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首先,优化并确定了光合细菌培养基配方:以乳酸钠为碳源,谷氨酸钠为氮源,用酵母膏来替代微量元素和生长因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最佳发酵工艺条件:pH值7.0,温度30℃,光照度800lx,微好氧培养,接种量10%。在此条件下,经发酵试验取得较好的结果为:菌体干重为4.2g/L ,类胡萝卜素得率为26.5mg/L。  相似文献   

2.
大豆低聚糖制取与纯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低温脱脂大豆粕为原料,比较了多种溶剂对大豆低聚糖的浸提效果,确定较优的浸取条件为1%Na2CO3,温度55℃,时间2h.经碱溶酸沉后的乳清液,采用超滤法除残留蛋白,通过正交实验确定的纯化条件为温度25℃,pH值6.3,膜压力20psi.离子交换脱盐后,经真空减压浓缩得到产品.  相似文献   

3.
水溶性磺化丙酮-甲醛缩合物的合成及其减水性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丙酮、甲醛和亚硫酸氢钠为主要原料合成了水溶性磺化丙酮-甲醛缩合物(SAF)。并对合成条件及原料配比对其减水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采用先丙酮后甲醛的加料方式,n(甲醛):n(丙酮):n(亚硫酸氢钠)=2:1:0.55;缩合初期反应温度为60~70℃,后期反应温度为85~100℃,反应体系的pH为10。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用塔式反应器由邻氯甲苯经催化光氯化合成邻氯苯甲酸的工艺路线。着重考察了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条件:紫外光照射,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130-140℃,催化剂用量为邻氯甲苯量的2%,其产品收率达70%。产品的性能指标达到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秸秆氨化后生物技术处理的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最佳条件氨化处理后的玉米秸秆为原料,通过对菌种的诱变筛选、固体培养基的组合实验及发酵工艺条件优化等,确定质量分数为70%氨化秸秆末、20%的麸皮与15%的鲜酒糟配料比,采用黑曲霉(经处理)与面包酵母菌种比质量分数为1:1,经32℃、28h通气发酵,可使蛋白质含量大幅度提高,并获得较满意的植酸酶、酸性蛋白酶、淀粉糖化酶酶活,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对水溶剂法制备甲脒亚磺酸进行了研究,经实验确定最佳的反应条件为:在冰浴冷却下加米方式为硫脲与双氧水同时缓慢加溶剂水中,水与硫脲的用量比为23:15(ml/g),双氧水量体积比(与计量双氧水用量比)1.1:1,反应温度为15℃,加完料后的反应时间为1h,产品的产率可达75.6%,高于文献值42%。  相似文献   

7.
以对二甲氨基苯甲醛为原料两步合成对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经实验选择确定对甲苯磺酸为催化荆,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合成对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沸腾温度(83~85℃),催化荆对甲苯磺酸的用量占反应物质量百分数的25.2%,反应时间3h,产品收率为66.7%,总收率为53.4%。  相似文献   

8.
盐藻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和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盐藻中的水溶性多糖,通过正交试验,对影响多糖得率的参数如温度、时间和水料比进行优化,确定了盐藻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5℃,时间300min,水料比20∶1,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为13.09%。利用DEAE-52纤维素柱层析纯化经脱蛋白和透析处理的多糖,得到1种中性多糖和2种酸性多糖,经Sephadex G-100柱洗脱后仍显示为单一峰。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番茄红素提取效果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在不同提取温度、时间、料液比、pH值等因素下从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的提取效果.用正交表设计实验,优化最佳提取条件.实验中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温度为50℃,pH值为6,料液比为1:6,时间为2h,若使用微波辐射法,在微波功率为200W、萃取时间为80s、料液比为1:3的条件下,能得到最好效果.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为进一步开发这种功能性天然色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无腥味豆乳加工条件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同时蒸馏革取法提取了经不同条件热烫、打浆及添加还原剂所得豆浆的风味物质,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离和鉴定了风味物质的组成成分,并以苯甲醇为内标,用峰面积归一化定量检测了几种对豆腥味有重大贡献化合物(正己醛、正己醇、2-己烯醛、2-戊基呋喃等)的相对质量浓度.结合感官评定,确定大豆最佳处理条件为:浸泡大豆在90℃热烫5min,并用90℃热水磨浆,可使所得豆粉基本无豆腥味,主要豆腥味成分正己醛仅为对照样品质量分数的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