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区在石炭系黄龙期处于潮坪—浅海碳酸盐台地环境沉积,主要发育岩石类型为晶粒白云岩和颗粒白云岩。根据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将研究区划分为潮上、潮间、潮下带3个亚相,以及膏云坪、泥云坪、藻云坪、灰云坪、潮间颗粒滩、潮下颗粒滩和灰坪7个微相。沉积相的展布表现出由闭塞或相对闭塞环境向半闭塞或开阔浅海环境过渡。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盆地石炭系生屑灰岩段的主要沉积相类型划分为滨岸相和碳酸盐台地相两大类。通过分析建立了碎屑滨岸至碳酸盐台地和碳酸盐台地内部两种沉积模式。碎屑滨岸和混积滨岸相区主要分布于塔北地区 ,蒸发台地相区分布于塔中 4井以东地区和曲苦恰克地区 ,并且是优质白云岩储层的主要分布地区 ,其它地区则属于局限台地和半局限台地相区。最后论述了生屑灰岩段的沉积相演化  相似文献   

3.
西草净合成工艺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聚氯氰、乙胺和甲硫醇钠为原料,以三氯乙烯为溶剂(V)制备了西草净.讨论了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获得了适宜的反应条件.适宜反应条件为三聚氯氰:乙胺:氢氧化钠:甲硫醇钠=1∶2.1∶2.1∶4(摩尔比),第一、第二、第三取代反应的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分别为0,20,78℃和10,30,480 min.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西草净的收率和纯度分别为73.57%和89.52%.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石炭系岩性特征、钻井技术难点、钻头与地层的适应性及水力脉冲诱发井下振动钻井工具的研究,变换钻具组合、优选钻井参数等技术的应用,研究出了在石炭系地层中应用大钻压下的塔式钻具组合。这一研究较大的提高机械钻速并能较好的控制井身质量的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川东5个石炭系气藏生产现状和递减期资源潜力的基础上,使用经典的Arps递减分析方法研究其产量递减趋势,总结产量递减模式和影响气藏产量递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西秦岭北缘的漳县含盐盆地的成因、沉积环境及特征的分析,可揭示这一区域的古气候、古地理、古构造等信息.研究发现:①漳县地层层序的恢复对比,显示至少存在4期比较大的旋回;②某些含盐层位分布的不连续、不均匀性说明这些岩层在形成以后经受过拉张性质的构造变动;③盐盆形成于青藏高原隆升之前,且这一区域属青藏高原东北缘,其地层内部的构造几何特征在某一程度上说明了青藏高原的隆升在西秦岭北缘地区的响应方式.  相似文献   

7.
伊犁盆地可划分为东、西盆地,两者具有成因联系,目前对西盆地沉积特征研究很少,这不利于整个伊犁地区古地理的恢复,制约了伊犁盆地油气勘探及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油气合作。以野外地质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盆地内地球物理资料与研究成果,通过研究西伊犁盆地石炭系、二叠系的平面发育特征与垂向发育特征,恢复西伊犁盆地石炭—二叠系的古地理环境,为今后该地区开展油气勘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川东地区石炭系发育的复合圈闭主要为地层-构造复合圈闭,圈闭类型多样,充满度较好,是该区进一步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气藏储层具有孔隙型和裂缝-孔隙型两种类型并以后者为主,总体上具有孔径小,孔喉体系分选差,微裂缝发育,连通性较好,多具有中孔细喉特征.石炭系储层主要发育在黄二、三段中.在强剥蚀区及靠近石炭系剥蚀边界的区域是天然气储层缺失带,在其附近,可能形成复合圈闭气藏.沉积相对储集岩具有控制作用,成岩作用是决定储层储渗能力的主要条件,古隆起基础上发育的古岩溶和构造作用进一步控制和改善了储层的渗滤能力.  相似文献   

9.
地层水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川东石炭系地层水地球化学特征与原始沉积环境、流体压力和地层作用的影响,研究了本地区气水分布的状况,受挠因素以及地层水与天然气的富集关系。由地层水的地球化学特征,可以推断沉积环境和天然气的富集。  相似文献   

10.
通过剖面测制、室内薄片鉴定和粒度分析等,对西大岗露头区核桃园组的沉积相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该套地层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沉积.同时发现,核二段中亚段与上亚段的接触界面为沉积环境突变界面,该界面之下主要为三角洲沉积,界面之上突变为深湖-半深湖相沉积,具有明显的"跳相"现象.另外,通过X衍射及微量元素分析,发现上述接触界面富含沉积型黄铁矿.综合以上研究认为,核二段中亚段与上亚段的接触界面属裂离不整合性质,可能系北东向控盆断裂——曲洼断裂强烈的伸展作用所造成,由此造成了接触界面上下沉积环境的突变,裂离不整合面是这一沉积构造环境转变的物质表现.这一认识不仅对于陆相沉积盆地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南阳凹陷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微地震相分析在沉积相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积岩地区,总是以一种独特的地震响应为特征的。从地震反射中可以提取相应的地层和岩性信息。本文根据地震反射波的振幅信息,频率信息及波形信息的组合关系,提出了以微地震相分析方法来预测地层的岩性,从宏观上来说明岩相的化规律,最终结合地质手段来达到划分和描述沉积相的目的。实例表明此方法是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在充分使用露头、钻井和地震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地震反射波的反射形态、反射结构、连续性、振幅和频率等特征,在阿瓦提断陷及邻区寒武系—下奥陶统识别出多种地震相单元。通过对地震相进行岩相-沉积相解释,建立地震相与沉积相的响应关系,认为在寒武纪—早奥陶世时期,阿瓦提断陷主要发育斜坡,蒸发台地,开阔台地,泄湖等多种沉积相类型。在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台地内识别出2个坡折带以及4个可能的礁滩相带。  相似文献   

13.
红旗凹陷南屯组沉积特征及优势储集相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运用了地震、岩芯、录井、测井等方面的资料,在区域构造背景下详细地分析了红旗凹陷在南屯组沉积时期主要发育的沉积体系类型及其平面展布特征,认为研究区主要发育有扇三角洲、湖底扇及湖泊三种类型的沉积体系,其中扇三角洲沉积主要发育在西侧的红西陡坡带内,东侧缓坡带内发育范围较小,前缘砂体向前推进过程中遇断裂坡折带发生滑塌,在HS6等井区处形成湖底扇沉积体系,湖泊沉积体系主要发育在西侧陡坡带和东侧缓坡带间的洼槽区内。对不同微相类型岩芯样品的物性特征进行分析发现,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湖底扇中扇辫状沟道微相物性特征好,是最有利的油气储集相带;扇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微相次之,为较有利的油气储集相带。  相似文献   

14.
受晚白垩世仪征运动和新生代喜马拉雅期吴堡运动的影响,金湖凹陷晚白垩世开始拉张断陷,沉积基准面上升,从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范庄退积型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体系.生物碎屑灰岩、滩坝和分流河口砂坝位于沉积序列的上部,厚度大,物性好,紧靠深湖生油岩,是最有利的储集层.依据层次分析法,在沉积体系内,细分出10种建筑结构单元,平面上有二种接触关系,剖面上有三种拼合形式.  相似文献   

15.
应用Google Earth软件对红河三角洲地貌进行取点分析,结合区域地质、沉积背景资料详细研究红河三角洲的沉积相与沉积机制。红河三角洲发育形成典型的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3层结构,三角洲平原沼泽微相发育,三角洲前缘东北部河口砂坝较为发育。将其形成模式划分为平原分流河道形成阶段、三角洲进积阶段和现代发育阶段,分析三角洲季节性沉积、高密度流体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6.
根据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分析,对辽河断陷西部凹陷北部沙河街组碎屑岩储层的成岩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将沙河街组地层划分为早成岩A亚期、B亚期和中成岩A亚期3个成岩阶段,识别出压实作用、胶结作用、蚀变作用、溶蚀作用和破裂作用等5种成岩作用;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强烈地破坏了砂岩的原生孔隙结构,溶蚀作用和破裂作用则有效地改善了砂岩的孔隙结构。总结了成岩演化序列,在此基础上识别了5种成岩相,并指出了储层发育的有利成岩相带。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北祁连阴凹槽石炭系羊虎沟组砾岩层分布、剖面特征以及砾石组合特征分析,结合晚石炭世北祁连大地沉积环境及周围古陆地区的岩性特征,阐述了该砾岩层的性质、成因、物源和搬运方式,探讨了砾岩的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古气候及构造特征等。运用统计学方法研究表明,阴凹槽羊虎沟组砾岩是一套典型的滨浅海底砾岩,其中所含的3套砾岩在成因、物源、沉积环境及搬运方式都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砾岩的主要物源为阿拉善地块西缘,其次为柴达木古陆。砾岩以中距离搬运为主。阴凹槽羊虎沟组砾岩具有多旋回、多期次,指示了一个以海进—海退为主不断重复的沉积过程,从整体上反映了干冷到相对潮湿的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18.
辽河东部晚古生代时期,随着华北地台的不断抬升,海水从北向南不断退出研究区。在此过程中发育了陆表海台地相、有障壁海岸相、三角洲相和河流相。本溪组时期,全区广泛发育五套石灰岩,其中本溪灰岩可以作为区域对比的一个标志层。太原组和山西组时期,全区煤层广泛发育,含煤地层具有多层次多旋回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沉积环境与多元统计综合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根据地震资料提取了十二种地震参数,然后通过对LH油田TZ地区沙三上段下部地层进行沉积环境分析,确定了可能存在的沉积相类型,并用有序样品聚类的方法对过井和井旁地震测线按沉积相个数进行分割,由此而建立了该区各类沉积相的判别函数。通过这些判别函数,用逐步判别分析的方法,对该区其它地震测线的参数进行判别分类,最后搞清了研究区目的层的沉积相展布。通过分析和计算证明,这一方法对有地震资料的盆地或地区进行沉积相的划分,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