用抗震规范的“二阶段”抗震设计方法,对其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得到了考虑造价和损失期望、基于最优设防烈度的最优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以黄土地区地铁项目为背景,首先对地铁荷载长期循环作用下不同类型黄土的动变形特性分别进行了动三轴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类型黄土累积塑性变形的发展规律,并提出了界定黄土临界动应力比的新方法,其次利用颗粒流程序建立了黄土土体动三轴试验的细观模拟模型,考察了其在模拟地铁列车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并与前述相应的土工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基于建立的粘弹性模型-拓展的Burgers模型,推导建立了描述地铁行车荷载长期循环作用下黄土变形特性的力学模型。从而探讨了在土工试验与细观数值模拟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建立土体力学模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